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反应装置和试剂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6200发布日期:2022-07-05 23:0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PCR反应装置和试剂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pcr反应装置和试剂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基因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cr反应装置和试剂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表观遗传学领域中有着众多的表观修饰种类,目前已知的有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母体效应,基因沉默,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rna编辑等;其中应用最广泛就是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指生物体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特定的碱基上的过程;而重亚硫酸盐测序是目前最常用也是较准确的方法,可以做全基因甲基化测序,dna甲基化的检测,能够满足肿瘤风险预测的各项需求,此外还被应用于植物学领域,在筛查选育方面有显著成效。
3.在甲基化应用普及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核酸检测试剂检测系统开始兼容甲基化检测,在甲基化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样本进行多次的提取,并且在提取的过程中还有复杂的控温需求,人为完成这类操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太大,因此相关试剂检测系统的全程自动化是必然趋势,尤其是在核酸产物的转移和预处理等方面,由试剂检测系统来完成一些关键操作可以大大的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污染风险。
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pcr反应装置一般只有一套温控机构,只能实现核酸检测需求,当其需要甲基化时,往往需要转移至专门的温控装置来实现甲基化,效率低,并且多次的频繁对pcr管进行开关盖以及转移会增加样本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r反应装置和试剂检测系统,其能够通过第一温控机构和第二温控机构分别对试管进行调温。
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pcr反应装置,包括:机架、试剂盒、第一温控机构、第二温控机构和运动机构,试剂盒设于机架,试剂盒上设有至少一个功能孔位;第一温控机构设于机架和/或试剂盒;第二温控机构设于试剂盒的上方,第二温控机构包括调温件和导温件,调温件用于调节导温件的温度;运动机构设于机架,且与导温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导温件靠近或远离功能孔位。
8.于一实施例中,pcr反应装置还包括:压紧件,压紧件被配置为能靠近或者远离功能孔位。
9.于一实施例中,pcr反应装置还包括:压紧件驱动机构,压紧件驱动机构设于机架,且与压紧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压紧件运动。
10.于一实施例中,压紧件包括:主体板,主体板被配置为能被导温件推动;主体板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压杆。其中,功能孔位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试管,试管包括由多个相互连接的pcr管组成的联排管,每个pcr管的外壁上设有凹槽,且相邻的两个pcr管之间设有连接
杆,压杆被配置为能伸入凹槽且压设于连接杆。
11.于一实施例中,主体板上设有供导温件伸入的驱动槽。
12.于一实施例中,pcr反应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第一滑轨设于机架,且位于试剂盒的一侧;第一滑块能滑动地设于第一滑轨,并与主体板连接。
13.于一实施例中,功能孔位设有多个,多个功能孔位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放置试管盖的存盖孔和至少一个用于放置试管的存管孔;其中,导温件被配置为能与试管盖连接以带动试管盖移动。
14.于一实施例中,pcr反应装置还包括:退盖机构,设于运动机构连接,用于使导温件与试管盖分离。
15.于一实施例中,运动机构包括:平移机构、升降机构和安装座,安装座设于机架的上方;升降机构设于安装座上,且与导温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导温件升降;平移机构设于机架,且与安装座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安装座平移;其中,退盖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退盖板,退盖板固定于安装座,并沿导温件的轴线设置。
1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试剂检测系统,包括:机箱、机械臂装置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pcr反应装置,机械臂装置设于机箱内;pcr反应装置,设于机箱内。
