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和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882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和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车辆行驶时的低燃耗性方面出发,要求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此外,从安全性方面出发,要求提高湿路性能(在湿路面的制动性能)。与此相对应,已知有在构成轮胎的胎面部的橡胶成分中配合二氧化硅,来同时实现低滚动阻力性和湿路性能的方法。然而,二氧化硅与橡胶成分的亲和性低,此外,二氧化硅彼此的凝集性高,因此即使在橡胶成分中仅配合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也不能分散,存在不能充分地获得降低滚动阻力的效果、提高湿路性能的效果这样的问题。针对于此,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使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与规定的改性剂发生反应而得的共轭二烯系橡胶。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了如下主旨:通过使用上述共轭二烯系橡胶,二氧化硅与橡胶的亲和性变得良好,能够提高轮胎的低发热性(低滚动阻力性)、湿路抓地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50341号技术实现要素: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从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等方面出发,要求车辆进一步的低燃耗性,与此相伴,要求进一步提高轮胎的低滚动阻力性。此外,随着所要求的安全水平的提高,关于湿路性能,也要求进一步的提高。进而,从制造工艺的观点出发,还要求粘度的降低、加工性的提高。其中,本发明者们对专利文献1记载的共轭二烯系橡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在粘度、加工性、以及制成轮胎时的湿路性能和低滚动阻力性方面未必满足近来要求的水平。因此,鉴于上述实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粘度低、加工性优异、制成轮胎时显示优异的湿路性能和低滚动阻力性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上述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发明者们针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以规定的比例并用特定的共轭二烯系橡胶和天然橡胶,并且使用具有特定的CTAB吸附比表面积的二氧化硅,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者发现,通过以下的构成能够解决上述课题。(1)一种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含有二烯系橡胶和二氧化硅,上述二烯系橡胶包含天然橡胶和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上述二烯系橡胶中上述天然橡胶的含量为30~45质量%,上述二烯系橡胶中上述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含量为30~70质量%,上述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是通过依次具备下述工序A、工序B和工序C的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共轭二烯系橡胶,该共轭二烯系橡胶的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为38~48质量%,乙烯基键含量为20~35质量%,重均分子量为500,000~800,000,上述二氧化硅的CTAB吸附比表面积为180m2/g以上,相对于上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上述二氧化硅的含量为60质量份。·工序A:通过使包含异戊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进行聚合,从而形成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所述聚合物嵌段A的异戊二烯单元含量为80~95质量%,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为5~20质量%,重均分子量为500~15,000,·工序B:将上述聚合物嵌段A与包含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进行混合,继续进行聚合反应,以与上述聚合物嵌段A连成一体的方式形成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B,从而获得具有上述聚合物嵌段A和上述聚合物嵌段B、且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工序C:使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上述活性末端与后述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发生反应,(2)根据上述(1)所述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还含有软化点为100~150℃的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相对于上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上述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的含量为1~50质量份。(3)一种充气轮胎,在胎冠胎面中配置有上述(1)或(2)所述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发明效果如下所示,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粘度低、加工性优异、制成轮胎时显示优异的湿路性能和低滚动阻力性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上述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制成轮胎时湿路性能优异也简称为“湿路性能优异”。此外,将制成轮胎时低滚动阻力性优异也简称为“低滚动阻力性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轮胎的部分截面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和使用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范围。[轮胎用橡胶组合物]本发明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以下也称为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二烯系橡胶和二氧化硅。在此,上述二烯系橡胶包含天然橡胶和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上述二烯系橡胶中上述天然橡胶的含量为30~45质量%,上述二烯系橡胶中上述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含量为30~70质量%。此外,上述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是通过依次具备后述工序A、工序B和工序C的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共轭二烯系橡胶,该共轭二烯系橡胶的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为38~48质量%,乙烯基键含量为20~35质量%,重均分子量为500,000~800,000。