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霉菌液体培养生成菌丝球的三角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4291发布日期:2019-12-06 17:36阅读:20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止霉菌液体培养生成菌丝球的三角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霉菌液体培养生成菌丝球的三角瓶。



背景技术:

三角瓶是生物或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玻璃仪器,外观呈瓶底圆锥状,下大上小,有圆柱形颈部,颈部上方有一较颈部阔的开口。在生物实验中,三角瓶常用于微生物菌种培养及扩大。目前,常规的三角瓶结构简单,会在震荡培养过程中产生旋流,旋流会使孢子生长出的菌丝聚集缠绕形成菌丝球。随着菌丝生长和培养基圆周流动,菌丝球会增大,并通过菌丝的断裂,形成新的菌丝球。常规三角瓶培养时,菌丝与菌丝球不断缠绕,使菌丝球直径不断增大,部分霉菌菌丝不易断裂,产生新菌丝球速率较慢,增长点较少,得到的菌丝球直径大小差异很大,菌丝球菌龄差异较大,不利于霉菌液体发酵的放大生产。此外,当霉菌用于种子培养时,较大的菌丝球一方面不利于种子液的吸取及定量,另一方面不利于霉菌种子液的混匀,尤其是接种固体培养基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霉菌液体培养过程中不产生或者少产生较大的菌丝球,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可防止霉菌液体培养生成菌丝球的三角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防止霉菌液体培养生成菌丝球的三角瓶,所述的三角瓶底面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由外向内凸起的梯形挡板,梯形挡板深入瓶身的前端重合,后端成三角形,其在底面的投影呈扇形,且梯形挡板的长度c小于三角瓶底面半径r,前端高度a小于后端高度b。

进一步地,所述的梯形挡板个数为3~4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梯形挡板的前端高度a与后端高度b的关系为a=0.6b。

进一步地,所述的梯形挡板的后端高度b与三角瓶高度h的关系为b=0.125h。

进一步地,所述的梯形挡板的长度c与三角瓶底面半径r的关系为c=0.67r。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三角瓶的瓶颈高度大于普通三角瓶的瓶颈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角瓶的瓶颈高度h与三角瓶高度h的关系为h=0.25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三角瓶在液体震荡培养霉菌过程中,霉菌菌丝随培养基做圆周震荡运动,使之撞击在梯形挡板上,有利于打散霉菌菌丝,使霉菌不形成菌丝球,尤其适用于霉菌类微生物的种子液培养之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三角瓶的瓶颈长于普通三角瓶,能防止震荡过程中培养基飞溅到瓶口处引起的染杂菌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角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角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防止霉菌液体培养生成菌丝球的三角瓶,包括瓶体1、瓶颈2和瓶口3。

为了在液体震荡培养霉菌过程中打散霉菌菌丝,使霉菌不形成菌丝球,本实用新型在瓶体1底面一体成型有四个由外向内凸起的梯形挡板4,四个梯形挡板4均匀分布,每个梯形挡板4与瓶体1底面均构成一个三角锥形空间,相当于成型用的模具形状。具体地:深入瓶身的前端重合,而位于瓶身外侧的后端成三角形,对应的底面则为扇形。

进一步的,梯形挡板4深入瓶身的前端高度a与后端高度b的关系为a=0.6b,且后端高度b与三角瓶高度h的关系为b=0.125h,同时,梯形挡板4的长度c与瓶体1的底面半径r的关系为c=0.67r,而底面半径r与三角瓶高度h的关系为r=0.375h。

为了防止震荡过程中培养基飞溅到瓶口处引起的染杂菌现象,本实用新型增长了瓶颈2的高度,即,本实用新型的三角瓶的瓶颈高度大于普通三角瓶的瓶颈高度。具体地:瓶颈2的高度h与三角瓶高度h的关系为h=0.25h,且瓶颈2的高度h与瓶颈2的半径r1的关系为h=2.5r1,同时,瓶颈2的半径r1与瓶口3上沿内径r2的关系为r1=0.8r2。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