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4296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驻车手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驻车手柄,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驻车手柄,是驻车制动系统的操纵机构,通过其自身的杠杆比作用,将放大的操纵力输入给驻车系统,实现并保持停车。

现有的驻车手柄通常采用纵置式驻车手柄,即驻车手柄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布置,通过棘轮机构实现驻车系统的驻车和释放。常用的纵置驻车手柄通常包括按钮、回位弹簧、推杆、棘爪和棘齿,当需要释放驻车手柄时,需要用拇指沿纵向按压按钮,按钮压缩回位弹簧并推动推杆,推杆带动棘爪翻转,使棘爪与棘齿分离,此时便可释放驻车手柄。

该结构的驻车手柄在拉起和释放时人的手臂需要大幅度弯曲,若驻车手柄存在制造偏差,驾驶员的手臂会与驾驶室内饰件产生严重干涉,给驾驶员很不舒适的驾乘体验,而且由于大拇指在纵向上不便于施力,因此驾驶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量才能够按动按钮,对于力量较小的女驾驶员来说按压按钮较为困难,驾乘体验较差,此外该结构还具有占用纵向空间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车手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将解锁机构横向布置,降低了驻车手柄的操控难度,提高了驾乘舒适性,而且具有占用纵向空间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驻车手柄,包括推杆机构和解锁机构,所述推杆机构包括推杆和推杆护套,所述推杆安装在所述推杆护套内,二者滑动连接;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按钮机构、滑块和回位簧,所述壳体与所述推杆护套的端部固定连接,该连接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与所述推杆护套相互垂直;所述壳体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按钮机构安装在所述开口端,所述回位簧安装在所述封闭端,所述滑块设于所述回位簧与所述按钮机构之间,且与所述按钮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滑块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导向凸台,所述推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导向凸台滑动配合的通槽;所述导向凸台靠近所述回位簧的一端至所述滑块轴线的距离小于另一端至所述滑块轴线的距离。

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滑块采用圆台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

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通槽内设有滚针,所述滚针的两端具有连接轴,所述通槽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滚针两端的连接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通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导向凸台的宽度。

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按钮机构包括按钮、连接杆和导向套,所述按钮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设有轴向安装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并伸出所述轴向安装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轴向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导向套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二者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按钮之间。

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推杆护套内设有推杆导向套,所述推杆导向套设于所述推杆护套与所述壳体的连接位置,所述推杆与所述推杆导向套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推杆机构和解锁机构,解锁机构固定在推杆机构的端部,而且解锁机构的壳体与推杆机构的推杆护套相互垂直。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改变传统的驻车操控习惯,当需要驻车时,只需用手横向握住解锁机构的壳体,然后向斜后方用力拉,即可将解锁机构和推杆机构拉起,从而实现驻车,这种操控方式比传统的向上方施力更便于操控,而且弯肘的角度较小,不会与其它内饰件发生干涉,提高操控的舒适性,而且采用该结构有效缩短了驻车手柄的纵向长度,占用空间更小,使驾驶室内空间布局更合理。当需要释放驻车系统时,驾驶员横向握住解锁机构,大拇指横向用力按压按钮机构,按钮机构带动滑块移动,由于滑块上的导向凸台两端存在高度差,因此滑块移动的同时会推动推杆,实现驻车系统的解锁。通过解锁机构与推杆机构分开设置,解锁时只需单独控制解锁机构即可,大拇指施力时只需克服回位簧的弹力即可,因此无需使用太大的力量便可按动按钮机构,解决了部分驾驶员力量小的问题,有效提高操控的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在滑块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了导向凸台,并在推杆的端部设有与导向凸台滑动配合的通槽;这样可以有效定位推杆,使推杆无法与导向凸台脱离,保证二者之间的有效连接,提高本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的轴测图;

图3是按钮机构、回位簧和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推杆上设有通槽的一端局部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推杆,2-推杆护套,3-壳体,4-按钮机构,5-滑块,6-回位簧,7-导向凸台,8-通槽,9-滚针,10-按钮,11-连接杆,12-导向套,13-推杆导向套,14-折弯板,15-棘爪,16-棘齿,17-推杆机构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驻车手柄,包括推杆机构和解锁机构,推杆机构包括推杆1和推杆护套2,推杆1安装在推杆护套2内,二者滑动连接;

