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实验用离心管扣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0566发布日期:2021-05-25 12:4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实验用离心管扣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实验用离心管扣盖装置,属于生物实验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q-pcr等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96孔板和八排离心管(如图1和图2)。在q-pcr实验检测过程中所需要的容量在10-20ul左右,因此所需的八排管的容量较小。在对小容量的八排管的离心管进行扣盖时,首先需要带新的pe手套,防止离心管被污染,然后在扣盖时手套需要尽快和不能触碰离心管的底部。因为八排离心管中样本进行反应的温度较低,如果实验的操作时间过长会导致实验数据出现误差。

另外,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当实验样本数量较多时,实验所需要的八排离心管就较多。在对八排管进行扣盖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也较长。由于离心管较小,扣盖的时间也需要较长时间,难度也较大。如果八排的离心管的盖子没有扣紧时,可能在对八排管进行瞬离过程中,会出现样品外泄,会导致实验数据出现误差。如果八排的离心管扣盖子时间较长,使离心管周围的温度升高,会导致离心管中的样品提前反应,也会导致实验数据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生物实验过程中,在扣盖96孔板中的八排离心管的盖存在的耗费时间较长、手指容易碰触离心管导致实验出现误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实验用离心管扣盖装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实验用离心管扣盖装置,该装置包括限位框5、操作件4、多个辊轮6和轴7;所述限位框5为可与96孔板外部套接的矩形框架结构,在两条平行边内对应设有限位槽52;所述轴7上穿接有多个辊轮6,且两端插接于限位槽52内与限位框5活动连接;所述操作件4设有一平行于轴7轴向的横板42,所述横板42两端面设有竖直向下与轴7连接的耳板43;操作者通过拖动横板42可带动辊轮6转动辊压位于辊轮6底部的八排离心管的管盖,使离心管与管盖紧密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操作件4的横板42上部设有一拉手41。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52位于限位框5框体51的短平行边所在侧面的内侧。

更优选地,12个辊轮6均匀穿接于轴7上,每个辊轮6位于96孔板上安装的12个八排离心管管盖的上方。

更优选地,所述限位槽52位于限位框5框体51的中上部;框体51的内侧面可与96孔板的外侧面嵌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扣盖装置,可以对大量的八排的离心管进行快速扣盖。数量越多,使用新型多功能扣盖器就越方便。能够大量的节省扣盖所需要的时间,方便实验能够快速的进行,同时也会减少因离心管周围温度变化导致的实验数据误差的出现。而且操作简单、连接牢固、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劳动量、更加快速的完成实验、更好的防止实验数据误差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八排离心管及管盖组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八排离心管放置在96孔板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扣盖装置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限位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扣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限位框)。

其中,1,96孔板;2,八排离心管;3,管盖;4,操作件;5,限位框;6,辊轮;7,轴;41,拉手;42,横板;43,耳板;51,框体;5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和“竖着”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介质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是具体情况理解上书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以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组”、“多根”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实施例所用材料、试剂、装置、设备、方法和控制过程,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普通材料、试剂、装置、设备、方法和控制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或者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常规设置即可,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以下详细说明的限制。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八排离心管及管盖组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八排离心管放置在96孔板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1和图2可知,现有的八排离心管一般是8个无盖小ep管呈线性连接为一排。一排8个正好可沿96孔板的宽度方向放置,由于是成排设置,放置时会相对于单个离心管省时。虽然八排离心管插放到96孔板1中部比较方便,但对于进行扣盖会比较麻烦。虽然,八排离心管的两端设有向下的凸起可与管盖3两侧的弯钩较为轻松的卡和,但管盖下部对应每个离心管的环形插接连接部需插入离心管上部,这样需要逐个按压才能紧密连接,由此会浪费很多时间。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扣盖装置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3可知,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扣盖装置由一个限位框5、12个辊轮6、一根轴7以及一个操作件4组成。其中,限位框5为矩形框架结构,其内侧面与96孔板1的外侧面可嵌合,从而使限位框5固定于96孔板的上部。轴7活动连接于限位框5内,而所有辊轮6均匀分布安装在轴7上,从而可使每个辊轮6能够辊压位于其底部的管盖3,以实现管盖3与位于96孔板1内的八排离心管2的紧密连接。操作件4位于轴7和辊轮6上部,其两侧垂直设置的耳板与轴7连接,而在操作件4上部设有一个拉手,以方便带动辊轮辊压底部的管盖。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限位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4可知,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限位框5的框体为矩形框架式结构。在两个短平行边所在的侧面内侧的中上部相对设有两个限位槽52。限位槽52用于安装轴7,从而可使轴7沿限位槽52方向往复移动。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扣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限位框)。从图5可知,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装置的操作件4中部设有一个矩形的横板42,在横板42的两端面垂直向下设有具有通孔的耳板43。耳板43通过通孔与轴进行连接。在横板42上方竖直设有一个拉手41,操作使用时可通过拉动拉手41实现操作件4的移动。在耳板43之间为12个辊轮6,在耳板43的外侧轴7与限位槽52连接。

该装置的使用过程和原理是:在对12个位于96孔板中的八排离心管进行加样后,将管盖3的至少一端弯钩与八排离心管2的边缘扣合。再将该装置通过限位框5套接在96孔板的外表面,向下按压使辊轮压到管盖后,拉动把手向下按压辊轮,使辊轮在转动过程中将管盖3和八排离心管紧密连接。该过程短暂迅速,能够快速实现所有离心管的扣和,效率非常高,且可有效避免人手接触离心管。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