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本技术的pcr反应装置17能够通过第一温控机构和第二温控机构分别对试剂盒的功能孔位中存储的物品进行调温,且第一温控机构和第二温控机构的调温范围不同,以满足普通核酸检测和甲基化的多种需求。当其应用于试剂检测系统时,无需在需要甲基化时,将pcr管等物品转移至专门的温控装置来实现甲基化,提高了试剂检测系统的效率,也避免因多次的频繁对pcr管等物品进行开关盖以及转移而造成的样本污染风险。
19.再者,本技术设置了压紧件能够实现对试管的压紧,避免试管或试管盖在导温件的驱动下离开试剂盒。
20.另外,本技术中第二温控机构的导温件能与试管盖连接以带动试管盖移动,实现pcr管的自动开关盖,且转移pcr管盖,实现自动化,可以减少人工干预,且使得试剂检测系统无需另外配置针对pcr管的开关盖机构,简化了试剂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结构更为紧凑,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试剂检测系统的俯视图。
2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试剂检测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pcr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pcr反应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26.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pcr反应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27.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pcr反应装置的正视图。
28.图标:10-试剂检测系统;11-机箱;12-机械臂装置;121-第一机械手;122-第二机械手;123-第三机械手;13-离心装置;14-pcr检测装置;15-核酸提取装置;16-样本处理装置;17-pcr反应装置;200-机架;300-试剂盒;310-功能孔位;311-存盖孔;312-存管孔;301-pcr管区;302-试剂管区;303-留样管区;400-第一温控机构;500-第二温控机构;510-调温件;520-导温件;521-卡槽;530-温度传感器;540-过热开关;600-运动机构;610-安装座;620-升降机构;621-升降电机;622-皮带轮传动机构;630-平移机构;640-第二滑轨;650-第二滑块;700-压紧件;710-主体板;711-驱动槽;720-压杆;730-压紧件驱动机构;740-第一滑轨;750-第一滑块;800-退盖机构;801-退盖板;910-pcr管;911-凹槽;912-连接杆;920-pcr管盖;921-连接槽;922-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29.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33.基因检测是一种医学检测技术,通过提取被检测者外周静脉血、组织以及其他体液中的核酸,通过检测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或者rna分子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被检测者的基因信息,进而确定病因或患病风险。
34.核酸提取为基因检测的前处理过程,根据已知核酸的序列,进行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设计,并将设计好的引物进行合成,以提取的核酸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实验,根据荧光信号来判断目标样本的阴阳性。核酸提取是基因检测的关键的一步,其获得的核酸质量直接影响到下游实验的成败。
3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6.请参照图1,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试剂检测系统10的俯视图。请参照图2,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试剂检测系统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种试剂检测系统10包括:机箱11,机箱11内设有机械臂装置12、离心装置13、两个pcr检测装置14、核酸提取装置15和样本处理装置16和pcr反应装置17。
37.机械臂装置12可以包括三个机械手,三个机械手分别是第一机械手121、第二机械手122和第三机械手123,第一机械手121上设有开关盖组件,样本处理装置16包括样本架和夹杯机构,第一机械手121用于将样本架上存储的样本管移动至夹杯机构进行样本分杯等
操作,第二机械手122上设有移液枪,用于移液。第三机械手123上设有电动夹爪或者能与试管连接的移动件,用于令pcr管910等试管在pcr反应装置17、核酸提取装置15、离心装置13和pcr检测装置14和之间进行转移,以实现pcr反应、核酸提取、离心或pcr检测等功能。
38.pcr反应装置17包括:机架200、第一温控机构400和第二温控机构500(请参照图3),机架200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机箱11内,机架200上设有试剂盒300,试剂盒300上设有至少一个功能孔位310,可以用于放置pcr管盖920和试管等耗材,试管包括试剂管和pcr管910。第一温控机构400和第二温控机构500都是用于对试剂盒300的功能孔位310中存储的物品进行调温。第一温控机构400和第二温控机构500的调温范围不同。
39.如此设置,可以满足普通核酸检测和甲基化的多种需求。从而无需在需要甲基化时,将pcr管910等物品转移至专门的温控装置来实现甲基化,提高了试剂检测系统10的效率,也避免因多次的频繁对pcr管910等物品进行开关盖以及转移而造成的样本污染风险。
