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组合物及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83836发布日期:2020-12-22 13:4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涂料组合物及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架上必须带有vin码,即车辆识别码。该识别码包含车辆的生产厂家、年代、车型、车身型式等信息,且打印后不允许修改。vin码附近不能有任何打磨,焊接等作业痕迹,否则会影响车辆年检与上牌。因此一旦出现表面锈蚀,处理过程会尤为复杂。目前汽车行业内往往选择将vin码打印在车架右侧的主梁上。在车辆年检中的拓印vin码步骤之前,需对vin码打印区进行清洗,清除表面残留的油污,灰尘等。而清洗作业会使大梁表面的涂层受损脱落,使其防腐性能下降,进而导致大梁表面锈蚀。售后维护处理必须由当地车管所进行,维护成本高,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料组合物及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车辆识别码存在清洗后易腐蚀,以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涂料组合物,按重量份计,该涂料组合物包括84份酯类基础油和12~14份皂基稠化剂,其中酯类基础油的工作锥入度为230~245,滴点>180℃,在99℃下22h的蒸发量≤2%,在79℃下1h的水淋流失率<10%。

进一步地,涂料组合物还包括抗氧化剂和防锈剂;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涂料组合物还包括0.03~0.1份抗氧化剂和1~1.5份防锈剂。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涂料组合物还包括1~2份无机填料;优选地,无机填料选自石墨粉和/或二硫化钼。

进一步地,酯类基础油为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皂基稠化剂为已二酸与12-羟基硬脂酸锂皂的混合液。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该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包括:以上述涂料组合物为原料,在目标区域的车辆识别码表面进行涂覆,以形成防护涂层;在防护涂层表面设置保护材料层。

进一步地,保护材料层为pe挤压织物层。

进一步地,防护涂层的厚度为0.8~1.2mm,保护材料层的厚度为1.2~1.8mm。

进一步地,在进行涂覆过程之前,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还包括:对目标区域的车辆识别码表面进行清洁。

进一步地,在清洁过程和涂覆过程之间,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还包括:在车辆识别码的外围设置保护膜,以区分涂覆区域和非涂覆区域。

进一步地,保护膜的边缘与车辆识别码的边缘的最短距离为4~8mm。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酯类基础油能够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黏附分子油膜,且不会因高温导致油膜破裂流失。皂基稠化剂的加入能够提高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层的抗水性和抗热性。上述组成的涂料组合物具有粘度适宜,不吸水、不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等优点,将其涂覆在目标区域表面能够形成一层保护涂层,从而大大提高了目标区域的防腐蚀性,同时清洁以及后期维护的方法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正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现有的车辆识别码存在清洗后易腐蚀,以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涂料组合物,按重量份计,涂料组合物包括84份酯类基础油和12~14份皂基稠化剂,其中酯类基础油的工作锥入度为230~245,滴点>180℃,在99℃下22h的蒸发量≤2%,在79℃下1h的水淋流失率<10%。

酯类基础油能够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黏附分子油膜,且不会因高温导致油膜破裂流失。皂基稠化剂的加入能够提高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层的抗水性和抗热性。上述组成的涂料组合物具有粘度适宜,不吸水、不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等优点,将其涂覆在目标区域表面能够形成一层隔绝空气和水的保护涂层,从而大大提高了目标区域的防腐蚀性,同时清洁以及后期维护的方法简单、成本低。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层的抗氧化性和防锈功能,优选地,上述涂料组合物还包括抗氧化剂和防锈剂。上述涂料中的抗氧化剂和防锈剂可以选用本领域常用的种类。优选地,抗氧化剂包括但不限于苯三唑衍生物t551,防锈剂包括但不限于石油磺酸钡、十二烯基丁二酸和二壬基萘磺酸钡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涂料组合物还包括0.03~0.1份抗氧化剂和1~1.5份防锈剂。将抗氧化剂和防锈剂的用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围,而将其限定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述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层的综合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按重量份计,涂料组合物还包括1~2份无机填料。上述用量的无机填料的加入可以提高涂层在基材上述的附着力,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酯类基础油的抗流失性能。更优选地,无机填料选自石墨粉和/或二硫化钼。

