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19522阅读:来源:国知局
单元醇一起加入反应釜, 在搅拌作用下,微波加热到30°C,保温3小时;所述微波加热的功率为0. 8kW,频率为 1200MHz; (2) 过滤后加去离子水萃取,静置分离,取下层液体置于反应釜中; (3) 再向反应釜中加入阻燃增效组合物,在搅拌作用下,超声处理1. 5小时;所述超声 波处理的功率为150W,频率为20kHz; (4) 冷却,过滤,洗涤反应产物,干燥后,即得到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
[0027] 本实施例产品收率为92. 5% ;在马弗炉中300°C灼烧30分钟,失重1. 3%,将产品放 置水中一周不下沉,说明疏水性能很好。
[0028] 对比例1 一种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为:有机硅树脂40份、有机硅弹性 体30份、硫化胺15份、二氧化锑6份、硅烷偶联剂3份、氢氧化钠8份、醇100份、氢氧化镁 13份、硅藻土 8份、聚氧化磷10份、去离子水50份。
[0029] 所述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具体步骤为: (1) 先将有机硅树脂、有机硅弹性体粉碎成粒径不大于2mm的颗粒,然后与硫化胺、 二氧化锑、硅烷偶联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镁、硅藻土、聚氧化磷和单元醇一起加入反应釜, 在搅拌作用下,微波加热到30°C,保温3小时;所述微波加热的功率为0. 8kW,频率为 1200MHz; (2) 过滤后加去离子水萃取,静置分离,取下层液体置于反应釜中; (3) 冷却,过滤,洗涤反应产物,干燥后,即得到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
[0030] 本实施例产品收率为86. 7% ;在马弗炉中300°C灼烧30分钟,失重4. 5%,将产品放 置水中一周不下沉,说明疏水性能很好。
[0031] 对比例2 一种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为:有机硅树脂40份、有机硅弹性 体30份、硫化胺15份、二氧化锑6份、硅烷偶联剂3份、氢氧化钠8份、醇100份、氢氧化镁 13份、硅藻土 8份、聚氧化磷10份、去离子水50份、阻燃增效组合物7份;所述阻燃增效组 合物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碳纳米管1份、纳米介孔分子筛1份、微米氮化硅2份、微米碳化 硅3份。
[0032] 所述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 先将有机硅树脂、有机硅弹性体粉碎成粒径不大于2mm的颗粒,然后与硫化胺、 二氧化锑、硅烷偶联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镁、硅藻土、聚氧化磷和单元醇一起加入反应釜, 在搅拌作用下,微波加热到30°C,保温3小时;所述微波加热的功率为0. 8kW,频率为 1200MHz; (2) 过滤后加去离子水萃取,静置分离,取下层液体置于反应釜中; (3) 再向反应釜中加入阻燃增效组合物,在搅拌作用下,超声处理1. 5小时;所述超声 波处理的功率为150W,频率为20kHz; (4) 冷却,过滤,洗涤反应产物,干燥后,即得到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
[0033]本实施例产品收率为89. 8%;在马弗炉中300°C灼烧30分钟,失重2. 4%,将产品放 置水中一周不下沉,说明疏水性能很好。
[0034] 对比例3 一种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为:有机硅树脂40份、有机硅弹性 体30份、硫化胺15份、二氧化锑6份、硅烷偶联剂3份、氢氧化钠8份、醇100份、氢氧化镁 13份、硅藻土 8份、聚氧化磷10份、去离子水50份、阻燃增效组合物12份;所述阻燃增效 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碳纳米管2份、纳米介孔分子筛3份、微米氮化硅3份、微米碳 化硅4份。
[0035]所述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0036]本实施例产品收率为90. 1%;在马弗炉中300°C灼烧30分钟,失重2. 2%,将产品放 置水中一周不下沉,说明疏水性能很好。
[0037] 对比例4 一种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为:有机硅树脂40份、有机硅弹性 体30份、硫化胺15份、二氧化锑6份、硅烷偶联剂3份、氢氧化钠8份、醇100份、氢氧化镁 13份、硅藻土 8份、聚氧化磷10份、去离子水50份、阻燃增效组合物17份; 所述阻燃增效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碳纳米管3份、纳米介孔分子筛5份、微米 氮化娃4份、微米碳化娃5份。
[0038]所述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0039]本实施例产品收率为89. 5% ;在马弗炉中300°C灼烧30分钟,失重2. 8%,将产品放 置水中一周不下沉,说明疏水性能很好。
[0040] 应用例 将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阻燃剂添加到高聚物聚丙烯(PP)中,并与未添加阻燃剂的高 聚物聚丙烯进行对比。试样制备方法是:分别采用20重量份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阻 燃剂与75重量份聚丙烯和5重量份马来酸配接枝聚丙烯熔融共混,即得到阻燃聚丙烯。
