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煎炸油处理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6971发布日期:2020-07-07 14:41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油脂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煎炸油处理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煎炸过程中,油脂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被炸物中的水和其他成分,以及油脂自身发生热分解、热聚合、裂解和水解等一系列反应,生成醛、酮、游离脂肪酸、氧化物、过氧化物、环氧化物以及高分子热聚合物,使油脂变稠、变黏、变色,以至于理化指标超标。油脂在煎炸中产生的劣化现象,不但缩短了油本身的使用期限,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了煎炸食品口感、风味的下降,更严重的是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煎炸行业常用“油脂净化剂”来处理净化在用的煎炸油,主要目的是为了延长煎炸油的使用寿命。“油脂净化剂”主要成分就是三硅酸镁,它是一种白色吸附性滤油粉,能够有效地在煎炸过程中撇除掉食物的残渣及碎屑,进而减缓煎炸油的变质。但因其存在安全争议,所以使用还存在限制,比如台湾台北县建议禁止使用“滤油粉”。同时领域内的个别学者进行了有益探索,如专利cn104543622a涉及了木薯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和/或豌豆淀粉等淀粉类材料煎炸油净化剂,使用2种以上该食用淀粉对煎炸油进行净化处理后,其过氧化值、色泽和聚合物含量明显降低,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延长煎炸油的使用寿命。迄今,鲜有通过煎炸油净化剂来改善煎炸食品口感的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也越来越注重食品品质,而食品的口感也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质构仪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食品的感官评价中。其原理是通过仪器来模拟人的触感,运用软件对作用力、时间、测试距离进行记录和结果分析来反映食品的硬度、脆性、咀嚼性、回复性等质构特性(参考文献:质构仪在食品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2017(12):52-56.)。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煎炸油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豆渣进行第一次干燥、粉碎、焚烧、酸洗、水洗、和第二次干燥。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豆渣的干基蛋白含量为21%~33%,优选为23-31%,更优选为25-30%。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次干燥为将豆渣于80~100℃,干燥时间2~4h。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粉碎为将经第一次干燥的豆渣粉碎至粒度为40目~120目。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粉碎后豆渣通过以下方法焚烧:1)以5℃~10℃/min升温至140~180℃,保持0.5~1h;2)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3℃~8℃/min升温至300~500℃,保温0.5~1h;3)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4℃~10℃/min升温至600~800℃,保温1~3h。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和/或氦气。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酸洗为使用无机酸水溶液浸泡15~30min,所述水洗为水洗至中性。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无机酸为hno3或hc1。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无机酸浓度为0.5~2.0mol/l。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次干燥为于80~120℃下干燥2~10h。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前述方法制备的煎炸油处理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煎炸油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将煎炸油与本发明的煎炸油处理剂接触。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煎炸油处理剂与煎炸油接触5min~20min,然后固液分离,获得处理后煎炸油。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接触为于搅拌条件下接触。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固液分离为过滤。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煎炸油处理剂的用量为油重的0.5wt%~20wt%。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煎炸油处理剂的用量为油重的1wt%~10wt%。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煎炸油的油温为60~220℃。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煎炸油的油温为140~190℃。本发明还提供了豆渣用于制备煎炸油处理剂的用途。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豆渣的干基蛋白含量为21%~33%,优选为23-31%,更优选为25-30%。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豆渣经前述任一项方法制备煎炸油处理剂。使用本发明的煎炸油处理剂可有效改善煎炸食品口感和质构。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所公开的“范围”以下限和上限的形式。可以分别为一个或多个下限,和一个或多个上限。给定范围是通过选定一个下限和一个上限进行限定的。选定的下限和上限限定了特别范围的边界。所有可以这种方式进行限定的范围是包含和可组合的,即任何下限可以与任何上限组合形成一个范围。