只要能满足“工作锥入度为230~245,滴点>180℃,在99℃下22h的蒸发量≤2%,在79℃下1h的水淋流失率<10%”的筛选标准油酯,均可以作为本申请的酯类基础油。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酯类基础油包括但不限于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相比于其它酯类基础油,上述酯类基础油成本较低,同时其在基材表面还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因而选用其作为本申请的酯类基础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涂层的综合性能。皂基稠化剂包括但不限于已二酸与12-羟基硬脂酸锂皂的混合液,更优选地,二者的摩尔比为(0.4~0.5):1。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该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包括:以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涂料组合物为原料,在目标区域的车辆识别码表面进行涂覆,以形成防护涂层;在防护涂层表面设置保护材料层。

将上述涂料组合物涂覆在目标区域表面能够形成一层隔绝空气和水的保护涂层,从而大大提高了目标区域的防腐蚀性,同时清洁以及后期维护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同时在上述涂层表面设置保护材料层,能够使防护涂层的表面长时间处于密封状态下,防止防护防护涂层乳化,有效抑制车辆识别码表面出现锈蚀的风险。

上述保护材料层可以选用本领域常用的种类。优选地,保护材料层包括但不限于pe挤压织物层。上述保护材料层与防护涂层之间可以通过胶粘剂进行固定,也可以将保护材料层与胶粘剂先制成具有保护材料层和胶粘剂层的一体粘贴材料,然后再与防护涂层进行固定。优选地,上述一体粘贴材料为含有pe挤压织物的橡胶类粘贴剂。此类粘贴材料的总厚度可以小于0.5mm,钢板粘贴强度>4.5n/cm,抗张强度>52n/cm,耐温(30min)110℃,因而将其作为保护材料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对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防护涂层的厚度为0.8~1.2mm,保护材料层的厚度为1.2~1.8mm。将防护涂层和保护材料层的厚度限定在上述范围内,通过两个材料层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发挥更加优异的性能,比如较为优异的附着力,防腐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等。

为提高防护涂层与车辆识别码之间的粘贴性能,提高其防护性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进行涂覆过程之前,上述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还包括:对目标区域的车辆识别码表面进行清洁,以去除其表面残留的灰尘和油污等杂质。优选地,清洁区域不得小于300mm×40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清洁过程和涂覆过程之间,上述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还包括:在车辆识别码的外围设置保护膜,以区分涂覆区域和非涂覆区域。优选地,保护膜的边缘与车辆识别码的边缘的最短距离为4~8mm。

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均表示重量百分含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汽车vin码保护方法,开发选用防护用脂(防护用涂料组合物)类参数:工作锥入度230~245,滴点>180℃,蒸发量(99℃,22h)≤2%,水淋流失率(79℃,1h)<10%,检测标准按《gb/t-269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4929润滑脂低点检测法》、《gb/t-7325润滑油和润滑脂蒸发损失测定法》、《sh/t-0109润滑脂抗水淋性能测试法》执行。

防护用脂(防护用涂料组合物)组成如下:

基础油为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占比84份;

增稠剂为已二酸与12-羟基硬脂酸锂皂按0.5:1摩尔比混合制得,占比13份;

抗氧化剂为苯三唑衍生物t551,占比0.06份;防锈剂为石油磺酸钡,十二烯基丁二酸及二壬基萘磺酸钡的混合液(重量比为2.5:2.5:1),占比1.2份;填料为石墨粉、二硫化钼及水(重量比为0.4:0.2:1),补足100份。

防水保护材料:pe挤压织物,总厚度<0.5mm;橡胶类型粘贴剂的钢板粘贴强度>4.5n/cm,抗张强度>52n/cm,耐温(30min)110℃。

以vin码打印区域为中心进行表面清洁,清洁区域不得小于300mm×40mm,清除表面残留的灰尘、油污等杂质。

使用美纹纸沿vin码表面外边缘粘贴一整圈保护,设置涂层涂抹区域,美纹纸与vin码边缘保持5~7mm距离,不能遮挡vin码。

使用pp塑料刮板将脂涂抹在vin码区域,刮板倾斜角度为50°±5°,涂抹区域不得超出美纹纸圈出的区域,抹平并清除多余的脂,vin码处剩余脂厚度保持在0.8~1.2mm范围内,脂表面无不平,气泡,最后再撕下美纹纸。

使用保护材料覆盖在vin码表面,保护材料上下边缘与脂边缘距离≥8mm,左右边缘与脂边缘距离≥20mm,保护材料内部不能有气泡,表面不得有起皱。使用寿命超两年,远高于本领域需求标准。

