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和高效污渍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15166发布日期:2022-08-12 21:4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日化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和高效污渍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于纺织品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中,同时对于各类织物的洗涤和去污剂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的清洗污渍,还要求去污或洗涤剂对于纺织品具有一定的保养效果。
3.现有技术中的纺织品去污剂大都是皂类产品,皂类产品通常具有优异的污渍去除效果,但是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对织物进行多次的漂洗,会在织物表面造成大量的残留,影响织物的手感和柔顺感。同时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物质去除剂为了有效增强的去污能力,通常都具有较强的碱性,织物经过清洗之后会产生织物损坏破裂和脱色等现象,极大的影响了织物的使用寿命和外观美感,有些污渍去除剂甚至会产生织物的起球,磨损和脱线现象。
4.因此,亟需一种温和高效的污渍去除剂,在去除织物污渍同时,能够有效的保护织物表面,不损伤不腐蚀织物,且同时具有优异的去污效率和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和高效污渍去除剂,原料至少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30%,醇醚10~20%,螯合剂1~2%,分散剂1~2%,醇胺类2~3%,酶0.2~1%,二元醇1~2%,香精0.1~0.5%,防腐剂0.1~0.2%,去离子水补充余量。
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中的至少一种。
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醇醚为二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甲醚、环己二醇单甲醚中的至少一种。
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所述螯合剂为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中的至少一种。
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醇胺类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二乙醇单异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酶为脂肪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中的至少一种。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所述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18~24:3~5。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聚合度为3~9。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的质量比为23~26:1~2。
14.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温和高效污渍去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包含以下几步:(1)取去离子水,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醇醚搅拌至完全溶解;(2)分别依次加入螯
合剂,分散剂,醇胺类,二元醇,香精和防腐剂并单独搅拌至溶解;(3)加入柠檬酸调节ph值为8.5~9.5,之后加入酶,搅拌均匀分装,既得。
15.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申请中制备的一种污渍去除剂通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酶和有机碱类的合理复配,有效提高了污渍去除剂的去除效果,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对纺织品的污渍进行重点的去除,尤其是对笔痕、水果渍和口红渍的去除效果最佳。
17.2、本发明申请制备的一种污渍去除剂,具有良好的温和性,其碱性较为均衡,在保持高效的去除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保护纺织品的形态,不会出现纺织品清洗后的磨损、脱色和起球等现象。
18.3、本发明申请中,通过不同聚合度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合理复配,除了有效提高去除剂的清洗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保持去除剂具有一定的合适的粘度,在保持一定的黏附效果的同时还能够确保去除剂内的酶等的合理分散,确保其发挥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20.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21.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
22.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发明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
23.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2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和高效污渍去除剂,原料至少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30%,醇醚10~20%,螯合剂1~2%,分散剂1~2%,醇胺类2~3%,酶0.2~1%,二元醇1~2%,香精0.1~0.5%,防腐剂0.1~0.2%,去离子水补充余量。
2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
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中的至少一种。
2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醇醚为二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甲醚、环己二醇单甲醚中的至少一种。
2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醇醚为二乙二醇丁醚和二乙二醇甲醚。
2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乙二醇丁醚和二乙二醇甲醚的质量比为5:10。
29.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所述螯合剂为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中的至少一种。
3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螯合剂为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
3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的浓度为47wt%。
3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醇胺类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二乙醇单异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3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醇胺类为三乙醇胺。
3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酶为脂肪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中的至少一种。
3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酶为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1。
3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酶和螯合剂的质量比为0.5~0.8:1~2。
3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酶和螯合剂的质量比为0.6:1.5。
38.本发明申请中,通过酶与螯合剂的合理复配,有效提高了去除剂的清洗效率。本技术人推测为:当酶和螯合剂的质量比为0.6:1.5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能够与体系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能够在一些黏附性污染物的表面上发挥效用,充分降低污染物与去除剂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并且快速吸附在污染物表面,使得污染物快速的乳化,加快螯合剂与污染物的螯合作用,从而使得污染物快速的分散脱落,尤其是当酶和螯合剂的质量比为0.6:1.5时,去除剂体系的清洗效率达到最佳。
39.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所述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18~24:3~5。
4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21.5:4。
4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聚合度为3~9。
4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为聚合度为3和聚合度为9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
4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度为3和聚合度为9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1~2:18~21。
4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度为3和聚合度为9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1.5:20。