例如,针对特定参数列出了60-120和80-110的范围,理解为60-110和80-120的范围也是预料到的。此外,如果列出的最小范围值1和2,和如果列出了最大范围值3,4和5,则下面的范围可全部预料到:1-3、1-4、1-5、2-3、2-4和2-5。在本发明中,除非有其他说明,组合物的各组分的含量范围以及其优选范围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中,除非有其他说明,“其组合”表示所述各元件的多组分混合物,例如两种、三种、四种以及直到最大可能的多组分混合物。在本发明中,除非有其他说明,所有“份”和百分数(%)都指重量百分数。在本发明中,除非有其他说明,所有组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数之和为100%。在本发明中,除非有其他说明,数值范围“a-b”表示a到b之间的任意实数组合的缩略表示,其中a和b都是实数。例如数值范围“0-5”表示本文中已经全部列出了“0-5”之间的全部实数,“0-5”只是这些数值组合的缩略表示。如果没有特别指出,本说明书所用的术语“一种”指“至少一种”。如果没有特别指出,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数(包括重量百分数)的基准都是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各组分的比例或者重量都指干重。在本发明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文所提到的所有实施方式以及优选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文所提到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优选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文所提到的所有步骤可以顺序进行,也可以随机进行,但是优选是顺序进行的。例如,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和(b),表示所述方法可包括顺序进行的步骤(a)和(b),也可以包括顺序进行的步骤(b)和(a)。例如,所述提到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步骤(c),表示步骤(c)可以任意顺序加入到所述方法,例如,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a)、(b)和(c),也可包括步骤(a)、(c)和(b),也可以包括步骤(c)、(a)和(b)等。在本发明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文所提到的“包括”表示开放式,也可以是封闭式。例如,所述“包括”可以表示还可以包含没有列出的其他元件,也可以仅包括列出的元件。在本发明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文实施例中的具体数值以及具体物质可与本文描述部分的其他特征结合。例如,本文描述部分提到反应的温度为10-100℃,而实施例提到的反应温度为20℃,那么可以认为本文已经具体公开了10-20℃的范围,或者20-100℃的范围,且该范围可以描述部分的其他特征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又例如,本文描述部分提到一类化合物醇,而实施例提到的具体的醇为乙醇,那么乙醇可以与描述部分的其他特征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煎炸油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豆渣进行第一次干燥、粉碎、焚烧、酸洗、水洗、和第二次干燥。在本发明中,术语“豆渣”通常指的是在制作豆腐/豆浆过程中采用大豆经浸泡、磨浆、渣浆分离后得到的一种副产物,其可通过市购获得,也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黄豆在水中浸泡若干小时,在豆浆机内粉碎搅拌,过滤,即可获得豆渣。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豆渣的干基蛋白含量为21%~33%,优选23-31%,更优选25-30%。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豆渣的干基蛋白含量为21%、22%、23%、24%、25%、26%、27%、28%、29%、30%、31%、32%、或33%。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次干燥为将豆渣于80~100℃,例如,80℃、82℃、84℃、86℃、88℃、90℃、92℃、94℃、96℃、98℃、100℃,干燥2~4h,例如120min,125min,130min,135min,140min,145min,150min,155min,160min,165min,170min,175min,180min,185min,190min,195min,200min,205min,210min,215min,220min,225min,230min,235min,240min。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粉碎为将经第一次干燥的豆渣粉碎至粒度为40目~120目,例如40目、45目、50目、55目、60目、65目、70目、75目、80目、85目、90目、95目、100目、105目、110目、115目、120目。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粉碎后豆渣通过以下方法焚烧:1)以5℃~10℃/min,例如,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升温至140~180℃,例如,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保持0.5~1h;2)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3℃~8℃/min,例如,3℃/min、4℃/min、5℃/min、6℃/min、7℃/min、8℃/min,升温至300~500℃,例如,300℃、320℃、340℃、360℃、380℃、400℃、420℃、440℃、460℃、480℃、500℃,保温0.5~1h;3)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4℃~10℃/min,例如,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升温至600~800℃,例如,600℃、620℃、640℃、660℃、680℃、700℃、720℃、740℃、760℃、780℃、800℃,保温1~3h。在本发明中,术语“惰性气体”指的是不与或基本上不与其所保护的物质(例如,在本发明中具体为豆渣)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物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氮气、氦气、和氩气等。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酸洗为使用无机酸水溶液浸泡15~30min,所述水洗为水洗至中性。