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安全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1926发布日期:2020-08-21 16: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生物培养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支脚(1),柜体(2),通风装置(3),旋转机构(4),温湿度传感器(5),筒式放大镜(6),观察窗(7),柜门(8),操作机构(9),门把手(10),温控器(11)和操作面板(12),所述减震支脚(1)采用4个,通过螺钉分别安装在柜体(2)底部的四角处;所述通风装置(3)可拆卸安装在柜体(2)的顶部,并通过导线与温控器(11)连接;所述旋转机构(4)设置在柜体(2)的内部,并通过导线与操作面板(12)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通过螺钉安装在柜体(2)的内壁上,并与温控器(1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筒式放大镜(6)采用2个,并通过热熔胶粘合在观察窗(7)中部,其间距为成年人两眼间距;所述观察窗(7)采用中空式钢化玻璃,嵌装在柜体(2)的左上部,并设置为45°倾角;所述柜门(8)通过铰链安装在柜体(2)的左前侧;所述操作机构(9)嵌装在柜门(8)上;所述门把手(10)通过螺钉安装在柜门(8)的右侧;所述温控器(11)通过螺钉安装在柜体(2)的前侧;所述操作面板(12)设置在温控器(11)的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3)包括初效过滤网(31),排风风扇(32),光触媒净化层(33)和活性炭吸附层(34),所述初效过滤网(31)嵌装在柜体(2)顶部;所述排风风扇(32)设置在初效过滤网(31)的下方;所述光触媒净化层(33)贴合在排风风扇(32),和活性炭吸附层(34)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旋转电机(41),联轴器(42),齿轮(43),传动轴(44),轴承(45),弯耳单排链(46),载物板(47),器皿槽(48)和旋转轴(49),所述传动轴(44)通过联轴器(42)与旋转电机(41)连接;所述齿轮(43)采用3个,分别与传动轴(44)和旋转轴(49)过盈连接;所述弯耳单排链(46)采用2个,均与齿轮(43)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轴(44)和旋转轴(49)通过轴承(45)与柜体(2)内壁嵌装固定;所述载物板(47)设置多个,均通过螺栓与弯耳单排链(46)连接;所述器皿槽(48)采用多个,均开设在载物板(47)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9)包括卡圈(91),无菌手套(92)和压环(93),所述卡圈(91)贯穿柜门(8),并通过热熔胶固定;所述无菌手套(92)通过压环(93)固定在卡圈(9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放大镜(6)具体采用el-6x高清筒式放大镜;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采用am2301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控器(11)采用e5cwl-r1tc温度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培养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风扇(32)采用ha12038-hl小型轴流风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安全柜,包括减震支脚,柜体,通风装置,旋转机构,温湿度传感器,筒式放大镜,观察窗,柜门,操作机构,门把手,温控器和操作面板,本实用新型光触媒净化层和活性炭吸附层的设置,有利于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卡圈,无菌手套和压环的设置,操作者可通过无菌手套对培养的微生物进行取放查看,避免了人手直接接触,减少了细菌的污染机率,筒式放大镜和观察窗的设置,有利于操作者在不将微生物取出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微生物的培养情况,减少了柜门开启的次数,有效的提高了培养柜的洁净和安全系数。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李新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天杭空气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