此外,上述二氧化硅的CTAB吸附比表面积为180m2/g以上,相对于上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上述二氧化硅的含量小于60质量份。可以认为:本发明的组合物由于采用这样的构成,因此粘度低,加工性优异,制成轮胎时显示优异的湿路性能和低滚动阻力性。其原因尚不明确,但大致推测如下。如上所述,已知通过配合二氧化硅,低滚动阻力性等特性提高。通常,表面积越大的二氧化硅可以期待由配合二氧化硅产生的效果越好,相应地二氧化硅越容易凝集,越容易发生效果降低、加工性恶化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推测由于并用天然橡胶和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因此可以充分发挥由配合如上所述的大表面积的二氧化硅所产生的效果。即,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含有的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如下获得:在通过聚合异戊二烯形成的聚合物嵌段A上形成橡胶系的聚合物嵌段B,进一步使其与特定的聚有机硅氧烷发生反应而得到。在此,聚合物嵌段中的异戊二烯单元含量高,与天然橡胶的结构类似,因此与组合物中含有的天然橡胶以高水平相容。另一方面,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中的上述聚有机硅氧烷与组合物中的二氧化硅强烈亲和。因此,组合物中的二氧化硅的凝集被抑制,二氧化硅成为以极高水平分散在组合物中的状态。即,上述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作为橡胶成分发挥功能,并且也作为二氧化硅的良好的分散剂发挥功能。可以认为:结果本发明的组合物表现上述效果(粘度、加工性、湿路性能、低滚动阻力性)。这也可以从如后述的比较例所示在不含有天然橡胶的情况下(比较例1)不能获得期望的效果的情况而推测出。以下针对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含有的各成分进行详述。〔二烯系橡胶〕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含有的二烯系橡胶包含天然橡胶和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天然橡胶>上述二烯系橡胶中包含的天然橡胶没有特别限制。上述二烯系橡胶中的天然橡胶的含量为30~45质量%。其中,优选为35~40质量%。如果天然橡胶的含量小于30质量%,则磨耗性变得不充分。此外,如果天然橡胶的含量超过45质量%,则粘度变高,此外,加工性和低滚动阻力性变得不充分。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二烯系橡胶中天然橡胶的含量”,是指相对于二烯系橡胶整体的天然橡胶含量(质量%)。<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如上所述,上述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是通过依次具备下述工序A、工序B和工序C的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共轭二烯系橡胶,该共轭二烯系橡胶的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为38~48质量%,乙烯基键含量为20~35质量%,重均分子量为500,000~800,000。·工序A:通过使包含异戊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进行聚合,从而形成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所述聚合物嵌段A的异戊二烯单元含量为80~95质量%,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为5~20质量%,重均分子量为500~15,000。·工序B:将上述聚合物嵌段A与包含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进行混合,继续进行聚合反应,以与上述聚合物嵌段A连成一体的方式形成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B,从而获得具有上述聚合物嵌段A和上述聚合物嵌段B、且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工序C:使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上述活性末端与后述的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发生反应。以下针对各工序进行详述。(工序A)在工序A中,通过使包含异戊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进行聚合,从而形成异戊二烯单元含量为80~95质量%、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为5~20质量%、重均分子量为500~15,000、且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上述单体混合物可以仅仅是异戊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也可以包含除了异戊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以外的单体。作为上述芳香族乙烯基,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3-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2-乙基苯乙烯、3-乙基苯乙烯、4-乙基苯乙烯、2,4-二异丙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4-叔丁基苯乙烯、5-叔丁基-2-甲基苯乙烯、乙烯基萘、二甲基氨基甲基苯乙烯和二甲基氨基乙基苯乙烯等。其中,优选为苯乙烯。这些芳香族乙烯基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作为除了异戊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以外的单体的例子,可举出1,3-丁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2-氯-1,3-丁二烯、1,3-戊二烯和1,3-己二烯等异戊二烯以外的共轭二烯;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等α,β-不饱和腈;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马来酸酐等不饱和羧酸或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丁酯等不饱和羧酸酯;1,5-己二烯、1,6-庚二烯、1,7-辛二烯、二环戊二烯和5-乙叉-2-降冰片烯等非共轭二烯等。其中,优选为1,3-丁二烯。这些单体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上述单体混合物优选在非活性溶剂中聚合。作为上述非活性溶剂,只要是在溶液聚合中通常使用的、不阻碍聚合反应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其具体例,可举出例如,丁烷、戊烷、己烷、庚烷和2-丁烯等链状脂肪族烃;环戊烷、环己烷和环己烯等脂环式烃;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等。关于非活性溶剂的使用量,单体混合物浓度例如为1~80质量%,优选为10~50质量%。上述单体混合物优选利用聚合引发剂进行聚合。作为上述聚合引发剂,只要是能够使包含异戊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聚合,形成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链的引发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其具体例,优选使用例如,有机碱金属化合物和有机碱土金属化合物、以及以镧系列金属化合物等为主催化剂的聚合引发剂。