[0041] 然后将该阻燃聚丙稀干燥后压板,裁切成130_X13_X3mm和 130mmX6. 5mmX3mm的标准样条,按ASTMD635-77标准在CZF-3型水平垂直燃烧测定仪上 进行UL-94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按ASTMD2863-77标准在HC-2型氧指数仪上测试;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对其他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其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0042]表1阻燃聚丙烯评价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添加实施例1-3制备的阻燃剂的阻燃聚丙烯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可使 得聚丙烯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级,极限氧指数可达38. 5%以上; 其阻燃性显著优于添加对比例1-4制备的阻燃剂。另外,聚丙烯燃烧时的发烟情况和滴落 情况,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0043]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 做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为:有机硅树脂 30-50份、有机硅弹性体20-40份、硫化胺10-20份、二氧化锑5-7份、硅烷偶联剂1-5份、氢 氧化钠5-10份、醇80-120份、氢氧化镁10-15份、硅藻土 5-10份、聚氧化磷5-15份、去离 子水40-60份、阻燃增效组合物2-17份; 所述有机硅树脂由式1的平均组成式表示并且包含式2的硅氧烷单元 [式1] (R3Si01/2)a(R2Si02/2)b(RSi03/2)c(Si04/2) d [式2] RlR2Si02/2 其中,在a+b+c+d为1,且Rl和R2中的至少一个表示芳基的情况下,R是与硅原子直 接连接的取代基,且各自独立地表示烷氧基、羟基、环氧基或一价烃基; 所述有机硅弹性体是由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份计为90:15-100 :10的比例混合 制备的双组份固化型橡胶;所述阻燃增效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碳纳米管1-3份、纳 米介孔分子筛1-5份、微米氮化硅2-4份、微米碳化硅3-5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树脂式 中的Rl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烷氧基和环氧基,R3表示羟基,a是在0 < a < 0.3的 范围内,b是在0 < b彡0. 6的范围内,c是在0 < c彡0. 5的范围内,d是在0彡 d彡0. 2的范围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弹性体 的A、B组分由分别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制备而成: A组分:乙烯基聚硅氧烷20-30份,表面处理和活化的纳米二氧化硅1-6份,含活性基 团的硅树脂2-4份,含氢硅油交联剂1-3份,速度控制剂0. 02-0. 12份; B组分:铂系催化剂0. 03-0. 3份,二甲苯6-8份; 所述阻燃增效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碳纳米管5份、纳米介孔分子筛5份、纳米 凹凸棒土 5份、微米氮化娃2份、微米碳化娃2份。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 料为:有机硅树脂35-45份、有机硅弹性体25-35份、硫化胺12-18份、二氧化锑5. 5-6. 5份、 硅烷偶联剂2-4份、氢氧化钠6-8份、醇90-110份、氢氧化镁12-14份、硅藻土 6-8份、聚氧 化磷10-15份、去离子水50-60份、阻燃增效组合物10-17份。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原料 为:有机硅树脂40份、有机硅弹性体30份、硫化胺15份、二氧化锑6份、硅烷偶联剂3份、 氢氧化钠7份、醇100份、氢氧化镁13份、硅藻土 7份、聚氧化磷12份、去离子水55份、阻 燃增效组合物13份。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增效组 合物按照重量份的组分为:碳纳米管2份、纳米介孔分子筛4份、微米氮化硅3份、微米碳化 硅4份。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 是KH560硅烷偶联剂。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的碳原子 数为1-5个。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硅树脂的阻燃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为:有机硅树脂30-50份、有机硅弹性体20-40份、硫化胺10-20份、二氧化锑5-7份、硅烷偶联剂1-5份、氢氧化钠5-10份、醇80-120份、氢氧化镁10-15份、硅藻土5-10份、聚氧化磷5-15份、去离子水40-60份、阻燃增效组合物2-17份。本发明疏水性能很好,可使得聚丙烯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级,极限氧指数可达38.5%以上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也得到明显改善。
【IPC分类】C08K13/06, C08K3/36, C08K5/05, C08L83/07, C08K3/34, C08L83/04, C08K7/24, C08K3/22, C08L23/12
【公开号】CN105038243
【申请号】CN201510394699
【发明人】唐红旗
【申请人】安徽红阳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