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6106阅读:1098来源:国知局
水洗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松脂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洗釜。



背景技术:

松脂是由松类树干分泌出的树脂,属于树木生理活动的产物,在空气中呈粘滞液或块状固体,含有丰富的松香和松节油。松香和松节油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工基本原料,其中,松香不溶于水,具有防腐、绝缘、粘合、软化等性能,是合成橡胶、油漆、肥皂、乳化剂、造纸等多个化工产品的主要原辅料,松节油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挥发油,广泛应用于油漆、制革等行业。

松脂在采集的过程中,有很多杂质会混入其中,在进行生产加工时,首先要对混入松脂中的杂质进行清除。对于松脂中的杂质,常用的方法是用水洗法进行粗清洗,即用一定比例的松节油对松脂进行溶解,将溶解后的松脂液喷洒到清洗罐的水中,与水接触,用水将松脂液中的杂质洗除。现有的清洗罐在罐外增加一个搅拌电机,用搅拌电机带动罐内的搅拌叶轮转动,搅拌叶轮在罐内空旷的水体中搅动,促使杂质从松脂液中脱出。这样的设备结构简单,搅拌方式单一,水洗效果差,即使注入大量清水也难以充分洗除杂质,并且处理效率很低,浪费水电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水洗设备水洗效果差、处理效率低、浪费水电资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洗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水洗釜,釜体由下至上包括底板、侧板和顶盖,上述侧板内壁固定有搅拌台,上述搅拌台的侧壁与上述侧板的内壁紧密贴合;上述搅拌台内设有竖立的搅拌腔和通气腔;上述搅拌腔在上述搅拌台顶面形成原液入口,上述搅拌腔在上述搅拌台底面形成渣液出口;上述通气腔在上述搅拌台顶面形成出气口,上述通气腔在上述搅拌台底面形成入气口;釜体内设有竖立的搅拌器,上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杆和刀片,上述搅拌杆的一端与上述顶盖转动连接,另一端经上述原液入口伸入上述搅拌腔中,上述搅拌杆伸入上述搅拌腔的杆身外壁固定有上述刀片,上述刀片的刀口与上述搅拌腔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上述原液入口上方,上述顶盖内壁设有竖直的喷脂管和喷水管;上述底板底部设有排渣管,上述排渣管上设有排渣阀;上述底板上固定有排液管,上述排液管的入口位于上述搅拌台底面与上述排渣管的入口之间,上述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刀片沿上述搅拌杆的杆身竖直设置,上述刀片的刀背与上述搅拌杆固定连接,上述刀片的刀口由上述搅拌杆的杆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上述搅拌腔的内壁向上述搅拌台内部凹进,形成与上述刀口适配的凹形腔。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刀片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至少2个凸出部,上述搅拌腔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至少2个凹形腔;上述凸出部与上述凹形腔数量相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上述凸出部与上述凹形腔相互适配。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刀片包括至少2片,各刀片围绕上述搅拌杆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搅拌台顶面设有凹坑,上述原液入口位于上述凹坑底部,上述出气口位于上述凹坑外。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搅拌腔包括至少2个,各搅拌腔上方均设有上述喷脂管和上述喷水管,各搅拌腔内均设有上述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底板呈向下凹陷的漏斗形,上述排液管水平固定在上述底板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顶盖外壁上设有电机,上述搅拌杆伸出上述顶盖外侧与上述电机通过齿轮组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喷脂管向搅拌台喷洒松脂液,同时利用喷水管向搅拌台喷洒清水,松脂液和清水从搅拌台顶面上的原液入口流入搅拌腔中,搅拌器在搅拌腔中高速旋转,松脂液和清水在搅拌腔中经搅拌器刀片的刮动被混合均匀,松脂液中粘附的杂质经过清水的稀释被洗出。松脂液和杂质经过水洗后从搅拌台底面上的渣液出口流出,杂质在底板上经过静止沉降后,开启排渣阀可以将杂质从排渣管排出;开启排液阀则可以将清洗后的洁净松脂液从底板上的排液管抽出。这样,即达到了对松脂液进行水洗并去除杂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使松脂液和清水共同流入搅拌腔与搅拌器刀片之间的间隙,利用搅拌器刀片与搅拌腔内壁之间的相对运动使松脂液和清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松脂液的充分稀释,使杂质能够被充分洗出,摒弃了现有水洗设备粗略式的搅拌水洗方式,在达到更好的水洗效果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提高了水洗处理效率,节约了电力资源。

