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籽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1692发布日期:2018-08-14 20:1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油榨油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茶籽烘干机。



背景技术:

茶油也叫油茶籽油,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从油茶籽中提取茶油,传统上基本是采用压榨法,比如劳动强度大、出油率低的木榨机,还有是采用液压机或螺旋机压榨。油茶籽压榨前需经粉碎去壳、烘干处理,传统的烘干设备采用水平输送带加上电加热的方式烘干,为保证烘干水分,输送带传送较慢,烘干效率较低,输送过程中个别油茶籽会发生滞留在输送带上,导致油茶籽烤焦,影响茶油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茶籽烘干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油茶籽烘干机;包括烘干箱、设置在烘干箱下方的收集装置以及并列设置在收集装置上方的多个烘干单元;所述烘干箱在烘干单元上方设置布料管,所述烘干单元下方设置通向收集装置的收料管;所述烘干单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多个烘干板,所述多个烘干板组成Z型烘干线路,所述烘干板下方设置有加热管。

进一步阐述方案,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输送带、驱动输送带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输送带一端的收集槽,所述多个烘干单元的各收料管的下端通向输送带。

进一步阐述方案,所述各烘干板均由依次连接的挡板、连接板、加热板和引导板组成,所述加热板下方设置通热蒸汽的加热管,所述烘干板的数量有三个,三个烘干板分别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烘干板、第二烘干板、第三烘干板,所述布料管下端通向第一烘干板的挡板,所述第一烘干板的引导板通向第二烘干板的挡板,所述第二烘干板的引导板通向第三烘干板的挡板,所述第三烘干板的引导板通向下方相应的收料管。

进一步阐述方案,所述引导板为向下弯曲的弧形板。

进一步阐述方案,所述第一烘干板的加热板下方设置为上加热管,所述第二烘干板的加热板下方设置为中加热管,所述第三烘干板的加热板下方设置为下加热管;所述下加热管、中加热管、上加热管依次连通。

进一步阐述方案,所述烘干单元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烘干单元为依次并列设置的第一烘干单元、第二烘干单元、第三烘干单元,所述第一烘干单元的上加热管和第二烘干单元的上加热管连通,所述第二烘干单元的下加热管和第三烘干单元的下加热管连通。

进一步阐述方案,所述烘干箱的箱体内壁的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聚苯乙烯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三个组成Z型烘干线的烘干板,延长烘干线,提高烘干的质量,通过三组烘干单元同时烘干,提高了烘干的效率;通过收集装置,快速的将烘干好的油茶籽收集输送到榨油机中,提高榨油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烘干箱;2、第一烘干单元;21、布料管;22、第一烘干板;221、挡板;222、连接板;223、加热板;224、引导板;23、第二烘干板;24、第三烘干板;25、收料管;3、第二烘干单元;4、第三烘干单元;5、收集装置;51、输送带;52、转轴;53、收集槽;61、上加热管;62、中加热管;63、下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2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油茶籽烘干机;包括烘干箱1、设置在烘干箱1下方的收集装置5以及并列设置在收集装置5上方的多个烘干单元;所述烘干箱1在烘干单元上方设置布料管21,所述烘干单元下方设置通向收集装置5的收料管25;所述烘干单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多个烘干板,所述多个烘干板组成Z型烘干线路,所述烘干板下方设置有加热管。

其中,所述收集装置5包括输送带51、驱动输送带51的转轴52以及设置在输送带51一端的收集槽53,所述多个烘干单元的各收料管25的下端通向输送带51。转轴52通过同步带连接有电机。

其中,所述各烘干板均由依次连接的挡板221、连接板222、加热板223和引导板224组成,所述加热板223下方设置通热蒸汽的加热管,所述烘干板的数量有三个,三个烘干板分别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烘干板22、第二烘干板23、第三烘干板24,第一烘干板22往第二烘干板23倾斜设置,第二烘干板23往第三烘干板24倾斜设置,第三烘干板24往收料管25倾斜设置,所述布料管21下端通向第一烘干板22的挡板221,所述第一烘干板22的引导板224通向第二烘干板23的挡板221,所述第二烘干板23的引导板224通向第三烘干板24的挡板221,所述第三烘干板24的引导板224通向下方相应的收料管25。所述引导板224为向下弯曲的弧形板。

其中,所述第一烘干板22的加热板223下方设置为上加热管61,所述第二烘干板23的加热板223下方设置为中加热管62,所述第三烘干板24的加热板223下方设置为下加热管63;所述下加热管63、中加热管62、上加热管61依次连通。

其中,所述烘干单元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烘干单元为依次并列设置的第一烘干单元2、第二烘干单元3、第三烘干单元4,所述第一烘干单元2的上加热管61和第二烘干单元3的上加热管61连通,所述第二烘干单元3的下加热管63和第三烘干单元4的下加热管63连通。最开始的热蒸汽从第一烘干单元2的下加热管63通入。

其中,所述烘干箱1的箱体内壁的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聚苯乙烯保温板。

加热管通过热蒸汽加热,加热加热板223同时加热烘干箱1的箱体,布料管21内设置有多个分料隔板,通过分料隔板将茶油籽均匀的沿布料管21的长度方向分布落入第一烘干板22,在挡板221的阻挡并顺着连接板222滑入加热板223,在加热板223上逐渐受热,然后沿着引导板224弧线掉落到第二烘干板23的挡板221,油茶籽再经过第二烘干板23和第三烘干板24的加热后掉入收料管25,再掉入输送带51,通过输送带51输送到掉落到收集槽53中,传送到榨油机中榨油。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