40.本实施例中,第一温控机构400的温控范围:0-105℃,可以对试剂盒300的功能孔位310中存储的物品进行加热或冷却。第二温控机构500的温控范围是25℃(室温)-105℃,是只对试剂盒300以及功能孔位310中存储的物品进行加热。
41.于一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温控机构400只是对试剂盒300的功能孔位310中存储的物品进行降温,第二温控机构500只是对试剂盒300以及功能孔位310中存储的物品进行加热。
42.试剂检测系统10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机械臂装置12、离心装置13、pcr检测装置14、核酸提取装置15和样本处理装置16和pcr反应装置17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控制装置包括:供电单元、人机交互界面、通信单元、处理器和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可以是外接电源或者蓄电池。人机交互界面可以为显示屏、键盘、触摸屏、按键、旋钮、音响和led灯等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用于输入指令和读取信息,从而实现人机交互、信息的互通。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控制单元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
43.请参照图3,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pcr反应装置17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温控机构400设于机架200上,且固定在试剂盒300的底面,用于对整个试剂盒300进行调温处理。第一温控机构400包括半导体制冷片、风扇和出风管等结构。于一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温控机构400可以只包括风扇,设于机架200上,通过向试剂盒300吹风进行散热制冷。于一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温控机构400可以只包括半导体制冷片,设于试剂盒300上,对整个试剂盒300进行调温处理。
44.第二温控机构500设于试剂盒300的上方,第二温控机构500包括调温件510和至少一个导温件520,导温件520是耐热材料制成的,例如金属等。调温件510可以是加热块、加热膜或者半导体制冷片,用于调节导温件520的温度;pcr反应装置17还包括运动机构600;运动机构600设于机架200,且与导温件52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导温件520靠近或远离功能孔位310。
45.如此设置,可以通过运动机构600驱动导温件520到达指定的功能孔位310,从而对试剂盒300中的个别指定耗材进行加热。
46.本实施例中,调温件510和导温件520是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直接固定在一起,运动机构600是同时驱动导温件520和调温件510一起移动。
47.于一其他的实施例中,调温件510和导温件520可以是通过卡扣等方式可拆卸式地
连接在一起,或者调温件510直接固定在机架200上,通过接触使导温件520温度升高。运动机构600是只驱动导温件520移动,而不带动调温件510移动。例如运动机构600驱动导温件520移动至调温件510处,使得导温件520能够移动至调温件510处进行加热,然后,运动机构600再驱动导温件520移动至其他功能孔位310,加热试管以及试管内试剂。
48.功能孔位310设有多个,多个功能孔位31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放置pcr管盖920的存盖孔311和至少一个用于放置试管(例如试剂管和pcr管910)的存管孔312;其中,导温件520被配置为能与试管盖(例如:pcr管盖920)连接以带动pcr管盖920移动。
49.导温件520为柱状结构,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插接等方式与pcr管盖920能拆解地连接在一起。导温件520可以是圆柱形、长方体或五棱柱等形状。
50.pcr反应装置17还包括:退盖机构800,退盖机构800设于运动机构600连接,用于使导温件520与pcr管盖920分离。
51.如此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温控机构500的导温件520能与pcr管盖920连接以带动pcr管盖920移动,实现pcr管910的自动开关盖,且转移pcr管盖920,实现自动化,可以减少人工干预,且使得试剂检测系统10无需另外配置针对pcr管910的开关盖机构,简化了试剂检测系统10的整体结构,结构更为紧凑,降低了成本。
52.于一其他的实施例中,导温件520可以不通过pcr管盖920,直接与pcr管910配合,实现对pcr管910及管内试剂进行加热。
53.本实施例中,功能孔位310所放置的试管包括由多个相互连接的pcr管910组成的联排管,导温件520设有多个,多个导温件520成线性阵列分布在调温件510的加热块上,可以一次性与多个pcr管910或多个pcr管盖920配合,实现对联排管的加热。导温件520的个数可以是8个、24个和96个。
54.于一其他实施例中,导温件520设有一个,可以用于与单个pcr管910或单个pcr管盖920配合,实现对单个pcr管910的独立加热。
55.请参照图4,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pcr反应装置17的爆炸示意图。多个存管孔312的分布可以划分为pcr管区301、试剂管区302和留样管区303;其中,pcr管区301和试剂管区302分别位于多个存盖孔311的左右两侧,留样管区303设于试剂管区302和存盖孔311之间。