作为有机碱金属化合物,可举出例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己基锂、苯基锂和1,2-二苯乙烯锂等有机单锂化合物;二锂甲烷、1,4-二锂丁烷、1,4-二锂-2-乙基环己烷、1,3,5-三锂苯和1,3,5-三(锂甲基)苯等有机多锂化合物;萘基钠等有机钠化合物;萘基钾等有机钾化合物等。此外,作为有机碱土金属化合物,可举出例如,二正丁基镁、二正己基镁、二乙氧基钙、二硬脂酸钙、二叔丁氧基锶、二乙氧基钡、二异丙氧基钡、二乙基巯基钡、二叔丁氧基钡、二苯氧基钡、二乙基氨基钡、二硬脂酸钡和二羰游基钡等。作为以镧系金属化合物为主催化剂的聚合引发剂,可举出例如,以由镧、铈、镨、钕、钐和钆等镧系金属、与羧酸和含磷有机酸等形成的镧系金属的盐为主催化剂,包含该主催化剂与烷基铝化合物、有机氢化铝化合物、和有机铝卤化物等助催化剂的聚合引发剂等。这些聚合引发剂中,优选使用有机单锂化合物,更优选使用正丁基锂。需要说明的是,有机碱金属化合物可以预先与二丁基胺、二己基胺、二苄基胺、吡咯烷、六亚甲基亚胺、和七亚甲基亚胺等仲胺发生反应,以有机碱金属酰胺化合物的形式使用。这些聚合引发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只要根据目标分子量来确定即可,相对于单体混合物100g,优选为4~250mmol,更优选为6~200mmol,特别优选为10~70mmol的范围。聚合上述单体混合物的聚合温度例如为-80~+150℃,优选为0~100℃,更优选为20~90℃的范围。作为聚合方式,可以采用间歇式、连续式等任一方式。此外,作为键合方式,例如,可以为嵌段状、锥状和无规状等各种键合方式。作为调节聚合物嵌段A的异戊二烯单元中的1,4-键合含量的方法,可举出例如,在聚合时,向非活性溶剂中添加极性化合物,调整其添加量的方法等。作为极性化合物,可举出二丁基醚、四氢呋喃、和2,2-二(四氢糠基)丙烷等醚化合物;四甲基乙二胺等叔胺;碱金属醇盐;膦化合物等。其中,优选醚化合物和叔胺,其中,更优选能够与聚合引发剂的金属形成螯合物结构的化合物,特别优选2,2-二(四氢糠基)丙烷和四甲基乙二胺。极性化合物的使用量只要根据目标的1,4-键合含量确定即可,相对于聚合引发剂1mol,优选为0.01~30mol,更优选为0.05~10mol。如果极性化合物的使用量处于上述范围内,则容易进行异戊二烯单元中的1,4-键合含量的调节,且不容易发生因聚合引发剂的失活所引起的不良。聚合物嵌段A的异戊二烯单元中的1,4-键合含量优选为10~95质量%,更优选为20~95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异戊二烯单元中的1,4-键合含量,是指相对于聚合物嵌段A具有的全部异戊二烯单元,1,4-键合的异戊二烯单元的比例(质量%)。关于聚合物嵌段A的重均分子量(Mw),作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的值为500~15,000。其中,更优选为1,000~12,000,进一步优选为1,500~10,000。如果聚合物嵌段A的重均分子量小于500,则难以表现期望的低发热性和湿路性能。如果聚合物嵌段A的重均分子量超过15,000,则期望的低滚动与成为湿路性能的指标的粘弹性特性的平衡可能会破坏。由聚合物嵌段A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Mw/Mn)表示的分子量分布优选为1.0~1.5,更优选为1.0~1.3。如果聚合物嵌段A的分子量分布的值(Mw/Mn)处于上述范围内,则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变得更容易。需要说明的是,Mw和Mn均是由GPC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的值。聚合物嵌段A的异戊二烯单元含量为80~95质量%。其中,优选为85~95质量%。聚合物嵌段A的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为5~20质量%。其中,优选为5~15质量%,更优选为5~13质量%。聚合物嵌段A中的、除了异戊二烯单元和芳香族乙烯基单元以外的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质量%以下。(工序B)在工序B中,将在上述工序A中形成的聚合物嵌段A与包含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进行混合,继续进行聚合反应,形成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B,并与上述聚合物嵌段A连城一体,从而获得具有上述聚合物嵌段A和上述聚合物嵌段B、且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的具体例和优选的方案如上所述。上述单体混合物优选在非活性溶剂中聚合。上述非活性溶剂的定义、具体例和优选的方案如上所述。在形成聚合物嵌段B时,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的使用量只要根据目标分子量来确定即可,相对于包含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100g,例如为0.1~5mmol,优选为0.15~2mmol,更优选为0.2~1.5mmol的范围。聚合物嵌段A与包含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的混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向包含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的溶液中添加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也可以向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的溶液中添加包含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从控制聚合的观点出发,优选向包含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的溶液中添加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使包含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单体混合物聚合时,聚合温度为例如,-80~+150℃,优选为0~100℃,更优选为20~90℃的范围。作为聚合方式,可以采用间歇式、连续式等任一方式。其中,优选间歇式。聚合物嵌段B的各单体的键合方式可以采用例如,嵌段状、锥状和无规状等各种的结合样式。其中,优选为无规状。在使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键合方式为无规状的情况下,优选在聚合体系内,以芳香族乙烯基相对于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的合计量的比率不变得过高的方式、连续地或断续地将1,3-丁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供给至聚合体系内,进行聚合。聚合物嵌段B的1,3-丁二烯单元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5~95质量%,更优选为55~90质量%。聚合物嵌段B的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45质量%,更优选为10~45质量%。除了1,3-丁二烯单元和芳香族乙烯基单元以外,聚合物嵌段B还可以具有其他单体单元。作为用于构成其他单体单元的其他单体,可举出上述的“除了异戊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以外的单体的例子”中除了1,3-丁二烯以外的单体、异戊二烯等。聚合物嵌段B的其他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质量%以下。为了调节聚合物嵌段B中的1,3-丁二烯单元中的乙烯基键含量,优选在聚合时向非活性溶剂中添加极性化合物。但是,在调制聚合物嵌段A时,在向非活性溶剂中添加了对于调节聚合物嵌段B中的1,3-丁二烯单元中的乙烯基键含量而言充分量的极性化合物的情况下,可以不新添加极性化合物。关于用于调节乙烯基键含量的极性化合物的具体例,与在形成上述聚合物嵌段A时使用的极性化合物同样。