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清洁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8415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自清洁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清洁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和安全驾驶辅助系统的快速发展,车载摄像头作为车辆安全驾驶的一个电子辅助系统运用越来越广泛,为驾驶员安全提供保障,成了交通安全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车辆驾驶辅助摄像头,特别是长期暴露于车外的倒车摄像头、侧后视摄像头、侧后视镜摄像头、前视摄像头等,除了要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尘土、霜雾,还要面对洗车水枪的喷射,因此摄像头的镜头十分容易被积水积尘弄脏,导致摄像头无法获得清晰的图像。而摄像头获得的图像越清晰,车辆驾驶的安全系数就越高,因此摄像头清洁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自清洁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该摄像头通过设置高效的自清洁结构,以保证摄像元件摄取的图像的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能够自清洁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包括前侧具有开口的壳体、装配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处的前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摄像元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摄像元件和所述前盖之间的护镜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护镜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护镜组件和所述前盖之间喷水元件;所述护镜组件包括呈圆形的透镜和呈环形的镜架,所述透镜和所述镜架同轴设置,且所述透镜以相对所述镜架不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镜架的前端,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镜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护镜组件绕所述镜架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镜架支撑座,所述镜架支撑座与所述镜架之间通过活动套合的方式装配在一起,以支撑所述护镜组件绕所述镜架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镜架支撑座上具有用于阻挡所述镜架向后移动的轴向支撑结构;所述喷水元件上设有喷水口,流体能够经由所述喷水口去往所述透镜的前侧面,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水口;所述前盖上设有摄像窗口,所述摄像元件的镜头朝向所述摄像窗口,所述摄像元件的可视范围至少有一部分能够通过所述透镜和所述摄像窗口以作为所述摄像元件的拍摄范围;所述透镜和所述前盖之间设有相对于所述前盖固定的刮条,所述刮条与所述透镜的前侧面的下部弹性接触,所述刮条的下端位于所述透镜的边缘处,所述刮条从下至上向左倾斜,或者所述刮条从下至上向右倾斜;当所述护镜组件旋转一周时,所述透镜的前侧面上被所述刮条扫过的区域为清洁区域,所述透镜的前侧面上被所述拍摄范围扫过的区域在所述清洁区域之内;所述镜架、所述喷水元件、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镜架支撑座和所述刮条均位于所述拍摄范围之外。

进一步,所述透镜和所述前盖之间设有数根所述刮条,相邻两根所述刮条之间具有间隔,数根所述刮条的上端与所述镜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均不相同,数根所述刮条均从下至上向左倾斜,或者数根所述刮条均从下至上向右倾斜。

进一步,每根所述刮条均沿垂直于该刮条的上端与所述透镜前侧面的中心的连线的方向布置,数根所述刮条相互平行。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护镜组件的后侧,所述加热元件连接有用于为所述加热元件输送电力的线束。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具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护镜组件的后侧,所述隔板上设有与所述摄像元件对应的避让窗口、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加热元件的凹槽以及与所述线束对应的过线孔。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齿轮,所述镜架上具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圈结构。

进一步,所述齿圈结构位于所述镜架的后部,所述镜架的前部形成有与所述镜架的中心孔同轴的安装槽,所述透镜镶嵌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透镜和所述安装槽之间设有周向限位结构,以保持所述透镜和所述镜架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所述镜架支撑座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的环形内壁和向内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挡环,所述环形内壁套在所述镜架的外围,所述挡环与所述镜架的后端面接触,所述挡环即为所述轴向支撑结构。

