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的给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1399发布日期:2022-07-05 19:3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用于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的给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氧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的给氧装置,属于酿造生产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酱香型白酒的酱香风格的形成与堆积发酵过程密不可分。例如《酱香型白酒酿造》(作者熊子书.1994年出版)一文中:在相同条件下,堆积温度越高、堆积越均匀的产酱香越好。但目前对高温堆积发酵的技术研究不多,主要集中于堆积发酵中微生物变化的研究,例如《大曲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和实践》(作者王邦坤.2010年出版)中研究发现了堆积发酵过程中细菌是优势菌,其生长与对酒中的香味成分产生密不可分;据《酱香型酒糟醅堆积过程温度和微生物区系变化及其规律性》(作者唐玉明、任道群、姚万春、卓毓崇、何世兴、云敏.2007年出版)一文中:研究堆积过程中糟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
3.酱香型酒的生产以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每年的端午制曲,重阳下沙,发酵一轮次后陆续进行糙沙和后几轮次的生产。由于前几轮次堆积发酵处于冬季,冬季的气候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容易出现堆子升温不均匀或升温缓慢而导致的堆积发酵时间过长的情况(堆积时间长达6-8天),从而延长了生产时间,甚至影响出酒率的情况。因此,如何保证糟醅在堆积过程中的稳定均匀升温是目前堆积发酵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堆子升温不均匀或升温缓慢现象的用于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的给氧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的给氧装置,所述的给氧装置包括支撑骨架和储氧机构,在所述的支撑骨架上设置有给氧结构,布置在支撑骨架内的储氧机构通过给氧结构向周边堆积的糟醅中输出氧气。
6.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支撑骨架为一个柱状筒体,所述的给氧结构为设置在柱状筒体壁面上的圆孔,储氧机构布置在柱状筒体的内腔中。
7.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储氧机构为布置在柱状筒体内腔中的洁净棉花团。
8.进一步的是,所述的给氧装置还包括破堆组件,埋设在糟醅发酵堆中的支撑骨架通过所述的破堆组件在外部驱动力的配合提出糟醅发酵堆的过程中从内部破除该糟醅发酵堆。
9.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破堆组件包括吊环提手和连接标示件,所述的吊环提手通过所述的连接标示件与支撑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连接标示件为一根圆柱钢棒或为一根连接软绳。
11.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支撑骨架、吊环提手以及圆柱钢棒或连接软绳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12.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柱状筒体为一个直径不低于38cm、高度不低98cm的圆柱状筒体,在该圆柱状筒体的内部还布置有十字型加强筋;圆孔的直径不超过1.5cm,相邻两个圆孔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2cm。
13.进一步的是,所述圆柱钢棒的长度不超过1.2m。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个包括支撑骨架和储氧机构的给氧装置,然后再在所述的支撑骨架上设置有给氧结构,并将布置在支撑骨架内的储氧机构通过给氧结构向周边堆积的糟醅中输出氧气。这样,当将本技术提供的给氧装置布置到糟醅发酵堆中,通过储存在支撑骨架内的储氧机构缓慢的向糟醅发酵堆子中输入氧气,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堆子中堆积紧密而缺少氧气造成的升温不均匀或升温缓慢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糟醅堆积发酵的效果,缩短了糟醅堆积发酵的时间,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达到提高出酒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的给氧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支撑骨架沿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17.图中标记为:支撑骨架1、给氧结构2、破堆组件3、吊环提手4、连接标示件5、十字型加强筋6。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有效改善堆子升温不均匀或升温缓慢形象的用于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的给氧装置。所述的给氧装置包括支撑骨架1和储氧机构,在所述的支撑骨架1上设置有给氧结构2,布置在支撑骨架1内的储氧机构通过给氧结构2向周边堆积的糟醅中输出氧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个包括支撑骨架和储氧机构的给氧装置,然后再在所述的支撑骨架上设置有给氧结构,并将布置在支撑骨架内的储氧机构通过给氧结构向周边堆积的糟醅中输出氧气。这样,当将本技术提供的给氧装置布置到糟醅发酵堆中,通过储存在支撑骨架内的储氧机构缓慢的向糟醅发酵堆子中输入氧气,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堆子中堆积紧密而缺少氧气造成的升温不均匀或升温缓慢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糟醅堆积发酵的效果,缩短了糟醅堆积发酵的时间,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达到提高出酒率的目的。
