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和稳定的皂基洁面膏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2.皂基洁面膏是一种用脂肪酸类+碱类成分为主体构建的洁面产品,膏体有质感,泡沫丰富致密,具有优异的的清洁力,用后容易冲洗干净,洗后肤感清爽,不会假滑,特别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皂基洁面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由于脂肪酸皂呈碱性,产品ph值较高,对皮肤的脱脂力较强,在干燥、气温较低的天气条件下,使用后皮肤可能产生紧绷感。另外,皂基型洁面膏的出现虽然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皂基洁面膏因其制造工艺和配方复杂,生产工艺重现性差,生产过程容易出质量问题,如:高温的稳定性不好,造成皂基洁面膏在40
‑
45℃就会变烯、变透明甚至分层,给生产厂家造成很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温和稳定的皂基洁面膏及其制作工艺。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温和稳定的皂基洁面膏,由下述质量份组分组成:脂肪酸25%~29%,多元醇20%~26%,氢氧化钾5.3%~6.4%,甘油硬脂酸酯1%~2%,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4%~5%,丙烯酸(酯)共聚物4%~6%,甘油油酸酯0.5%~1%,edta二钠0.05%~0.1%,防腐剂0.33%,香精0.5%,余量为水。
6.所述的脂肪酸为硬脂酸、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的复配物;三者的质量比为15~16:2~9:3~8。
7.所述的多元醇为甘油和丙二醇的复配物;二者的质量比为15~23:3~5。
8.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所述的温和稳定的皂基洁面膏的制备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9.a.在水相预处理罐内,先加入去离子水、edta二钠,氢氧化钾,溶解后,加入多元醇,加热至75~85℃,得到水相;
10.b.在油相预处理罐内,将脂肪酸、甘油硬脂酸酯、甘油油酸酯混合,加热至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和部分去离子水混合加热至75~85℃,得到油相;
11.c.先将油相抽入乳化锅中,开启搅拌,再将加热好的水相抽入乳化锅中,并保持80℃以上温度皂化约60分钟;
12.d.降温至65℃,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加入乳化锅,搅拌均匀;
13.e.降温至45
‑
50℃时加入,依次加入香精、防腐剂、或者其它需要添加的活性物等,充分搅拌至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待温度降至40℃时,检验各项指标,合格后过滤出料。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本技术中的脂肪酸选用硬脂酸、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的复配物,脂肪酸是构成皂基洁面膏体系的主要骨架,通常,脂肪酸所产生的泡沫随着脂肪酸分子量的增大而越来越细
小,同时泡沫也越来越稳定,但是泡沫生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刺激性也随脂肪酸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弱,如月桂酸产生的泡沫最大,刺激性也较大,而硬脂酸产生的泡沫细小而持久,同时比较温和,脂肪酸的选择和配比对于产品的珠光外观、泡沫效果、清洁能力和刺激性,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本技术的复配物以硬脂酸为主,其余两者为辅,使产品能够在保证良好清洁力的同时,降低皂基洁面膏洗后干燥紧绷的感觉。
16.本技术中的中和碱选择氢氧化钾,这是由于氢氧化钠生成的皂太硬,三乙醇胺生成的皂易变色。
17.多元醇在皂基洁面膏中的作用主要是分散和溶解皂,同时起到低温稳定,皮肤保湿作用,改善洁面膏的温和性和使用感。所述多元醇为甘油、丙二醇的组合物。甘油对皂的作用主要是分散皂,不会影响产品珠光效果,若单独使用甘油的话,皂化反应得需要大量甘油才能溶解皂,保证大生产的顺利进行,导致增大产品成本;复配丙二醇可以减少甘油的用量,但是丙二醇在溶解皂的同时也会将析出的珠光破坏,使用过量珠光效果会很差甚至没有珠光,因此配方中以甘油为主,丙二醇为辅。
18.表面活性剂在皂基洁面膏中的作用主要是缓冲皂基的高ph来降低刺激性,同时改善泡沫的性质和使用时的肤感;本发明中,选择比较温和的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复配皂基体系,一方面可以减弱皂基的刺激性来增加体系的温和性,同时还可以改善体系的泡沫丰富度和弹性,提高使用时的肤感。
19.同时添加亲和人体皮肤的赋酯剂甘油油酸酯,通过残留在皮肤上的油脂来减弱洗后的干涩紧绷肤感。
20.螯合剂edta二钠主要是软化硬水稳定提高泡沫性能。
