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产生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钢混曲流沼气池。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农村户用曲流沼气池结构,由于过去的出气管设计在沼气池凸顶,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量过大,费工费料的问题。
1.2使用过程中,沼渣容易堵塞和腐蚀出口销,而且不方便检修,沼气池上的出气管一经出现漏气现象,需要除去全部布料方可检修,导致现有沼气池使用率不高的问题。我们在过去的设计方案下的沼气池使用过程中调查发现,沼气池使用5年后的出口销漏气率达15.2%。
1.3物料置于密封的沼气池中进行发酵后产气,产气的量会随着物料的消耗而减少,进而沼气池内的压力降低,即沼气池内沼气的压力不稳定,出气量大小不稳定,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混曲流沼气池,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混曲流沼气池,包括池体和池盖,所述池体与池盖围成沼气产生腔,
所述池盖的顶部设置有盖口,所述盖口的下部设置有活动盖,上部设置有顶盖,所述活动盖与顶盖之间为养水圈;
还包括出气管、存气箱以及二次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依次穿过养水圈和活动盖并与沼气产生腔相通,另一端与存气箱相通;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沼气产生腔至存气箱;所述存气箱内部设置有水平的压板,所述压板与存气箱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二次出气管与存气箱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多块重量不同的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出气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出气管安装在池口活动盖上,位居整个沼气池的至高点,沼气压力有所增加,经测试,改进后的沼气池压力比改进前超出2-4%。同时增加沼气纯度和实现沼气的充分使用。
2、产气率、容积率、贮气量、投料量、沼气池荷载等指标不变。在正常产气的情况下,每立方米发酵料液产气率与标准产气率基本一致。
3、节约建设过程中的工料成本。在使用中,若出气管出现问题,便于对出气管的修复处理。原设计方案,为了防止施工人员中毒和窒息现象发生,需揭开养水圈顶盖和活动盖,除去所有布料,方可进入池内进行处理作业。现行设计无需揭盖和出料,每口6立方米曲流沼气池节约修复费用240元(4个人工费),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4、增加了存气箱,当沼气池内沼气产生量较大时,存气箱内部压力具有增大的趋势,沼气推动压板向上滑动,反之,压板向下滑动,使存气箱内部的沼气压力保持恒定,保证为二次出气管提供稳定流量的沼气。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混曲流沼气池,包括池体10和池盖20,所述池体10与池盖20围成沼气产生腔,
所述池盖20的顶部设置有池口,所述池口的下部设置有活动盖21,上部设置有顶盖22,所述活动盖21与顶盖22之间为养水圈23;
还包括出气管24、存气箱25以及二次出气管26,所述出气管24的一端依次穿过养水圈23和活动盖21并与沼气产生腔相通,另一端与存气箱25相通;所述出气管24上设置有单向阀27,所述单向阀27的导通方向为由沼气产生腔至存气箱25;所述存气箱25内部设置有水平的压板28,所述压板28与存气箱25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二次出气管26与存气箱25相连通。
将物料加入沼气产生腔内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经过出气管24进入存气箱25,由于单向阀27的存在,沼气只能从沼气产生腔进入存气箱25,防止沼气倒流,当沼气产生量较大时,存气箱25内部压力具有增大的趋势,沼气推动压板28向上滑动,沼气产生量减小时,压板28向下滑动,使存气箱25内部的沼气压力保持恒定,保证为二次出气管26提供稳定流量的沼气。
为了调整存气箱25内沼气的压力,所述压板28上设置有多块重量不同的配重块29。为了调节二次出气管26的出气量,所述二次出气管26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261。
本沼气池,还具有以下优点:1、出气管24安装在池口活动盖上21上,位居整个沼气池的至高点,沼气压力有所增加,经测试,改进后的沼气池压力比改进前超出2-4%。同时增加沼气纯度和实现沼气的充分使用。
2、产气率、容积率、贮气量、投料量、沼气池荷载等指标不变。在正常产气的情况下,每立方米发酵料液产气率与标准产气率基本一致。
3、节约建设过程中的工料成本。在使用中,若出气管24出现问题,便于对出气管24的修复处理。原设计方案,为了防止施工人员中毒和窒息现象发生,需揭开养水圈23的顶盖22和活动盖21,除去所有布料,方可进入池内进行处理作业。现行设计无需揭盖和出料,每口6立方米曲流沼气池节约修复费用240元(4个人工费),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