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D、TAT、GEL三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11461发布日期:2021-01-23 20:4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RGD、TAT、GEL三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rgd、tat、gel三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重组减毒沙门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gd、tat、gel三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乳腺肿瘤是患肿瘤疾病的雌性动物中患病率最高的,特别是小动物的重要临床疾病之一。诸如牛、羊、马、犬、猫等雌性个体中均有较高的概率罹患此病,其中犬最高,只有29%的未绝育的母犬不会发病。采用常规肿瘤治疗方法后,高风险乳腺癌病畜仍会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因此,寻找合适的载体和治疗药物将会极大改善乳腺癌对雌性动物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rgd、tat、gel三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将rgd、tat和gel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的多克隆位点,转化入减毒伤寒沙门菌lh430中。构建双靶向调控gel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pegfp-rgd-tat-gel,拟通过双靶向表达治疗基因来实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试验目的。
[0004]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rgd、tat、gel三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的构建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06]
1)设计rgd-tat-gel基因seq id no.5;rgd-gel基因seq id no.6;tat-gel基因seq id no.7;gel基因seq id no.8;
[0007]
2)rgd-tat-gel基因、rgd-gel基因、tat-gel基因、gel基因pcr扩增:以rgd-f seq id no.1和gel-r seq id no.2为引物,扩增rgd-tat-gel基因和rgd-gel基因;以tat-f seq id no.3和gel-r seq id no.2为引物,扩增tat-gel基因;以gel-f seq id no.4和gel-r seq id no.2为引物,扩增gel基因;
[0008]
3)将获得的目的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线性化重组穿梭载体后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rgd-tat-gel,并用其转化感受态lh430,构建了包含上述目的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
[0009]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根据所述的rgd、tat、gel三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的构建方法得到的rgd、tat、gel三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
[0010]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所述的rgd、tat、gel三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的应用,应用于防治人乳腺癌生物制品方面。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
本发明将rgd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tat对细胞的穿透性、gel基因的细胞凋亡作用和减毒沙门菌lh430可携带外源基因靶向肿瘤微环境的厌氧区的特性结合起来,构建出能够融合表达上述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使得rgd-tat-gel基因能够更好地发挥靶向性及
cancer)。这种恶性疾病在雄性动物身上发生概率不到1%,99%病发于雌性动物。现阶段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相关学科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门,其中基因治疗尤为突出。此处使用的减毒菌株为鼠伤寒沙门菌(lh430,pho p/pho q基因缺失),该菌株毒力与亲本菌株相比大为降低,仍保留亲本菌株的侵袭力,是适宜的疫苗及载体候选菌株。肿瘤靶向肽rgd可有效识别肿瘤血管整合素αvβ3,由于乳腺癌细胞表面存在整合素αvβ3,rgd能够高度靶向乳腺癌细胞,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tat是一种11聚体的细胞穿膜肽(cpps),来源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编码的转录反式激活蛋白,可有效地内化细胞,携带偶联药物进入细胞的小肽,且不引起细胞毒性反应。白树毒素(gelonin,简称gel)是一种-型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可专一性水解真核细胞核糖体28s rrna,从而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导致细胞死亡。此处选择白树毒素基因作为人乳腺癌的治疗基因。同时,利用减毒沙门菌载体和rgd的双靶向调控作用在降低对正常组织伤害作用的同时保持gel基因治疗效果,充分发挥抑癌作用。
[0028]
本发明将rgd、tat和gel基因导入减毒沙门菌lh430,包括以下步骤:
[0029]