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无机酸为hno3或hc1。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无机酸浓度为0.5~2.0mol/l。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次干燥为于80~120℃下干燥2~10h。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前述方法制备的煎炸油处理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煎炸油的方法。该方法中的煎炸油指的是煎炸过食品(例如包括但不限于薯片、薯条、天妇罗、麻花等)后的油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将煎炸油与本发明的煎炸油处理剂接触。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煎炸油处理剂与煎炸油接触5min~20min,然后固液分离,获得处理后煎炸油。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接触为于搅拌条件下接触。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固液分离为过滤。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煎炸油处理剂的用量为油重的0.5wt%~20wt%。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煎炸油处理剂的用量为油重的1wt%~10wt%。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煎炸油的油温为60~220℃。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煎炸油的油温为140~190℃。本发明还提供了豆渣用于制备煎炸油处理剂的用途。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豆渣的干基蛋白含量为21%~33%,优选23-31%,更优选25-30%。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豆渣的干基蛋白含量为21%、22%、23%、24%、25%、26%、27%、28%、29%、30%、31%、32%、或33%。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豆渣经前述任一项方法制备煎炸油处理剂。使用本发明的煎炸油处理剂可有效改善煎炸食品口感,例如,煎炸食品的硬度,酥脆度等。在本发明中,术语“煎炸食品”指的是食材经过较高温度的油脂烹炸而得到的食物,例如,可以但不限于为:薯片、薯条、天妇罗、麻花、油条、丸子、蚕豆、春卷、方便面等。在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对比例中,煎炸所得食品的质构通过ta.xt.plus质构仪(英国sms公司)检测。在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湿豆渣样品通过市购获得,其干基蛋白含量如下表所示,样品干基蛋白含量湿豆渣样品i21%湿豆渣样品ii27.8%湿豆渣样品iii31.4%湿豆渣样品iv33%湿豆渣样品v20%湿豆渣样品vi23.7%湿豆渣样品vii31.4%豆渣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参考水分含量的测定参考国家标准(gb/t5009.3-2003)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gb5009.5—2010)实施例1将湿豆渣样品i在80℃干燥4h,然后粉碎并筛选出粒度40目的豆渣作为原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焚烧。烧制程序如下:先以10℃/min升温至180℃,保持0.5h;然后通入氮气保护并且以3℃/min升温至300℃,保温1h;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以4℃/min升温至600℃,保温3h;最后,待样品自然冷却后,使用0.5mol/l的硝酸溶液浸泡30min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将过滤后的样品80℃下进行干燥10h,得到煎炸油处理剂a。称取3kg棕榈油,加热至180℃下进行煎炸薯片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40锅,锅内剩余约2.5kg棕榈油。然后待油温降至并持续保持60℃,再添加12.5g的煎炸油处理剂a(按油重的0.5wt%),搅拌20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180℃再煎炸薯片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1-4分表示“口感差”,5-6分表示“口感一般”,7-8分表示“口感较好”,9-10分表示“口感优”),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2将湿豆渣样品ii在100℃干燥2h,然后粉碎并筛选出粒度120目的豆渣作为原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焚烧。烧制程序如下:先以5℃/min升温至140℃,保持1h;然后通入氮气保护并且以5℃/min升温至500℃,保温0.5h;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以10℃/min升温至800℃,保温1h;最后,待样品自然冷却后,使用2mol/l的硝酸溶液浸泡15min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将过滤后的样品120℃下进行干燥2h,得到煎炸油处理剂b。称取3kg棕榈油,加热至220℃下进行煎炸天妇罗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20锅,锅内剩余约2.8kg棕榈油。然后保持油温在220℃,再添加560g的煎炸油处理剂b(按油重的20wt%),搅拌5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220℃再煎炸天妇罗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2所示。实施例3将湿豆渣样品iii在90℃干燥3h,冷却测定其干基蛋白含量为31.4%,然后粉碎并筛选出粒度100目的豆渣作为原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焚烧。烧制程序如下:先以8℃/min升温至150℃,保持0.8h;然后通入氮气保护并且以4℃/min升温至400℃,保温0.8h;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以8℃/min升温至700℃,保温2h;最后,待样品自然冷却后,使用1mol/l的硝酸溶液浸泡20min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将过滤后的样品100℃下进行干燥6h,得到煎炸油处理剂c。