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金针菇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18606发布日期:2020-08-11 21:32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金针菇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金针菇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属于生物纳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硒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因毒性较大,安全范围(即有效量和毒性量之间)比较窄,容易因过量而造成中毒。而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纳米硒,尽管还是零价硒,却不仅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还能发挥硒的生物学和保健功能,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更值得重视的是它的毒性低于无机硒(亚硒酸钠)和有机硒(硒蛋白)等其他硒化合物。纳米硒得到批准作为保健品的主要依据也是其安全性。

食用菌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富集和转化作用,在生物合成金属或非金属纳米材料以应用于绿色制造、环境保护、功能食品和医药材料等领域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香菇、灵芝等食药用菌物种也曾被用来进行硒的富集和转化,但报道中多以硒蛋白等有机硒形式出现。当前由于生物合成纳米材料的代谢机制尚不明确,纳米材料的生物合成过程中经常出现颗粒均匀性差、稳定性不佳等问题,导致食用菌源的纳米材料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因而并未得到实际的工业应用。金针菇作为一种常规栽培和日常食用真菌,在生物转化合成纳米材料方面展现出非凡的研究潜力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通过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菌丝体液态发酵和子实体浸没培养的方式,获得富含纳米硒的金针菇菌丝体及子实体,该方法制备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在生物合成硒纳米材料及富硒功能食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纳米硒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含四价无机硒盐的环境中利用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发酵和/或子实体浸没培养,生产纳米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收集发酵产物中的纳米硒;所述发酵产物包括但不限于金针菇菌丝体、子实体(含菌柄)、发酵液、发酵液离心后的沉淀物、金针菇菌体裂解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在接种后发酵至6-9d时分别加入浓度为0.1-20mm的四价无机硒盐溶液,继续发酵至总时间9-12d。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四价无机硒盐溶液为na2seo3溶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na2seo3溶液浓度为0.1-10m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pda培养基对金针菇菌种进行活化;

(2)将步骤(1)活化获得的金针菇菌丝转接至种子培养基中,于20~28℃培养5~8d;

(3)将步骤(2)培养的种子液按105个孢子/ml发酵液转接至发酵培养基中,22~30℃,130~200rpm发酵6~9d。

(4)向步骤(3)的发酵液中加入四价无机硒盐se(iv)溶液,继续发酵,使总发酵时间达9~12d,按照a、b、c任一方法收集发酵获得的纳米硒或含纳米硒的产品:

a:直接收集发酵产物;

b:将步骤(3)发酵后的金针菇发酵液无菌过滤,收集菌丝,用无菌水洗涤菌丝3~5次,转移至含四价无机硒盐的溶液中继续摇床培养2-4d,获得富硒金针菇菌丝体;

c:将步骤(4)获得的金针菇菌丝体于22~30℃静置培养15~25d,获得金针菇子实体,将其浸没于四价无机硒盐溶液静置培养1-4d,得到富硒金针菇子实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对发酵和/或培养结束后的发酵产物中的纳米硒进行分离,所述分离是:将步骤(4)发酵/培养产物过30目筛,收集菌体,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采用组织匀浆机破坏菌体细胞结构,得到菌体裂解液;菌体裂解液于5000-8000rpm离心10-20min,所得沉淀以无菌生理盐水分散清洗,于5000-8000rpm离心20-30min,清洗过程重复3遍;将沉淀重悬于20ml去离子水中,经截留分子量3000da透析袋透析后,冷冻干燥,得纳米硒干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对发酵和/或培养结束后的发酵产物中的纳米硒进行分离,所述分离是:将步骤(4)发酵产物过30目筛,收集菌体,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菌体冷冻干燥,磨粉过80目筛,获得含纳米硒的菌体粉末。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对发酵和/或培养结束后的发酵产物中的纳米硒进行分离,所述分离是:将步骤(4)收集的发酵产物过30目筛去除菌体后,将发酵液和/或培养液由定量滤纸过滤除去固形物,经1万分子量的超滤膜超滤后收集回流液,冷冻干燥,即得纳米硒干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菌种活化

