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挡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083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两挡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两挡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包含电机轴的驱动电机、包含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变速器、输出轴,以及其太阳轮位于行星架之内、行星轮可转动地安装于行星架上、齿圈位于行星架之外的行星排,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右端与行星排的太阳轮固联,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架的右端与输出轴固联。这种结构的两挡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是;为了实现换挡,变速器采用一个离合器和一个制动器,换挡过程中,为防止动力中断,需同时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其控制难度较大,为防止换挡过程中产生冲击,对控制机构的精度要求较高、结构比较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成本较低和控制难度较小的两挡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两挡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包含电机轴的驱动电机、包含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变速器、输出轴,以及其太阳轮位于行星架之内、行星轮可转动地安装于行星架上、齿圈位于行星架之外的行星排,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右端与行星排的太阳轮固联,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架的右端与输出轴固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圈和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与变速器的离合器左右并列地位于驱动电机和行星排的太阳轮之间且单向离合器的外环固定、内环与外圈的左端连接,变速器的离合器的内鼓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外鼓与行星排的行星架的左端联接,所述外圈的右端与行星排的齿圈固联、中部与制动器联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在换挡过程中可以单独对变速器的离合器或制动器分别进行控制而不出现动力中断,因而控制难度较小;不必同时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就可以避免换挡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对控制机构的要求较低,因而结构比较简单、成本较低。此外,在换挡过程中,制动器的制动过程和离合器结合是逐步进行的,相应地,汽车的速度随着逐步变化,整个过程没有动力中断,不存在换挡冲击,换挡平顺性也较好。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器的制动器为多摩擦片式制动器。这使得本发明能够更好地缓冲整车的冲击、换挡更加平顺。

更进一步地,所述变速器的离合器为多摩擦片式离合器。这使得本发明够更好地缓冲整车的冲击、换挡更加平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的两挡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包含电机轴2的驱动电机1、包含离合器7和制动器8的变速器、输出轴10,以及其太阳轮3位于行星架5之内、行星轮4可转动地安装于行星架5上、齿圈6位于行星架5之外的行星排,所述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2的右端与行星排的太阳轮3固联,所述行星排的行星架5的右端与输出轴10固联。由图1可见,本发明还包括外圈9和单向离合器11,所述单向离合器11与变速器的离合器7左右并列地位于驱动电机1和行星排的太阳轮3之间且单向离合器11的外环固定、内环与外圈9的左端连接,变速器的离合器7的内鼓与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2连接、外鼓与行星排的行星架5的左端联接,所述外圈9的右端与行星排的齿圈6固联、中部与制动器8联接。

所述变速器的制动器8为多摩擦片式制动器。

所述变速器的离合器7为多摩擦片式离合器。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一挡换入二挡;驱动电机1正转,变速器的离合器7断开、制动器8制动。驱动电机1将动力通过电机轴2传递给行星排的太阳轮3,在行星排的齿圈6被变速器的制动器8制动的情况下,行星排通过行星架5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轴10,此时变速器处于一挡;变速器将换入二挡时,变速器的制动器8由制动状态逐步松开,在动力作用下单向离合器11结合,使得行星排的齿圈6仍然保持不转,直到变速器的制动器8完全松开后,使离合器7逐步结合,离合器7完全结合后,完成动力切换,此时变速器处于二挡。

二挡换入一挡;驱动电机1正转,变速器的离合器7结合、制动器8松开,单向离合器11断开。驱动电机1将动力通过电机轴2传递给行星排的太阳轮3,在变速器的离合器7结合的情况下,行星排的太阳轮3和行星架5固接,使得行星排的太阳轮3、行星轮4、行星架5、齿圈6整体一起转动,动力通过行星排的行星架5传递给输出轴10,此时变速器处于二挡;变速器将换入一挡时,变速器的离合器7由结合状态逐步松开,直到离合器7完全断开后,在动力作用下行星排的齿圈6的转动由正转变为零,然后出现反转的趋势,使单向离合器11结合,直到变速器的制动器8逐步制动,制动器8完全制动后,完成动力切换,此时变速器处于一挡。

倒挡:驱动电机1反转,变速器的离合器7断开、制动器8制动。驱动电机1将动力通过电机轴2传递给行星排的太阳轮3,在行星排的齿圈6被变速器的制动器8制动的情况下,行星排通过行星架5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轴10,变速器倒挡运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