搅拌台的侧壁与侧板的内壁紧密贴合,搅拌台将喷脂喷水空间与排液排渣空间隔离开,喷脂喷水在搅拌台上方进行,排液排渣在搅拌台下方进行,这样能够防止水洗前的原液与水洗后的渣液混合。通气腔贯通搅拌台,使搅拌台上下方的空间连通,在水洗的过程中,需要使排渣管上的排渣阀和排液管上的排液阀保持关闭状态,所以搅拌台底面与底板之间的空间处于封闭状态,松脂液和清水无法往下流动,在搅拌台内开设通气腔则可以使搅拌台下方空间与搅拌台上方空间保持气压平衡,松脂液和清水可以沿搅拌腔顺利往下流动。

刀片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至少2个凸出部,搅拌腔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至少2个凹形腔,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凸出部与凹形腔相互适配,松脂液与清水混合形成的原液在流经搅拌腔时,可以得到多重水洗效果,混合更加均匀,稀释效果更好。

刀片包括至少2片,各刀片围绕搅拌杆的中心轴均匀分布,搅拌器在旋转过程中可以保持更好的力学平衡,同时,设置多个刀片可以得到多重水洗效果,混合更加均匀,稀释效果更好。

搅拌台顶面设有凹坑,原液入口位于凹坑底部,出气口位于凹坑外。凹坑有利于松脂液和清水沿凹坑的内壁往原液入口流入,防止松脂液和清水从出气口倒灌进入通气腔,与通气腔下方的洁净松脂液混合。

底板设置为向下凹陷的漏斗形,有助于杂质的沉降作用,使杂质往底板中心处的最低点汇聚,方便排渣。

本实用新型至少能够达到一项以下有益效果:

1.松脂液与清水混合后的原液,能够在搅拌器刀片与搅拌腔内壁之间的狭小间隙中得到充分混合和稀释,水洗效果好,能够充分去除松脂液中的杂质,只需少量清水即可达到良好的水洗功效,能够大幅度节约水资源;

2.刀片设置为多个凸出部,搅拌腔设置为多个凹形腔,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凸出部与凹形腔相互适配,水洗处理效率高,节约电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搅拌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序号及其对应名称如下:

底板1、侧板2、顶盖3、搅拌台4、搅拌腔5、通气腔6、原液入口7、渣液出口8、出气口9、入气口10、搅拌杆11、刀片12、喷脂管13、喷水管14、排渣管15、排渣阀16、排液管17、刀背18、刀口19、凸出部20、凹形腔21、凹坑22、电机23、齿轮组24、排液阀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釜体由下至上包括底板1、侧板2和顶盖3。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侧板2内壁固定有搅拌台4,搅拌台4的侧壁与侧板2的内壁紧密贴合;搅拌台4内设有竖立的3个搅拌腔5和2个通气腔6;搅拌腔5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原液入口7,搅拌腔5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渣液出口8;通气腔6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出气口9,通气腔6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入气口10;釜体内设有竖立的3个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11和刀片12,搅拌杆11的一端与顶盖3转动连接,另一端经原液入口7伸入搅拌腔5中,搅拌杆11伸入搅拌腔5的杆身外壁固定有刀片12,刀片12的刀口与搅拌腔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原液入口7上方,顶盖3内壁设有竖直的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底板1底部设有排渣管15,排渣管15上设有排渣阀16;底板1上固定有排液管17,排液管17的入口位于搅拌台4底面与排渣管15的入口之间,排液管17上设有排液阀25。

刀片12沿搅拌杆11的杆身竖直设置,刀片12的刀背18与搅拌杆11固定连接,刀片12的刀口19由搅拌杆11的杆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20;搅拌腔5的内壁向搅拌台4内部凹进,形成与刀口19适配的凹形腔21。