进一步,所述镜架和所述镜架支撑座之间设有旋转密封结构,所述透镜和所述镜架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进一步,所述喷水元件上连接有至少一根供水管道,所述喷水元件的内部具有连通所述供水管道和所述喷水口的通道。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后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源接口和摄像元件接口。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摄像元件和摄像窗口之间设置护镜组件,能够确保摄像元件的镜头保持清洁,同时护镜组件能够旋转,还设置了喷水元件和数根刮条对护镜组件上的透镜进行清洁,保证了透镜的洁净度,并且设置了加热元件对透镜进行烘干,确保了摄像元件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特别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布置数根刮条,提升了排水效率,提升了对透镜的清洁效果,进一步保证了摄像元件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能够自清洁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能够自清洁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能够自清洁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能够自清洁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图4中E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6为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前盖、喷水元件和雨刮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爆炸图;

图9为驱动组件和护镜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壳体的剖视图;

图12为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雨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刮条的工作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作为侧后视摄像头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机动车上时的一种实现方式。

图中:1—壳体;2—摄像元件;3—电机;4—镜架;5—透镜;6—喷水元件;7—供水管道;8—雨刮;9—前盖;10—摄像窗口;11—加热元件;12—底座;13—电路板;14—减速器;15—齿轮;16—隔板;17—避让窗口;18—镜架支撑座;19—凸出部;20—过线孔;21—管道过孔;22—凹槽;23—避让孔;24—温控开关;25—线束;26—齿圈结构;27—安装槽;28—缺口;29—喷水口;30—雨刮安装部;31—顶块;32—条形槽;33—刮条;34—凸环;35—卡扣板;36—卡扣座;37—卡槽;38—卡块;39—排水口;40—第一轨迹;41—箭头;42—摄像元件接口;43—电源接口;44—调节开关;45—连接板;46—横梁;47—第一刮条;48—第二刮条;49—第三刮条;50—第二轨迹;51—第三轨迹;52—定位销;53—第一密封圈;54—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能够自清洁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包括前侧具有开口的壳体1、装配在壳体1的开口处的前盖9、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的摄像元件2、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摄像元件2和前盖9之间的护镜组件、用于驱动护镜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设置在护镜组件和前盖9之间喷水元件6以及相对于前盖9固定设置的数根刮条33。

其中,护镜组件包括呈圆形的透镜5和呈环形的镜架4,透镜5和镜架4同轴设置,且透镜5以相对镜架4不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镜架4的前端,驱动组件与镜架4传动连接,以驱动护镜组件绕镜架4的中心轴线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9所示,镜架4的后部设有齿圈结构26,齿圈结构26用于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镜架4的前部形成有与镜架4的中心孔同轴的安装槽27,透镜5镶嵌在安装槽27内,透镜5和安装槽27之间设有周向限位结构,周向限位结构用于保持透镜5和镜架4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作为一种优选,周向限位结构由设置在透镜5边缘的缺口28和设置在安装槽27侧壁上且与所述缺口28配合的凸台构成;镜架4和透镜5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既保证了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又简化了装配工艺。作为一种优选,透镜5的厚度大于安装槽27的深度,以使得刮条33能够充分的与透镜5的前侧面接触,以保证清洁效果。透镜5的前侧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上述的齿圈结构26可以为内齿圈、外齿圈,齿圈结构26可以由直齿、斜齿或锥齿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9所示,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壳体1内的电机3、与电机3传动连接的齿轮15,齿轮15与镜架4上的齿圈结构26相啮合。作为一种优选,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减速器14,齿轮15安装在减速器14的输出端,减速器14将电机3的旋转动作传递给齿轮15。当齿轮15旋转时,能够驱动镜架4绕镜架4的中心轴线旋转。

