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手动调节腿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1434阅读:1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手动调节腿托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手动调节腿托机构。



背景技术:

当前座椅腿托结构及技术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1)腿托驱动方式为电动及气、液压方式驱动。

2)需连续按按钮或多次调节手柄才能调节腿托到人体舒适位置。

3)腿托结构复杂。

4)零部件数量多。

5)腿托机构重量重。

6)安装工艺复杂。

7)不方便拆卸及维修。

8)机构不稳定。

9)强度不高。

10)生产周期长。

11)产量低。

12)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座椅手动调节腿托机构,解决不能用卷簧驱动腿托问题;解决不能手动一次调节腿托到人体舒适位置问题;解决腿托结构复杂问题;解决零部件数量多问题;解决腿托机构重量重问题;解决安装工艺复杂问题;解决不方便拆卸及维修困难问题;解决机构不稳定问题;解决强度不高问题;解决生产周期长问题;解决产量低问题;解决成本高问题;解决座椅结构复杂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手动调节腿托机构,包括坐垫骨架总成和腿托骨架总成,所述腿托骨架总成包括U形腿托弯管、连接在所述腿托弯管中部的腿托横管和腿托旋转轴,所述腿托弯管的两端通过连接片与所述腿托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腿托旋转轴上固定有腿托连接支架,所述坐垫骨架总成上的腿托连接板与所述腿托骨架总成上的腿托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腿托骨架总成的腿托横管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之间连接有限位器,所述坐垫骨架总成底部侧边固定连接有解锁机构,所述限位器与所述解锁机构通过拉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器包括限位器底板、联动连接板、大齿板、小齿板和第一拉索联动片及限位凸轮,所述限位器底板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连接,所述大齿板的中部与所述限位器底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大齿板与所述限位器底板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大齿板转动的驱动卷簧,在所述大齿板的下方所述小齿板与所述限位器底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小齿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拉索联动片的底端与所述限位器底板转动连接并且二者之间设有回位卷簧,所述限位凸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拉索联动片的中部,所述小齿板上与所述限位凸轮对应的位置设有凸轮槽,所述凸轮槽的上边缘设有突起,所述联动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大齿板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腿托横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骨架总成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器第一连接板,所述腿托横管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器第二连接板,所述限位器底板与所述限位器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联动连接板与所述限位器第二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支架、第二拉索联动片和解锁手柄,所述解锁手柄旋转连接在所述解锁支架的一侧,在所述解锁支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拉索联动片与所述解锁手柄固定连接,所述解锁机构通过解锁支架焊接在所 述坐垫骨架总成底部侧边,所述拉索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拉索联动片和所述第二拉索联动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支架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拉索联动片的限位橡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骨架总成底部侧边设有用于保护所述解锁机构的防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骨架总成上设有支撑钢丝。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骨架总成上设有防下潜横管。

进一步地,所述腿托骨架总成上设有拉型钢丝。

进一步地,所述拉索外套有拉索护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操作便利:手动调节一次手柄按钮可以调节座椅腿托到人体舒适位置,方便快捷;

2、成本低:腿托结构简单,成本降低;

3、功能增加:增加了座椅的腿部支撑调节功能;

4、结构稳定:限位器在腿托骨架Y向中间对称位置放置,避免了由于限位器放置在腿托骨架一端而产生的另一端会扭转的问题从而增加结构稳定性。

5、强度高:都是通过金属骨架连接,强度好;

6、轻量化:结构简单,零部件减少达到重量轻的作用;

7、效率高:用螺栓安装,工艺简单安装效率高;

8、产量提升快:零部件少,安装工艺简单容易提升产量。

9、生产周期短:安装简单,零部件少,减少生产周期。

10、乘坐舒适性好:腿托功能让乘客可以调节到腿部舒适的位置,增加座椅乘坐舒适性。

11、拆卸简单:都是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座椅手动调节腿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座椅手动调节腿托机构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3为座椅手动调节腿托机构的局部放大图二;

