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合胶带、边角作业方法以及折合胶带的制造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53410发布日期:2020-11-25 17:3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折合胶带、边角作业方法以及折合胶带的制造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家装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折合胶带、边角作业方法以及折合胶带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家装行业有很多直角面墙壁、桌面、卫浴,厨房电器,玻璃隔断等地方需要进行密封打胶处理。目前打胶都是采用胶枪直接对着边角处打胶,打出的胶体均匀性差,不美观,而且胶体很容易污染到其他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折合胶带、边角作业方法以及折合胶带的制造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合胶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中间连接体,所述第一带体的一表面设有第一背胶层,所述第一背胶层表面覆盖有第一离型纸层;所述第二带体的一表面设有第二背胶层,所述第二背胶层的表面覆盖有第二离型纸层;所述中间连接体的一边部与第一带体相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体的另一边部与第二带体相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体上设有沿长度方向上的折痕;在所述中间连接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背胶层、第一离型纸层、所述第二背胶层和第二离型纸层处于所述中间连接体的同一侧。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作业对象边角需要打胶、喷涂、打磨等作业时,将折合胶带折痕沿边角结合线放置,通过第一带体保护作业对象的一个面,第二带体保护作业对象的另一个面,再撕除中间连接体,这样就露出一条整齐划一的作业间隙,待作业完成后再移除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有效防止对作业对象的污染,作业方便,也更为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体的两边部通过半切断线方式分别与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半切断线连接方式,第一带体、中间连接体和第二带体可以采用一体式大面胶带通过冲切工艺或者滚切工艺来完成,产品尺寸精度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体的一表面设有第三背胶层,所述中间连接体的一边部通过第三背胶层粘覆于所述第一带体上与第一背胶层相背的表面,所述中间连接体的另一边部通过第三背胶层粘覆于所述第二带体上与第二背胶层相背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延伸覆盖于所述中间连接体的第三背胶层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中间连接体更容易撕除,作业更为便利。

进一步地,以所述中间连接体上的折痕与第一带体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中间连接体上的折痕与第二带体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则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相等或者不相等。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根据作业对象需求,制造不同间距规格的折合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折合胶带沿所述中间连接体的折痕对折,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处于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折合胶带的包装形态成条状或者卷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方便包装,有助于折痕位置的稳定保持,后续作业时直接展开使用。

边角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折合胶带的折痕边沿作业对象的边角放置;

步骤2,撕除第一离型纸,沿着边角结合线定位,将第一带体贴付到作业对象的一个平面上;

步骤3,撕除第二离型纸,将第二带体贴付到作业对象的另一平面上;

步骤4,撕除中间连接体,在作业对象的边角处露出打胶间隙;

步骤5,采用打胶工具沿打胶间隙打胶涂抹,最后从作业对象上撕除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防止对作业对象的污染,作业方便,能形成整齐划一的玻璃胶密封胶条。

折合胶带的制造装置,包括:

主支架;

第一胶带盘,其用于放置用以形成所述折合胶带上第一带体和第一背胶层的胶带,所述第一胶带盘的胶带经导向轮延伸到第一压合轮组;

第二胶带盘,其用于放置用以形成所述折合胶带上第二带体和第二背胶层的胶带,所述第二胶带盘的胶带经导向轮延伸到第一压合轮组;

第三胶带盘,其用于放置用以形成所述折合胶带上中间连接体和第三背胶层的胶带,所述第三胶带盘的胶带延伸到第一压合轮组;

第一压合轮组,其用于将所述第一胶带盘、第二胶带盘和第三胶带盘上延伸的胶带压合粘接为平面型胶带结合体;

折胶轮组,其用于将所述平面型胶带结合体折压成折叠型胶带结合体;

第一离型纸料盘,其用于放置用以形成所述折合胶带上第一离型纸层的离型纸卷;

第二离型纸料盘,其用于放置用以形成所述折合胶带上第二离型纸层的离型纸卷;

第二压合轮组,其用于将所述第一离型纸料盘和第二离型纸料盘上的离型纸分别压贴到所述折叠型胶带结合体的两个外表面,形成所述折合胶带;

绕卷机构,其用于将所述折合胶带成卷绕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快速稳定的制造出折合胶带,提高生产效率;只需调节各相关组件的位置,即可制造不同尺寸或者间距规格的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折胶轮组包括v型轮、预折合轮组、预限位块和折合压轮,胶带结合体依次通过v型轮下部、预折合轮组的两个滚轮之间、预限位块的间隙槽,最后经折合压轮的两滚轮压折成折叠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高效稳定地将平面型胶带结合体折压成折叠型胶带结合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折合胶带处于折叠状态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折合胶带处于90度展开状态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j是本发明边角作业方法的作业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折合胶带的制造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折合胶带的制造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0-折合胶带;101-第一带体;102-第一背胶层;103-第一离型纸层;104-第二带体;105-第二背胶层;106-第二离型纸层;107-中间连接体;108-第三背胶层;201-主支架;202-第一胶带盘;203-第二胶带盘;204-第三胶带盘;205-第一压合轮组;206-折胶轮组;2061-v型轮;2062-预折合轮组;2063-预限位块;2064-折合压轮;207-第一离型纸料盘;208-第二离型纸料盘;209-第二压合轮组;210-绕卷机构;30-作业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折合胶带,包括第一带体101、第二带体104和中间连接体107,第一带体101的一表面设有第一背胶层102,第一背胶层102表面覆盖有第一离型纸层103;第二带体104的一表面设有第二背胶层105,第二背胶层105的表面覆盖有第二离型纸层106;中间连接体107的一边部与第一带体101相连接,中间连接体107的另一边部与第二带体104相连接,中间连接体107上设有沿长度方向上的折痕;在中间连接体107处于展开状态时(图2中为展开90度状态),第一带体101和第二带体104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的大小根据作业对象间隙要求而定,第一背胶层102、第一离型纸层103、第二背胶层105和第二离型纸层106处于中间连接体107的同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作业对象边角需要打胶、喷涂、打磨等作业时,将折合胶带折痕沿边角结合线放置,通过第一带体保护作业对象的一个面,第二带体保护作业对象的另一个面,再撕除中间连接体,这样就露出一条整齐划一的作业间隙,待作业完成后再移除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有效防止对作业对象的污染,作业方便,也更为美观。

