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NCO的化合物及其在可固化组合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86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包含至少两个-(NH-C=O)-基团和至少两个-(C=O)-C≡C-R1基团的化合物,其中R1表示氢或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基团,优选为氢或CH3,最优选为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a)使i.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多异氰酸酯与ii.多元醇或聚胺或其混合物反应以形成中间体,

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的NCO基团与所述多元醇和聚胺的羟基、伯氨基和仲氨基的总和的摩尔比小于1,

b)使式R2O-(C=O)-C≡C-R1的化合物与步骤a)的中间体以相对于所述中间体的羟基、伯氨基和仲氨基的总和摩尔过量的量反应,

其中R1表示氢或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基团,优选为氢或CH3,最优选为氢,以及

R2表示氢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基团,优选为氢或CH3,最优选为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NH-C=O)-基团由脲和/或尿烷基团提供,优选由尿烷基团提供。

4.根据权利要求2-3之一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多元醇选自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嵌段共聚物、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嵌段共聚物、或其混合物,优选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和聚四氢呋喃、及其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多元醇/聚胺的数均摩尔质量(Mn)为至少200,优选为200-20000,最优选为1000-5000g/mol。

6.根据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选自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2,4’-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2,2’-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及其混合物。

7.可固化组合物,其包括以下:

含有至少两个-(NH-C=O)-基团的第一单元,

含有至少两个-(C=O)-C≡C-R1基团的第二单元,以及

催化剂,

其中R1表示氢或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基团,优选为氢或CH3,最优选为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固化组合物,其中所述-(NH-C=O)-基团由脲和/或尿烷基团提供。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可固化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为一种化合物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固化组合物,其中含有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所述化合物为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可固化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为不同化合物的一部分,优选所述第一单元为热塑性聚氨酯的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之一所述的可固化组合物,其中所述催化剂为仲胺或叔胺,优选选自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四甲基乙二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三乙醇胺、三(2-吡啶甲基)胺、三丁胺、4-二甲氨基苯酚、N-乙基N-甲基丙胺、N-甲基哌啶、N-丁基-4-羟基哌啶、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1,5-二杂氮二环[4.3.0]壬-5-烯、咪唑啉、苯并咪唑、二甲氨基乙醇、吡咯、吗啉、哌啶、哌嗪、吲哚、及其混合物,更优选为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

13.根据权利要求11-12之一所述的可固化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单元由通过使具有至少两个-OH基团的聚醚多元醇,优选甘油丙氧杂酸,与式为R2O-(C=O)-C≡C-R1的化合物反应可获得的化合物来提供,所述式为R2O-(C=O)-C≡C-R1的化合物的量为与所述聚醚多元醇的两个-OH基团至少相当的量,

其中R1表示氢或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基团,优选为氢或CH3,最优选为氢,以及

R2表示氢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基团,优选为氢或CH3,最优选为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固化组合物,其中所述包括第二单元的化合物的数均摩尔质量(Mn)为500-1500g/mol。

15.根据权利要求7-14之一所述的组合物作为粘合剂、涂料、铸造组合物或作为密封剂的用途。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