如图3-图5所示,为了确保护镜组件能够绕镜架4的中心轴线旋转,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镜架支撑座18,镜架支撑座18与镜架4之间通过活动套合的方式装配在一起,以支撑护镜组件绕镜架4的中心轴线旋转,镜架支撑座18上具有用于阻挡镜架4向后移动的轴向支撑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镜架支撑座18包括形成在壳体1的内壁上的环形内壁和向内凸出于壳体1的内壁的挡环,环形内壁套在镜架4的外围,环形内壁可以是壳体1的一部分内壁构成,挡环与镜架4的后端面接触,挡环即为轴向支撑结构。上述的环形内壁和挡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挡护镜组件前侧的水和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护镜组件后侧的空间内。作为一种优选,在镜架4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环形内壁配合的凸环34,凸环34的中心轴线与镜架4的中心轴线共线,凸环34的外侧壁与环形内壁同轴且两者滑动配合,设置凸环34能够减小护镜组件和镜架支撑座18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挡环与镜架4同轴设置,且挡环的内径小于镜架4后端面的外径且大于镜架4后端面的内径,当齿圈结构26为设置在镜架4的后部的内齿圈时,挡环的内径大于内齿圈的齿根圆直径,挡环能够在轴向支撑镜架4,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护镜组件前侧的水和灰尘沿着壳体1的内壁流入到护镜组件的后侧。

为了进一步避免护镜组件前侧的水和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护镜组件后侧的空间内,镜架4和镜架支撑座18之间设有旋转密封结构,透镜5和镜架4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其中旋转密封结构应该设置成能够在镜架4和镜架支撑座18之间形成一定的密封防护,但又不能过多的影响镜架4和镜架支撑座18之间的相对旋转。作为一种优选,如图6所示,旋转密封结构可以为第一密封圈53,该第一密封圈53可以设置在环形内壁和镜架4的外侧壁之间,也可以设置在挡环和镜架4的后端面之间,在实际配置时,可以在镜架4上设置用于安装第一密封圈53的第一环形安装槽。透镜5和镜架4之间的密封结构用于密封透镜5和镜架4之间的间隙,例如设置在透镜5和镜架4之间的第二密封圈54、填充在透镜5和镜架4之间的密封胶,在实际配置时,可以在镜架4设置用于安装第二密封圈54或用于容纳密封胶的第二环形安装槽。

上述的喷水元件6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喷水口29,流体能够经由喷水口29去往透镜5的前侧面。喷水元件6上设置多个喷水口29可以增大喷水元件6所喷出的水的覆盖面积;在实际配置时,如图2所示,喷水元件6上连接有至少一根供水管道7,喷水元件6的内部具有连通供水管道7和喷水口29的通道,该通道可以由设置在喷水元件6内部的金属管道构成。在使用时,供水管道7的一端与喷水元件6相连,供水管道7的另一端接通供水系统,从而能够实现对透镜5前侧面的冲洗。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供水元件呈C字形,其环绕在摄像窗口10的周围,在供水元件后侧壁的左部和右部各设有两个喷水口29,供水元件和前盖9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进一步,壳体1的外部设有用于安装供水管道7的管道过孔21,管道过孔21沿前后方向延伸,管道过孔21的侧壁对供水管道7形成防护。为了简化结构,供水元件和前盖9之间也可以设置成一体成型的结构。

如图2所示,前盖9上设有摄像窗口10,摄像元件2的镜头朝向摄像窗口10,摄像元件2的可视范围至少有一部分能够通过透镜5和摄像窗口10以作为摄像元件2的拍摄范围,摄像元件2能够摄取处在拍摄区域内的图像;作为最优方案,摄像元件2的可视范围与摄像范围完全重叠。针对摄像元件2的可视范围,通过设计摄像窗口10的尺寸、透镜5的尺寸,并通过调整摄像元件2、摄像窗口10、透镜5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实现摄像元件2的可视范围完全通过透镜5和摄像窗口10,即摄像元件2的可视范围与摄像范围完全重叠。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为了清洁透镜5的前侧面,透镜5和前盖9之间设有相对于前盖9固定的刮条33,刮条33与透镜5的前侧面的下部弹性接触,刮条33的下端位于透镜5的边缘处,刮条33从下至上向左倾斜,或者刮条33从下至上向右倾斜;具体的,刮条33从下至上向左倾斜时,从前往后看,护镜组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刮条33均从下至上向右倾斜时,从前往后看,护镜组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刮条33从下至上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在护镜组件旋转时,倾斜的刮条33会对透镜5的前侧面上的水形成一个向下的推动作用,避免了透镜5的前侧面上的水仅仅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能够提升排水效率,避免了在刮条33处形成积水,以及因为积水导致的清洁效果差的问题。

