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竹柏果仁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69894发布日期:2018-06-23 01:17阅读:8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取竹柏果仁油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油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取竹柏果仁油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由所述方法提取得到的竹柏果仁油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竹柏(Podocarpus nagi)为罗汉松科(Podocarpacese)罗汉松属植物,是古老的裸子植物。竹柏作为常绿乔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台湾、和云南南部,越南、柬埔寨也有分布。竹柏盛果期单株产果可达100-200kg,种子含油率30%,可用作工业用油,经处理可成为优质食用油。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对竹柏果仁油的获取工艺、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以及抗氧化活性的详细研究。

因此,仍然需要开发新的提取竹柏果仁油的方法,以期促进竹柏资源的进一步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取竹柏果仁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将竹柏果仁破碎颗粒干燥;

S200,将干燥后的竹柏果仁破碎颗粒与提取溶剂在超声波条件下接触,以便将竹柏果仁破碎颗粒中的竹柏果仁油提取到所述提取溶剂中,得到含有竹柏果仁油的提取溶剂;

S300,将S200中含有竹柏果仁油的提取溶剂分离,去除其中的提取溶剂,得到所述竹柏果仁油。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提取竹柏果仁油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0中,所述竹柏果仁破碎颗粒在30~60℃烘箱中干燥2-10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提取竹柏果仁油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0中,所述提取溶剂选自烷烃类溶剂、醚类溶剂、酯类溶剂及其混合物,优选地选自正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及其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提取竹柏果仁油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0中,所述竹柏果仁破碎颗粒与提取溶剂接触并且用超声波超声处理5-60分钟,优选10-20分钟,更优选约15分钟。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提取竹柏果仁油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0中,所述竹柏果仁破碎颗粒与提取溶剂接触并且在60~100℃保持4-12小时,优选在80~90℃保持6-10小时,更优选在所述提取溶剂的回流温度下保持6-8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提取竹柏果仁油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0中,所述竹柏果仁破碎颗粒与所述提取溶剂的重量比为1:20至1:100,优选1:40至1:90,更优选1:60至1:80。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方法制备的竹柏果仁油。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竹柏果仁油,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成分:

在再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竹柏果仁油作为抗氧化剂的用途。

在本发明中,术语“基本”或“基本上”并不排除“完全”的意思。如一个成分“基本上不含”Y,也可以是完全不含有Y。在限定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是指该具体数值具有以该具体数值为基础的上下浮动的范围,浮动范围可以是该具体数值的+/-5%,+/-4%,+/-3%,+/-2%,+/-1%,+/-0.5%,+/-0.2%,+/-0.1%,+/-0.05%,+/-0.01%等。如果需要,“基本”或“基本上”可以以上浮动范围代替或从本发明定义中删除。

“含有”既包括提到的因素,也允许包括附加的、不确定的因素。

“大约”、“约”、“左右”在限定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是指该具体数值具有以该具体数值为基础的上下浮动的范围,浮动范围可以是该具体数值的+/-5%,+/-4%,+/-3%,+/-2%,+/-1%,+/-0.5%,+/-0.2%,+/-0.1%,+/-0.05%,+/-0.01%等。

“和/或”表示由其连接的多个术语可以各自单独地使用,也可以相互任意地组合。

本发明中,为简明起见而使用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端点值,也包括其所有的子范围和此范围内所有的单独的数值。例如,数值范围1-6不仅包括子范围,例如1-3、1-4、1-5、2-4、2-6、3-6等,也包括此范围内单独的数值,例如1、2、3、4、5、6。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发明效果在于:

1、用超声波辅助浸取的方法成功提取到了竹柏果仁油,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得到了竹柏果仁油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7h、料液比1∶40(g/ml),得率最大值为30.67%。本发明超声波辅助浸取的方法耗时相比较短、提取剂浓度小、用量少、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

2、本发明的竹柏果仁油含有9种脂肪酸,以亚油酸、二十碳三烯酸、十八碳一烯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5.81%,对人体具有益智、软化血管、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强视力等作用,对人类健康大有裨益。

3、本发明的竹柏果仁油能够清除羟基自由基的EC50值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29mg/mL和84.18mg/mL,可作为抗氧化剂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不同提取溶剂对竹柏果仁油得率的影响;

图2是不同提取温度对竹柏果仁油得率的影响;

图3是不同回流时间对竹柏果仁油得率的影响;

图4是不同料液比对竹柏果仁油得率的影响;

图5是竹柏果仁油中9种脂肪酸甲酯GC-MS总离子流图;

图6是竹柏果仁油对·OH的清除作用;

图7是竹柏果仁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描述和图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为了清楚和准确,下面讨论的所述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优选的步骤、方法和特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可以认识到,这些优选的步骤、方法和特征不是落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必要条件。

在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在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中,将竹柏果仁从竹柏果实中取出,用研钵磨碎,置于45℃烘箱中干燥6h,称取4.0g,用滤纸包裹好置于250mL锥形瓶中,按料液比1:40(g/mL)加入正己烷提取溶剂,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JP-040S,深圳市洁盟清洁设备有限公司)超声15min后,将样品滤纸包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将提取溶剂倒入,80℃水浴加热,回流6h。提取结束后将提取液过滤,滤液经减压蒸馏、干燥、恒重,按下式(1)计算竹柏果仁油得率。

在实施例2和3中,分别将实施例1中的正己烷替换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

由图1可知实施例1~3中,乙酸乙酯的竹柏果仁油得率最高,而正己烷的竹柏果仁油得率相对较低。

实施例4~7

在实施例4~7中,采用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条件,除了水浴加热温度分别为70℃、75℃、85℃和90℃,竹柏果仁油得率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当提取温度在70~85℃内,竹柏果仁油得率随着提取温度升高而增加;在85℃,竹柏果仁油得率最高;但超过85℃以后,竹柏果仁油得率得率呈现下降趋势。