解锁机构包括壳体3和设于壳体3内的按钮机构4、滑块5和回位簧6,壳体3与推杆护套2的端部固定连接,该连接处内部连通,壳体3与推杆护套2相互垂直;壳体3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按钮机构4安装在开口端,回位簧6安装在封闭端,滑块5设于回位簧6与按钮机构4之间,且与按钮机构4固定连接;

滑块5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导向凸台7,推杆1的端部设有与导向凸台7滑动配合的通槽8;导向凸台7靠近回位簧6的一端至滑块5轴线的距离小于另一端(即靠近壳体3开口端的一端)至滑块5轴线的距离。

结合图1和图2,驻车系统还包括有折弯板14、棘爪15和棘齿16,折弯板14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推杆机构安装架17上,棘爪15设置在折弯板14的下端,折弯板14的上端与推杆1可转动连接。当需要驻车时,用手横向握住解锁机构,向斜后方用力拉解锁机构,在拉力作用下使推杆机构翻转,翻转一定角度后棘爪15与棘齿16卡接,并实现推杆机构的定位。当需要释放驻车系统时,用手横向握住解锁机构,然后用大拇指按压按钮机构4,按钮机构4向壳体3的内部移动,同时带动滑块5运动,由于滑块5上导向凸台7两端具有高度差(导向凸台7靠近壳体3开口端的一端较高),当滑块5向回位簧6的方向运动时,导向凸台7推动推杆1,推杆1推动折弯板14,折弯板14旋转并使棘爪15与棘齿16分离,此时便可将推杆机构放下,实现驻车的释放。

本实施例中,解锁机构与推杆机构互垂直布置,有效降低了纵向空间的占用量,同时还改变了驾驶员的操控方式,将传统的纵握式改为横握式,使驾驶员更便于施力,在解锁驻车时,用手按压按钮机构4只需克服回位簧6的弹力即可,因此无需使用太大的力量便可操作,提高了操控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在滑块5上设置导向凸台7,在推杆1的端部设置通槽8,可以实现对推杆1端部的限位,使二者更好地配合,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有效性。为了使推杆1能够在导向凸台7上顺畅滑动,优选地,如图4所示,可以在通槽8内设置滚针9,滚针9的两端具有连接轴,通槽8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滚针9两端的连接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孔内。通过设置滚针9可以将面接触改为线接触,有效降低摩擦力,提高滑动时的顺畅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滑动的顺畅度,还可以将通槽8的宽度设计的比导向凸台7的宽度略大一些,例如大1cm-2cm,这样滑动时通槽8的侧壁不会与导向凸台7的侧壁产生摩擦。当然这只是一种优选方案,通槽8的宽度只要不小于导向凸台7的宽度都可满足正常使用。

上述的滑块5优选采用圆台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因为这两种结构便于制造,而且圆台体可以极大的节省用料,圆柱体可以起到辅助导向的作用。当然除这两种结构外,滑块5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只需要满足外形规则,便于设置导向凸台7即可。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按钮机构4包括按钮10、连接杆11和导向套12,按钮10与连接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块5上设有轴向安装孔,连接杆11的另一端贯穿并伸出轴向安装孔,连接杆11与轴向安装孔过盈配合,导向套12安装在连接杆11上,二者滑动连接,导向套12位于滑块5与按钮10之间。推杆护套2内设有推杆导向套13,推杆导向套13设于推杆护套2与壳体3的连接位置,推杆1与推杆导向套13滑动连接。

导向套12和推杆导向套13的设置都是为降低摩擦力,提高可操控性,而且实现准确定位,保证各部件之间的有效配合。连接杆11的一端伸出滑块5的轴向安装孔,这样可以起到定位回位簧6的作用,防止回位簧6与滑块5脱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按钮机构4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并不作为对本案的限制,只要可以满足轴向滑动且具有回位功能的任意结构的按钮机构4均可用于本案。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横向即车辆的宽度方向,纵向即车辆的长度方向。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