实施例2

一种新型汽车vin码保护方法,开发选用防护用脂(防护用涂料组合物)类参数:工作锥入度230~245,滴点>180℃,蒸发量(99℃,22h)≤2%,水淋流失率(79℃,1h)<10%,检测标准按《gb/t-269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4929润滑脂低点检测法》、《gb/t-7325润滑油和润滑脂蒸发损失测定法》、《sh/t-0109润滑脂抗水淋性能测试法》执行。

防护用脂(防护用涂料组合物)主要由基础油、增稠剂及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为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占比82份;

增稠剂为已二酸与12-羟基硬脂酸锂皂按0.4:1摩尔比混合制得,占比14份;

抗氧化剂为苯三唑衍生物t551,占比0.1份;防锈剂为石油磺酸钡、十二烯基丁二酸和二壬基萘磺酸钡的混合液(重量比为2:3:1),占比2份;填料为石墨粉、二硫化钼及水(重量比为0.2:0.2:1),补足100份。

防水保护材料:pe挤压织物、总厚度<0.8mm;橡胶类型粘贴剂,钢板粘贴强度>5n/cm,抗张强度>52n/cm,耐温(30min)110℃。

以vin码打印区域为中心进行表面清洁,清洁区域不得小于300mm×40mm,清除表面残留的灰尘、油污等杂质。

使用美纹纸沿vin码表面外边缘粘贴一整圈保护,设置涂层涂抹区域,美纹纸与vin码边缘保持5~7mm距离,不能遮挡vin码。

使用pp塑料刮板将脂涂抹在vin码区域,刮板倾斜角度为60°±5°,涂抹区域不得超出美纹纸圈出的区域,抹平并清除多余的脂,vin码处剩余脂厚度保持在1.3~2.1mm范围内,脂表面无不平,气泡,最后再撕下美纹纸。

使用保护材料覆盖在vin码表面,保护材料上下边缘与脂边缘距离≥4mm,左右边缘与脂边缘距离≥30mm,保护材料内部不能有气泡,表面不得有起皱。使用寿命超两年,远高于本领域需求标准。

实施例3

一种新型汽车vin码保护方法,开发选用防护用脂(防护用涂料组合物)类参数:工作锥入度230~245,滴点>180℃,蒸发量(99℃,22h)≤2%,水淋流失率(79℃,1h)<10%,检测标准按《gb/t-269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4929润滑脂低点检测法》、《gb/t-7325润滑油和润滑脂蒸发损失测定法》、《sh/t-0109润滑脂抗水淋性能测试法》执行。

防护用脂(防护用涂料组合物)组成如下:

基础油为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占比86份;

增稠剂为已二酸与12-羟基硬脂酸锂皂按0.5:1摩尔比混合制得,占比12份;

抗氧化剂为苯三唑衍生物t551,占比0.09份;防锈剂为石油磺酸钡,十二烯基丁二酸及二壬基萘磺酸钡的混合液(重量比为2:2:1),占比1.5-2份;填料为石墨粉、二硫化钼及水(重量比为0.3:0.3:1),补足100份。

防水保护材料:pe挤压织物、总厚度<1mm;橡胶类型粘贴剂,钢板粘贴强度>3.5n/cm,抗张强度>45n/cm,耐温(20min)110℃。

以vin码打印区域为中心进行表面清洁,清洁区域不得小于200mm×30mm,清除表面残留的灰尘、油污等杂质。

使用美纹纸沿vin码表面外边缘粘贴一整圈保护,设置涂层涂抹区域,美纹纸与vin码边缘保持5~9mm距离,不能遮挡vin码。

使用pp塑料刮板将脂涂抹在vin码区域,刮板倾斜角度为45°±5°,涂抹区域不得超出美纹纸圈出的区域,抹平并清除多余的脂,vin码处剩余脂厚度保持在2~3mm范围内,脂表面无不平,气泡,最后再撕下美纹纸。

使用保护材料覆盖在vin码表面,保护材料上下边缘与脂边缘距离≥8mm,左右边缘与脂边缘距离≥45mm,保护材料内部不能有气泡,表面不得有起皱。使用寿命超两年,远高于本领域需求标准。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上述组成的涂料组合物具有粘度适宜,不吸水、不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等优点,将其涂覆在目标区域表面能够形成一层隔绝空气和水的保护涂层,从而大大提高了目标区域的防腐蚀性,同时清洁以及后期维护的方法简单、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