极性化合物的使用量只要根据乙烯基键含量来确定即可,只要在相对于聚合引发剂1mol,优选为0.01~100mol、更优选为0.1~30mol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即可。如果极性化合物的使用量处于该范围,则容易调节1,3-丁二烯单元中的乙烯基键含量,且不容易发生由聚合引发剂的失活所引起的不良。聚合物嵌段B中的1,3-丁二烯单元中的乙烯基键含量优选为10~90质量%,更优选为20~80质量%,特别优选为25~70质量%。通过工序A和B,能够获得具有聚合物嵌段A和聚合物嵌段B的、且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从生产性的观点出发,上述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优选由聚合物嵌段A-聚合物嵌段B构成,且聚合物嵌段B的末端为活性末端,但是也可以具有多个聚合物嵌段A,也可以具有其他聚合物嵌段。可举出例如,聚合物嵌段A-聚合物嵌段B-聚合物嵌段A、和聚合物嵌段A-聚合物嵌段B-仅由异戊二烯构成的嵌段等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在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侧形成仅由异戊二烯构成的嵌段的情况下,相对于最初用于聚合反应的聚合引发剂1mol,异戊二烯的使用量优选为10~100mol,更优选为15~70mol,特别优选为20~35mol。上述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中的聚合物嵌段A与聚合物嵌段B的质量比(在具有多个聚合物嵌段A、B的情况下,以各自的合计质量为基准),以(聚合物嵌段A的质量)/(聚合物嵌段B的质量)计优选为0.001~0.1,更优选为0.003~0.07,特别优选为0.005~0.05。上述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Mw/Mn)所表示的分子量分布优选为1.0~3.0,更优选为1.0~2.5,特别优选为1.0~2.2。如果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分子量分布的值(Mw/Mn)处于上述范围内,则制造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变得容易。需要说明的是,Mw和Mn均是通过GPC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的值。上述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中,优选异戊二烯单元和1,3-丁二烯单元的合计的含量为50~99.995质量%、芳香族乙烯基单元的含量为0.005~50质量%,更优选异戊二烯单元和1,3-丁二烯单元的合计的含量为55~95质量%、芳香族乙烯基单元的含量为5~45质量%,特别优选异戊二烯单元和1,3-丁二烯单元的合计的含量为55~90质量%、芳香族乙烯基单元的含量为10~45质量%。此外,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中的异戊二烯单元中以及1,3-丁二烯单元中的乙烯基键含量与上述聚合物嵌段B中的1,3-丁二烯单元中的乙烯基键含量同样。(工序C)工序C是使工序B所得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与下述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发生反应的工序。上述式(1)中,R1~R8是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它们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X1和X4是选自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和含有环氧基的碳原子数4~12的基团中的任一种基团,它们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X2是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或含有环氧基的碳原子数4~12的基团,多个X2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X3是含有2~20个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的基团,有多个X3时,它们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m为3~200的整数,n为0~200的整数,k为0~200的整数。在上述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中,作为R1~R8、X1和X4所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可举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和环己基等。作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举出例如,苯基和甲基苯基等。其中,从聚有机硅氧烷自身的制造观点出发,优选甲基和乙基。在上述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中,作为X1、X2和X4所示的碳原子数1~5的烷氧基,可举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和丁氧基等。其中,从与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甲氧基和乙氧基。在上述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中,作为X1、X2和X4所示的含有环氧基的碳原子数4~12的基团,可举出下述式(2)所示的基团。*-Z1-Z2-E式(2)上述式(2)中,Z1是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或烷基亚芳基,Z2为亚甲基、硫原子或氧原子,E是具有环氧基的碳原子数2~10的烃基。上述式(2)中,*表示结合位置。在上述式(2)所示的基团中,Z2优选为氧原子,更优选Z2为氧原子且E为缩水甘油基,特别优选Z1为碳原子数1~3的亚烷基,Z2为氧原子,且E为缩水甘油基。在上述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中,作为X1和X4,上述基团中,优选为含有环氧基的碳原子数4~12的基团、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此外,作为X2,上述基团中,优选为含有环氧基的碳原子数4~12的基团,特别优选X1和X4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且X2为含有环氧基的碳原子数4~12的基团。在上述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中,作为X3即含有2~20个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的基团,优选下述式(3)所示的基团。上述式(3)中,t为2~20的整数,P为碳原子数2~10的亚烷基或烷基亚芳基,R为氢原子或甲基,Q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或芳氧基。上述式(3)中,*表示结合位置。其中,优选t为2~8的整数,P为碳原子数3的亚烷基,R为氢原子,且Q为甲氧基。在上述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中,m为3~200的整数,优选为20~150的整数,更优选为30~120的整数。由于m为3以上的整数,所以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与二氧化硅的亲和性高,结果由本发明的组合物得到的轮胎显示优异的低发热性。此外,由于m为200以下的整数,所以聚有机硅氧烷自身的制造变得容易,并且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粘度变低。在上述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中,n为0~200的整数,优选为0~150的整数,更优选为0~120的整数。