用pda培养基对菌株进行活化培养,pda培养基配方为:200g去皮土豆切丁后加1l去离子水100℃煮30-40min,滤出汁加20g葡萄糖,20g琼脂,加热溶解,补水至总体积1l,121℃高压灭菌20min,冷却倒平板,凝固后将金针菇菌株接种于pda平板上,25℃培养7d。

(2)种子液的制备

制备金针菇种子液,培养基为:萄糖20g/l,酵母20g/l,磷酸二氢钾(kh2po4)1g/l,七水硫酸镁(mgso4·7h2o)0.5g/l,vb10.5g/l。每个500ml摇瓶加培养基200ml,121℃高压灭菌20min后,每瓶接入5-15片1×1cm2金针菇pda平板切片,于25℃,160rpm摇床中培养7d。

(3)摇瓶发酵

配制金针菇发酵液(配方与种子液一致),500ml摇瓶中含190ml金针菇发酵液,灭菌冷却后,每瓶接入10ml种子液,于160rpm的摇床中培养,发酵温度25℃。在发酵过程的对数生长后期,第6-9d,加入四价无机硒盐se(iv)溶液,使总发酵时间为9-12d,即添加se(iv)后继续发酵3d。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是提供应用上述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纳米硒粉。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应用所述方法发酵获得的金针菇子实体、菌柄或菌丝体。

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金针菇(f.velutipes)生物合成纳米硒,并对生物纳米硒进行分离纯化,产率达5.06%(即5.06g/100g菌体干重),转化率最高可达99.58%。该方法采用食用菌发酵工艺,具有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等特点,所制备纳米硒在富硒功能食品、富硒材料、及医药产品领域均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不同硒浓度条件下金针菇菌丝体合成纳米硒效果。

图2金针菇菌丝体在不同na2seo3浓度下的纳米硒产量及转化率。

图3金针菇子实体对纳米硒的生物合成效果:a,富硒前;b,富硒后。

具体实施方式

产率、纳米硒转化率的计算方法:

产率=菌体中纳米硒总质量(g)/发酵后得到菌体干重(g)×100%;

纳米硒转化率=菌体中纳米硒总摩尔数(mol)/4价硒摩尔数(mol,以na2seo3摩尔数计)×100%。

实施例1:

用pda培养基对金针菇菌株进行活化培养,pda培养基配方为:200g去皮土豆切丁后加1l去离子水100℃煮30min,滤出汁加20g葡萄糖,20g琼脂,加热溶解,补水至总体积1l,121℃高压灭菌20min,冷却倒平板,凝固后将金针菇菌株接种于pda平板上,25℃培养7d。

将长满菌丝的pda切成1×1cm2,接5片到种子培养基中,种子培养基为:葡萄糖20g/l,酵母20g/l,磷酸二氢钾(kh2po4)1g/l,七水硫酸镁(mgso4·7h2o)0.5g/l,vb10.5g/l,每个500ml摇瓶加培养基200ml,121℃高压灭菌20min。接种后于25℃,160rpm摇床中培养7d。

将种子培养液按105个孢子/ml发酵培养基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液态发酵培养基进行液态发酵,发酵液配方与种子液一致,500ml摇瓶中含190ml金针菇无菌发酵液,接种后于160rpm的摇床中培养,发酵温度25℃。接种后发酵至7d时加入na2seo3使发酵液中na2seo3浓度为3.0mm(即发酵液中无机硒浓度为3.0mm),继续发酵至总时间10d,获得呈砖红色的的球状金针菇菌丝体和橘黄色发酵液,菌丝体产量为4.52g/l。

