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中,动力电池可以说是整车系统的核心,不仅在起动的时候给起动机器供电,在整车起动过以后,充当电容的作用,保证整车电气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动力电池本体重量在15Kg—22Kg,整体重量较重,现有的电动汽车一般采用分体式的动力电池,且动力电池一般安装在电动汽车内部两侧(即车底骨架的顶部两侧)或者电动汽车的后舱(即车底骨架的后端顶部)。当动力电池安装在电动汽车内部两侧时,电动汽车内部地板两侧必然存在台阶以提供动力电池的安装空间,不但大大压缩了车内空间,而且台阶的存在既给乘客造成诸多不便,又不够美观;当动力电池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后舱时,会占用部分后舱空间,给人压抑的感觉,且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方便、快捷、可靠并且不占用车内空间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它包括用于放置固定动力电池的车底骨架和一对长条状的安装连接板,所述动力电池位于所述车底骨架的下方,所述动力电池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用于起吊的第一吊耳,全部所述第一吊耳均与所述动力电池的侧壁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动力电池一侧的全部所述第一吊耳分别与一个所述安装连接板的中部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另一侧的全部所述第一吊耳分别与另一个所述安装连接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车底骨架的底部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连接板的两端对应的四个第二吊耳,全部所述第二吊耳均与所述车底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安装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吊耳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装结构不但安装更加简单、方便、快捷,结构连接更加平稳牢固,使用安全可靠,而且不占用车内空间,不会在车内形成台阶,车内容量更大、更加开阔、更加美观大方,乘客在车内更加舒服安逸。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均呈L型板状结构。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L型板状的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可更好的用于起吊动力电池,不但固定连接时更加简单、方便、快捷,而且连接更加平稳牢固,使用安全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吊耳的横向板和竖向板之间设有可连接支撑第一吊耳的横向板与竖向板从而避免它们断裂的第一加强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吊耳的横向板和竖向板之间设有可连接支撑第二吊耳的横向板与竖向板从而避免它们断裂的第二加强支撑结构。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加强支撑结构和第二加强支撑结构,可连接支撑第一吊耳的横向板与竖向板或者连接支撑第二吊耳的横向板与竖向板,有效避免第一吊耳的横向板与竖向板或者第二吊耳的横向板与竖向板断裂,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强支撑结构为加强筋或支撑板,所述第二加强支撑结构为加强筋或支撑板。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更加简单、方便、快捷,投入成本更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强支撑结构和第二加强支撑结构均为支撑板,且支撑板的板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支撑第一吊耳的横向板与竖向板或者连接支撑第二吊耳的横向板与竖向板更加平稳牢固,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吊耳的竖向板与所述动力电池的侧壁焊接、一体成型或通过螺钉连接,横向板与所述安装连接板的中部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吊耳的竖向板与所述车底骨架的底部焊接、一体成型或通过螺栓连接,横向板与所述安装连接板的端部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这些连接方式实现第一吊耳或第二吊耳与其它部件的固定连接更加灵活方便、简单快捷,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连接板的截断面形状为倒“L”形,所述第一吊耳的横向板与所述安装连接板的横向板中部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吊耳的横向板与所述安装连接板的横向板端部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安装连接板的竖向板向下且紧贴动力电池的对应侧壁。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的安装连接板不但与L型板状的第一吊耳或第二吊耳更加匹配,可紧密贴合,固定连接更加方便、牢靠,而且安装连接板本身更加坚固,不易折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动力电池一侧的全部所述第一吊耳和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另一侧的全部所述第一吊耳数量相等且对称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动力电池通过一对安装连接板安装在车底骨架上后,动力电池的两侧受力均匀,与车底骨架连接得更加平稳牢固,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同一侧的全部所述第一吊耳均匀等间隔的并列排布。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装连接板受力更加均匀,更加不易折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吊耳的数量为六个。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既能保证动力电池的安装连接更加平稳牢靠,又能保证成本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电池安装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电池安装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电池与安装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车底骨架,2、动力电池,3、安装连接板,4、第一吊耳,5、第二吊耳,6、第一加强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它包括用于放置固定动力电池2的车底骨架1和一对长条状的安装连接板3,所述动力电池2位于所述车底骨架1的下方,所述动力电池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用于起吊的第一吊耳4,全部所述第一吊耳4均与所述动力电池2的侧壁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动力电池2一侧的全部所述第一吊耳4分别与一个所述安装连接板3的中部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动力电池2另一侧的全部所述第一吊耳4分别与另一个所述安装连接板3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车底骨架1的底部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连接板3的两端对应的四个第二吊耳5,全部所述第二吊耳5均与所述车底骨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安装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吊耳5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吊耳4和第二吊耳5最好均呈L型板状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吊耳4的竖向板可以与所述动力电池2的侧壁焊接、一体成型或通过螺钉连接,横向板可以与所述安装连接板3的中部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吊耳5的竖向板可以与所述车底骨架1的底部焊接、一体成型或通过螺栓连接,横向板可以与所述安装连接板3的端部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安装连接板3的截断面形状最好为倒“L”形,且所述第一吊耳4的横向板与所述安装连接板3的横向板中部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吊耳5的横向板与所述安装连接板3的横向板端部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安装连接板3的竖向板向下且紧贴动力电池2的对应侧壁;
所述第一吊耳4的横向板和竖向板之间最好设置可连接支撑第一吊耳4的横向板与竖向板从而避免它们断裂的第一加强支撑结构6,所述第一加强支撑结构6可以为加强筋或支撑板,最好为支撑板,且支撑板的板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如图3所示;
所述第二吊耳5的横向板和竖向板之间最好设置可连接支撑第二吊耳5的横向板与竖向板从而避免它们断裂的第二加强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加强支撑结构可以为加强筋或支撑板,最好为支撑板,且支撑板的板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本实用新型中,位于所述动力电池2一侧的全部所述第一吊耳4和位于所述动力电池2另一侧的全部所述第一吊耳4最好数量相等且对称设置,总数量最好为六个,位于所述动力电池2同一侧的全部所述第一吊耳4最好均匀等间隔的并列排布,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装结构是先在动力电池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至少一个第一吊耳4,并在车底骨架1的下部安装与动力电池2对应的多个第二吊耳5,然后将两根长条状的安装连接板3的中部分别与动力电池2相对两侧的第一吊耳4固定连接,再将带安装连接板3的动力电池2置于车底骨架1底部,并将每根长条状的安装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吊耳5固定连接,即可完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