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布他林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制备硫酸特布他林中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29526发布日期:2021-01-12 10: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特布他林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溴代反应:将如式i所示的3,5-二甲氧基苯乙酮与四丁基三溴化铵反应,得到如式ⅱ所示的2-溴-1-(3,5-二甲氧基苯基)乙酮;

(2)还原反应:将如式ⅱ所示的2-溴-1-(3,5-二甲氧基苯基)乙酮与还原剂在甲醇中反应,得到如式ⅲ所示的2-溴-1-(3,5-二甲氧基苯基)乙醇;

(3)成环反应:将如式ⅲ所示的2-溴-1-(3,5-二甲氧基苯基)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成环反应,生成如式ⅳ所示的2-(3,5-二甲基氧基)环氧乙烷;

(4)缩合反应:将如式ⅳ所示的2-(3,5-二甲基氧基)环氧乙烷与叔丁胺反应,生成如式ⅴ所示的1-(3,5-二甲氧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

(5)水解反应:将如式ⅴ所示的1-(3,5-二甲氧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在酸性条件水解,得到如式ⅵ所示的1-(3,5-二羟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的盐,即为特布他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溴代反应的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乙腈和甲基叔丁基醚中的任意一种溶剂与甲醇的混合溶剂;其中,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乙腈和甲基叔丁基醚中的任意一种溶剂与甲醇的体积比为2:1~4:1;所述的3,5-二甲氧基苯乙酮与四丁基三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1.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还原剂为硼氢化钠、硼氢化钾和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的还原剂与2-溴-1-(3,5-二甲氧基苯基)乙酮的摩尔比为0.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成环反应的溶剂为四氢呋喃、甲醇、甲基叔丁基醚和丁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碱性条件为无机碱所提供的;其中,所述的无机碱为碳酸钾、碳酸钠和醋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的2-溴-1-(3,5-二甲氧基苯基)乙醇与无机碱的摩尔比为1:1.5~1: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2-(3,5-二甲基氧基)环氧乙烷与叔丁胺的摩尔比为1:2~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水解反应的溶剂为甲醇、乙醇和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酸性条件为无机酸所提供;其中,所述的无机酸为盐酸、氢溴酸和稀硫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9.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布他林在制备如式vii所示的硫酸特布他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1-(3,5-二羟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的盐用碳酸氢钠水溶液调节ph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分出有机相;向有机相中加入乙醇,再向其中加入硫酸,搅拌析晶,得到硫酸特布他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乙醇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3~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布他林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3,5‑二甲氧基苯乙酮与四丁基三溴化铵反应,得到2‑溴‑1‑(3,5‑二甲氧基苯基)乙酮;(2)将其与还原剂在甲醇中反应,得到2‑溴‑1‑(3,5‑二甲氧基苯基)乙醇;(3)将其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成环反应,生成2‑(3,5‑二甲基氧基)环氧乙烷;(4)将其与叔丁胺反应,生成1‑(3,5‑二甲氧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5)将其在酸性条件水解,得到1‑(3,5‑二羟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的盐,即为特布他林。本发明中且总摩尔收率约60%,远高于现有技术的收率,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东;张广明;张冠亚;裴章宏;韩晓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中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2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