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3197发布日期:2022-04-02 09:2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在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中将板状玻璃用作基板及保护罩。
3.近年来,由于智能手机、平板型终端的出现,在平板显示器的薄型化及轻量化的同时,高精细化不断发展,与此相伴,板状玻璃的薄板化也不断推进。
4.作为基板用板状玻璃的材质,从在电子器件的制造过程中防止非晶体硅、多晶硅等的薄膜特性的损伤的观点出发,适宜使用无碱玻璃。另外,作为保护罩用板状玻璃的材质,适宜使用能够化学强化的铝硅酸盐玻璃。
5.板状玻璃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经过熔化工序、澄清工序、均质化工序、成形工序等工序而形成为薄板状。
6.在澄清工序及均质化工序等中,使用由铂、铂合金等构成的贵金属制的导管(移送管),在导管内一边搬运熔融玻璃,一边实施处理。另外,在各工序间的熔融玻璃的搬运中,也使用贵金属制的导管(移送管)。
7.例如,作为其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该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导管(移送管),该导管具有金属制的管主体(管部)、设置于管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凸缘(凸缘部)、以及分别连接于这一对凸缘的电极(电极部),并经由凸缘从电极向管主体分别供电,由此对该管主体进行加热。
8.在该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通过在各电极中的凸缘侧的端部的中央部设置缺口,从而使电流分支。
9.由此,通过电极而向管主体供给的电流不会集中于凸缘的一个部位,而是通过由上述缺口形成的分支部均匀地分配。由此,能够抑制在管主体中的靠近电极的部分处局部地电流密度增加,能够对管主体均匀地加热。
10.在先技术文献
11.专利文献
1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5139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3.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14.然而,在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各导管的电极中的分支部各自的宽度尺寸比该电极的根部、即与凸缘侧相反一侧的部分的宽度尺寸小,因此有可能因该分支部的强度不足而发生电极的变形、破损。
15.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管部均匀地加热,并且能够防止因强度不足引起的电极部的变形、破损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
1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如以上所述,接着说明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
18.即,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搬运熔融玻璃的移送管,所述移送管具有:贵金属制的管部;设置于所述管部的凸缘部;以及经由所述凸缘部向所述管部供电的电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具有:分支为两股且分别与所述凸缘部连接的第一分支部及第二分支部;位于与所述凸缘部侧相反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分支部及所述第二分支部连续的根部;以及将所述第一分支部与所述第二分支部互相连结的连结部。
19.根据这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电流通过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被向两个部位分配供电。另外,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以互相支承的方式经由连结部连结。因此,抑制在管部局部地电流密度增加而能够对管部均匀地加热,并且能够防止因强度不足引起的电极部的变形、破损。
2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连结部还与所述凸缘部接合。
21.根据这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电极部与凸缘部的接合范围变广,因此电极部与凸缘部的接合强度提高。因此,能够防止电极部与凸缘部的接合部分的因强度不足引起的变形、破损。
2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极部在所述凸缘部侧具有开口部,通过所述开口部构成所述第一分支部、所述第二分支部及所述连结部。
23.根据这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能够构成为从第一分支部向凸缘部供电的部分与从第二分支部向凸缘部供电的部分经由开口部而分开。因此,能够使管部及凸缘部中的电流分布均匀。
2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极部在所述凸缘部侧具有多个孔部,通过所述多个孔部构成所述第一分支部、所述第二分支部及所述连结部。
25.根据这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配置多个孔的区域的电极部的构件将第一分支部与第二分支部连结。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极部的强度。
2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分支部、所述第二分支部及所述根部形成为y字状。
27.根据这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形成为第一分支部与第二分支部之间的间隙随着从根部分离而扩大。因此,能够在削减电极部的材料成本的同时使管部及凸缘部中的电流分布均匀。