刀片12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4个凸出部20,搅拌腔5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4个凹形腔21;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数量相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相互适配。

刀片12包括4片,各刀片12围绕搅拌杆11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搅拌台4顶面设有凹坑22,原液入口7位于凹坑22底部,出气口9位于凹坑22外。

搅拌腔5包括3个,各搅拌腔5上方均设有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各搅拌腔5内均设有搅拌器。

底板1呈向下凹陷的漏斗形,排液管17水平固定在底板1侧壁上。

顶盖3外壁上设有3个电机23,搅拌杆11伸出顶盖3外侧与电机23通过齿轮组24连接。

实施例2

侧板2内壁固定有搅拌台4,搅拌台4的侧壁与侧板2的内壁紧密贴合;搅拌台4内设有竖立的搅拌腔5和通气腔6;搅拌腔5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原液入口7,搅拌腔5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渣液出口8;通气腔6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出气口9,通气腔6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入气口10;釜体内设有竖立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11和刀片12,搅拌杆11的一端与顶盖3转动连接,另一端经原液入口7伸入搅拌腔5中,搅拌杆11伸入搅拌腔5的杆身外壁固定有刀片12,刀片12的刀口与搅拌腔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原液入口7上方,顶盖3内壁设有竖直的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底板1底部设有排渣管15,排渣管15上设有排渣阀16;底板1上固定有排液管17,排液管17的入口位于搅拌台4底面与排渣管15的入口之间,排液管17上设有排液阀25。

实施例3

侧板2内壁固定有搅拌台4,搅拌台4的侧壁与侧板2的内壁紧密贴合;搅拌台4内设有竖立的搅拌腔5和通气腔6;搅拌腔5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原液入口7,搅拌腔5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渣液出口8;通气腔6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出气口9,通气腔6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入气口10;釜体内设有竖立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11和刀片12,搅拌杆11的一端与顶盖3转动连接,另一端经原液入口7伸入搅拌腔5中,搅拌杆11伸入搅拌腔5的杆身外壁固定有刀片12,刀片12的刀口与搅拌腔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原液入口7上方,顶盖3内壁设有竖直的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底板1底部设有排渣管15,排渣管15上设有排渣阀16;底板1上固定有排液管17,排液管17的入口位于搅拌台4底面与排渣管15的入口之间,排液管17上设有排液阀25。

刀片12沿搅拌杆11的杆身竖直设置,刀片12的刀背18与搅拌杆11固定连接,刀片12的刀口19由搅拌杆11的杆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20;搅拌腔5的内壁向搅拌台4内部凹进,形成与刀口19适配的凹形腔21。

实施例4

侧板2内壁固定有搅拌台4,搅拌台4的侧壁与侧板2的内壁紧密贴合;搅拌台4内设有竖立的搅拌腔5和通气腔6;搅拌腔5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原液入口7,搅拌腔5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渣液出口8;通气腔6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出气口9,通气腔6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入气口10;釜体内设有竖立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11和刀片12,搅拌杆11的一端与顶盖3转动连接,另一端经原液入口7伸入搅拌腔5中,搅拌杆11伸入搅拌腔5的杆身外壁固定有刀片12,刀片12的刀口与搅拌腔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原液入口7上方,顶盖3内壁设有竖直的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底板1底部设有排渣管15,排渣管15上设有排渣阀16;底板1上固定有排液管17,排液管17的入口位于搅拌台4底面与排渣管15的入口之间,排液管17上设有排液阀25。

刀片12沿搅拌杆11的杆身竖直设置,刀片12的刀背18与搅拌杆11固定连接,刀片12的刀口19由搅拌杆11的杆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20;搅拌腔5的内壁向搅拌台4内部凹进,形成与刀口19适配的凹形腔21。

刀片12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2个凸出部20,搅拌腔5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2个凹形腔21;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数量相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相互适配。