1)rgd-tat-gel基因片段、rgd-gel基因片段、tat-gel基因片段和gel基因片段的扩增与克隆;
[0030]
2)靶向表达rgd-tat-ge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0031]
3)携带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减毒沙门菌菌株的构建与鉴定;
[0032]
4)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的体外抑制效果。
[0033]
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0034]
1)根据genbank中rgd基因序列(1ful_a)、tat基因(adk70247.1)第47-57氨基酸序列和gelonin基因序列(aab47013.1)设计rgd-tat-gel基因seq id no.5;根据rgd基因序列(1ful_a)和gelonin基因序列(aab47013.1)设计rgd-gel基因seq id no.6;根据tat基因(adk70247.1)第47-57氨基酸序列和gelonin基因序列(aab47013.1)设计tat-gel基因seq id no.7;根据gelonin基因序列(aab47013.1)设计gel基因seq id no.8;
[0035]
2)rgd-tat-gel基因、rgd-gel基因、tat-gel基因、gel基因pcr扩增:以rgd-f seq id no.1和gel-r seq id no.2为引物,扩增rgd-tat-gel基因和rgd-gel基因;以tat-f seq id no.3和gel-r seq id no.2为引物,扩增tat-gel基因;以gel-f seq id no.4和gel-r seq id no.2为引物,扩增gel基因;
[0036]
3)将获得的目的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线性化重组穿梭载体后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rgd-tat-gel,并用其转化感受态lh430,构建了包含上述目的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
[0037]
上述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的制备方法获得的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在制备防治人乳腺癌生物制品方面的应用。
[0038]
也就是说,根据白树毒素基因序列得到的gel基因序列;根据肿瘤靶向肽蛋白序列和白树毒素基因序列得到的rgd-gel基因序列;根据细胞穿膜肽蛋白序列和白树毒素基因序列得到的tat-gel基因序列;根据肿瘤靶向肽蛋白序列、细胞穿膜肽蛋白序列和白树毒素基因序列得到的rgd-tat-gel基因序列。将获得的目的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线性化重组穿梭载体后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rgd-tat-gel、pegfp-rgd-gel、pegfp-tat-gel和pegfp-gel,并用其转化至感受态lh430,构建了包含上述目的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
lh430;用上述构建好的重组减毒沙门菌侵染mda-mb-231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减毒沙门菌的侵染能力和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和cck-8检测重组减毒沙门菌对mda-mb-231细胞的凋亡作用,评价经双靶向调控后表达的gel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抑制效果。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9]
1材料与方法
[0040]
根据genbank中rgd基因序列(1ful_a)、tat基因(adk70247.1)第47-57氨基酸序列和gelonin基因序列(aab47013.1)设计rgd-tat-gel基因seq id no.5;根据rgd基因序列(1ful_a)和gelonin基因序列(aab47013.1)设计rgd-gel基因seq id no.6;根据tat基因(adk70247.1)第47-57氨基酸序列和gelonin基因序列(aab47013.1)设计tat-gel基因seq id no.7;根据gelonin基因序列(aab47013.1)设计gel基因seq id no.8,上述基因由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优化并合成。
[0041]
1.1rgd基因、tat基因、gel基因的扩增
[0042]
根据rgd-tat-gel基因seq id no.5和rgd-gel基因seq id no.6设计rgd-f引物序列,根据tat-gel基因seq id no.7设计tat-f引物序列,根据gelonin基因seq id no.8设计gel-r引物序列(引物两端引入ecor i和bamh i酶切位点),pcr分别扩增rgd-tat-gel基因、rgd-gel基因、tat-gel基因和gel基因片段。扩增目的片段的引物见表1,其pcr反应体系见表2。
[0043]
表1
[0044][0045]
表2
[0046][0047]
注:反应程序:95℃,预变性5min;{95℃,30s;60℃,30s;72℃,1min}35个循环,72℃延伸15min。4℃保存备用。
[0048]
1.2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0049]
将获得的rgd-tat-gel基因、rgd-gel基因、tat-gel基因和gel基因与真核表达载
体pegfp-n1用相应的酶进行双酶切(酶切反应体系见表3),再将其用t
4
连接酶16℃连接过夜(反应体系见表4)。经菌液pcr、酶切及测序鉴定,筛选出正确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rgd-tat-gel、pegfp-rgd-gel、pegfp-tat-gel和pegfp-gel。
[0050]
表3
[0051][0052]
表4
[0053][0054]
1.3携带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减毒沙门菌菌株的构建与鉴定
[0055]
减毒沙门菌感受态细胞lh430的制备:
[0056]