在本发明中,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的形成方式可有多种方式,可以是由两单独的离型纸分别覆盖到第一背胶层和第二背胶层上,也可以是将覆盖在第一背胶层和第二背胶层上的一整张离型纸冲切或滚切而成。中间连接体与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之间的连接形式也可有多种形式,比如半切断式连接、非连续切断线连接形式、胶粘附形式。在中间连接体的两边部通过半切断线方式分别与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连接时,半切断线的连接强度以能徒手拉断为宜,这样方便施工作业。如在采用滚刀滚切工艺制造折合胶带时,取带离型纸的较宽胶带卷,在胶带延伸时,在胶带面侧通过两滚刀刃滚出两条半切断线(即形成依次相连的第一带体、中间连接体和第二带体),在离型纸侧通过一滚刀将整张离型纸切割成两部分(即相邻的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最后再沿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之间压折收卷。

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中间连接体107的一表面设有第三背胶层108(这里所描述“一表面”是指中间连接体处于展开平铺状态而言,而在图1中中间连接体107处于对折状态,所以这里所描述的“一表面”在图1中是指中间连接体107对折状态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间连接体107的一边部通过第三背胶层108粘覆于第一带体101上与第一背胶层相背的表面,中间连接体107的另一边部通过第三背胶层108粘覆于第二带体104上与第二背胶层相背的表面。第一离型纸层103和第二离型纸层106延伸覆盖于中间连接体107的第三背胶层108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中间连接体为独立带体,更容易撕除,作业更为便利。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以所述中间连接体上的折痕与第一带体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中间连接体上的折痕与第二带体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则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相等或者不相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作业对象需求,制造不同间距规格的折合胶带。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合胶带沿所述中间连接体的折痕对折,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处于外表面(即图1所示状态)。所述折合胶带的包装形态成条状或者卷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包装,有助于折痕位置的稳定保持,后续作业时直接展开使用。

下面结合图3a-图3j,阐述利用折合胶带对边角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折合胶带10的折痕边沿作业对象的边角放置(图3a);

步骤2,撕除第一离型纸(图3b),沿着边角结合线定位,将第一带体贴付到作业对象的下水平面上(图3c);

步骤3,撕除第二离型纸(图3d),将第二带体贴付到作业对象的另一平面上(图3e);

步骤4,撕除中间连接体(图3f),在作业对象的边角处露出打胶间隙(图3g);

步骤5,采用打胶工具沿打胶间隙打胶涂抹(图3h),最后从作业对象上撕除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图3i),得到美观均匀一致的玻璃胶密封胶条(图3j)。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防止对作业对象的污染,作业方便,能形成整齐划一的玻璃胶密封胶条。

如图4、5所示,一种折合胶带的制造装置,包括:

主支架201;

第一胶带盘202,其用于放置用以形成折合胶带上第一带体和第一背胶层的胶带,第一胶带盘的胶带经导向轮延伸到第一压合轮组205;

第二胶带盘203,其用于放置用以形成折合胶带上第二带体和第二背胶层的胶带,第二胶带盘的胶带经导向轮延伸到第一压合轮组205;

第三胶带盘204,其用于放置用以形成折合胶带上中间连接体和第三背胶层的胶带,第三胶带盘的胶带延伸到第一压合轮组205;

第一压合轮组205,其用于将第一胶带盘、第二胶带盘和第三胶带盘上延伸的胶带压合粘接为平面型胶带结合体;

折胶轮组206,其用于将平面型胶带结合体折压成折叠型胶带结合体;

第一离型纸料盘207,其用于放置用以形成折合胶带上第一离型纸层的离型纸卷;

第二离型纸料盘208,其用于放置用以形成折合胶带上第二离型纸层的离型纸卷;

第二压合轮组209,其用于将第一离型纸料盘和第二离型纸料盘上的离型纸分别压贴到折叠型胶带结合体的两个外表面,形成折合胶带;

绕卷机构210,其用于将折合胶带成卷绕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稳定的制造出折合胶带,提高生产效率;只需调节各相关组件的位置,即可制造不同尺寸或者间距规格的产品。

如图4、5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折胶轮组206包括v型轮2061、预折合轮组2062、预限位块2063和折合压轮2064,胶带结合体依次通过v型轮下部、预折合轮组的两个滚轮之间、预限位块的间隙槽,最后经折合压轮的两滚轮压折成折叠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高效稳定地将平面型胶带结合体折压成折叠型胶带结合体。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