实施例5

侧板2内壁固定有搅拌台4,搅拌台4的侧壁与侧板2的内壁紧密贴合;搅拌台4内设有竖立的搅拌腔5和通气腔6;搅拌腔5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原液入口7,搅拌腔5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渣液出口8;通气腔6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出气口9,通气腔6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入气口10;釜体内设有竖立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11和刀片12,搅拌杆11的一端与顶盖3转动连接,另一端经原液入口7伸入搅拌腔5中,搅拌杆11伸入搅拌腔5的杆身外壁固定有刀片12,刀片12的刀口与搅拌腔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原液入口7上方,顶盖3内壁设有竖直的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底板1底部设有排渣管15,排渣管15上设有排渣阀16;底板1上固定有排液管17,排液管17的入口位于搅拌台4底面与排渣管15的入口之间,排液管17上设有排液阀25。

刀片12沿搅拌杆11的杆身竖直设置,刀片12的刀背18与搅拌杆11固定连接,刀片12的刀口19由搅拌杆11的杆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20;搅拌腔5的内壁向搅拌台4内部凹进,形成与刀口19适配的凹形腔21。

刀片12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2个凸出部20,搅拌腔5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2个凹形腔21;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数量相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相互适配。

刀片12包括2片,各刀片12围绕搅拌杆11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实施例6

侧板2内壁固定有搅拌台4,搅拌台4的侧壁与侧板2的内壁紧密贴合;搅拌台4内设有竖立的搅拌腔5和通气腔6;搅拌腔5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原液入口7,搅拌腔5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渣液出口8;通气腔6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出气口9,通气腔6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入气口10;釜体内设有竖立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11和刀片12,搅拌杆11的一端与顶盖3转动连接,另一端经原液入口7伸入搅拌腔5中,搅拌杆11伸入搅拌腔5的杆身外壁固定有刀片12,刀片12的刀口与搅拌腔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原液入口7上方,顶盖3内壁设有竖直的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底板1底部设有排渣管15,排渣管15上设有排渣阀16;底板1上固定有排液管17,排液管17的入口位于搅拌台4底面与排渣管15的入口之间,排液管17上设有排液阀25。

刀片12沿搅拌杆11的杆身竖直设置,刀片12的刀背18与搅拌杆11固定连接,刀片12的刀口19由搅拌杆11的杆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20;搅拌腔5的内壁向搅拌台4内部凹进,形成与刀口19适配的凹形腔21。

刀片12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2个凸出部20,搅拌腔5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2个凹形腔21;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数量相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相互适配。

刀片12包括2片,各刀片12围绕搅拌杆11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搅拌台4顶面设有凹坑22,原液入口7位于凹坑22底部,出气口9位于凹坑22外。

实施例7

侧板2内壁固定有搅拌台4,搅拌台4的侧壁与侧板2的内壁紧密贴合;搅拌台4内设有竖立的搅拌腔5和通气腔6;搅拌腔5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原液入口7,搅拌腔5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渣液出口8;通气腔6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出气口9,通气腔6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入气口10;釜体内设有竖立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11和刀片12,搅拌杆11的一端与顶盖3转动连接,另一端经原液入口7伸入搅拌腔5中,搅拌杆11伸入搅拌腔5的杆身外壁固定有刀片12,刀片12的刀口与搅拌腔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原液入口7上方,顶盖3内壁设有竖直的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底板1底部设有排渣管15,排渣管15上设有排渣阀16;底板1上固定有排液管17,排液管17的入口位于搅拌台4底面与排渣管15的入口之间,排液管17上设有排液阀25。

刀片12沿搅拌杆11的杆身竖直设置,刀片12的刀背18与搅拌杆11固定连接,刀片12的刀口19由搅拌杆11的杆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20;搅拌腔5的内壁向搅拌台4内部凹进,形成与刀口19适配的凹形腔21。

刀片12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2个凸出部20,搅拌腔5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2个凹形腔21;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数量相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相互适配。

刀片12包括2片,各刀片12围绕搅拌杆11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搅拌台4顶面设有凹坑22,原液入口7位于凹坑22底部,出气口9位于凹坑22外。

搅拌腔5包括2个,各搅拌腔5上方均设有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各搅拌腔5内均设有搅拌器。