称取3kg高油酸葵籽油,加热至180℃下进行煎炸薯条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40锅,锅内剩余约2.3kg高油酸葵籽油。然后油温维持180℃,再添加230g的煎炸油处理剂c(按油重的10wt%),搅拌10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180℃再煎炸薯条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3所示。实施例4将湿豆渣样品iv在95℃干燥2.5h,然后粉碎并筛选出粒度80目的豆渣作为原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焚烧。烧制程序如下:先以6℃/min升温至160℃,保持0.6h;然后通入氮气保护并且以8℃/min升温至450℃,保温0.8h;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以6℃/min升温至650℃,保温2.5h;最后,待样品自然冷却后,使用1.5mol/l的盐酸溶液浸泡18min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将过滤后的样品90℃下进行干燥8h,得到煎炸油处理剂d。称取3kg菜籽油,加热至150℃下进行煎炸麻花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30锅,锅内剩余约2.4kg菜籽油。然后油温维持160℃,再添加24g的煎炸油处理剂d(按油重的1wt%),搅拌15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150℃再煎炸麻花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4所示。对比例1称取3kg棕榈油,加热至180℃下进行煎炸薯片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40锅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1所示。对比例2称取3kg棕榈油,加热至180℃下进行煎炸薯片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40锅,锅内剩余约2.5kg棕榈油。然后待油温降至并持续保持50℃,再添加750g的煎炸油处理剂a(按油重的30wt%),搅拌30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180℃再煎炸薯片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1所示。对比例3称取3kg棕榈油,加热至180℃下进行煎炸薯片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40锅,锅内剩余约2.5kg棕榈油。然后待油温降至并持续保持50℃,再添加750g的煎炸油处理剂a(按油重的30wt%),搅拌30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180℃再煎炸薯片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1所示。对比例4将湿豆渣样品v在80℃干燥4h,然后粉碎并筛选出粒度40目的豆渣作为原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焚烧。烧制程序如下:先以10℃/min升温至130℃,保持0.5h;然后通入氮气保护并且以3℃/min升温至300℃,保温1h;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以4℃/min升温至400℃,保温0.5h;最后,待样品自然冷却后,使用0.5mol/l的盐酸溶液浸泡30min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将过滤后的样品80℃下进行干燥8h,得到煎炸油处理剂e。称取3kg棕榈油,加热至180℃下进行煎炸薯片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40锅,锅内剩余约2.5kg棕榈油。然后待油温降至并持续60℃,再添加12.5g的煎炸油处理剂e(按油重的0.5wt%),搅拌20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180℃再煎炸薯片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1所示。对比例5将湿豆渣样品vi在100℃干燥2h,然后粉碎并筛选出粒度80目的豆渣作为原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焚烧。烧制程序如下:先以5℃/min升温至240℃,保持3h;然后通入氮气保护并且以8℃/min升温至350℃,保温2h;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以8℃/min升温至600℃,保温1h;最后,待样品自然冷却后,使用3mol/l的盐酸溶液浸泡10min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将过滤后的样品150℃下进行干燥24h,得到煎炸油处理剂f。称取3kg棕榈油,加热至220℃下进行煎炸天妇罗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20锅,锅内剩余约2.8kg棕榈油。然后保持油温在220℃,再添加560g的煎炸油处理剂f(按油重的20wt%),搅拌5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220℃再煎炸天妇罗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2所示。对比例6称取3kg高油酸葵籽油,加热至180℃下进行煎炸薯条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40锅,锅内剩余约2.3kg高油酸葵籽油。然后油温维持180℃,再添加575g的煎炸油处理剂c(按油重的25wt%),搅拌1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180℃再煎炸薯条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3所示。对比例7将湿豆渣样品vii在180℃干燥2h,然后粉碎并筛选出粒度140目的豆渣作为原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焚烧。烧制程序如下:15℃/min升温至800℃,保持3h(非阶段烧制);最后,待样品自然冷却后得到煎炸油处理剂g。称取3kg菜籽油,加热至150℃下进行煎炸麻花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30锅,锅内剩余约2.4kg菜籽油。然后油温维持160℃,再添加24g的煎炸油处理剂g(按油重的1wt%),搅拌15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150℃再煎炸麻花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4所示。