此外,在上述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中,k为0~200的整数,优选为0~150的整数,更优选为0~130的整数。在上述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中,m、n和k的合计数优选为3~400,更优选为20~300,特别优选为30~250。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中,在聚有机硅氧烷中的环氧基与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发生反应的情况下,可以认为:通过聚有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环氧基开环,从而形成环氧基开环了的部分的碳原子与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的结合。此外,在聚有机硅氧烷中的烷氧基与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发生反应的情况下,可以认为:通过聚有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烷氧基发生脱离,从而形成脱离的烷氧基所结合的聚有机硅氧烷中的硅原子与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的结合。关于上述聚有机硅氧烷(以下也称为改性剂)的使用量,相对于用于聚合的聚合引发剂1mol,改性剂中的环氧基和烷氧基的合计mol数的比优选为0.1~1的范围的量,更优选为0.2~0.9的范围的量,进一步优选为0.3~0.8的范围的量。在上述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方法中,除了利用上述的改性剂将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改性以外,也可以通过向聚合体系内添加聚合停止剂、上述改性剂以外的聚合末端改性剂、和偶联剂等,从而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将一部分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非活性化。即,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通过聚合停止剂、上述改性剂以外的聚合末端改性剂、和偶联剂等使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一部分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非活性化。作为此时使用的聚合末端改性剂和偶联剂,可举出例如,N-甲基-2-吡咯烷酮、N-乙烯基-2-吡咯烷酮、N-苯基-2-吡咯烷酮和N-甲基-ε-己内酰胺等N-取代环状酰胺类;1,3-二甲基亚乙基脲、和1,3-二乙基-2-咪唑啉酮等N-取代环状脲类;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和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等N-取代氨基酮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异氰酸酯类;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N,N-二取代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类;4-N,N-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等N-取代氨基醛类;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等N-取代碳二亚胺类;N-乙基乙叉亚胺、N-甲基苄叉亚胺等希夫碱类;4-乙烯基吡啶等含有吡啶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四氯化锡;四氯化硅、六氯二硅烷、双(三氯甲硅烷基)甲烷、1,2-双(三氯甲硅烷基)乙烷、1,3-双(三氯甲硅烷基)丙烷、1,4-双(三氯甲硅烷基)丁烷、1,5-双(三氯甲硅烷基)戊烷、和1,6-双(三氯甲硅烷基)己烷等卤化硅化合物等。将1分子中具有5个以上硅-卤素原子键的卤化硅化合物作为偶联剂并用可获得高分支共轭二烯系橡胶,使用该高分支共轭二烯系橡胶获得的轮胎的操纵稳定性优异。这些聚合末端改性剂和偶联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在使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与上述改性剂等发生反应时,优选向含有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溶液中添加改性剂等,从良好地控制反应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将改性剂等以溶解于非活性溶剂中的方式添加到聚合体系内。其溶液浓度优选为1~50质量%的范围。添加改性剂等的时期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在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聚合反应还没有结束、且含有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溶液还含有单体的状态下,更具体而言,在含有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溶液含有优选为100ppm以上、更优选为300~50,000ppm的单体的状态下,向该溶液中添加改性剂等。通过以这种方式添加改性剂等,能够抑制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与聚合体系中包含的杂质发生副反应,从而良好地控制反应。作为使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与上述改性剂等发生反应时的条件,温度为例如,0~100℃,优选为30~90℃的范围,各自的反应时间为例如,1分钟~120分钟,优选为2分钟~60分钟的范围。在使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与改性剂等发生反应后,优选添加甲醇和异丙醇等醇或水等聚合停止剂,使未反应的活性末端失活。在使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活性末端失活后,根据期望在聚合溶液中添加酚系稳定剂、磷系稳定剂、硫系稳定剂等抗老化剂、屑粒化剂(crumbreagent)和阻垢剂(スケール防止剤)等,然后,通过直接干燥或蒸汽脱附法(steamstripping)等从聚合溶液中分离聚合溶剂,回收所得的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需要说明的是,在从聚合溶液中分离聚合溶剂之前,也可以在聚合溶液中混合增量油,将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以充油橡胶的形式回收。作为在将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以充油橡胶的形式回收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增量油(充油用油)(extenderoil),可举出例如,石蜡系、芳香族系和环烷烃系的石油系软化剂、植物系软化剂、以及脂肪酸等。在使用石油系软化剂的情况下,优选根据IP346的方法(英国的石油学院(THEINSTITUTEPETROLEUM)的检查方法)提取的多环芳香族的含量小于3%。在使用增量油的情况下,相对于共轭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其使用量例如为5~100质量份,优选为10~60质量份,更优选为20~50质量份。