2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电极部中,所述连结部的宽度尺寸(w1)与所述根部的宽度尺寸(w2)之比(w1/w2)为0.2以下。
29.根据这样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连结部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根部的宽度尺寸小。因此,在抑制了电流向连结部流动的状态下,经由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进行供电,由此能够使管部及凸缘部中的电流分布均匀。
30.实用新型效果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起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32.即,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在搬运玻璃的移送管中,能够对管
部均匀地加热,并且能够防止因强度不足引起的电极部的变形、破损。
附图说明
33.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34.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澄清槽的移送管的图,图2的(a)是主视图,图2的(b)是侧视图。
35.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澄清槽的移送管的图,图3的(a)是主视图,图3的(b)是侧视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
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
[0038]3ꢀꢀꢀꢀ
澄清槽(移送管)
[0039]
7a
ꢀꢀꢀ
玻璃供给管
[0040]
7b
ꢀꢀꢀ
玻璃供给管
[0041]
7c
ꢀꢀꢀ
玻璃供给管
[0042]
7d
ꢀꢀꢀ
玻璃供给管
[0043]8ꢀꢀꢀꢀ
管部
[0044]9ꢀꢀꢀꢀ
凸缘部
[0045]
10
ꢀꢀꢀ
电极部
[0046]
11
ꢀꢀꢀ
分支部
[0047]
11a
ꢀꢀ
第一分支部
[0048]
11b
ꢀꢀ
第二分支部
[0049]
12
ꢀꢀꢀ
根部
[0050]
13
ꢀꢀꢀ
连结部
[0051]
14
ꢀꢀꢀ
开口部
[0052]
15
ꢀꢀꢀ
孔部
[0053]
w1
ꢀꢀꢀ
连结部的宽度尺寸
[0054]
w2
ꢀꢀꢀ
根部的宽度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
[0056]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1从上游侧依次具备熔化槽2、澄清槽3、均质化槽(搅拌槽)4、状态调整槽5、成形体6、以及将各装置2~6连结的玻璃供给管7a~7d。除此之外,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1还能够具备将由成形体6成形的板状玻璃退火的退火炉(未图示)、以及在退火后将板状玻璃切断的切断装置(未图示)。另外,澄清槽3、均质化槽4、状态调整槽5及玻璃供给管7a~7d由耐火砖(未图示)支承外周面、底面等。
[0057]
熔化槽2是用于进行如下熔化工序的容器,在该熔化工序中,将所投入的玻璃原料熔化而得到熔融玻璃g。熔化槽2通过玻璃供给管7a而连接于澄清槽3。
[0058]
澄清槽3是用于进行如下澄清工序的管状容器,在该澄清工序中,在澄清剂等的作
用下将从熔化槽2供给的熔融玻璃g澄清。澄清槽3通过玻璃供给管7b而连接于均质化槽4。
[0059]
均质化槽4是用于进行如下均质化工序的有底的管状容器,在该均质化工序中,通过搅拌叶片等搅拌澄清后的熔融玻璃g而均匀化。均质化槽4通过玻璃供给管7c而连接于状态调整槽5。
[0060]
状态调整槽5是用于进行如下状态调整工序的管状容器,在该状态调整工序中,将熔融玻璃g调整为适于成形的状态。在状态调整工序(状态调整槽5)中,调整熔融玻璃g的流量、温度、粘度等。状态调整槽5通过玻璃供给管7d而连接于成形体6。
[0061]
成形体6是用于将熔融玻璃g成形为期望的形状的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形体6通过溢流下拉法而将熔融玻璃g成形为板状。详细而言,成形体6的截面形状(与纸面正交的截面形状)呈大致楔形状,在该成形体6的上部形成有溢流槽(未图示)。成形体6在通过玻璃供给管7d将熔融玻璃g供给到溢流槽之后,使熔融玻璃g从溢流槽溢出,沿着成形体6的两侧的侧壁面(位于纸面的表背面侧的侧面)流下。成形体6使流下的熔融玻璃g在侧壁面的下顶部融合而成形为板状。
[0062]
所成形的板状玻璃例如厚度为0.01~3mm,被利用作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有机el照明、太阳能电池等的基板、保护罩。需要说明的是,成形体6也可以执行狭缝下拉法等其他的下拉法。或者,也可以代替成形体6而具备通过浮法来成形板状玻璃的浮抛窑(floatbath)。
[0063]
在使用上述结构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1制造板状玻璃的方法中,在熔化槽2中使原料玻璃熔化(熔化工序),并得到熔融玻璃g之后,对该熔融玻璃g依次实施由澄清槽3进行的澄清工序、由均质化槽4进行的均质化工序、以及由状态调整槽5进行的状态调整工序。之后,将该熔融玻璃g向成形体6搬运,并通过成形工序从熔融玻璃g成形板状玻璃。之后,板状玻璃经过由退火炉进行的退火工序、由切断装置进行的切断工序而形成为规定尺寸。
[0064]
接着,使用图2来说明澄清槽3的结构。澄清槽3是用于一边搬运熔融玻璃g一边实施澄清处理的管,并具备管部8、设置于该管部8的外周部(外周面)的凸缘部9、以及设置于凸缘部9的电极部10。在利用澄清槽3一边搬运熔融玻璃g一边实施澄清处理的情况下,为了管理在管部8流动的熔融玻璃g的温度,向电极部10施加电压,对管部8进行加热。管部8和凸缘部9例如由铂或铂合金这样的贵金属制构成。电极部10例如由铜或镍构成。
[0065]
管部8构成为圆筒状,熔融玻璃g在管部8的内部流动。
[0066]