进一步,如图2、图3和图7所示,为了更好的清洁透镜5的前侧面,透镜5和前盖9之间设有相对于前盖9固定的数根刮条33,数根刮条33均与透镜5的前侧面的下部弹性接触,相邻两根刮条33之间具有间隔,数根刮条33的下端均位于透镜5的边缘处,数根刮条33的上端与镜架4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均不相同,数根刮条33均从下至上向左倾斜,或者数根刮条33均从下至上向右倾斜;刮条33在其长度方向上看可以是直线型也可以是弧线型,刮条33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材料。如图14所示,以三根刮条33为例来进行说明,三根刮条33均从下至上向左倾斜,当护镜组件旋转一周时,第一刮条47、第二刮条48和第三刮条49的上端点在透镜5的前侧面上所扫过的圆形轨迹分别用第一轨迹40、第二轨迹50和第三轨迹51,其中第一轨迹40和第二轨迹50之间的区域上的水会从第一刮条47和第二刮条48之间向下排出,第二轨迹50和第三轨迹51之间的区域上的水会从第二刮条48和第三刮条49之间向下排出,第三轨迹51和透镜5边缘之间的区域上的水会从第三刮条49的左侧向下排出,实现了对透镜5的前侧面的水进行分区排出的功能,有效改善了靠近透镜5中心的区域排水受堵、排水变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排水效率;图14中的箭头41表示在护镜组件旋转过程中水流的方向。

并且,在护镜组件旋转过程中,透镜5与刮条33之间的相对速度由透镜5的中心向外逐渐增大,显然透镜5与刮条33的相对速度越大的地方,单根刮条33的清洁效果越差。然而在本方案中,第一轨迹40和第二轨迹50之间的区域经过第一刮条47清洁,第二轨迹50和第三轨迹51之间的区域依次经过第二刮条48和第一刮条47的清洁,第三轨迹51和透镜5边缘之间的区域依次经过第三刮条49、第二刮条48和第一刮条47的清洁,通过设置上述的三根刮条33,在保证排水效率的前提下,很好的保证了透镜5与三根刮条的相对速度较大的区域的清洁效果,有效保证了透镜5的整体清洁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每根刮条33均沿垂直于该刮条33的上端与透镜5前侧面的中心的连线的方向布置,且数根刮条33相互平行,能够保证透镜5上的水以最优的角度进入两根刮条33之间的区域,并且保证进入两根刮条33之间的水能够快速向下排出,进一步提升了排水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数根刮条33相互平行,且数根刮条33之间的间隔由透镜5的中心向外逐渐变小,能够保证数根刮条33之间的排水量进行均匀分配,避免其中一根或几根刮条33所对应的排水量过大而造成清洁效果差;如图14所示,以三根刮条33为例来进行说明,三根刮条33均从下至上向左倾斜,当第一刮条47与第二刮条48之间的间隔等于第二刮条48与第三刮条49之间的间隔时,第一轨迹40和第二轨迹50之间的环形面积小于第二轨迹50和第三轨迹51之间的环形面积,而环形面积越大,所对应的水量也就更多,也就是对应的排水量更多;所以只有当第一刮条47与第二刮条48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二刮条48与第三刮条49之间的间隔,第二刮条48与第三刮条49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三刮条49的上端点与透镜5的边缘的最大间隔时,排水量的分配才更均匀。

