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拖一体机动力输出增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5249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汽拖一体机动力输出增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输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汽拖一体机动力输出增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只能从事公路或乡村的各种运输作业,不能从事对农机具的各种作业。而现有的拖拉机,只能从事对农田的各种作业,不能从事公路或乡村的各种运输作业,都是因车架不能伸缩而受限制,而且变速箱和动力输出装置合为一体,结构复杂,维修繁琐,综合利用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拖一体机动力输出增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拖一体机动力输出增速装置,包括变速箱、传动轴、动力输出增速器及可伸缩传动轴,其中变速箱和动力输出增速器安装在汽拖一体机的车架体的底部,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出增速器的增速器输入轴连接,所述动力输出增速器的增速器输出轴与可伸缩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可伸缩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农机具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输出增速器包括增速器输入轴、大齿轮、增速器壳体、增速器输出轴及小齿轮,其中增速器输入轴和增速器输出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增速器壳体内、且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由增速器壳体的两侧伸出,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容置于增速器壳体内,所述大齿轮套设于增速器输入轴上,所述小齿轮套设于增速器输出轴上、且与大齿轮啮合。

所述增速器输入轴和增速器输出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增速器壳体内、且相互平行。

所述增速器输入轴的输入端侧设有输入端轴承盖,所述增速器输出轴的输出端侧设有输出端轴承盖。

所述动力输出增速器通过连接座与车架体连接。

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节I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增速器输出轴通过万向节II与可伸缩传动轴的一端连接。

所述变速箱和动力输出增速器分别安装在车架体的前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维修方便,传动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适用范围广泛,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输出增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车架体,2为变速箱,3为万向节I,4为传动轴,5为动力输出增速器,51为增速器输入轴,52为输入端轴承盖,53为连接座,54为大齿轮,55为增速器壳体,56为轴承,57为增速器输出轴,58为输出端轴承盖,59为小齿轮,6为万向节II,7为可伸缩传动轴,8为农机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拖一体机动力输出增速装置,包括变速箱2、传动轴4、动力输出增速器5及可伸缩传动轴7,其中变速箱2和动力输出增速器5安装在汽拖一体机的车架体1的底部,所述变速箱2和动力输出增速器5分别位于车架体1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变速箱2的输出轴与传动轴4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4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出增速器5的增速器输入轴51连接,所述动力输出增速器5的增速器输出轴57与可伸缩传动轴7的一端连接,所述可伸缩传动轴7的另一端与农机具8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输出增速器5包括增速器输入轴51、大齿轮54、增速器壳体55、增速器输出轴57及小齿轮58,其中增速器输入轴51和增速器输出轴57可转动地安装在增速器壳体55内、且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由增速器壳体55的两侧伸出,所述大齿轮54和小齿轮58容置于增速器壳体55内,所述大齿轮54套设于增速器输入轴51上,所述小齿轮58套设于增速器输出轴57上、且与大齿轮54啮合。

所述增速器输入轴51和增速器输出轴57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增速器壳体55内、且相互平行。所述增速器输入轴51的输入端侧设有输入端轴承盖52,所述增速器输出轴57的输出端侧设有输出端轴承盖58。

所述动力输出增速器5通过连接座53与车架体1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2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节I3与传动轴4的一端连接,所述增速器输出轴57通过万向节II6与可伸缩传动轴7的一端连接。与可伸缩传动轴7连接的农机具8抬起时,所述可伸缩传动轴7收缩;农机具8落下时,可伸缩传动轴7伸出。

汽拖一体机采用组合式可伸缩机架,通过活动车架总成相对于固定车架总成在前后方向上可伸缩移动,从而实现整个车架的长度可伸缩调节。所述变速箱2和减速器5安装在固定车架上。

当需要运输时,通过操控可实现机身伸长,具备汽车功能能自身携带载货厢斗,实现自载运输作业。当需要对农田进行多项作业时,通过操控可实现机身缩短,具备拖拉机功能,可自身携带各种农具,对农田进行各种作业。

本实用新型将变速箱和动力输出装置分体设计,简化了变速箱的结构,维修方便,综合利用率比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