对比例8称取3kg菜籽油,加热至150℃下进行煎炸麻花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30锅,锅内剩余约2.4kg菜籽油。然后油温维持175℃,再添加24g的煎炸油处理剂d(按油重的1wt%),搅拌0.5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150℃再煎炸麻花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4所示。对比例9将豆粕(市售)在80℃干燥4h,然后粉碎并筛选出粒度40目的豆粕渣作为原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焚烧。烧制程序如下:先以10℃/min升温至180℃,保持0.5h;然后通入氮气保护并且以3℃/min升温至300℃,保温1h;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以4℃/min升温至600℃,保温3h;最后,待样品自然冷却后,使用0.5mol/l的硝酸溶液浸泡30min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将过滤后的样品80℃下进行干燥10h,得到煎炸油处理剂h。称取3kg棕榈油,加热至180℃下进行煎炸薯片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40锅,锅内剩余约2.5kg棕榈油。然后待油温降至并持续保持60℃,再添加12.5g的煎炸油处理剂h(按油重的0.5wt%),搅拌20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180℃再煎炸薯片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1所示。对比例10将咖啡渣(市售)在90℃干燥3h,然后粉碎并筛选出粒度100目的咖啡渣作为原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焚烧。烧制程序如下:先以8℃/min升温至150℃,保持0.8h;然后通入氮气保护并且以4℃/min升温至400℃,保温0.8h;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以8℃/min升温至700℃,保温2h;最后,待样品自然冷却后,使用1mol/l的硝酸溶液浸泡20min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将过滤后的样品100℃下进行干燥6h,得到煎炸油处理剂i。称取3kg高油酸葵籽油,加热至180℃下进行煎炸薯条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40锅,锅内剩余约2.3kg高油酸葵籽油。然后油温维持180℃,再添加230g的煎炸油处理剂i(按油重的10wt%),搅拌10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180℃再煎炸薯条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3所示。对比例11将菜籽粕(市售)在95℃干燥2.5h,然后粉碎并筛选出粒度80目的菜籽粕作为原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焚烧。烧制程序如下:先以6℃/min升温至160℃,保持0.6h;然后通入氮气保护并且以8℃/min升温至450℃,保温0.8h;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以6℃/min升温至650℃,保温2.5h;最后,待样品自然冷却后,使用1.5mol/l的盐酸溶液浸泡18min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将过滤后的样品90℃下进行干燥8h,得到煎炸油处理剂j。称取3kg菜籽油,加热至150℃下进行煎炸麻花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30锅,锅内剩余约2.4kg菜籽油。然后油温维持160℃,再添加24g的煎炸油处理剂j(按油重的1wt%),搅拌15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150℃再煎炸麻花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4所示。对比例12将玉米酒糟渣(市售)在100℃干燥2h,然后粉碎并筛选出粒度120目的玉米酒糟渣作为原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焚烧。烧制程序如下:先以5℃/min升温至140℃,保持1h;然后通入氮气保护并且以5℃/min升温至500℃,保温0.5h;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以10℃/min升温至800℃,保温1h;最后,待样品自然冷却后,使用2mol/l的硝酸溶液浸泡15min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将过滤后的样品120℃下进行干燥2h,得到煎炸油处理剂k。称取3kg棕榈油,加热至220℃下进行煎炸天妇罗实验,煎炸时间3分钟/锅,然后沥油3分钟,持续煎炸20锅,锅内剩余约2.8kg棕榈油。然后保持油温在220℃,再添加560g的煎炸油处理剂k(按油重的20wt%),搅拌5min后,过滤并收集滤液。然后将油加热至220℃再煎炸天妇罗并留样检测质构,同时选取10人,对炸制的产品口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口感越好。结果如表2所示。表1薯片硬度和脆度检测结果及感官评价薯片的硬度越小,断裂峰数越多说明其口感越酥脆。薯片的硬度、脆度及感官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经过实施例1中处理的油炸制出的薯片口感明显优于对比例1、2、3、4、9中炸制的薯片。表2.天妇罗硬度与脆度检测结果及感官评价天妇罗的硬度越小以及最大变形距离越小,说明其越酥脆,吃起来口感越好。天妇罗的硬度、脆度及感官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由此可见,经过实施例2中处理的油炸制出的天妇罗口感明显优于对比例5、12中炸制的天妇罗。表3.薯条硬度与脆度检测结果及感官评价薯条的硬度越小以及最大变形距离越小,说明其越酥脆,吃起来口感越好。薯条的硬度、脆度及感官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由此可见,经过实施例3中处理的油炸制出的天妇罗口感明显优于对比例6、10中炸制的薯条。表4.麻花硬度与脆度检测结果及感官评价麻花的硬度越小以及最大变形距离越小,说明其越酥脆,吃起来口感越好。麻花的硬度、脆度及感官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由此可见,经过实施例4中处理的油炸制出的天妇罗口感明显优于对比例7-8、11中炸制的天妇罗。综合表1-4结果,煎炸油经过符合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所得的煎炸油处理剂处理后,明显改善了炸制的产品口感和质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