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CO2用乙烯砜型活性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646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临界CO2用乙烯砜型活性分散染料,其特征在于:活性分散染料结构如Ⅰ所示,

式中R1、R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H,Cl,Br,CN或NO2;R3选自H,CH3,OCH3或OCH2CH3;R4选自H,NHCOCH3,NHCOC2H5或C1-C5烷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CO2用乙烯砜型活性分散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式中R1、R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H,Br,CN;R3选自H或OCH3;R4选自H或NHCOCH3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CO2用乙烯砜型活性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缚酸剂存在下,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Ⅲ反应生成偶合组分中间体化合物Ⅳ,然后化合物Ⅳ再与化合物Ⅴ反应生成化合物Ⅰ,反应式如下: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CO2用乙烯砜型活性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偶合组分的制备:将含氨基的苯胺类化合物(Ⅲ)、烯丙基溴(Ⅱ)、缚酸剂、催化剂全部溶解到溶剂中,于0-150℃进行反应0.1-8h,得到偶合组分中间体(Ⅳ);其中,含氨基的苯胺类化合物、烯丙基溴和缚酸剂的加料摩尔比为1:2-10:2-10,催化剂的用量为含氨基的苯胺类化合物质量的0.01-10%;

(2)重氮化反应:将对乙烯砜基苯胺类化合物与重氮化试剂于-10-25℃发生重氮化反应0.1-4h,得到重氮化反应液;其中,乙烯砜基苯胺类化合物与重氮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0.9-1.2;

(3)偶合反应:将上述偶合组分中间体(Ⅳ)分散到溶剂中,在搅拌条件下滴加步骤(2)所得重氮化反应液进行偶合反应,反应温度为0-25℃,反应时间为0.1-4h,而后在20-70℃,保温0.5-4h后,得结构如Ⅰ所示的活性分散染料;其中,偶合组分中间体(Ⅳ)与重氮化反应液中重氮组分摩尔比为1:0.9-1.2;偶合组分中间体(Ⅳ)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30。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CO2用乙烯砜型活性分散染料的 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溶剂为水或有机溶剂;其中,有机溶剂为不与体系中任何原料发生反应的惰性溶剂;

所述步骤(1)中的催化剂为相转移催化剂;

所述步骤(1)中的缚酸剂为无机碱或有机碱。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临界CO2用乙烯砜型活性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溶剂为乙腈、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氯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环丁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相转移催化剂选自季铵盐或冠醚,其中季铵盐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冠醚为18冠6、15冠5或环糊精;

所述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有机碱为三乙胺、吡啶或含有取代基的吡啶。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CO2用乙烯砜型活性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乙烯砜基苯胺类化合物结构如Ⅴ所示:

其中式Ⅴ中R1、R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H,Cl,Br,CN或NO2

8.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CO2用乙烯砜型活性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重氮化试剂为亚硝酰硫酸、亚硝酸酯或亚硝酸钠;其中,亚硝酸酯为亚硝酸叔丁酯、亚硝酸异丁酯或亚硝酸异戊酯;乙烯砜基苯胺与重氮化试剂摩尔比为1:0.9-1.2。

9.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CO2用乙烯砜型活性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偶合反应所用溶剂为有机溶剂和/或水;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醋酸、丙酸、甲酸、四氢呋喃、乙腈、丙酮、醋酸、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CO2用乙烯砜型活性分散染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状态下对纤维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