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磁力支撑的载重滚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170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采用磁力支撑的载重滚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滚轮。



背景技术:

滚轮是可以移动的设备上最常用的器件之一。比如变电箱、电焊设备、变电柜、控制柜等设备,下方往往设置有滚轮。

重量比较重的设备,虽然下方设置有滚轮,但是推动起来,仍然会非常吃力。

但是,因为移动并不频繁,而且机械动力装置(电动机等)成本高、体积大,不适合安装在众多设备上。

因此难以解决下方设置有滚轮的重量比较重的设备,推动时的费力问题。

经过研究表明,推动时费力的原因之一,在于滚轮轴承因为承受压力过大,造成形变,进而造成摩擦力过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磁力支撑的载重滚轮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采用磁力支撑的载重滚轮装置,包括一滚轮支架,滚轮支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下方设有滚轮支撑,滚轮支撑通过轴固定住一滚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下方,所述电磁铁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滚轮的轴心;

所述滚轮内设置有至少八块永磁铁,八块所述永磁铁以所述滚轮的轴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排布;

八块所述永磁铁朝外的磁极相同;

所述电磁铁下部的磁极,与所述永磁铁朝外的磁极相排斥;

还包括一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通过一开关装置连接所述电磁铁。

在需要推动设备时,通过开关装置控制电磁铁的电能导通。

通过磁力相排斥,减小滚轮与滚轮支撑之间的压力,进而减轻滚轮的轴上的压力,进而减小摩擦力,并且避免轴在推动过程中,因承重而变形。并且使推动更加轻便。

所述滚轮外套有钢环,所述钢环内侧贴在八块所述永磁铁朝外的磁极上。以使磁力在整个滚轮外侧均匀分布。使推动顺滑。

滚轮支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设备下方,比如变电箱、电焊设备、变电柜、控制柜的外壳下方,进而将采用磁力支撑的载重滚轮装置固定在设备下方,实现对设备的支撑。

所述电源系统通过所述开关装置连接一压力检测机构,再通过压力检测机构连接所述电磁铁;

所述压力检测机构设有一压力传感器和一触发电路;压力传感器连接有触发电路;

所述触发电路连接一功率放大电路,所述功率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电磁铁;

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方。

压力检测机构是已有技术,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设备重量超过一设定值时,触发电路触发,功率放大电路输出电能为电磁铁供电。

所述电磁铁下端与所述滚轮的顶端的距离为2cm~5cm。在保证提供足够排斥力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对轴承的磁化。

所述电磁铁优选为圆柱形电磁铁。增大了电磁铁的横截面积,进而增大了电磁铁与永磁铁之间的排斥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采用磁力支撑的载重滚轮装置,包括一滚轮支架3,滚轮支架3包括固定件7,固定件7下方设有滚轮支撑2,滚轮支撑2通过轴固定住一滚轮1,还包括一电磁铁4,电磁铁4固定在固定件7下方,电磁铁4的中心轴线穿过滚轮1的轴心。滚轮1内设置有至少八块永磁铁6,八块永磁铁6以滚轮1的轴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排布。八块永磁铁6朝外的磁极相同。电磁铁4下部的磁极,与永磁铁6朝外的磁极相排斥。还包括一电源系统10,电源系统10通过一开关装置11连接电磁铁4。

在需要推动设备时,通过开关装置11控制电磁铁4的电能导通。通过磁力相排斥,减小滚轮1与滚轮支撑2之间的压力,进而减轻滚轮1的轴上的压力,进而减小摩擦力,并且避免轴在推动过程中,因承重而变形。并且使推动更加轻便。滚轮支架3通过固定件7固定在设备下方,比如变电箱、电焊设备、变电柜、控制柜的外壳下方,进而将采用磁力支撑的载重滚轮装置固定在设备下方,实现对设备的支撑。

滚轮1外套有圆形钢环,钢环内侧贴在八块永磁铁6朝外的磁极上。以使磁力在整个滚轮1外侧均匀分布。使推动顺滑。

电源系统10通过开关装置11连接一压力检测机构12,再通过压力检测机构12连接电磁铁4。压力检测机构12设有一压力传感器5和一触发电路。压力传感器5连接有触发电路。触发电路连接一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连接电磁铁4。压力传感器5固定在固定件7上方。压力检测机构12是已有技术,在压力传感器5检测到设备重量超过一设定值时,触发电路触发,功率放大电路输出电能为电磁铁4供电。电磁铁4下端与滚轮1的顶端的距离为2cm~5cm。在保证提供足够排斥力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对轴承的磁化。电磁铁4优选为圆柱形电磁铁4。增大了电磁铁4的横截面积,进而增大了电磁铁4与永磁铁6之间的排斥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