实施例8~11

在实施例8~11中,采用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条件,除了回流时间分别为4小时、8小时、10小时和12小时,竹柏果仁油得率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当提取时间在4~6h以内,竹柏果仁油得率上升较快;在提取时间为6h以后,竹柏果仁油得率增加趋势变缓。不受任何理论约束,发明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在提取初期,溶剂中油脂的浓度低,扩散驱动力大,竹柏果仁油得率增加明显;随着提取时间延长,油脂在提取液和物料中的浓度达到动态平衡,竹柏果仁油得率基本保持恒定。

实施例12~17

在实施例12~17中,采用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条件,除了料液比分别为1:30、1:50、1:60、1:70、1:80和1:90g/mL,竹柏果仁油得率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在液料比1∶40~1∶70范围内,随着液料比增加,竹柏果仁油得率逐渐上升;在液料比超过1∶70后,竹柏果仁油得率增幅趋于平缓,且略有下降趋势。不受任何理论约束,发明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当物料的质量一定时,提取溶剂用量越大,反应体系渗透压越大,可提高竹柏果仁油在溶剂中的扩散速度,使得油率增加。但如果液料比过大,会增加超声波破碎细胞的阻力,使物料细胞破碎程度下降,从而降低得率。此外,在一定的回流时间和提取温度内,若物料中的油脂已被大量提出,即使再增加提取溶剂用量,得率也不会明显增加。

实施例18

采用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条件,除了水浴温度为85℃、回流时间为7小时、料液比为1:40g/mL,竹柏果仁油得率为30.67%。所得竹柏果仁油的理化性质见表1。

表1:竹柏果仁油的理化性质

由表1可知,经检测,竹柏果仁油所测的各项理化指标符合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可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

实施例19:竹柏果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1、碱催化甲酯化

取实施例18得到的竹柏果仁油约20mg,加入2mL正己烷充分振荡溶解后,再加入2%氢氧化钠-甲醇溶液5ml混匀,置于60℃水浴锅加热30min,冷却后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至10mL。振荡离心取上清,上清液过0.2μm微孔滤膜后入样品瓶,作为GC-MS分析试样。

2、GC-MS分析

色谱质谱条件:HP-530m×0.25m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载气为高纯氦气;柱初温:50℃,恒温0.5min后,以55℃/min升温速率升至155℃,以8℃/min升温速率升至175℃,以1.2℃/min升温速率升至187℃,最后以9℃/min升温速率升至280℃。分流比为100∶1扫描方式:SCAN,SIM;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为1uL;He流速:45cm/s。

3、定量分析

用正己烷将100mg的混合标准样品定容至2mL稀释成50mg/mL,再用正己烷逐级稀释成40、25、10、5、2和0.6mg/mL系列的标准溶液进行GC-MS/SIM分析,以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作定量工作曲线。使用相同的GC-MS条件和操作过程对竹柏果仁油试样进行分析,根据定量离子的响应值和建立的标准曲线进行绝对定量,结果见图4和表2。

表2:竹柏果仁油GC-MS成分分析结果

由表2可知,竹柏果仁油主要化学成分为脂肪酸类,鉴别出9种脂肪酸,以亚油酸、二十碳三烯酸、十八碳一烯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5.81%。

实施例20:竹柏果仁油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1、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测定

采用水杨酸法测定其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利用H2O2与Fe2+混合反应产生羟自由基即:H2O2+Fe2+→·OH+H2O+Fe3+。再向体系中加入水杨酸捕捉羟自由基而产生有色物质,该物质在510nm处有最大吸收值。用该吸光度值来表示羟自由基的含量。

用无水乙醇配制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mg/mL的实施例18的竹柏果仁油溶液,取10ml离心管,依次加入2ml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8.0mmol/L的FeSO4溶液0.6mL,20mmol/L的H2O2溶液0.5mL,3.0mmol/L的水杨酸溶液2.0mL;将离心管于37℃反应30min,流水冷却,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于510nm处,以乙醇调零比色得A1值,以乙醇代20mmol/L H2O2测定A2值,以乙醇代替样品溶液测定A0值。根据公式(2)计算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

清除率(%)=[A0-(A1-A2)]/A0×100 ⑵

式中:A0为空白对照的吸光值;A1为加样品的吸光值;A2为不加显色剂H2O2的吸光值。结果见图6。

由图6可以看出,竹柏果仁油对·OH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质量浓度为0.5mg/mL时,清除率达到74.38%。依据清除率曲线计算出竹柏果仁油清除·OH的EC50为0.29mg/ml。

2、DPPH·的清除作用的测定

将实施例18所得精油配制成10、20、30、40mg/mL的的竹柏果仁油乙醇溶液。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DPPH标准品10mg,以95%乙醇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得到10%的DPPH溶液。用移液管准确移取该溶液3mL于1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样液各1mL,充分摇匀,置于室温阴暗处静置30min,在波长517nm处测定吸光(Di)。同时测定1mL溶剂3mL DPPH溶液混合后的吸光度(Dc),以及1mL样液与3mL 95%乙醇溶液混合后的吸光度(Dj)。根据公式(3)计算出清除率。

清除率(%)=[1-(Di-Dj)/Dc]×100%⑶

由图7可以看出,竹柏果仁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根据清除率曲线计算出竹柏果仁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为84.18mg/mL。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