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6224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拉手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拉手装置和具有该拉手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特别是在公共汽车以及地铁中设有拉手装置,在车内站立的乘客在乘车时需要抓取拉手装置,以便于保持身体在车辆行驶中的稳定。相关技术中,车辆的拉手装置的高度是固定的,在乘客身高过高或者身高过低,以及在乘客的手臂受伤时,乘客不便于抓住拉手装置,严重地影响了乘车体验,并且乘客容易在车辆行驶中站立不稳而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乘客抓取的拉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拉手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拉手装置,包括承力杆、拉手、承力带、卷绕机构和锁定机构,所述承力带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拉手上,所述卷绕机构固定在所述拉手上,所述承力带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承力杆并固定在所述卷绕机构上,以在所述卷绕机构绕轴线转动时卷收或释放,所述锁定机构用于锁定所述承力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拉手装置,在乘客乘车时,乘客可解锁锁定机构调节承力带的释放长度,使拉手便于抓握,提升了乘客的乘车体验,且使乘客可在车辆行驶中保持稳定,保证了乘客的乘车安全。在乘客下车时,乘客可以解锁锁定机构,将承力带卷收至初始位置,减少了空闲的拉手装置占用的车内空间。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拉手装置还可以包括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拉手装置还包括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与所述卷绕机构弹性相连,以使所述卷绕机构受到向卷收所述承力带的方向转动的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内置在所述卷绕机构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扭簧。

优选地,所述拉手装置还包括滑轮,所述承力带的所述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卷绕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包括上滑轮和下滑轮,所述上滑轮和所述下滑轮位于所述卷绕机构的一侧且上下间隔开。

优选地,所述拉手装置还包括扎紧机构,所述扎紧机构用于扎紧位于所述拉手与所述承力杆之间的承力带部分。

优选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按钮、按钮弹簧和连杆组,所述按钮弹簧与所述按钮弹性配合,所述连杆组的下端与所述按钮相连,所述连杆组的上端与所述承力带配合以在按压所述按钮时解锁所述承力带、而在释放所述按钮后锁定所述承力带。

优选地,所述卷绕机构内置在所述拉手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拉手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拉手装置的长度可以调节,在乘客乘车时,乘客可以拉长拉手装置,使拉手便于抓握,提升了乘客的乘车体验,且使乘客可在车辆行驶中保持稳定,保证了乘客的乘车安全。在乘客下车时,乘客可以缩短拉手装置,减少了空闲的拉手装置占用的车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拉手装置100,拉手1,安装点11,通孔12,承力带2,承力杆3,卷绕机构4,锁定机构5,按钮51,连杆组52,第一连杆521,第二连杆522,第三连杆523,弹性复位装置6,滑轮7,上滑轮71,下滑轮72,扎紧机构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内”、“外”、“水平”、“竖直”、“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参考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手装置10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拉手装置100可以包括承力杆3、拉手1、承力带2、卷绕机构4和锁定机构5,承力杆3可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固定在车辆的顶部,拉手装置100可以位于乘客的上方,承力带2用于承受乘客抓取拉手1时向下的拉力,承力带2的第一端可以通过安装点11固定在拉手1上,从而承力带2移动时,拉手1可以随承力带2一起移动,且拉手1可随承力带2移动缩小或延长与承力杆3的距离,进而拉手1可以升高或降低。

卷绕机构4可以固定在拉手1上,承力带2的另一端可以绕过承力杆3并固定在卷绕机构4上,从而承力带2可以盘绕在卷绕机构4上或者由卷绕机构4释放。具体地,承力杆3可以位于拉手1上方,承力带2可以从承力杆3的上方绕过承力杆3,卷绕机构4可以包括一可转动的转轴,转轴的转动轴线可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

例如,当转轴绕转动轴线沿某一方向转动时,承力带2可随之卷收进卷绕机构4,从而承力带2露在外面的长度缩短,拉手1与承力杆3的距离缩短,拉手1变高。又如,当转轴绕转动轴线沿相反方向转动时,承力带2可被卷绕机构4释放,从而承力带2露在外面的长度伸长,拉手1与承力杆3的距离变长,拉手1变低。