45.本发明申请中,通过不同聚合度的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不仅解决了污渍去除剂的清洗效率问题,还能够有效保证酶物质在体系中稳定性。本技术人推测为:不同聚合度下的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去除剂体系中能够形成稳定且粘度适中的溶剂体系,当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分别加入时,能够在确保其稳定分散的同时,减少蛋白酶与纤维素酶之间的接触频率,从而明显降低蛋白酶对于纤维素酶的分化降解效果,从而
最终能够长期有效的提高去除剂的清洗效果,并且当聚合度为3和聚合度为9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1.5:20,且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21.5:4时,去除剂体系中的粘度与分散性达到了最佳;同时,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在此含量下还能够与酶相互作用增进酶的组成结构,使得酶具有良好的蛋白质弹性,增加体积。
4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的质量比为23~26:1~2。
4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的质量比为25.5:1.5。
4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的浓度为40wt%。
49.本发明申请中,通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的合理复配,有效提高了去除剂对于特定污渍的去除效果,尤其是水果污渍和颜料污渍。本技术人推测为: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的质量比为25.5:1.5时,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具有最高的反应活力,其能够在低浓度的情况下与纺织污染物中的纤维素中羟基快速的反应并交联聚合,增强其湿度,能够快速的在去除剂体系中分散,并且加快清洗体系中分散纤维素通过高分子链连接的团聚现象;并且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对于酸性颜料同样具有较强的粘连能力,在清洗时能够帮助颜料分子从织物表面脱离。
5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腐剂为卡松。
51.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温和高效污渍去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包含以下几步:(1)取去离子水,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醇醚搅拌至完全溶解;(2)分别依次加入螯合剂,分散剂,醇胺类,二元醇,香精和防腐剂并单独搅拌至溶解;(3)加入柠檬酸调节ph值为8.5~9.5,之后加入酶,搅拌均匀分装,既得。
52.实施例
53.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的所有实施例。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的原料均为市售。
54.实施例1
55.实施例1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和高效污渍去除剂,原料至少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月桂醇聚氧乙烯醚21.5%,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4%,二乙二醇丁醚5%,二丙二醇甲醚10%,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1.5%,三乙醇胺2.2%,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1.5%,纤维素酶0.3%,蛋白酶0.3%,1,2-丙二醇,甜橙香精0.2%,卡松2.5%,去离子水补充余量。
56.本实施例中,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为聚合度为3和聚合度为9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5:20。
57.本实施例中,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为南京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aeo-9和aeo-3型号的产品。
58.本实施例中,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为南京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产品。
59.本实施例中,二乙二醇丁醚和二丙二醇甲醚为欧涵贸易有限公司出售的二乙二醇丁醚和二丙二醇甲醚产品。
60.本实施例中,三乙醇胺为欧涵贸易有限公司出售的三乙醇胺产品。
61.本实施例中,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为欧涵贸易有限公司出售的浓度为47wt%的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产品。
62.本实施例中,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为欧涵贸易有限公司出售的浓度为40wt%的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产品。
63.本实施例中,纤维素酶和蛋白酶为南京诚纳化工有限公司出售的纤维素酶和蛋白酶产品。
64.本实施例中,卡松为济南夜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卡松防腐剂产品。
65.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温和高效污渍去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包含以下几步:(1)取去离子水,加入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和二乙二醇丁醚与二丙二醇甲醚搅拌至完全溶解;(2)分别依次加入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三乙醇胺,1,2-丙二醇,甜橙香精和卡松并单独搅拌至溶解;(3)加入柠檬酸调节ph值为9,之后分别加入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分别搅拌均匀分装,既得。
66.实施例2
67.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加入量都为0.25%,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的加入量为2%。
68.实施例3
69.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聚合度为3和聚合度为9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2:21。
70.实施例4
71.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的加入量为1%。
72.对比例1
73.本对比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加入量都为0.15%,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的加入量为3%。
74.对比例2
75.本对比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加入量都为0.25%,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的加入量为0.5%。
76.对比例3
77.本对比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聚合度为3和聚合度为9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0.5:20。
78.对比例4
79.本对比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聚合度为3和聚合度为9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5:15。
80.对比例5
81.本对比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的加入量为0.5%。
82.对比例6
83.本对比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物的加入量为4%。
84.性能评价
85.1.去污效率:将所有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污渍去除剂进行去污效率测试,测试具体方法参考gb/t 14057.2-2011,每个实施例对比例测试5个试样,测得的数值的平均值记入表1。
86.2.脱色实验:取相同批次的同一酒店使用的深红色窗帘布对所有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去除剂的脱色性进行测试,将深红色窗帘布裁剪成10cmx 10cm的试样,去除剂浓度为5g/l,漂洗30分钟,观察试样是否具有明显脱色现象,每个实施例和对比例测试100个试样,结果计算脱色率,脱色率=明显脱色试样个数
÷
总试样个数
×
100%,结果记入表1.
87.3.去除剂对于织物的分散性影响实验:(1)点滴试验,将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去除剂对相同批次的聚丙烯腈纤维布进行清洗,清洗后的纤维布底部不与其它物体接触悬空状态,在保持成水平的纤维布上将亚甲基蓝染料液10g/l,用5cc滴管在同一位置滴5滴,完成滴落后,把纤维布保持垂直的状态加以风干;(2)判定:由对纤维布的厚度方向与平面方向的染料液扩散状况的变化,将所发生纹路状态区分为1级到5级的等级加以判定;(3)分散性最好的判定为5级,此染料液的滴落部分,扩散部分的着色度差异小,在纤维布的表里皆无明显界限且均匀;如纤维布表里状态相等,滴下的中央部被染着成浓色,染料粒子会从滤纸表面通过至里面,而判定为3级;如为非分散性的染料时,则染料成分只位于滴下部分的表面,而称此为分散性1级,观察结果记入表1。
88.表1
89.实施例去污效率%脱色率%分散性等级实施例198.125实施例297.945实施例397.735实施例497.835对比例184.5184对比例285.8194对比例381.2173对比例486.4154对比例589.1203对比例688.8164
90.通过实施例1~4、对比例1~6和表1可以得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温和高效污渍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温和性和纺织品去污高效性,能够在高效对纺织物进行去除污渍的同时保护纺织品的形貌和色彩,避免脱线、起球和脱色等现象的发生,适宜在日化用品领域推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实施例1在具有最佳的原料配比和制备工艺等因素下获得了最佳性能指数。
91.最后指出,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