将减毒沙门菌lh430菌种接种于固体lb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后挑取单菌落接种至液体lb培养基中,170rpm振荡培养至od600=0.35~0.4时,停止培养,冰上遇冷2h,4℃4000rpm离心收集菌体,用预冷的无菌去离子水洗涤菌体2次,悬于1ml冰预冷的无菌去离子水。
[0057]
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
[0058]
将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于冰上解冻,取50μl感受态细胞,加入5μl连接产物,于冰上孵育30min后42℃水浴90s,并迅速于冰上放置2min。向其中加入无抗lb培养基,37℃振荡培养1h,4000rpm离心后去适量上清,涂布含有卡那霉素的lb固体平板培养基,37℃过夜培养。
[0059]
1.4重组减毒沙门氏菌lh430侵染mda-mb-231细胞。
[0060]
将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于完全dmem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融合度达70%时,用pbs洗涤2次并用无抗dmem培养液培养2小时,随后每孔接种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细胞:细菌=1:10)于37℃孵箱中共孵育3h,用pbs洗涤细胞3次,之后每孔加入2ml完全dmem培养基,于37℃再孵育3h后加无抗dmem培养液培养24-72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拍照。
[0061]
利用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转录,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通
rgd-gel、pegfp-tat-gel、pegfp gel组均在约29kda处出现特异性条带,与预期egfp融合表达的目标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相当(见图9)。
[0079]
2.7重组减毒沙门氏菌lh430介导mda-mb-231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结果
[0080]
将经重组减毒沙门菌pegfp-rgd-tat-gel、pegfp-rgd-gel、pegfp-tat-gel、pegfp gel、pegfp-n1组和pbs对照组侵染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a-mb-231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重组减毒沙门菌组pegfp-rgd-tat-gel、pegfp-rgd-gel、pegfp-tat-gel、pegfp-gel组pegfp-n1组和pbs组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02
±
2.7%,5.37
±
2.24%,4.15
±
2.55%,2.98
±
2.24%,3.86
±
2.53%和2.77
±
1.87%。用one-way anova统计方法对各组的凋亡率进行多重比较,表明重组减毒沙门菌pegfp-rgd-tat-gel诱导mda-mb-231细胞的凋亡作用最为显著(p<0.05)(见图10、11)。
[0081]
将经重组减毒沙门菌pegfp-rgd-tat-gel、pegfp-rgd-gel、pegfp-tat-gel、pegfp gel侵染24h、48h、72h后的mda-mb-231细胞和hek293细胞经cck-8发检测,结果显示:重组减毒沙门菌对mda-mb-231细胞和hek293细胞的抑制能力未呈现出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随着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重组减毒沙门菌pegfp-rgd-tat-gel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他对照组(p<0.05)(图12)。
[0082]
3结论
[0083]
3.1成功扩增出rgd-tat-gel基因、rgd-gel基因、tat-gel基因和gel基因,并成功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获得pmd-rgd-tat-gel/pmd-rgd-gel/pmd-tat-gel/pmd-gel克隆质粒。
[0084]
3.2成功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rgd-tat-gel、pegfp-rgd-gel、pegfp-tat-gel、pegfp gel。
[0085]
3.3pegfp-rgd-tat-gel、pegfp-rgd-gel、pegfp-tat-gel、pegfp gel质粒成功转化感受态lh430;
[0086]
3.4重组减毒沙门菌能够很好的表达目的基因并能成功表达目的蛋白。
[0087]
3.5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pe/7aad荧光检测,证实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能够在体外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组pegfp-rgd-tat-gel、pegfp-rgd-gel、pegfp-tat-gel、pegfp-gel组pegfp-n1组和pbs组,对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8.02
±
2.7%,5.37
±
2.24%,4.15
±
2.55%,2.98
±
2.24%,3.86
±
2.53%和2.77
±
1.87%。分析结果表明重组减毒沙门菌pegfp-rgd-tat-gel诱导mda-mb-231细胞的凋亡作用最为显著,pegfp-rgd-gel、pegfp-tat-gel组对mda-mb-231细胞的凋亡作用相较于pbs对照组也较为显著(p<0.05)。重组减毒沙门氏菌各组未出现药物剂量依赖性,对mda-mb-231细胞最佳抑制时间为48h,浓度为10
8
cfu/μl,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说明其靶向效果良好。
[0088]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