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维护自动车载车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188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易维护自动车载车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维护自动车载车衣。



背景技术:

车衣俗称汽车服饰,即按汽车的外形尺寸用凡布或其它柔韧耐磨材料制作的外罩衣,是汽车的防护用品。能对车漆、车窗玻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特别是高档小车,经常使用车衣能够延长车漆使用寿命,使车漆光亮如新。

现有的车衣使用起来费时费力,每次在使用时,车主需要将车衣从汽车顶部铺盖置汽车的四个车角以实现车衣对汽车的完全覆盖。然而随着如今SUV、吉普等中大型私家车的流行,车身的高度和面积也较以往的车型更大,使得车衣的安装和收拢变得愈发困难,有的时候车主不得不需要借助第二人的帮助才能够顺利安装。

后来出现了一种自动车载车衣,包括壳体、底座、汽车篷布以及电路组件,底座上设有用于收放汽车篷布的卷收机构,壳体和底座之间设有控制壳体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的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和电池板,电路板置于壳体和底座之间并分别与卷收机构、升降机构以及电池板形成电连接。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自动车载车衣其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和底座之间,一旦自动车载车衣发生故障,需要将整个壳体和底座拆卸分离才能够对内部的电路板进行检修,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检修难度;此外,由于自动车载车衣的体型通常较大,每次充电时需要车主将其搬到电源插座附近才能进行,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维护自动车载车衣,其较传统技术而言结构简单,充电简单且检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维护自动车载车衣,包括壳体、底座、汽车篷布以及电路组件,底座上设有用于收放汽车篷布的卷收机构,壳体和底座之间设有控制壳体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的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和电池板,电路板分别与卷收机构、升降机构以及电池板相连接,所述的底座的下端设有罩盖,该罩盖与底座的下端面共同构成用于容置电路板的容腔,电路板置于该容腔中,电池板固定于底座的下端且靠近容腔处,电路板上设有延伸至容腔外侧的取电插头,罩盖朝向电池板的侧壁开有供取电插头穿过的插孔A,电路板通过该取电插头与电池板相插接。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将电路板和电池板设置于底座下端的容腔中,当自动车载车衣发生故障时,尤其是电路板上的电路元件发生损坏,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自动车载车衣底部的罩盖打开,即可对其进行检修,较传统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和底座之间的自动车载车衣而言,免去了拆卸自动车载车衣其他零部件的麻烦,因而便于工作人员的检修;此外,由于电池板固定于底座的下端,车主也可以在每次充电时将其电池板取下进行充电,减少了搬运自动车载车衣时的不便之处,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座的下端设有供电池板滑动至容腔侧壁插孔处的滑槽,该滑槽沿电池板和电路板插接方向设置,滑槽在靠近容腔侧壁的插孔处设有供电池板滑动至容腔侧壁插孔处后定位的定位装置。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槽的设置,电池板可以随滑槽的方向滑入并与取电插头相插接,便于电池的安装和拆卸,滑槽在靠近容腔侧壁的插孔处设置的定位装置使得电池板在于取电插头相插接后能够保持定位,防止电池的脱落以及与取电插头之间的接触不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座的下端与罩盖对应位置设有凹槽,该凹槽由底座下端的凸筋围绕而成,该凹槽的外轮廓与罩盖的内轮廓具有相适配的形状和大小且相互嵌装,凹槽内开有供线路穿至底座上端的通孔,凹槽朝向电池板的侧壁开有供取电插头穿过的插孔B,所述的罩盖与凹槽共同构成所述的容腔。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底座下端的通过凸筋构成的凹槽的设置可以与罩盖相互嵌装,减少了罩盖和底座之间连接处的缝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水和灰尘的进入,因此进一步增加了对电路板的保护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包括震动报警器,该震动报警器置于所述的容腔内,所述的罩盖的内壁上开有供震动报警器发声的发声孔,震动报警器与电路板相连接。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震动报警器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盗能力,使小偷触碰自动车载车衣机时能够触发报警声,防止偷窃;将震动报警器置于容腔内,并直接通过罩盖内壁的发声孔向外界发声,增加震动报警器的报警响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部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5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维护自动车载车衣,包括壳体1、底座2、汽车篷布以及电路组件,底座2上设有用于收放汽车篷布的卷收机构,壳体1和底座2之间设有控制壳体1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的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和电池板4,电路板分别与卷收机构、升降机构以及电池板4相连接,所述的底座2的下端设有罩盖3,该罩盖3与底座2的下端面共同构成用于容置电路板的容腔,电路板置于该容腔中,电池板4固定于底座2的下端且靠近容腔处,电路板上设有延伸至容腔外侧的取电插头,罩盖3朝向电池板4的侧壁开有供取电插头穿过的插孔A33,电路板通过该取电插头与电池板4相插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2的下端设有供电池板4滑动至容腔侧壁插孔处的滑槽23,该滑槽23沿电池板4和电路板插接方向设置,滑槽23在靠近容腔侧壁的插孔A33处设有供电池板4滑动至容腔侧壁插孔处后定位的定位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滑槽23具有与电池板4两侧边缘相适配的形状。所述的定位装置可以采用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定位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优选得包括设置于靠近容腔侧壁的插孔A33处卡口24,以及设置于电池板的卡块,两者相互形成卡接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2的下端与罩盖3对应位置设有凹槽20,该凹槽20由底座2下端的凸筋21围绕而成,该凹槽20的外轮廓与罩盖3的内轮廓具有相适配的形状和大小且相互嵌装,凹槽20内开有供线路穿至底座2上端的通孔25,凹槽20朝向电池板4的侧壁开有供取电插头穿过的插孔B22,所述的罩盖3与凹槽20共同构成所述的容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插孔A33以及插孔B22主要用于安装和供取电插头穿过,因此不仅限于封闭型的孔状结构,也可以采用U型槽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得采用U型槽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震动报警器,该震动报警器置于所述的容腔内,所述的罩盖3的内壁上开有供震动报警器发声的发声孔32,震动报警器与电路板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震动报警器作为现有技术,常用于车辆的防盗,其包括有震动传感器和扬声器。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