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地奥司明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果中的天然黄酮糖苷类化合物,最早于1925年在scrophularianodosa中提取分离得到的,1969年被用作药物使用,1987年上市,商品名为爱脉朗。地奥司明可以增强静脉张力,促进淋巴回流,促进微循环,从而有治疗痔疮和静脉功能不全的作用。但地奥司明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较弱,在此方面应用较少。
地奥司明分子结构中具有含有孤对电子的羰基氧与羟基氧,依照配位化学基本原理,这种结构的化合物有可能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金属配合物。在形成的配合物中,通过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可能减弱或增强地奥司明原有的生物活性,尤为重要的是可能产生新的生物活性。基于铜是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生命体无毒副作用,因此研制地奥司明-铜配合物及其应用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或抗氧化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其化学式为[cu(dm)2(h2o)2]·1.5h2o,其中dm为地奥司明;
所述的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一种上述的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铜盐的水溶液加入到地奥司明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控制ph为5-8,加热搅拌反应,即得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
所述的铜盐为氯化铜、高氯酸铜、硫酸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铜盐水溶液的浓度为0.1~2mol/l;所述的地奥司明的二甲基亚砜溶液的浓度为0.1~0.5mol/l;所述的铜盐和地奥司明的用量满足地奥司明与铜离子的摩尔比为2:1;
所述的控制ph为5~8优选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5~8;
所述的加热搅拌反应是指在30~70℃搅拌反应1~4h,搅拌的目的在于使原料之间充分接触,本领域常规搅拌速度均可实现,因此不用限定搅拌速度。
所述的搅拌反应结束后还包括一个纯化步骤,具体包括:将所得反应液过滤,所得滤渣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至滤液ph=7,然后干燥即得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
上述的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具有十分优秀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效果,因此可应用在制备抗氧化药物或抗癌药物中。
所述的抗癌药物优选为抗黑色素瘤药物或抗宫颈癌药物。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且原料易得,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
本发明首次合成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采用mtt法研究了地奥司明-铜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地奥司明-铜配合物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和宫颈癌细胞(hela)的作用强于地奥司明,而且抗脂质过氧化实验和水杨酸法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表明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强于地奥司明。本发明有利于地奥司明进一步开发,为新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用的原料地奥司明以及所制备的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用的原料地奥司明以及所制备的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的热失重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用的原料地奥司明以及所制备的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用的原料地奥司明以及所制备的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中所用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市场常规购得。
实施例1
将0.5mmol的地奥司明溶解于5ml二甲基亚砜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5-8,再加入0.5ml0.5mol/l氯化铜水溶液,在6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待温度冷却至室温,过滤,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得到目标产物,产率:80%。
该配合物具有如下性质:
该配合物经元素分析,数值如下:理论值(%):c,50.13;h,5.55;cu,4.76;实测值(%):c,50.40;h,5.18;cu,4.73;
该配合物经红外光谱分析(如图1):(kbr,cm-1):3408ν(o-h);1628ν(c=o);639ν(cu-o)。由图1可以看出,地奥司明在3400cm-1左右有一个尖锐的羟基伸缩振动峰,1670cm-1处有一个羰基伸缩振动的强峰,而地奥司明-铜配合物中3400cm-1左右的峰变宽且强度增加,表明分子内水含量增加,氢键作用增强,1670cm-1处吸收峰位移至1630cm-1处,表明羰基参与配位,导致吸收峰向低波数区移动,且地奥司明-铜配合物在639cm-1处产生新的吸收峰,这是由于cu-o伸缩振动引起的。
该配合物经紫外可见光谱测试(二甲基亚砜溶剂),结果如图2所示:λmax/nm:260,297,346。由图2可以看出,地奥司明在紫外光谱中通常会出现两个特征吸收峰,260nm对应的峰为a环的苯甲酰基系统(谱带ⅱ),349nm对应的峰为b环的桂皮酰基系统(谱带ⅰ),均由π-π*跃迁引起的,而地奥司明-铜配合物在297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这是由于羰基氧原子参与配位后,整体共轭体系延长,电子跃迁所需能量减小,羰基氧中孤对电子更容易发生n-π*跃迁,且400-450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平台,这是由于羰基参与配位后引起了谱带ⅰ的红移。其中a环、b环、c环分别指配合物中的这几个环:
产物经差热分析(如图3),数值如下:30-111℃失重1.99%(理论值:2.01%);111-180℃失重2.72%(理论值:2.68%)。
实施例2
采用fe2+诱导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和水杨酸法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研究地奥司明及其配合物清除自由基能力,步骤如下:
(1)对fe2+诱导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卵黄悬液配置:取新鲜鸡蛋的卵黄,加入等体积的磷酸缓冲液(ph=7.4)搅拌均匀,再用磷酸缓冲液稀释25倍,放入冰箱4℃保存。
取0.25ml卵黄悬液加入5ml离心管,依次加入0.1ml样品溶液(dmso为溶剂,样品浓度分别为20μm、40μm、60μm、80μm、100μm)、0.25mlfeso4溶液水溶液(25mmol/l)和2.4ml磷酸缓冲液,于37℃水浴加热震荡15min,再加入0.5ml三氯乙酸水溶液(0.2g/ml),0.5ml硫代巴比妥酸水溶液(8mg/ml),在90℃共热10min,然后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532nm处吸光度,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同理,将上述加入的0.1ml样品溶液替换为0.1mlpbs缓冲液,同样测定上清液在532nm处吸光度,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抑制率按式(1)计算
抑制率/%=[(a0-ax)/a0]×100(1)
式(1)中:a0为加入0.1mlpbs缓冲液的吸光度;ax为加0.1ml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当加入的0.1ml样品溶液的浓度为20μm、40μm、60μm、80μm、100μm时,对应的样品终浓度分别为5μm、10μm、15μm、20μm、25μm,不同的样品终浓度对应的抑制率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样品终浓度下,地奥司明是能够促进脂质过氧化,且随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减弱;而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能较好的抑制脂质过氧化,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2)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
配制9.0mm硫酸亚铁溶液(水溶液),9.0mm水杨酸-乙醇溶液,8.8mm的过氧化氢储备溶液(水溶液)。分别取0.5ml的样品溶液(dmso为溶剂)于比色管中,然后分别依次加入0.5mlfeso4溶液,0.5ml水杨酸-乙醇溶液,0.5mlh2o2溶液,用dmso(总体积为1ml)和去离子水定容至5.0ml,充分混匀后于37℃水浴30min,然后在510nm处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值。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取平均值。同理,以上述反应体系中不加h2o2溶液作为阴性对照,以等体积去离子水代替等体积的样品溶液作为空白对照。
按照公式(2)计算羟基自由基清除率:
羟自由基清除率s(%)=[a0-(ax-ax0)]/a0·100(2)
式(2)中,ax表示加入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a0表示以等体积去离子水代替等体积的样品溶液为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值,ax0表示反应体系不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阴性对照组的吸光度。
不同样品终浓度(20μm、40μm、60μm、80μm、100μm)下的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地奥司明在所测试浓度范围内有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有清除能力减弱的趋势;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在相同浓度范围内的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强于地奥司明,且清除能力随着浓度增加而加强。
实施例3
采用mtt法研究地奥司明及其铜(ⅱ)配合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购自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和宫颈癌细胞(hela,购自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两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步骤如下: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癌细胞用dmem培养基配制成50000个/ml浓度的细胞液,将该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加90ul,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h。待癌细胞生长贴壁后,再分别加入本发明的配合物的dmso溶液,使其浓度分别为1.56μm、3.12μm、6.25μm、12.5μm、25.0μm、50.0μm、100μm。加药完毕后放入37℃,5%co2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4h,然后每个孔加入20ul5mg/ml的mtt溶液,放回培养箱继续培养4h,取出培养液,每孔加入150uldmso,振荡5min后,用酶联免疫监测仪在490nm处测定每个孔的光密度值。配合物对癌细胞的抑制能力可以通过半抑制浓度(ic50)来衡量,通过对数曲线法算出50%癌细胞存活时配合物的浓度。铜配合物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和hela(宫颈癌细胞)两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的ic50值见表1。
表1抑制三种癌细胞的ic50值
实验结果表明,地奥司明-铜(ⅱ)配合物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和hela(宫颈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比地奥司明更强。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