凸缘部9是设置于管部8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凸缘。凸缘部9构成为圆环状,并以包围管部8的整周的方式形成。凸缘部9以与管部8成同心状的方式接合于管部8。
[0067]
电极部10是经由凸缘部9向管部8供电的电极。电极部10具有分支部11和根部12。电极部10经由分支部11而与凸缘部9一体形成。电极部10构成为沿着凸缘部9的径向从该凸缘部9突出,并且相对于沿着该突出方向的中心线l呈线对称。需要说明的是,构成为一个电极部10从凸缘部9向一个方向(例如上方向)突出,但也可以构成为多个电极部10向不同的方向(例如上下方向)分别突出。也可以是,凸缘部9及电极部10除了设置于管部8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之外还设置于管部8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
[0068]
分支部11具有第一分支部11a和第二分支部11b。第一分支部11a、第二分支部11b及根部12形成为y字状。对于第一分支部11a和第二分支部11b各自而言,其前端沿着电极部10的突出方向延伸,并且接合于凸缘部9。第一分支部11a和第二分支部11b分支为两股,并
分别与凸缘部9连接,因此能够将从根部12供给的电流向凸缘部9供给。
[0069]
根部12是第一分支部11a及第二分支部11b的分支源的构件。根部12位于与凸缘部9侧相反的一侧,并与第一分支部11a及第二分支部11b连续。
[0070]
连结部13是将第一分支部11a与第二分支部11b互相连结的构件。连结部13构成为圆弧形状,并形成为沿着凸缘部9的外周延伸。连结部13的一端连结于第一分支部11a的前端侧(凸缘部9侧)端部。连结部13的另一端连结于第二分支部11b的前端侧(凸缘部9侧)端部。而且,连结部13的上述的圆弧形状的内周侧接合于凸缘部9。
[0071]
根据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1,电流在第一分支部11a和第二分支部11b向两个部位分配。另外,第一分支部11a和第二分支部11b以互相支承的方式经由连结部13连结。因此,能够对管部8均匀地加热,并且能够防止因强度不足引起的电极部10的变形、破损。
[0072]
另外,根据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1,电极部10与凸缘部9的接合范围变广,因此电极部10与凸缘部9的接合强度提高。因此,能够在电极部10与凸缘部9的接合部分防止因强度不足引起的变形、破损。
[0073]
另外,根据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1,形成为第一分支部11a与第二分支部11b之间的间隙扩大。因此,能够在削减电极部10的材料成本的同时,使管部8及凸缘部9中的电流分布均匀。
[0074]
电极部10在凸缘部9侧具有开口部14。例如,开口部14构成为贯通电极部10的大致三角形形状。
[0075]
通过开口部14构成第一分支部11a、第二分支部11b及连结部13。具体而言,第一分支部11a、第二分支部11b及连结部13构成为包围开口部14。
[0076]
根据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1,能够成为从第一分支部11a向凸缘部9供电的部分与从第二分支部11b向凸缘部9供电的部分经由开口部14而分开这样的结构。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在管部8局部地电流密度增加。
[0077]
连结部13构成为连结部13的宽度尺寸(w1)与根部12的宽度尺寸(w2)之比(w1/w2)为0.2以下。由此,能够抑制电流向连结部13流动。需要说明的是,在进一步抑制电向连结部13流动的观点中,更优选的是,(w1/w2)为0.1以下。在确保第一分支部11a、第二分支部11b及连结部13的强度的观点中,(w1/w2)优选为0.01以上,更优选为0.025以上。
[0078]
接着,使用图3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1。以下,通过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1的说明中已使用的名称和附图标记,从而指代相同的结构。在此,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1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0079]
电极部10在凸缘部9侧具有多个孔部15。例如,多个孔部15分别形成为比开口部14小,构成为贯通电极部10的圆形状,并且配置多个孔部15的区域构成为大致梯形形状。
[0080]
通过多个孔部15构成第一分支部11a、第二分支部11b及连结部13。具体而言,第一分支部11a、第二分支部11b形成为包围配置有多个孔部15的区域。另外,连结部13在孔部15彼此之间形成,将第一分支部11a与第二分支部11b互相连结。
[0081]
根据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1,配置多个孔部15的区域的电极部10的构件(连结部13)将第一分支部11a与第二分支部11b连结。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极部10的强度。
[0082]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以澄清槽3为例说明了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移送管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澄清槽3,也能够适用于玻璃供给管7a~7d、均质化槽4、状态调整槽5。
[0083]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连结部13接合于凸缘部9,但也可以是,连结部13不与凸缘部9接合而架设于第一分支部11a与第二分支部11b之间。
[0084]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85]
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宜使用在电极部分支形成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