56.由于试剂管区302内的存管孔312可以用于存放需要冷藏的试剂,留样管区303内的存管孔312可以用于存放样本,而pcr管区301内的pcr管910可能会被第二温控机构500加热,因此,将pcr管区301和试剂管区302分别位于多个存盖孔311的两侧,且留样管区303设于试剂管区302和存盖孔311之间,多个存盖孔311可以起到一定隔热作用,避免第二温控机构500对pcr管910的加热会影响试剂管区302和留样管区303内的样本或试剂。
57.pcr反应装置17还包括:压紧件700和压紧件驱动机构730,压紧件700被配置为能靠近或者远离功能孔位310。压紧件驱动机构730设于机架200,且与压紧件70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压紧件700运动。压紧件驱动机构730可以是气缸、丝杠电机等部件。
58.如此设置,压紧件700能够实现对试管的压紧,避免试管或pcr管盖920在导温件520的驱动下离开试剂盒300。
59.请参照图5,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pcr反应装置17的爆炸示意图。压紧件700包括:主体板710,主体板710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压杆720。主体板710被配置为能被导温件
520推动。如此设置,则只需通过运动机构600控制导温件520移动来间接控制主体板710的运动,从而无需另外设置压紧件驱动机构730,精简了整个pcr反应装置17的结构,降低了成本。
60.导温件520推动主体板710具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是通过导温件520直接与主体板710的侧表面接触,来推动主体板710;也可以通过在主体板710和导温件520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扣与凹槽911,使主体板710和导温件520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以推动主体板710。
61.本实施例中,在主体板710上设有供导温件520伸入的驱动槽711。导温件520伸入驱动槽711内后,即可使导温件520推动主体板710。驱动槽711可以是一个长条形孔,可供多个导温件520伸入。
62.联排管中,每个pcr管910的外壁上设有凹槽911,且相邻的两个pcr管910之间设有连接杆912,压杆720被配置为能伸入凹槽911且压设于连接杆912。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压杆720来压紧联排管,避免联排管在导温件520的带动下离开试剂盒300。其中,压杆720的个数与联排管中pcr管910的个数相适应,例如,压杆720的个数与联排管中pcr管910的个数相差为1。
63.pcr反应装置17还包括:第一滑轨740和第一滑块750,第一滑轨740设于机架200,且位于试剂盒300的一侧;第一滑块750能滑动地设于第一滑轨740,并与主体板710连接。第一滑轨740和第一滑块750的设置,既可以使主体板710能移动地设置在机架200上,还可以限制主体板710的移动方向和上下位置。其中,第一滑轨740和第一滑块750各设有两个。
64.运动机构600包括:平移机构630、升降机构620和安装座610,安装座610通过第二滑轨640和第二滑块650能移动地设于机架200的上方。其中,第二滑轨640和第二滑块650各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滑轨740设于两个第二滑轨640之间。升降机构620包括升降电机621和皮带轮传动机构622等部件,升降电机621和皮带轮传动机构622均设于安装座610上,升降电机621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622与导温件52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导温件520升降。
65.平移机构630包括丝杠电机或气缸等部件,平移机构630设于机架200,且与安装座61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安装座610沿第二滑轨640的方向平移。
66.另外,调温件510上通过孔或槽的方式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30和过热开关540,温度传感器530和过热开关540与调温件510电性连接。
67.于一操作过程中,调温件510通电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530可感知实时温度,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人机交互界面实时显示该温度信息,并判断调温件510是否达到设定温度(例如,
±
1度范围内;),若是,控制装置控制调温件510间歇式加热。在调温件510加热的过程中,过热开关540实施过热保护。过热开关540的触发原理为过热后过热开关540中的两触片形变超出范围,两触片断开,不需要电气逻辑判断。
68.请参照图6,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出的pcr反应装置17的正视图。导温件520为实心的,pcr管盖920可以上设有与导温件520相配的连接槽921,导温件520与pcr管910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能拆卸式连接。于一其他的实施例中,导温件520上设有插槽,pcr管盖920可以上设有与插槽相配的凸柱。
69.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导温件520上各设有一个卡槽521,pcr管盖920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连接槽921上各设有一个与卡槽521相配的弹片922。
70.退盖机构800包括至少一个退盖板801,退盖板801固定于安装座610,并沿导温件520的轴线设置。当导温件520与退盖板801之间进行相对移动时,退盖机构800通过退盖板801伸入卡槽521与弹片922之间,以使得导温件520与pcr管盖920分离。本实施例中退盖板801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卡槽521相对应。