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过30目筛,收集菌体,用去离子水清洗5遍,采用组织匀浆机破坏菌体细胞结构,得到菌体裂解液;菌体裂解液于8000rpm离心15min,所得沉淀以无菌生理盐水分散清洗,于8000rpm离心20min,清洗过程重复3遍;将沉淀重悬于20ml去离子水中,经截留分子量3000da透析袋透析后,冷冻干燥,得26.3mg含金针菇胞内水溶性大分子成分的砖红色纳米硒干粉,其中纳米硒含量为21.69%。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接种后发酵7d的金针菇发酵液无菌过滤,用无菌水洗涤菌丝3次,转移到200mlna2seo3溶液中(浓度为3.0mm含所述四价无机硒盐溶液)中继续摇床培养3d。

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过30目筛,收集菌体,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菌体冷冻干燥,磨粉过80目筛,得903mg富含纳米硒的砖红色金针菇菌体粉末,经测定,其中纳米硒含量为4.37%,纳米硒转化率为93.28%,。

实施例3:

将金针菇子实体浸没于浓度为3.0mm的na2seo3溶液静置培养2d,得到砖红色富硒金针菇子实体(图3)。

培养结束后,去离子水洗涤金针菇子实体3次,冷冻干燥,磨粉过80目筛,得富含纳米硒的砖红色金针菇子实体粉末,其中纳米硒含量为1.04%,纳米硒转化率为89.37%。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调整添加na2seo3溶液后na2seo3的最终浓度分别为0.3,0.6,3.0,6.0,9.0mm。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过30目筛,收集菌体,用去离子水清洗5遍,菌体冷冻干燥,磨粉过80目筛,金针菇菌丝体在不同浓度na2seo3的溶液中的纳米硒转化效果如图1,随na2seo3的添加,金针菇菌丝体逐步由米黄色变为砖红色,且随na2seo3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加深,在na2seo3浓度为3.0~9.0mm时,颜色保持稳定。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随na2seo3浓度的升高,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na2seo3浓度达到0.6mm后影响不显著,且在0.6mm的na2seo3浓度时,纳米硒转化率最高,达到99.58%,此时菌丝体中纳米硒含量较低,为0.996%。当na2seo3浓度达到3.0mm时,纳米硒的转化率和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转化率为94.70%,菌丝体中纳米硒含量为4.79%。图2还显示,进一步提高na2seo3浓度对菌丝体中纳米硒含量影响不大(最高可达5.06%),而纳米硒转化率逐渐降低。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使添加na2seo3溶液后na2seo3的最终浓度为3.0mm,调整na2seo3溶液的添加时间分别为第6、8、9d,分别继续摇床发酵3d。结果显示,自接种后第6~9d添加相同浓度的na2seo3,对金针菇菌丝体中纳米硒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且纳米硒转化率没有显著变化。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过30目筛,去除菌体后,发酵液进一步由定量滤纸过滤除去固形物,经1万分子量的超滤膜超滤后收集回流液,冷冻干燥,即得富含金针菇菌丝体胞外大分子成分的橘红色纳米硒干粉,其中含纳米硒4.42%。

实施例7: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调整浸泡培养液中na2seo3的浓度分别为0.3,0.6,6.0,9.0mm。结果显示,随培养液中na2seo3浓度的升高,金针菇子实体中纳米硒含量逐渐升高,在na2seo3浓度为6.0mm时达到最高,为2.31%,此时纳米硒转化率为95.47%;继续提高培养液中na2seo3浓度对子实体中纳米硒含量的提高不显著。

对比例1:

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4,区别在于,向发酵体系中加入6价硒,结果显示,金针菇菌丝体中均不检出纳米硒,菌丝体呈现正常的米白色,而非实施例中所呈现的砖红色(纳米硒特有颜色)。

对比例2:

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区别在于,向发酵体系中加入2价硒,结果显示,金针菇子实体中均不检出纳米硒,子实体呈现正常的米白色,而非实施例中所呈现的砖红色(纳米硒特有颜色)。

对比例3:

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在接种后的第0-5d向发酵体系中加入4价硒,结果显示,菌丝体中纳米硒含量最高为5.03%,与第6~9天接种时的最高值一致。但金针菇菌丝体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生长缓慢,菌丝体产量最高仅为2.31g/l,因而纳米硒转化率较低,为50.87%。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