锁定机构5用于锁定承力带2,锁定机构5可以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锁定机构5位于锁定状态时,锁定机构5将锁定承力带2,使承力带2相对卷绕机构4不动,这样拉手1可保持固定在合适的高度,便于乘客在乘车时抓取拉手1。

而当锁定机构5位于解锁状态时,乘客在乘车时可通过拉手1拉动承力带2使拉手1位于合适的高度,便于抓取,在下车时乘客可以将承力带2卷收进卷绕机构4,从而减小了拉手1占用的车内空间,改进了乘车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手装置100,通过将承力带2卷收进卷绕机构4或将承力带2从卷绕机构4释放,拉手1的高度可以调节,在乘客乘车时,乘客可解锁锁定机构5调节承力带2的释放长度,使拉手1降低到合适的高度,使拉手1便于抓握,提升了乘客的乘车体验,且使乘客可在车辆行驶中保持稳定,保证了乘客的乘车安全。在乘客下车时,乘客可以解锁锁定机构5,将承力带2卷收至初始位置,使拉手1升高到初始高度,减少了空闲的拉手装置100占用的车内空间。

下面参考图1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拉手装置100。拉手装置100可以包括拉手1、承力带2、承力杆3、卷绕机构4、锁定机构5、弹性复位装置6、滑轮7和扎紧机构8。

如图1所示,承力带2的第一端可以固定在拉手1上,卷绕机构4可以固定在拉手1上,承力带2的另一端可以绕过承力杆3并固定在卷绕机构4上,以在卷绕机构4绕轴线转动时卷收或释放,锁定机构5用于锁定承力带2。

优选地,如图1所示,弹性复位装置6可以与卷绕机构4弹性相连,以使卷绕机构4受到向卷收承力带2的方向转动的弹力,使承力带2可以在弹性复位装置6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卷收进卷绕机构4。具体地,如图1所示,弹性复位装置6可以内置在卷绕机构4内。由此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

具体地,当拉手1位于初始位置时,弹性复位装置6可以位于自然状态,当乘客向下拉动拉手1时,承力带2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弹性复位装置6随转轴转动,弹性复位装置6由于扭转力积累了一定弹性势能。当乘客松开拉手1时,拉手1不再受到拉力,弹性复位装置6之前积累的弹性势能释放,转轴在弹性复位装置6的扭转力下反方向绕转动轴线转动,从而将承力带2卷收至卷绕机构4。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弹性复位装置6可以为扭簧。扭簧可以套在转轴上,扭簧的一端可以与转轴固定,另一端可与卷绕机构的壳体固定,这样在转轴相对壳体转动时,扭簧的两端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扭簧逐渐被压缩,从而积累弹性势能。当然,扭簧的固定方式并不限于此。

优选地,承力带2的另一端可以绕过滑轮7固定在卷绕机构4上。具体地,滑轮7可以是定滑轮7,定滑轮7可以改变承力带2的移动方向,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滑轮7可以包括上滑轮71和下滑轮72,上滑轮71和下滑轮72可以位于卷绕机构4的一侧且上下间隔开。

如图1所示,承力杆3与卷绕机构4的横截面的圆心均可以位于拉手1左右方向的中垂线上,上滑轮71可以与安装点11相对拉手1左右方向的中垂线对称,使承力带2对于拉手1的左右方向的拉力相等,从而在拉手1静止时,拉手1左右方向的中垂线能穿过承力杆3的横截面的圆心,这样拉动拉手1更加省力,操作方便。下滑轮72可以使承力带2在卷绕机构4的下端水平进入卷绕机构4,从而使锁定机构5可以在竖直方向上锁定承力带2,锁定机构5的布置更加容易。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扎紧机构8可以用于扎紧位于拉手1与承力杆3之间的承力带2部分,拉手1可以以扎紧机构8为轴转动,从而拉手1不易随承力带2绕着承力杆3的轴线大幅摆动,从而保证了乘客的乘车安全,并可以减少承力带2与承力杆3接触部位的磨损。

