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生姜提取纯生姜油及生姜调味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9752发布日期:2019-11-16 01:12阅读:17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姜油制备方法,具体涉及新鲜生姜提取纯生姜油及生姜调味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姜可为甜味或咸味食物比如汤类、肉类、家禽、海鲜、蔬菜、米饭、面食、豆腐、卤汁、调味汁、水果、蛋糕和饮品等调味。生姜还可用来制成果酱和糖果。生姜精油是一些啤酒和软饮料(姜汁汽水)的成分之一。

《山东食品发酵》1987年1期中题为“鲜姜的综合加工技术初报”,介绍了姜油的制备方法,是将生姜切碎捣烂加水进行蒸馏,得到淡黄色透明液体即姜油,它是生姜的香味成分,主要含姜醇、姜烯、茨烯等芳香性挥发物,该法是提取挥发油的经典方法,该方法提取生姜油的效率低,蒸馏后残留物中还含有部分生姜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提取生姜油的方法提取效率低,目的在于提供新鲜生姜提取纯生姜油及生姜调味油的方法,解决目前提取生姜油的方法对生姜油的提取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新鲜生姜提取纯生姜油及生姜调味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处理:新鲜生姜清洗后打浆获得浆液,浆液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固态颗粒,滤液冷藏备用,固态颗粒放入真空干燥机中干燥获得姜粉;

s2、对生姜粉喷水加湿后进行蒸馏,获得生姜蒸馏液及生姜残粉;

s3、将步骤s2中的生姜残粉装入过滤袋中浸水挤压,获得生姜汁水;

s4、将步骤s1中冷藏的滤液取出并与步骤s2中的生姜蒸馏液混合,低温加热、过滤后再次进行蒸馏,获得蒸馏液、残液,将蒸馏液装入油水分离器中分离,获得生姜纯油、分离液;将蒸馏后获得的残液与油水分离后获得的分离液混合,获得生姜混合液;

s5、将步骤s3中获得的生姜汁水与步骤s4中获得的生姜混合液混合,获得混合汁水,在混合汁水中加入食用油,搅拌后静置30-60分钟,静置后将混有食用油的混合汁水加入油水分离器中,分离获得生姜调油;

s6、在生姜调油中加入香辛料、辅料,在60-100℃下搅拌反应2-60分钟后停止加热,静置、冷却,分层后获取上层油脂,上层油脂为生姜调味油。

本发明将生姜制成姜粉,姜粉的直径,有利于将生姜油充分的蒸出来,提高出油率,同时保证蒸汽顺利地通过姜粉;生姜打浆后,不仅生姜末中含有大量的生姜油,姜汁中依然含有大量的姜油,生姜末浸泡在生姜汁中,姜末与姜汁的蒸馏温度不同,同时蒸馏会影响蒸馏效率,因此,本发明将姜末与姜汁分开蒸馏,效率高,提取的生姜纯油比传统方法提取的量大;此外,本发明利用相似相容原理,在提取纯油后的残液中加入了食用油,食用油能够溶解残液中的姜油,本发明将少量的姜油作为调味剂,与其他调味料共同制备成了生姜调味油,本发明生姜调味油直接利用生姜纯油提取后的残余油,提高生姜油的利用率的同时节约了生姜调味油的生产成本。

步骤s5中混合汁水与食用油的重量比为:1:1-3。本发明中食用油的加量大于或等于混合汁水的加量,能够保证有足够的食用油将混合汁水中的生姜油提取出来;本发明中生姜油作为生姜调和油中的调味剂,生姜油在食用油中的占比小,因此,本发明优选了食用油的加量,使得生姜调和油具有最佳的调味效果。

步骤s6中的香辛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粉末:0.1-1份枯茗、0.5-1.2份甘草、1-3份白胡椒、0.5-0.8份辛夷、0.1-0.3份香茅、1-3份丁香、0.8-2份肉桂、0.3-1份花椒。本发明在生姜调味油中加入了多种香辛料,既能够增加生姜调味油的香味,又能够加强其调味效果。香辛料加料过多反而会影响生姜调味油的味道及营养价值,因此,本发明优选了最佳的配比范围。

步骤s6中的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0.3-0.5份抗氧化剂、0.1-1份食用色素。本发明中辅料用于延长生姜调味油的保存寿命。

步骤s5中混合汁水与食用油的重量比为:1:2.5。本发明结合生姜调味油的综合指标,优选了最佳的配比。

步骤s1中滤液的冷藏温度为5-8℃。滤液的保存温度不能过低,过低会破坏生姜汁水的营养价值。

步骤s6中香辛料与生姜调油的重量比为:0.2-0.8:1,辅料与生姜调油的重量比为:0.05-0.1:1。本发明优选了香辛料及辅料的占比,使得生姜调味油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佳。

步骤s5中食用油采用大豆油。大豆油成本低,易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新鲜生姜提取纯生姜油及生姜调味油的方法将姜末与姜汁分开蒸馏,效率高,提取的生姜纯油比传统方法提取的量大;