图4为坐垫骨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腿托骨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坐垫骨架总成;2、U形腿托弯管;3、腿托横管;4、腿托旋转轴;5、连接片;6、腿托连接支架;7、腿托连接板;8、限位器;9、解锁机构;10、拉索;11、限位器底板;12、联动连接板;13、大齿板;14、小齿板;15、第一拉索联动片;16、限位凸轮;17、驱动卷簧;18、回位卷簧;19、凸轮槽;20、突起;21、限位器第一连接板;22、限位器第二连接板;23、解锁支架;24、第二拉索联动片;25、解锁手柄;26、限位橡胶套;27、防护板;28、支撑钢丝;29、拉型钢丝;30、拉索护管;31、防下潜横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座椅手动调节腿托机构,包括坐垫骨架总成1和腿托骨架总成,所述腿托骨架总成包括U形腿托弯管2、连接在所述腿托弯管2中部的腿托横管3和腿托旋转轴4,所述腿托弯管2的两端通过连接片5与所述腿托旋转轴4转动连接,所述腿托旋转轴4上固定有腿托连接支架6,所述坐垫骨架总成1上的腿托连接板7与所述腿托骨架总成上的腿托连接支架6固定连接,所述腿托骨架总成的腿托横管3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1之间连接有限位器8,所述坐垫骨架总成底部侧边固定连接有解锁机构9,所述限位器8与所述解锁机构9通过拉索10连接。

如图6所示,本例中,所述限位器8包括限位器底板11、联动连接板12、大齿板13、小齿板14和第一拉索联动片15及限位凸轮16,所述限位器底板11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1连接,所述大齿板13的中部与所述限位器底板11转动连接,在所述大齿板13与所述限位器底板11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大齿板13转动的驱动卷簧17,在所述大齿板13的下方所述小齿板14与所述限位器底板11转动连接,在所述小齿板14的下方所述第一拉索联动片15的底端与所述限位器底板11转动连接并且二者之间设有回位卷簧18,所述限位凸轮16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拉索联动片15的中部,所述小齿板14上与所述限位凸轮16对应的位置设有凸轮槽19,所述凸轮槽19的上边缘设有突起20,所述联动连接板12的一端与所述大齿板13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连接板12的另一端与所述腿托横管3连接。

本例中,所述坐垫骨架总成1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器第一连接板21,所述腿托横管3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器第二连接板22,所述限位器底板11与所述限位器第一连接板21连接,所述联动连接板12与所述限位器第二连接板22连接。

如图7所示,本例中,所述解锁机构9包括解锁支架23、第二拉索联动片24和解锁手柄25,所述解锁手柄25旋转连接在所述解锁支架23的一侧,在所述解锁支架23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拉索联动片24与所述解锁手柄25固定连接,所述解锁机构9通过解锁支架23焊接在所述坐垫骨架总成1底部侧边,所述拉索10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拉索联动片15和所述第二拉索联动片24连接。

本例中,所述解锁支架23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拉索联动片24的限位橡胶套26。

本例中,所述坐垫骨架总成1底部侧边设有用于保护所述解锁机构9的防护板27。

本例中,所述坐垫骨架总成1上设有支撑钢丝28和防下潜横管31。

本例中,所述腿托骨架总成上设有拉型钢丝29。

本例中,所述拉索10外套有拉索护管30。

腿托在静止状态时,大齿板13的齿牙与小齿板14的齿牙相啮合锁死,限位凸轮16抵在小齿板14凸轮槽19边缘的突起20上,对小齿板14进行限位,从而使限位器8锁死;在调节腿托时,先拉动坐垫下的解锁手柄25,解锁手柄25带动第二拉索联动片24,牵动拉索10,拉索10再带动第一拉索联动片15向靠近小齿板14凸轮槽19的一侧倾斜,同时带动限位凸轮16离开突起20进入凸轮槽19,限位凸轮16停止对小齿板14的限位,导致小齿板14向远离大齿板13的一侧倾斜脱离大齿板13,从而限位器8解锁,大齿板13在驱动卷簧17的驱动力下绕限位器底板11与大齿板13之间的旋转轴(即位于大齿板中部的旋转轴)转动,同时带动连接在大齿板13末端的联动连接板12转动,在无下压力的情况下,联动连接板12带动腿托向上运动,乘客可通过腿部的下压力来驱动腿托向下运动,乘客可以自由调节更加舒适的腿托位置;调试完毕后,松开解锁手柄25,第一拉索联动片15在回位卷簧18的作用下向远离小齿板14凸轮槽19的一侧倾斜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带动限位凸轮16离开凸轮槽19重新抵在突起20上对小齿板14进行限位,使小齿板14再与大齿板13啮合锁死,从而锁定了腿托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