作为一种优选,数根刮条33中的一根刮条33的上端位于所述透镜5的中心处,以确保透镜5的整个前侧面均能得到清洁。

当护镜组件旋转一周时,透镜5的前侧面上被数根刮条33扫过的区域为清洁区域,透镜5的前侧面上被拍摄范围扫过的区域在清洁区域之内;镜架4、喷水元件6、驱动组件、镜架支撑座18和数根刮条33均位于拍摄范围之外;在实际配置时,摄像元件2的镜头正对透镜5的上部、左部或右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得出上述的清洁区域为环形或圆形的区域,摄像元件2设置成其摄像范围在透镜5的前侧面上对应的区域在清洁区域之内即可。并且通过合理设计,可以通过前盖9来遮挡刮条33、镜架4、喷水元件6、驱动组件、镜架支撑座18,以保证外形的美观。

如图3和图4所示,数根刮条33向后顶所述护镜组件,使得护镜组件被夹持在镜架支撑座18和数根刮条33之间,避免了护镜组件在轴向上移动,确保了护镜组件能够一直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如图3和图7所示,为了保证护镜组件能够更好的旋转,在前盖9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个顶块31,顶块31的后端顶在透镜5的前侧面的中心,顶块31由软质材料或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塑胶材料、橡胶材料,通过设置顶块31,使得护镜组件的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保证了护镜组件能够稳定的绕镜架4的中心轴线旋转;顶块31也可与前盖制为一体。

上述的数根刮条33可以分别安装在前盖9上,也可以采用数根刮条33一体成型而形成一个如图13所示的雨刮8,再将雨刮8安装在前盖9上的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前盖9的内壁上设有雨刮安装部30,雨刮安装部30上安装有雨刮8,数根刮条33位于雨刮8的后侧壁上,且数根刮条33与雨刮8一体成型。为了方便安装和定位雨刮8,可以在雨刮安装部30设置横向和竖向的凸棱,并且在雨刮8的前侧面上设置与凸棱相嵌合的条形槽32。

作为一种改进,如图2所示,壳体1内设有如图12所示的加热元件11,加热元件11位于护镜组件的后侧,加热元件11连接有用于为加热元件11输送电力的线束25,加热元件11用于烘干透镜5的前侧面,以去除透镜5前侧面上的雾气和冰霜。进一步,如图10和图11所示,壳体1内设具有隔板16,隔板16位于护镜组件的后侧,隔板16上设有与摄像元件2对应的避让窗口17、用于固定安装加热元件11的凹槽22以及与线束25对应的过线孔20,此时,隔板16、护镜组件和壳体1构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流失,提升了烘干的效率。进一步,在隔板16和护镜组件之间设置一个与加热元件11相连的温控开关24,通过温控开关24来控制加热元件11的开启和关闭,以将隔板16和护镜组件之间的温度保持在一个预设的范围之内。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实际配置时,隔板16可以设置成与镜架支撑座18一体成型的结构,镜架支撑座18为设置在隔板16边缘的环形槽,镜架4的后部转配在环形槽内,环形槽的底壁即为上述的轴向支撑结构,环形槽的侧壁与镜架4滑动套合。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机3位于隔板16的后侧,隔板16上具有用于容纳齿轮15的凸出部19,环形槽的侧壁上具有避让孔23,避让孔23连通凸出部19的内腔与环形槽,齿轮15通过避让孔23与镜架4上的齿圈结构26啮合。进一步,凸出部19内一体成型有向后延伸的定位销52,定位销52与齿轮15的中心孔滑动配合,保证了齿轮15能够稳定运行。

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上设有排水口39,为了方便排出壳体1内的水,排水口39设置在数根刮条33的正下方;排水口39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和前盖9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的后端安装有底座12,底座12上设有电源接口43和摄像元件接口42,通过电源接口43为电机3和加热元件11连接电源,通过摄像元件接口42为摄像元件2接通电源并输出摄像元件2所拍摄的图像信号。如图3所示,在实际配置时,可以在壳体1内设置一块电路板13,其中电机3和加热元件11均与电路板13电连接,电路板13与电源接口43电连接,摄像元件接口42通过线缆与摄像元件2相连。进一步,壳体1内设有分别用于安装摄像元件2、电机3和减速器14的支架,摄像元件2、电机3和减速器14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支架上。