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优选含有通过使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与上述聚有机硅氧烷发生反应而生成的、3个以上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结合而成的结构体(以下也将“通过使具有活性末端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与上述聚有机硅氧烷发生反应而生成的、3个以上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简称为“3个以上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结合而成的结构体”)5~40质量%,更优选含有5~30质量%,特别优选含有10~20质量%。如果3个以上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的比例处于上述范围内,则制造时的凝固性和干燥性变好,进而,在配合二氧化硅时,能够赋予加工性更优异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和低发热性更优异的轮胎。需要说明的是,将相对于最终获得的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总量,3个以上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的比例(质量分率)表示为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3分支以上的偶联率。这可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聚苯乙烯换算)测定。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获得的图来看,使相对于总溶出面积,具有分子量最小的峰显示的峰值分子量的2.8倍以上的峰值分子量的峰部分的面积比为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的3分支以上的偶联率。上述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为38~48质量%。其中,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理由出发,优选为40~45质量%。如果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小于38质量%,则湿路性能不充分。此外,如果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超过48质量%,则低滚动阻力性恶化。上述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乙烯基键含量为20~35质量%。其中,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理由出发,优选为25~30质量%。如果上述乙烯基键含量小于20质量%,则低滚动阻力性恶化。此外,如果上述乙烯基键含量超过35质量%,则粘度上升,加工性恶化。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乙烯基键含量,是指在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中包含的共轭二烯单元中,乙烯基键所占的比例(质量%)。关于上述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重均分子量(Mw),作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的值为500,000~800,000。其中,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理由出发,优选为600,000~700,000。如果上述重均分子量小于500,000,则磨耗性能恶化。此外,如果上述重均分子量超过800,000,则加工性恶化。上述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Mw/Mn)表示的分子量分布优选为1.1~3.0,更优选为1.2~2.5,特别优选为1.2~2.2。需要说明的是,Mw和Mn均是通过GPC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的值。上述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门尼粘度(ML1+4,100℃)优选为20~100,更优选为30~90,特别优选为35~80。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为充油橡胶的情况下,优选使该充油橡胶的门尼粘度为上述的范围。上述二烯系橡胶中的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含量为30~70质量%。其中,优选为40~65质量%。如果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含量小于30质量%,则粘度变高,且加工性、湿路性能和低滚动阻力性变得不充分。此外,如果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含量超过70质量%,则加工性和湿路性能变得不充分。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二烯系橡胶中的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含量”,是指相对于二烯系橡胶全体,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含量(质量%)。<其他橡胶成分>上述二烯系橡胶可以含有除了天然橡胶和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以外的橡胶成分(其他橡胶成分)。作为这样的橡胶成分,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以外的芳香族乙烯基-共轭二烯共聚物橡胶、异戊二烯橡胶(IR)、丁二烯橡胶(BR)、丙烯腈-丁二烯共聚橡胶(NBR)、丁基橡胶(IIR)、卤化丁基橡胶(Br-IIR、Cl-IIR)、氯丁橡胶(CR)等。作为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共轭二烯共聚物橡胶,可举出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以外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橡胶等。其中,优选SBR。上述SBR的苯乙烯单元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20质量%。此外,上述SBR的乙烯基键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5~35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乙烯基键含量,是指SBR中包含的丁二烯单元中,1,2-乙烯基键所占的比例(质量%)。此外,上述SB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60~-70℃。需要说明的是,Tg是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20℃/分钟的升温速度进行测定,利用中点法算出的。上述二烯系橡胶中的其他橡胶成分的含量不受特别限制,优选为1~30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二烯系橡胶中其他橡胶成分的含量”,是指其他橡胶成分相对于二烯系橡胶全体的含量(质量%)。〔二氧化硅〕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含有的二氧化硅只要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吸附比表面积为180m2/g以上的二氧化硅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在轮胎等用途中配合在橡胶组合物中的以往公知的任选的二氧化硅。作为上述二氧化硅,可举出例如,湿式二氧化硅、干式二氧化硅、热解法二氧化硅、硅藻土等。上述二氧化硅可以单独使用1种二氧化硅,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二氧化硅。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上述CTAB吸附比表面积小于180m2/g,则湿路性能变得不充分。