优选地,如图1所示,锁定机构5可以包括按钮51、按钮弹簧和连杆组52,按钮弹簧与按钮51弹性配合。连杆组52的下端与按钮51相连,连杆组52的上端与承力带2配合以在按压按钮51时解锁承力带2、而在释放按钮51后锁定承力带2。

具体地,当乘客按下按钮51后,按钮51可以推动连杆组52解锁承力带2,当乘客释放按钮51后,按钮51随即在按钮弹簧的作用下回弹至原位。可以理解的是,当按钮51位于自然状态时,锁定机构5将承力带2锁定,承力带2不能自由卷入卷绕机构4或者从卷绕机构4中释放,进而拉手1的高度固定。

具体地,如图1所示,连杆组52可以包括第一连杆521、第二连杆522和第三连杆523,第一连杆521和第三连杆523均可以竖直设置,第二连杆522可以水平设置,第一连杆521的下端可以与按钮51相连,第一连杆521的上端可以与第二连杆522的一端可转动地相连,第三连杆523的下端可以与第二连杆52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相连,自然状态下,第三连杆523的上端可以抵紧卷绕机构4的承力带2,使承力带2不能自由卷入卷绕机构4或者从卷绕机构4中释放。

当乘客按下按钮51时,与按钮51连接的第一连杆521被向上推动,与第一连杆521连接的第二连杆522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杆522从而带动第三连杆523向下移动,第三连杆523的上端不再抵紧承力带2,乘客可以通过下拉拉手1将承力带2从卷绕机构4中拉出。

当乘客释放按钮51时,按钮51随即在按钮弹簧的作用下回弹至原位,与按钮51连接的第一连杆521被向下拉动,与第一连杆521连接的第二连杆522逆时针转动,第二连杆522从而带动第三连杆523向下移动,第三连杆523的上端不再抵紧承力带2,乘客可以通过下拉拉手1将承力带2从卷绕机构4中拉出。

优选地,拉手1可以为环形件,环形件的中间可以有一通孔12,便于乘客抓握拉手1。具体地,拉手1可以包括上框体、下框体、左框体和右框体的一体件,上框体、下框体、左框体和右框体均可以为内有空腔的管状结构,上框体、下框体、左框体和右框体的内部的空腔相互连通,便于安装卷绕机构4和锁定机构5,从而减小了拉手装置100的安装空间。

优选地,如图1所示,卷绕机构4可以内置在拉手1内部,具体地,卷绕机构4可以安装于拉手1的上框体的空腔内,卷绕机构4可以与拉手1固定连接,从而承力带2的两端均与拉手1连接,增加了拉手1与承力带2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如图1所示,锁定机构5也可以位于拉手1内部,具体地,第一连杆521和第二连杆522可以位于拉手1的下框体的空腔内,下框体的下端面处可以有一开口,按钮51可以从开口处露出,便于乘客按下按钮51。第三连杆523的下端可以在下框体的空腔内与第二连杆522连接,第三连杆523进而可以通过左框体内部的空腔或者右框体内部的空腔到达上框体内部的空腔,第三连杆523的上端可以在上框体内部的空腔抵紧卷绕机构4中的承力带2。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拉手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拉手装置100,拉手装置100的长度可以调节,在乘客乘车时,乘客可以拉长拉手装置100,使拉手1的高度便于抓握,提升了乘客的乘车体验,且使乘客可在车辆行驶中保持稳定,保证了乘客的乘车安全。在乘客下车时,乘客可以缩短拉手装置100,减少了空闲的拉手装置100占用的车内空间。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可以是具有发动机的汽车或具有驱动电机的纯电动汽车,另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车辆也可以是轨道车辆如地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