19.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本技术所述的给氧装置在糟醅堆中的布置,便于后续的破堆取出以及发酵过程中的给氧,本技术所述的支撑骨架1为一个柱状筒体,所述的给氧结构2为设置在柱状筒体壁面上的圆孔,储氧机构布置在柱状筒体的内腔中。此时,所述的柱状筒体优选为一个直径不低于38cm、高度不低98cm的圆柱状筒体,在该圆柱状筒体的内部还布置有十字型加强筋6;圆孔的直径不超过1.5cm,相邻两个圆孔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2cm。进一步的,为了在保证供氧适度的前提下尽可以的降低生产成本,所述的储氧机构为布置在柱状筒体内腔中的洁净棉花团。
20.相应的,为了便于发酵完成后的破堆,本技术所述的给氧装置还包括破堆组件3,埋设在糟醅发酵堆中的支撑骨架1通过所述的破堆组件3在外部驱动力的配合提出糟醅发酵堆的过程中从内部破除该糟醅发酵堆。此时,所述的破堆组件3可以设置为包括吊环提手
4和连接标示件5的结构,所述的吊环提手4通过所述的连接标示件5与支撑骨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相应的,所述的连接标示件5为一根圆柱钢棒或为一根连接软绳。根据食品安全卫生需要,本技术所述的支撑骨架1、吊环提手4以及圆柱钢棒或连接软绳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圆柱钢棒的长度不超过1.2m。
21.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的给氧装置给堆子供氧还具有以下优点,
22.1)本技术在堆积发酵过程中,在堆子中间放置一个简单的储氧装置,储氧装置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持续为堆心周围的糟醅提供氧气,有效解决了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受氧气制约的问题,提高了堆积发酵的效率。填充的棉花使得氧气的释放过程变成了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使得堆积发酵过程更加稳定。并且洁净的棉花可以循环使用,为酱香型白酒的堆积发酵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堆积发酵装置和方法,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
23.2)由于设置有加强筋,具备了抵抗一定形变的能力;
24.3)由于其顶部设有吊环,方便在开始堆积和破堆入窖的过程中,使用行车进行起吊和安放,以及装置中部的连接棒使整个装置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更加方便了在破堆入窖时找到并用行车吊出,极大的节约了时间和减少了劳动强度。
25.本技术简单实用,较好的提高了堆积发酵和窖池发酵效率,缩短了发酵时间和生产时间。
26.具体实施例
27.针对目前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实施且简单实用的酱香型白酒的堆积发酵装置,以解决目前存在的堆子升温不均匀或升温缓慢而导致的堆积发酵时间和发酵时间长,出酒率偏低等问题。
28.采取在堆积发酵的过程中,在堆子中间放置一个储氧装置,其装置示意图和具体结构如下所示:
29.1)顶部设置有一个吊环1,方便开始堆积时和破堆入窖时行车的起吊;
30.2)中间是一根长度为1m起连接作用的圆柱棒2,使其达到一定的长度,方便在破堆入窖的过程中快速找到并方便拔出;
31.3)下部是具有中空的柱状结构3,且表面布满了大量的通风口4(直径为40cm,高为1m,孔径为1cm,孔距为1cm),在堆积发酵过程中将储存的氧气持续的释放到堆积的糟醅中。为了防止形变,加入了加强筋(仰视图中的5),并在内部填充有洁净的棉花,使其中的氧气缓慢释放。所有结构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32.其主要步骤如下所示:
33.1)使用行车将储氧装置放置于后期堆积糟醅的位置;
34.2)将摊晾糟醅摊晾至35-45℃,加入糟醅总量的10-14%的曲药和1%-3%的酒尾,并拌和均匀;
35.3)再用行车将糟醅抱置于填充有洁净的棉花的储氧装置的上方并放下,使储氧装置处于堆子的中央,并收拢糟醅为圆锥状;
36.4)待堆子外层的温度达到45-50℃,并且表层有3cm的白色菌丝时,开始破堆入窖;
37.5)先将储氧装置吊走,然后将糟醅混合均匀的入窖,并封窖。
38.实施例一
39.1)使用行车将储氧装置放置于后期堆积糟醅的位置。装置顶部设置有吊环。中部是一根长度为1m起连接作用的圆柱棒,使其达到一定的长度。下部为中空结构,其表面设有大量的通风孔。所述储氧装置的下部直径为40cm,高度为1m,通风孔的孔径为1cm,孔距为1cm。所有结构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40.2)将摊晾糟醅摊晾至35-42℃,加入糟醅总量的14%的曲药和2%的酒尾,并拌和均匀;
41.3)再用行车将糟醅抱置于填充有洁净的棉花的储氧装置周围,使储氧装置处于堆子的中央,并使糟醅保持圆锥状;
42.4)堆积时间为5-7d,待温度达到45-52℃,并且表层有3cm的白色菌丝时,开始破堆入窖;
43.5)先将储氧装置吊走,然后将糟醅混合均匀的入窖,并封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