为了方便装配,如图1、图2、图7和图10所示,底座12与壳体1之间、前盖9与壳体1之间均设有卡接结构和螺钉。其中壳体1的后部设有数个卡扣座36,底座12上设有与卡扣座36一一对应的卡扣板35,卡扣板35上设有卡口,卡扣座36上设有与卡口配合的凸块;壳体1的外壁的前部设有数个沿周向延伸的卡槽37,卡槽37的一端设有向前贯穿卡槽37的前侧壁的滑槽,前盖9上设有数个与卡槽37一一对应的卡块38 ,卡块38能够通过滑槽进入卡槽37中,然后旋转前盖9便可实现前盖9与壳体1的卡接。底座12与壳体1卡接后通过螺钉固定,前盖9和壳体1卡接后通过螺钉固定,在顾及装配方便的同时,保证了结构的稳定。进一步,为了保证密封性能,底座12与壳体1之间可以增加密封圈或点密封胶。

上述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在工作时,喷水元件6能够向透镜5喷水,电机3能够驱动护镜组件旋转,利用刮条33清除透镜5的前侧面上的污染物和水,同时利用排水口39将污染物和水排出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利用加热元件11能够对透镜5进行烘干,使得摄像元件2能够摄取清晰的图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通过喷水元件6、加热元件11、驱动组件、护镜组件和刮条构成高效的自清洁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的一些带有清洁结构的摄像头所存在的除水效率低、久刮不净等不良现象。通过调整电机3开启和关闭的时间、加热元件11开启和关闭的时间、喷水元件6开启和关闭的时间,能够实现多种工作模式,以应对各种工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设置在机动车上,起到辅助驾驶的作用,例如:作为倒车摄像头安装在汽车后侧,以监视车辆后方路况和场景;作为侧后视摄像头以替代车辆的后视镜,如图15所示,作为侧后视摄像头时,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安装在横梁46的一端,横梁46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45与车身相连,即可替代车辆的后视镜;作为侧后视镜摄像头,安装于传统后视镜下方,辅助监视车辆两侧路况及场景,特别是车辆变道辅助、侧盲区监控;作为前视摄像头,安装车辆的前侧,辅助监视车辆前方路况及车道检测。

如图16所示,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配置在机动车上时,在车内设置与供水管道7相连的供水系统,可以将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和供水系统与汽车的车载控制系统相连,通过车载控制系统来控制加热元件11的开启和关闭的时间、供水系统的开启和关闭的时间、电机3的开启和关闭的时间,通过与车载控制系统相连的调节开关44来选定机动车驾驶辅助摄像头的工作模式。例如:可以在调节开关44上设置用于控制加热元件11开启和关闭的加热按键,用于调节电机3和供水系统工作的旋钮,旋钮上设置O、A、B、C、D五个档位。

一、当需要除雾除霜时:按下加热按键,仅开加热元件11,用于低气候条件下除雾除霜除冰。

二、当需要除污除尘时:将旋钮旋至A档位点按后松开,喷水元件6对透镜5喷水约1-3秒后停止,与此同时护镜组件旋转,雨刷清洁约2-3周时间后护镜组件停止旋转。

三、当需要除雨水时:

将旋钮旋至“B”档位:护镜组件间歇旋转运动,旋转约2-3周时间停5分钟,用于雨水量中小时。

将旋钮旋至“C”档位:护镜组件间歇旋转运动,旋转约2-3周时间停2分钟,用于雨水量较大时。

将旋钮旋至“D”档位:点按后松开,护镜组件旋转约2-3周时间停止,用于临时除水或洗车后除水。

以上操控方式及时间由相关的车载控制系统决定,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制造商及车厂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为基于图1和图 2中的坐标系所表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