71.导温件520与退盖板801之间进行相对移动具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是升降机构620带动导温件520上下移动,使得导温件520相对退盖板801上下移动;也可以是在退盖机构800中设置驱动退盖板801上下移动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气缸或丝杠电机。通过移动机构可以使退盖板801相对导温件520上下移动。
72.请参照图4和图5,于一操作过程中,平移机构630驱动安装座610并带动导温件520平移至压紧件700处,平移机构630驱动安装座610并带动导温件520插入压紧件700的驱动槽711内,平移机构630驱动导温件520移动以带动压紧件700平移,使得压紧件700的压杆720伸入凹槽911且压设于连接杆912,从而完成压紧联排管的操作,可以限制联排管的上下移动。
73.完成压紧联排管的操作后,平移机构630驱动安装座610并带动导温件520平移至存盖孔311,升降机构620驱动导温件520下移,导温件520插入pcr管盖920的连接槽921内,同时pcr管盖920上的弹片922嵌入导温件520的卡槽521内,使得导温件520与pcr管盖920固定连接,pcr管盖920能随着导温件520一起移动,完成取盖操作。
74.完成取盖操作后,升降机构620驱动导温件520并带动pcr管盖920上移,平移机构630驱动安装座610并带动导温件520和pcr管盖920平移至pcr管区301。升降机构620驱动导温件520并带动pcr管盖920下移,pcr管盖920改设于pcr管910,完成压盖操作。
75.完成压盖操作后,可以通过第二温控机构500对导温件520进行加热,导温件520的温度传导至pcr管910内的试剂,进行加热转化操作。
76.完成加热转化操作后,升降机构620驱动导温件520并带动pcr管盖920上移,此时由于压紧件700压紧联排管,则可以在升降机构620的带动下使得联排管的pcr管910和pcr管盖920分离,完成对pcr管910的开盖操作。
77.完成pcr管910的开盖操作后,平移机构630驱动安装座610并带动导温件520平移至存盖孔311,升降机构620驱动导温件520并带动pcr管盖920继续上移,使得导温件520与退盖板801之间进行相对移动,令退盖板801伸入卡槽521与弹片922之间,以使得导温件520与pcr管盖920分离,pcr管盖920下落至存盖孔311,完成脱盖操作。
78.请参照图1-图6,下面为试剂检测系统10的一种使用方法,用于进行核酸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79.步骤s101:试剂检测系统10开机,第一温控机构400对整个试剂盒300自动控温4℃。
80.步骤s102:通过样本处理装置16和第一机械手121中对样本架中的样本管进行分杯和开盖等处理。同时,通过第二机械手122的移液枪向位于核酸提取装置15处的提取耗材中添加提取试剂(裂解液、洗涤液、洗脱液、磁珠等)。
81.步骤s103:通过第二机械手122的移液枪向位于核酸提取装置15处的提取耗材中加入样本管中的样本。
82.步骤s104:通过核酸提取装置15进行核酸提取(裂解、洗涤、洗脱)。
83.步骤s105:提取结束后,通过第二机械手122的移液枪将核酸提取的产物转移至pcr管910中pcr管区301的pcr管910内。
84.步骤s106:通过第二机械手122的移液枪向pcr管910内放入引物、蛋白酶等pcr试剂进行体系构建。
85.步骤s107:通过第二温控机构500完成取盖、压盖和脱盖操作。
86.步骤s108:通过第三机械手123将压盖后的pcr管910转移至离心装置13,进行离心。
87.步骤s109:离心完成后通过第三机械手123将pcr管910转移至pcr检测装置14进行检测。
88.请参照图1-图6,下面为试剂检测系统10的一种使用方法,用于进行甲基化实验,包括如下步骤:
89.步骤s201:试剂检测系统10开机,第一温控机构400对整个试剂盒300自动控温4℃。
90.步骤s202:通过样本处理装置16和第一机械手121中对样本架中的样本管进行分杯和开盖等处理。同时,通过第二机械手122的移液枪向位于核酸提取装置15处的提取耗材中添加提取试剂(裂解液、洗涤液、洗脱液、磁珠等)。
91.步骤s203:通过第二机械手122的移液枪向位于核酸提取装置15处的提取耗材中加入样本管中的样本。
92.步骤s204:通过核酸提取装置15进行第一次核酸提取(裂解、洗涤、洗脱)。
93.步骤s205:提取结束后,通过第二机械手122的移液枪将核酸提取的产物转移至pcr管910中pcr管区301的pcr管910内。
94.步骤s206:通过第二机械手122的移液枪向pcr管910内放入水和转化剂(重亚硫酸钠)等试剂进行体系构建。
95.步骤s207:通过第二温控机构500完成取盖和压盖操作。
96.步骤s208:通过第二温控机构500对pcr管910进行加热转化操作(加热过程实施例:95℃5min

60℃20min

95℃5min

60℃20min)。
97.步骤s209:加热转化操作完毕后,通过第二温控机构500完成对pcr管910的开盖和脱盖操作。
98.步骤s210:通过第二机械手122的移液枪将pcr管910内甲基化产物转移至核酸提取装置15。
99.步骤s211:通过核酸提取装置15进行第二次核酸提取(执行4次洗涤,1次洗脱;与第一次核酸提取的区别在于不用裂解)。同时,第一温控机构400工作(或开机即进行制冷),对pcr管区301施加低温。
100.步骤s212:待第一温控机构400温度稳定在4℃后,在pcr管910内放入引物、蛋白酶等试剂。
101.步骤s213:第二次核酸提取结束后,通过第二机械手122的移液枪将第二次核酸提取产物转移回pcr自动温控装置进行体系构建(将pcr试剂添加入pcr管910内)。
102.步骤s214:通过第二温控机构500完成取盖、压盖和脱盖操作。
103.步骤s215:通过第三机械手123将压盖后的pcr管910转移至离心装置13,进行离
心。
104.步骤s216:离心完成后通过第三机械手123将pcr管910转移至pcr检测装置14进行检测。
10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