21.增稠剂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能为皂基洁面膏提供良好悬浮力,以及良好触变性的网格结构,主要是提高产品在高低温时的稳定性,使其不会因外界温度条件的变化发生膏体变稀,管口出水等问题,提高皂基洁面膏的稳定性。本发明所述的皂基洁面膏生产工艺中,选择将增稠剂的水溶液放在油相,起到对脂肪酸稀释作用,通过快速搅拌使成片的脂肪酸分散为细小的脂肪酸油滴,当氢氧化钾的碱液与脂肪酸油滴接触,直接生成细小的皂粒,避免了碱液与高浓度的连成片的脂肪酸液体直接接触生成大的皂块。这种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生产时间短,皂化与中和同时完成,能耗低,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达到良好的重现性。
22.本发明所述的皂基洁面膏配方体系里面,乳化剂与增稠剂协同作用,达到稳定皂基洁面膏的作用,使制得的皂基洁面膏即使在48℃高温时也不变烯,低温5℃冷藏也不变硬,高温或低温放置在恢复室温后膏体也能恢复原状态。这样可以保证产品不会因外界温度条件的变化发生膏体变稀,管口出水等问题,使产品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实施例2的泡沫显微镜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5.实施例1
‑
3:按照表1比例称取物料:
26.表1
[0027][0028][0029]
按照表1的组分量进行制备温和稳定的皂基洁面膏,包括下述步骤:
[0030]
a.在水相预处理罐内,先加入去离子水、edta二钠,氢氧化钾,溶解后,加入多元醇,加热至75~85℃,得到水相;
[0031]
b.在油相预处理罐内,将脂肪酸、甘油硬脂酸酯、甘油油酸酯混合,加热至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和部分去离子水混合加热至75~85℃,得到油相;
[0032]
c.先将油相抽入乳化锅中,开启搅拌,再将加热好的水相抽入乳化锅中,并保持80℃以上温度皂化约60分钟;
[0033]
d.降温至65℃,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加入乳化锅,搅拌均匀;
[0034]
e.降温至45
‑
50℃时加入,依次加入香精、防腐剂、或者其它需要添加的活性物等,充分搅拌至上述物料溶解透明;待温度降至40℃时,检验各项指标,合格后过滤出料。
[0035]
对比例1
‑
3配方:表2
[0036]
表2
[0037][0038][0039]
1、高低温稳定性评价
[0040]
评价方法:按照国标gb/t29680
‑
2013洗面奶、洗面膏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稳定性评价。取样品40g装在120ml透明无菌杯中,分别置于(48
±
1)℃恒温箱和(
‑8±
2)℃冰箱内,2连续观察3个月。以室温样品为对照,对样品在48℃,
‑
8℃恢复至室温、48℃恢复至室温时形态(如分层,变稀,变硬,皂粒析出,外观改变等)的变化程度进行综合评分。综合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1分为最差,10分为最好,选择5人进行评分,评价结果为5人综合评分的平均分,平均分越高表示其高低温稳定性越好。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稳定性评价结果列于下表2。
[0041]
表2
[0042] 48℃
‑
8℃恢复至室温48℃恢复至室温实施例18.08.27.8实施例28.08.88.5实施例39.09.08.8对比例16.84.53.8对比例24.36.54.5对比例33.56.83.5
[0043]
2、使用的感官评价
[0044]
测试方法:将手、脸部用清水湿润后,挤出0.5g样品于润湿的一只手上,用另一只
手采用快速打圈方式将样品铺展开,然后双手揉搓起泡,再将双手在脸部轻揉按摩;最后用流水洗净手部和脸部,让手部和脸部自然晾干。
[0045]
评价方法是:选择20名志愿者(男女各10人,年龄段18岁
‑
55岁),对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盲测。测试者根据自己的使用感觉对皂基洁面膏采用打分制进行评价,评价项目涉及膏体的细腻度、使用的铺展性,泡沫丰富度,冲水感,洗后肤感指标。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1分最差,10分最好。每个样品平行测定3次,评价结果为所有测试者分数的平均分如表3示出,平均分越高效果越好。图1为实施例2的泡沫显微镜图片。
[0046]
表3
[0047] 铺展性泡沫质感冲水感洗后感实施例19.58.89.29.0实施例29.59.69.59.4实施例39.29.08.99.6对比例15.69.08.88.9对比例29.09.89.46.8对比例39.68.68.99.0
[0048]
对比例1:对比例1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若增大硬脂酸的含量,产品结膏温度升高,但随之产品的硬度也随之增大,导致产品经过稳定性考察后变硬,使用时铺展性变差。
[0049]
对比例2、3:乳化剂和增稠剂的复配,若单独添加其中一个主要是对产品的高低温稳定性有影响,对肤感影响不大。
[005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