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收紧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9871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收紧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束收紧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相当于汽车的神经组织,承担着车辆上电信号的传输以及电能的运输工作,是汽车上非常关键的部件。汽车线束一旦遭到破损,将会带来很多严重问题。座椅线束是汽车线束系统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它不像其它线束可以固定于某一点或者粘附于某一平面上,因为座椅,尤其是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座椅是可以前后调节的,所以座椅下的线束也需要随着座椅的前后移动而移动。为了能够满足座椅前后最大活动范围的需求,需要给座椅线束预留出足够的设计余量。随着座椅的前后移动,较长的座椅线束可能会移动到座椅滑轨上,滑块和滑轨就会对线束造成挤压而破坏,这样一来,座椅上的电气系统就丧失了工作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收紧装置及汽车,解决处于活动状态的线束受到滑块和滑轨的挤压而使所述线束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束收紧装置,包括:

壳体,形成有一容纳空间,且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

涡卷弹簧,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且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从所述容纳空间中伸出;

固定夹,与所述涡卷弹簧从所述容纳空间中伸出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夹上固定有线束,所述涡卷弹簧包括所述线束被拉伸时的收缩状态和所述线束上的拉伸释放后所恢复至的自然状态。

其中,所述壳体形成为六面体结构,且所述壳体包括六个内壁面,围设为所述容纳空间。

其中,所述固定夹包括连接杆和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的固定夹主体,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涡卷弹簧从所述容纳空间中伸出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固定夹主体呈圆环形,所述固定夹主体的内径与所述线束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线束穿设所述固定夹主体,与所述固定夹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壳体通过螺栓穿设所述安装孔与车身钣金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线束收紧装置。

其中,所述汽车包括汽车座椅,所述线束收紧装置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下方的车身钣金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处于活动状态的所述线束穿设所述线束收紧装置中的所述固定夹,并将所述线束收紧装置固定于所述车身钣金上;在所述线束移动时,通过所述线束收紧装置中的所述涡卷弹簧的变形给予所述线束一个作用力,使所述线束在拉伸和拉伸释放时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使所述线束可以按照预期的轨道收回,从而有效的规避了所述线束在拉伸释放时,受到滑块和滑轨的挤压而被损坏;同时也使处于活动状态的线束更加整洁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收紧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收紧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收紧装置与线束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收紧装置安装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突出部分,12-安装孔,2-涡卷弹簧,3-固定夹,31-连接杆,32-固定夹主体,4-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收紧装置,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形成有一容纳空间,且所述壳体1的其中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

涡卷弹簧2,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且所述涡卷弹簧2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从所述容纳空间中伸出;

固定夹3,与所述涡卷弹簧2从所述容纳空间中伸出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夹3上固定有线束4,所述涡卷弹簧2包括所述线束4被拉伸时的收缩状态和所述线束4上的拉伸释放后所恢复至的自然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1形成为六面体结构,且所述壳体1包括六个内壁面,所述六个内壁面围设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涡卷弹簧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的中心位置,所述涡卷弹簧2与所述壳体1上具有开口的侧面和与所述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分别贴合;所述涡卷弹簧2为平面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2盘绕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涡卷弹簧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壳体1的一侧面上设置的,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从所述容纳空间中伸出;所述涡卷弹簧2从所述容纳空间中伸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3,所述固定夹3包括连接杆31和固定夹主体32,其中,所述连接杆3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夹主体32连接,所述连接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涡卷弹簧2从所述容纳空间中伸出的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涡卷弹簧2沿第一方向从所述开口中伸出,所述连接杆3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夹主体32相对应的两个开口端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如图3所示,与所述固定夹主体32相连接的所述线束4穿设所述固定夹主体32的两个开口端面,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当所述线束4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时,所述线束4给予所述涡卷弹簧2一个向外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作用力,使所述涡卷弹簧2处于收缩状态,同时所述线束4自己承受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当所述线束上的拉伸释放时,由于所述线束始终承受着所述涡卷弹簧2的作用力,因此,所述线束4会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所述线束4会按照预期的轨道收回。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分11,所述突出部分1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线束收紧装置的安装孔12。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线束收紧装置。

如图4所示,所述线束收紧装置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下方的车身钣金上,且所述线束收紧装置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下方的地毯的下面,使所述线束收紧装置为隐蔽式;其中,在所述车身钣金上与所述安装孔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1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再与螺母配合,使所述线束收紧装置与所述汽车座椅下方的所述车身钣金固定连接。

设置在所述汽车座椅下方的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收紧装置在具体应用时,当所述汽车座椅位于所述座椅移动行程的最后方的位置时,所述涡卷弹簧2处于不工作的自然状态,当所述汽车座椅从最后面的位置向前移动时,所述线束4跟随所述汽车座椅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所述线束4通过与其连接的所述固定夹3给予所述涡卷弹簧2一个向外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作用力,使所述涡卷弹簧2为处于工作时的收缩状态;同时所述线束4承受所述涡卷弹簧2给予的反方向的作用力,使所述线束4被拉伸时,处于紧绷的状态。

当所述汽车座椅被再次往后调节时,所述线束4由于受到所述涡卷弹簧2所给予的作用力,所述线束4还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因此在所述汽车座椅向后调节时,所述线束4按照预期的轨道收回到地毯下方,避免所述汽车座椅的滑块和滑道对所述线束4的挤压,使所述线束4被损坏,从而导致所述汽车座椅上的电气系统,如前后电动调节、座椅加热和通风、座椅位置记忆功能等丧失工作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线束收紧装置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下方的地毯下面,并与所述地毯下面的车身钣金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线束收紧装置成为隐蔽式的,使所述汽车座椅的下方更加整洁;所述线束4通过所述线束收紧装置固定在所述汽车座椅的下方,在所述汽车座椅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线束4受到所述涡卷弹簧2的变形给予的作用力,使所述线束4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并且可以按照预期的轨道收回到地毯下面,从而有效的规避了所述线束4遭到挤压的风险。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