2、本发明新鲜生姜提取纯生姜油及生姜调味油的方法利用相似相容原理,在提取纯油后的残液中加入了食用油,食用油能够溶解残液中的姜油,提高生姜油的提取效率;

3、本发明新鲜生姜提取纯生姜油及生姜调味油的方法优选了食用油的加量,使得生姜调和油具有最佳的调味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新鲜生姜提取纯生姜油及生姜调味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处理:新鲜生姜清洗后打浆获得浆液,浆液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固态颗粒,滤液冷藏备用,固态颗粒放入真空干燥机中干燥获得姜粉;

s2、对生姜粉喷水加湿后进行蒸馏,获得生姜蒸馏液及生姜残粉;

s3、将步骤s2中的生姜残粉装入过滤袋中浸水挤压,获得生姜汁水;

s4、将步骤s1中冷藏的滤液取出并与步骤s2中的生姜蒸馏液混合,低温加热、过滤后再次进行蒸馏,获得蒸馏液、残液,将蒸馏液装入油水分离器中分离,获得生姜纯油、分离液;将蒸馏后获得的残液与油水分离后获得的分离液混合,获得生姜混合液;

s5、将步骤s3中获得的生姜汁水与步骤s4中获得的生姜混合液混合,获得混合汁水,在混合汁水中加入食用油,搅拌后静置30-60分钟,静置后将混有食用油的混合汁水加入油水分离器中,分离获得生姜调油;

s6、在生姜调油中加入香辛料、辅料,在60-100℃下搅拌反应2-60分钟后停止加热,静置、冷却,分层后获取上层油脂,上层油脂为生姜调味油。

步骤s1中滤液的冷藏温度为5-8℃。滤液的保存温度不能过低,过低会破坏生姜汁水的营养价值。

步骤s6中香辛料与生姜调油的重量比为:0.2-0.8:1,辅料与生姜调油的重量比为:0.05-0.1:1。本发明优选了香辛料及辅料的占比,使得生姜调味油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佳。

步骤s5中食用油采用大豆油。大豆油成本低,易得。

步骤s6中的香辛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粉末:0.1-1份枯茗、0.5-1.2份甘草、1-3份白胡椒、0.5-0.8份辛夷、0.1-0.3份香茅、1-3份丁香、0.8-2份肉桂、0.3-1份花椒。本发明在生姜调味油中加入了多种香辛料,既能够增加生姜调味油的香味,又能够加强其调味效果。香辛料加料过多反而会影响生姜调味油的味道及营养价值,因此,本发明优选了最佳的配比范围。

步骤s6中的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0.3-0.5份抗氧化剂、0.1-1份食用色素。本发明中辅料用于延长生姜调味油的保存寿命

本发明将生姜制成姜粉,姜粉的直径,有利于将生姜油充分的蒸出来,提高出油率,同时保证蒸汽顺利地通过姜粉;生姜打浆后,不仅生姜末中含有大量的生姜油,姜汁中依然含有大量的姜油,生姜末浸泡在生姜汁中,姜末与姜汁的蒸馏温度不同,同时蒸馏会影响蒸馏效率,因此,本发明将姜末与姜汁分开蒸馏,效率高,提取的生姜纯油比传统方法提取的量大;此外,本发明利用相似相容原理,在提取纯油后的残液中加入了食用油,食用油能够溶解残液中的姜油,本发明将少量的姜油作为调味剂,与其他调味料共同制备成了生姜调味油,本发明生姜调味油直接利用生姜纯油提取后的残余油,提高生姜油的利用率的同时节约了生姜调味油的生产成本。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步骤s5中混合汁水与食用油的重量比为:1:1。生姜纯油、生姜调味油自然陈化60天后对其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以传统工艺蒸馏法提取花椒油制备出来的生姜油作为对照组。

表1生姜纯油及生姜调味油的性能检测

结合表1可知,本发明制备的生姜纯油及生姜调味油均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食用安全,本发明中的生姜纯油性能指标均优于现有技术制备出的生姜纯油,本发明在制备出好的生姜纯油的基础上能够制备出好的生姜调味油。食用油的加量影响了生姜油的提取,食用油加量过少,其含有的生姜油含量多少,生产出来的生姜调味油不能够凸显出生姜的优点。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步骤s5中混合汁水与食用油的重量比为:1:2.5。生姜油、生姜调味油自然陈化60天后对其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以传统工艺蒸馏法提取花椒油制备出来的生姜油作为对照组。

表2生姜纯油及生姜调味油的性能检测

本发明结合生姜调味油的综合指标,优选了最佳的配比。本发明增大了食用油的加量,食用油中含有的生姜油量明显增多,重金属含量、过氧化值及酸值有所降低,优于实施例2中的生姜调味油。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步骤s5中混合汁水与食用油的重量比为:1:3。生姜油、生姜调味油自然陈化60天后对其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以传统工艺蒸馏法提取花椒油制备出来的生姜油作为对照组;

表3生姜纯油及生姜调味油的性能检测

食用油加量过大,不仅不会继续增大生姜油的含量,反而会影响生姜调味油中的含水量。因此,本发明限定了食用油的最高加量,最食用油限定的最高加量中,生姜纯油及生姜调味油保持较好的质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