实施例8

侧板2内壁固定有搅拌台4,搅拌台4的侧壁与侧板2的内壁紧密贴合;搅拌台4内设有竖立的搅拌腔5和通气腔6;搅拌腔5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原液入口7,搅拌腔5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渣液出口8;通气腔6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出气口9,通气腔6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入气口10;釜体内设有竖立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11和刀片12,搅拌杆11的一端与顶盖3转动连接,另一端经原液入口7伸入搅拌腔5中,搅拌杆11伸入搅拌腔5的杆身外壁固定有刀片12,刀片12的刀口与搅拌腔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原液入口7上方,顶盖3内壁设有竖直的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底板1底部设有排渣管15,排渣管15上设有排渣阀16;底板1上固定有排液管17,排液管17的入口位于搅拌台4底面与排渣管15的入口之间,排液管17上设有排液阀25。

刀片12沿搅拌杆11的杆身竖直设置,刀片12的刀背18与搅拌杆11固定连接,刀片12的刀口19由搅拌杆11的杆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20;搅拌腔5的内壁向搅拌台4内部凹进,形成与刀口19适配的凹形腔21。

刀片12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2个凸出部20,搅拌腔5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2个凹形腔21;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数量相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相互适配。

刀片12包括2片,各刀片12围绕搅拌杆11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搅拌台4顶面设有凹坑22,原液入口7位于凹坑22底部,出气口9位于凹坑22外。

搅拌腔5包括2个,各搅拌腔5上方均设有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各搅拌腔5内均设有搅拌器。

底板1呈向下凹陷的漏斗形,排液管17水平固定在底板1侧壁上。

实施例9

侧板2内壁固定有搅拌台4,搅拌台4的侧壁与侧板2的内壁紧密贴合;搅拌台4内设有竖立的搅拌腔5和通气腔6;搅拌腔5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原液入口7,搅拌腔5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渣液出口8;通气腔6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出气口9,通气腔6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入气口10;釜体内设有竖立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11和刀片12,搅拌杆11的一端与顶盖3转动连接,另一端经原液入口7伸入搅拌腔5中,搅拌杆11伸入搅拌腔5的杆身外壁固定有刀片12,刀片12的刀口与搅拌腔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原液入口7上方,顶盖3内壁设有竖直的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底板1底部设有排渣管15,排渣管15上设有排渣阀16;底板1上固定有排液管17,排液管17的入口位于搅拌台4底面与排渣管15的入口之间,排液管17上设有排液阀25。

刀片12沿搅拌杆11的杆身竖直设置,刀片12的刀背18与搅拌杆11固定连接,刀片12的刀口19由搅拌杆11的杆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20;搅拌腔5的内壁向搅拌台4内部凹进,形成与刀口19适配的凹形腔21。

刀片12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2个凸出部20,搅拌腔5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2个凹形腔21;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数量相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相互适配。

刀片12包括2片,各刀片12围绕搅拌杆11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搅拌台4顶面设有凹坑22,原液入口7位于凹坑22底部,出气口9位于凹坑22外。

搅拌腔5包括2个,各搅拌腔5上方均设有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各搅拌腔5内均设有搅拌器。

底板1呈向下凹陷的漏斗形,排液管17水平固定在底板1侧壁上。

顶盖3外壁上设有电机23,搅拌杆11伸出顶盖3外侧与电机23通过齿轮组24连接。

实施例10

侧板2内壁固定有搅拌台4,搅拌台4的侧壁与侧板2的内壁紧密贴合;搅拌台4内设有竖立的搅拌腔5和通气腔6;搅拌腔5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原液入口7,搅拌腔5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渣液出口8;通气腔6在搅拌台4顶面形成出气口9,通气腔6在搅拌台4底面形成入气口10;釜体内设有竖立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杆11和刀片12,搅拌杆11的一端与顶盖3转动连接,另一端经原液入口7伸入搅拌腔5中,搅拌杆11伸入搅拌腔5的杆身外壁固定有刀片12,刀片12的刀口与搅拌腔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原液入口7上方,顶盖3内壁设有竖直的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底板1底部设有排渣管15,排渣管15上设有排渣阀16;底板1上固定有排液管17,排液管17的入口位于搅拌台4底面与排渣管15的入口之间,排液管17上设有排液阀25。