上述CTAB吸附比表面积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300m2/g以下。上述CTAB吸附比表面积优选为185~250m2/g。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CTAB吸附比表面积是按照JISK6217-3:2001“第3部:比表面积的求法-CTAB吸附法”测定CTAB对二氧化硅表面的吸附量而得的值。在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中,相对于上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二氧化硅的含量小于60质量份。其中,优选为30~50质量份,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上。如果相对于上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上述二氧化硅的含量为60质量份以上,则粘度变高,此外,加工性和低滚动阻力性变得不充分。〔任选成分〕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损害其效果、目的的范围内进一步含有其他成分(任选成分)。作为上述任选成分,可举出例如,炭黑、填充剂、硅烷偶联剂、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氧化锌(锌白)、硬脂酸、抗老化剂、蜡、加工助剂、油、液状聚合物、热固性树脂、硫化剂(例如,硫)、硫化促进剂等在橡胶组合物中通常使用的各种添加剂等。<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从湿路性能更优异的理由出发,优选本发明的组合物进一步含有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的软化点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0~150℃,更优选为100~130℃。在此,软化点是依据JISK7206:1999而测定的维卡软化点。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上述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上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优选为1~50质量份,更优选为2~20质量份。〔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调制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其具体例,可举出例如,使用公知的方法、装置(例如,班伯里混合机、捏合机、辊等)将上述各成分进行混炼的方法等。在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硫或硫化促进剂的情况下,优选在高温(优选为100~155℃)下先将除了硫和硫化促进剂以外的成分混合,进行冷却,然后混合硫或硫化促进剂的方法。此外,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在以往公知的硫化或交联条件下进行硫化或交联。[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使用上述本发明的组合物制造的充气轮胎。其中,优选为将本发明的组合物配置于胎冠胎面的充气轮胎。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轮胎的局部截面概略图,但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不受图1所示的方式限定。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胎圈部(bead),附图标记2表示胎侧部,附图标记3表示轮胎胎面部。此外,在左右一对的胎圈部1之间,安装有埋设了纤维帘线的胎体层4,该胎体层4的端部绕着胎圈芯5和胎圈填充物(filler)6而从轮胎内侧向外侧折回而卷起。此外,在轮胎胎面3中,在胎体层4的外侧,在遍及轮胎1周的范围而配置有带束层7。此外,在胎圈部1中,在与轮辋(rim)相接的部分配置有轮辋缓冲物8。需要说明的是,轮胎胎面部3是由上述本发明的组合物形成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例如可以按照以往公知的方法制造。此外,作为填充于轮胎的气体,除了通常的空气或调整了氧分压的空气以外,还可以使用氮气、氩气、氦气等非活性气体。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定。<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制造>向进行了氮气置换的100ml安瓿瓶中添加环己烷(35g)和四甲基乙二胺(1.4mmol),进一步添加正丁基锂(4.3mmol)。接着,慢慢地添加异戊二烯(21.6g)和苯乙烯(3.1g),在50℃的安瓿瓶内中反应120分钟,从而获得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对于该聚合物嵌段A,测定重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异戊二烯单元含量和1,4-键合含量。将这些测定结果示于表1。接着,在氮气气氛下,向带有搅拌机的高压釜中加入环己烷(4000g)、1,3-丁二烯(474.0g)和苯乙烯(126.0g),然后添加上述获得的具有活性末端的聚合物嵌段A总量,在50℃下开始聚合。确认聚合转化率变为95%~100%的范围后,接着,以20质量%浓度的二甲苯溶液的状态添加下述式(4)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A,使环氧基的含量成为1.42mmol(相当于所使用的正丁基锂的0.33倍摩尔),使其反应30分钟。然后,作为聚合停止剂,添加相当于所使用的正丁基锂的2倍摩尔的量的甲醇,获得含有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溶液。向该溶液中添加少量抗老化剂(イルガノックス1520,BASF社制),作为增量油,添加相对于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为25质量份的フッコールエラミック30(新日本石油(株)制),然后通过蒸汽脱附法回收固体的橡胶。利用辊将所得的固体橡胶脱水,在干燥机中进行干燥,获得固体的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上述式(4)中,X1、X4、R1~R3和R5~R8为甲基。上述式(4)中,m为80,k为120。上述式(4)中,X2为下述式(5)所示的基团(在此,*表示结合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得的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测定重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3分支以上的偶联率、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乙烯基键含量和门尼粘度。将测定结果示于表2。测定方法如下。(重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3分支以上的偶联率)关于重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3分支以上的偶联率(“3个以上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相对于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比例(质量%)),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获得基于聚苯乙烯换算的分子量的图,根据该图而求出。需要说明的是,凝胶渗透色谱法的具体的测定条件如下。·测定器:HLC-8020(東ソー社制)·柱:将2根GMH-HR-H(東ソー社制)串联地连接·检测器:示差折射计RI-8020(東ソー社制)·洗脱液:四氢呋喃·柱温:40℃在此,3分支以上的偶联率是相对于总溶出面积(s1),具有分子量最小的峰显示的峰值分子量的2.8倍以上的峰值分子量的峰部分的面积(s2)的比(s2/s1)。