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反应芯片和生化反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6518发布日期:2022-09-21 10: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生化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生化反应单元;其中,所述生化反应单元包括:加样口、排气口、裂解腔、连通腔、一级反应腔、第一流体控制阀、混合腔、第二流体控制阀、分配腔、以及至少两个沿生化反应芯片旋转方向依次分布的二级反应腔;所述加样口和所述排气口均与所述裂解腔连通;所述裂解腔、所述一级反应腔、所述混合腔、所述分配腔和所述二级反应腔自所述生化反应单元的近心端向所述生化反应单元的远心端依次分布,所述裂解腔、所述连通腔、所述一级反应腔、所述第一流体控制阀、所述混合腔、所述第二流体控制阀、所述分配腔和所述二级反应腔依次连通,且所述混合腔通过所述连通腔和所述裂解腔连通;所述连通腔和所述裂解腔的连接口、所述连通腔和所述一级反应腔的连接口、所述连通腔和所述混合腔的连接口自所述生化反应单元的近心端向所述生化反应单元的远心端依次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和所述裂解腔的连接口、所述连通腔和所述一级反应腔的连接口沿离心方向依次分布;所述连通腔和所述一级反应腔的连接口、所述连通腔和所述混合腔的连接口沿所述生化反应芯片的旋转方向依次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和所述裂解腔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裂解腔的远心端;和/或,所述连通腔和所述一级反应腔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一级反应腔的近心端;和/或,所述连通腔和所述混合腔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混合腔的近心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口和所述排气口均设置于所述裂解腔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为能够供气液交换流动的腔体,所述第二流体控制阀为能够供气液交换流动的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化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控制阀为毛细通道,且所述第二流体控制阀自所述生化反应单元的近心端向所述生化反应单元的远心端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阀为定量控释阀以使所述一级反应腔内的流体按照第一设定量流入所述混合腔;和/或,第二流体控制阀为定量控释阀以使所述混合腔内的流体按照第二设定量进入所述分配腔;和/或,所述分配腔包括分配池和与所述分配池连通的称量池;所述生化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三流体控制阀;其中,所述分配池沿所述生化反应芯片的旋转方向依次延伸,每个所述二级反应腔对应一个所述称量池;所述分配池通过所述第二流体控制阀和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称量池通过所述第三流体控制阀和所述二级反应腔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化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池的称量近心段的厚度小于所述称量池的称量远心段的厚度;
和/或,所述称量池的宽度自所述称量池的远心端至所述称量池的近心端逐渐减小。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控制阀为虹吸阀,所述第二流体控制阀为毛细通道;或者,所述第一流体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流体控制阀中至少一者为弹性可变形通道,所述弹性可变形通道包括:通道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道主体内壁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能够封闭所述通道主体,且所述凸出部能够在预设压力作用下变形以打开所述通道主体。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化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体控制阀为弹性可变形通道,所述弹性可变形通道包括:通道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道主体内壁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能够封闭所述通道主体,且所述凸出部能够在预设压力作用下变形以打开所述通道主体。11.一种生化反应设备,包括:生化反应芯片,以及驱动所述生化反应芯片旋转的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芯片为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生化反应芯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化反应芯片和生化反应设备,生化反应芯片包括至少一个生化反应单元;生化反应单元包括:裂解腔、均与裂解腔连通的加样口和排气口、连通腔、一级反应腔、第一流体控制阀、混合腔、第二流体控制阀、分配腔、至少两个二级反应腔;裂解腔、连通腔、一级反应腔、第一流体控制阀、混合腔、第二流体控制阀、分配腔和二级反应腔依次连通,混合腔通过连通腔和裂解腔连通。上述生化反应芯片通过将两级扩增反应串联,在实现了多靶标检测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同时,通过将多余裂解产物作为二级扩增反应的配制液来使用,避免了配制液的单独加入以及控释,简化了生化反应芯片的结构,有利于芯片的小型化。有利于芯片的小型化。有利于芯片的小型化。


技术研发人员:白亮 王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泰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2/9/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