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散热膜的涂覆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1568发布日期:2022-06-15 13:2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功能涂覆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散热膜的涂覆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器件逐渐微型化,芯片的主频越来越高,功率越来越大,导致热流密度急剧增高,产生大量热量。若这些热量不能及时处理排出,则会影响电子器件的运作,降低元件寿命,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3.现有散热膜在基材上涂覆的油墨长时间处于高温导热状态,在长时间高温使用后涂覆层耐溶剂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散热膜的涂覆材料,该用于电子散热膜的涂覆材料使得涂覆材料50℃下烘烤24小时后在500克砝码压力下酒精擦拭无油墨脱落现象,从而提高了散热膜的高温性能和可靠性。同时,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电子散热膜的涂覆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涂覆材料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子散热膜的涂覆材料,所述涂覆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三羟基丙烷三丙烯酸树脂
ꢀꢀꢀꢀꢀꢀꢀꢀꢀꢀꢀꢀꢀꢀꢀꢀ
100份,聚脂树脂
ꢀꢀꢀꢀꢀꢀꢀꢀꢀꢀꢀꢀꢀꢀꢀꢀꢀꢀꢀꢀꢀꢀꢀꢀꢀꢀꢀꢀꢀꢀ
30~40份,黑色颜料
ꢀꢀꢀꢀꢀꢀꢀꢀꢀꢀꢀꢀꢀꢀꢀꢀꢀꢀꢀꢀꢀꢀꢀꢀꢀꢀꢀꢀꢀꢀ
10~15份,有机溶剂
ꢀꢀꢀꢀꢀꢀꢀꢀꢀꢀꢀꢀꢀꢀꢀꢀꢀꢀꢀꢀꢀꢀꢀꢀꢀꢀꢀꢀꢀꢀ
15~30份,羟乙基纤维素
ꢀꢀꢀꢀꢀꢀꢀꢀꢀꢀꢀꢀꢀꢀꢀꢀꢀꢀꢀꢀꢀꢀꢀꢀꢀꢀ
6~10份,乳化硅油
ꢀꢀꢀꢀꢀꢀꢀꢀꢀꢀꢀꢀꢀꢀꢀꢀꢀꢀꢀꢀꢀꢀꢀꢀꢀꢀꢀꢀꢀꢀ
4~8份,聚丙烯酸酯
ꢀꢀꢀꢀꢀꢀꢀꢀꢀꢀꢀꢀꢀꢀꢀꢀꢀꢀꢀꢀꢀꢀꢀꢀꢀꢀꢀꢀ
2~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
ꢀꢀꢀꢀꢀꢀꢀꢀꢀꢀꢀꢀꢀꢀꢀꢀꢀꢀꢀꢀꢀꢀꢀꢀ
1~3份,聚醚多元醇
ꢀꢀꢀꢀꢀꢀꢀꢀꢀꢀꢀꢀꢀꢀꢀꢀꢀꢀꢀꢀꢀꢀꢀꢀꢀꢀꢀꢀ
4~10份,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
ꢀꢀꢀꢀꢀꢀꢀꢀꢀꢀꢀꢀ
3~6份,抗氧化剂
ꢀꢀꢀꢀꢀꢀꢀꢀꢀꢀꢀꢀꢀꢀꢀꢀꢀꢀꢀꢀꢀꢀꢀꢀꢀꢀꢀꢀꢀꢀ
0.5~2份。
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仲丁醇、环己酮、异戊醇中的至少一种。
7.2、上述方案中,所述聚脂树脂为酚醛树脂聚乙烯或者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8.3、上述方案中,所述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三(十六碳醇)酯、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或者二亚磷酸二硬酯基季戊四醇酯。
9.本发明采用的涂覆材料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上述涂覆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一、将三羟基丙烷三丙烯酸树脂100份、聚脂树脂30~40份、有机溶剂15~30份、
黑色颜料10~15份、乳化硅油4~8份、羟乙基纤维素6~10份混合,搅拌30~60min后获得中间产物;步骤二、在所述中间产物加入聚丙烯酸酯2~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 1~3份、聚醚多元醇4~10份、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3~6份、抗氧化剂 0.5~2份混合,搅拌30~60min后获得所述涂覆材料。
10.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一中搅拌速率为1200~1500r/min。
11.2、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二中搅拌速率为800~1000r/min。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用于电子散热膜的涂覆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其基于三羟基丙烷三丙烯酸树脂100份、聚脂树脂30~40份进一步添加了聚醚多元醇4~10份、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3~6份,使得涂覆材料50℃下烘烤24小时后在500克砝码压力下酒精擦拭无油墨脱落现象,从而提高了散热膜的高温性能和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
1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4:一种用于电子散热膜的涂覆材料,所述涂覆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如表1所述:表1
15.实施例1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聚脂树脂为酚醛树脂聚乙烯,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16.实施例2中有机溶剂为异戊醇,聚脂树脂为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抗氧化剂为二亚磷酸二硬酯基季戊四醇酯。
17.实施例3中有机溶剂为环己酮,聚脂树脂为酚醛树脂聚乙烯,抗氧化剂为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
18.实施例4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聚脂树脂为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19.一种用于电子散热膜的涂覆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一、将三羟基丙烷三丙烯酸树脂100份、聚脂树脂30~40份、有机溶剂15~30份、黑色颜料10~15份、乳化硅油4~8份、羟乙基纤维素6~10份混合,搅拌30~60min后获得中间产物;步骤二、在所述中间产物加入聚丙烯酸酯2~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 1~3份、聚醚多元醇4~10份、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3~6份、抗氧化剂 0.5~2份混合,搅拌30~60min后获得所述涂覆材料。
20.实施例1中步骤一中搅拌速率为1500r/min,步骤二中搅拌速率为900r/min。
21.实施例2中步骤一中搅拌速率为1300r/min,步骤二中搅拌速率为800r/min。
22.实施例3中步骤一中搅拌速率为1500r/min,步骤二中搅拌速率为900r/min。
23.实施例4中步骤一中搅拌速率为1300r/min,步骤二中搅拌速率为800r/min。
24.对比例1~2:一种用于电子散热膜的涂覆材料,所述涂覆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如表1所述:表2
25.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聚脂树脂为酚醛树脂聚乙烯,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26.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27.对比例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
28.上述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获得的涂覆材料涂覆于pet基材上烘烤后获得电子散热膜,在50℃烘箱内烘烤24小时后,在棉布上浸上酒精,棉布包裹500g的砝码,在电子散热膜上来回擦拭50次来回,观察样品表面油墨脱落的面积,性能如3所示:表3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1对比例2油墨脱落率无脱落无脱落无脱落无脱落脱落率16%脱落率12%
29.如表3的评价结果所示,具有本发明实施例1~4的涂覆材料的膜,50℃下烘烤24小时后在500克砝码压力下酒精擦拭无油墨脱落现象;而对比例1~2的涂覆材料的膜50℃下烘烤24小时后在500克砝码压力下酒精擦拭脱落率分别为16%和12%;说明本发明电子散热膜提高了散热膜的高温性能和可靠性。
3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