刀片12沿搅拌杆11的杆身竖直设置,刀片12的刀背18与搅拌杆11固定连接,刀片12的刀口19由搅拌杆11的杆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20;搅拌腔5的内壁向搅拌台4内部凹进,形成与刀口19适配的凹形腔21。

刀片12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10个凸出部20,搅拌腔5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10个凹形腔21;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数量相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相互适配。

刀片12包括8片,各刀片12围绕搅拌杆11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搅拌台4顶面设有凹坑22,原液入口7位于凹坑22底部,出气口9位于凹坑22外。

搅拌腔5包括5个,各搅拌腔5上方均设有喷脂管13和喷水管14,各搅拌腔5内均设有搅拌器。

底板1呈向下凹陷的漏斗形,排液管17水平固定在底板1侧壁上。

顶盖3外壁上设有电机23,搅拌杆11伸出顶盖3外侧与电机23通过齿轮组24连接。

以实施例1为例,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喷脂管13向搅拌台4喷洒松脂液,同时利用喷水管14向搅拌台4喷洒清水,松脂液和清水从搅拌台4顶面上的原液入口7流入搅拌腔5中,搅拌器在搅拌腔5中高速旋转,松脂液和清水在搅拌腔5中经搅拌器刀片12的刮动被混合均匀,松脂液中粘附的杂质经过清水的稀释被洗出。松脂液和杂质经过水洗后从搅拌台4底面上的渣液出口8流出,杂质在底板1上经过静止沉降后,开启排渣阀16可以将杂质从排渣管15排出;开启排液阀25则可以将清洗后的洁净松脂液从底板1上的排液管17抽出。这样,即达到了对松脂液进行水洗并去除杂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使松脂液和清水共同流入搅拌腔5与搅拌器刀片12之间的间隙,利用搅拌器刀片12与搅拌腔5内壁之间的相对运动使松脂液和清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松脂液的充分稀释,使杂质能够被充分洗出,摒弃了现有水洗设备粗略式的搅拌水洗方式,在达到更好的水洗效果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提高了水洗处理效率,节约了电力资源。

搅拌台4的侧壁与侧板2的内壁紧密贴合,搅拌台4将喷脂喷水空间与排液排渣空间隔离开,喷脂喷水在搅拌台4上方进行,排液排渣在搅拌台4下方进行,这样能够防止水洗前的原液与水洗后的渣液混合。通气腔6贯通搅拌台4,使搅拌台4上下方的空间连通,在水洗的过程中,需要使排渣管15上的排渣阀16和排液管17上的排液阀25保持关闭状态,所以搅拌台4底面与底板1之间的空间处于封闭状态,松脂液和清水无法往下流动,在搅拌台4内开设通气腔6则可以使搅拌台4下方空间与搅拌台4上方空间保持气压平衡,松脂液和清水可以沿搅拌腔5顺利往下流动。

刀片12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至少2个凸出部20,搅拌腔5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至少2个凹形腔21,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凸出部20与凹形腔21相互适配,松脂液与清水混合形成的原液在流经搅拌腔5时,可以得到多重水洗效果,混合更加均匀,稀释效果更好。

刀片12包括至少2片,各刀片12围绕搅拌杆11的中心轴均匀分布,搅拌器在旋转过程中可以保持更好的力学平衡,同时,设置多个刀片12可以得到多重水洗效果,混合更加均匀,稀释效果更好。

搅拌台4顶面设有凹坑22,原液入口7位于凹坑22底部,出气口9位于凹坑22外。凹坑22有利于松脂液和清水沿凹坑22的内壁往原液入口7流入,防止松脂液和清水从出气口9倒灌进入通气腔6,与通气腔6下方的洁净松脂液混合。

底板1设置为向下凹陷的漏斗形,有助于杂质的沉降作用,使杂质往底板1中心处的最低点汇聚,方便排渣。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应视为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