(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和乙烯基键含量)关于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和乙烯基键含量,利用1H-NMR进行了测定。(门尼粘度)关于门尼粘度(ML1+4,100℃),依照JISK6300-1:2013进行了测定。[表1]表1聚合物嵌段A重均分子量8700分子量分布(Mw/Mn)1.10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质量%)12.6异戊二烯单元含量(质量%)87.41,4-键含量(质量%)58.0[表2]表2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重均分子量640,000分子量分布(Mw/Mn)1.653分支以上偶联率(质量%)12.5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质量%)42.6乙烯基键含量(质量%)29.5门尼粘度(ML1-4、100℃)58<比较共轭二烯系橡胶1的制造>向进行了氮气置换的内容量为10L的高压釜反应器中放入环己烷4533g、苯乙烯338.9g(3.254mol)、丁二烯468.0g(8.652mol)、异戊二烯20.0g(0.294mol)和N,N,N’,N’-四甲基乙二胺0.189mL(1.271mmol),开始搅拌。在使反应容器内的内容物的温度为50℃后,添加正丁基锂5.061mL(7.945mmol)。在聚合转化率基本到达100%后,进一步添加异戊二烯12.0g,使其反应5分钟,然后添加1,6-双(三氯甲硅烷基)己烷的40wt%甲苯溶液0.281g(0.318mmol),使其反应30分钟。进而,以20质量%浓度的二甲苯溶液的状态添加上述式(4)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A,使环氧基的含量为1.00mmol(相当于所使用的正丁基锂的0.13倍摩尔),使其反应30分钟。添加甲醇0.5mL,搅拌30分钟,获得含有共轭二烯系橡胶的溶液。向所得的溶液中添加少量抗老化剂(ィルガノツクス1520,BASF社制),作为增量油,添加相对于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为25质量份的フツコ一ルェラミック30(新日本石油(株)制),然后通过蒸汽脱附法回收固体的橡胶。利用辊将所得的固体橡胶脱水,在干燥机中进行干燥,获得固体的共轭二烯系橡胶。将所得的共轭二烯系橡胶作为比较共轭二烯系橡胶1。<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调制>使下述第3表所示的成分以下述表3所示的比例(质量份)进行配合。具体而言,首先,使用1.7升的密闭式班伯里混合机,使下述表3所示的成分中的除了硫和硫化促进剂以外的成分的温度上升到150℃附近,然后进行5分钟混合,然后放出,冷却至室温,获得母粒。进而,使用上述班伯里混合机,向所得的母粒中混合硫和硫化促进剂,从而得到轮胎用橡胶组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在表3中,关于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和比较共轭二烯系橡胶1的量,上层的值为橡胶(充油品)的量(单元:质量份),下层的值为橡胶的净重量(单元:质量份)。<评价>对所得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进行以下的评价。(粘度)按照JISK6300-1:2013的方法,测定100℃时的门尼粘度(ML1+4)。将结果示于表3中(表3中的“粘度”栏)。结果以使标准例1的门尼粘度为100时的指数表示。指数越小,粘度越低。(加工性)根据以下的基准,从双辊中的片材加工时的片材表面、边缘状态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表3中的“加工性”栏)。实用上,优选A。·A:片材表面光滑、没有边缘破裂(edgebreak)、加工性没有问题的状态·B:虽然没有边缘破裂,但片材表面差的状态·C:片材表面差,也产生边缘破裂,片材容易断裂的状态(湿路性能)使所得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未硫化)在模具(15cm×15cm×0.2cm)中、160℃下进行20分钟加压硫化,从而制作硫化橡胶片。对于所制作的硫化橡胶片,依照JISK6394:2007,使用粘弹性光谱仪(东洋精机制作所社制),在拉伸变形应变率为10%±2%、频率为20Hz、温度为0℃的条件下测定tanδ(0℃)。将结果示于表3(表3中的“湿路性能”栏)。结果以使标准例的tanδ(0℃)为100时的指数表示。指数越大,tanδ(0℃)越大,制成轮胎时湿路性能越优异。(低滚动阻力性)以“在温度60℃的条件下测定”代替“在温度0℃的条件下测定”,除此以外,按照与上述湿路性能同样的步骤,测定tanδ(60℃)。将结果示于表3(表3中的“低滚动阻力性”栏)。结果以使标准例1的tanδ(60℃)为100时的指数表示。指数越小,tanδ(60℃)越小,制成轮胎时低滚动阻力性越优异。[表3]在表3中,各成分的详细内容如下。·天然橡胶:TSR20·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如上所述制造的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相对于橡胶100质量份,包含充油用油25质量)·SBR:NipolNS612(苯乙烯单元含量:16质量%,乙烯基键含量:31质量%,Tg:-63℃,日本ゼオン社制)·比较共轭二烯系橡胶1:如上所述制造的比较共轭二烯系橡胶1(相对于橡胶100质量份,包含充油用油25质量)(芳香族乙烯基单元含量:42质量%,乙烯基键含量:32质量%,Tg:-25℃,Mw:750,000(测定方法均如上所述)·二氧化硅:Premium200MP(CTAB吸附比表面积:197m2/g,Rhodia社制)·比较二氧化硅:Zeosil1165MP(CTAB吸附比表面积:159m2/g,Rhodia社制)·炭黑:シーストKHP(东海カーボン社制)·加工助剂:ストラクトールEF44(S&S社制)·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YSレジンTO-125(软化点:125±5℃,ヤスハラケミカル社制)·氧化锌:氧化锌3种(正同化学工业社社制)·硬脂酸:珠粒硬脂酸(日油社制)·油:エキストラクト4号S(昭和シェル石油社制)·硅烷偶联剂: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Si69,エボニック·デグッサ社制)·硫:金华印充油微粉硫(硫的含量95.24质量%,鹤见化学工业社制)·硫化促进剂:SANTOCURECBS(FLEXSYS社制)如表3所表明的那样,本申请实施例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粘度低,此外,显示优异的加工性、湿路性能和低滚动阻力性。此外,从实施例1和2的对比来看,二烯系橡胶中的天然橡胶的含量为35质量%以上的实施例1的粘度更低。此外,从实施例1和3的对比来看,二烯系橡胶中的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含量为40质量%以上的实施例1的粘度更低,此外,显示更优异的低滚动阻力性。此外,从实施例1和4的对比来看,含有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的实施例4显示更优异的湿路性能。此外,从实施例1和5的对比来看,相对于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二氧化硅的含量为40质量份以上的实施例1显示更优异的湿路性能。另一方面,不含有特定共轭二烯系橡胶的标准例1的粘度高,此外,加工性、湿路性能和低滚动阻力性不充分。此外,不含有天然橡胶的比较例1的加工性和湿路性能不充分。此外,二烯系橡胶中的天然橡胶的含量超过45质量%的比较例2的粘度高,此外,加工性和低滚动阻力性不充分。此外,相对于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二氧化硅的含量为60质量以上的比较例3的粘度也高,此外,加工性和低滚动阻力性也不充分。此外,二氧化硅的CTAB吸附比表面积小于180m2/g的比较例4的加工性和湿路性能不充分。附图标记说明1胎圈部2胎侧部3轮胎胎面部4胎体层5胎圈芯6胎圈填充物7带束层8轮辋缓冲物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