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舱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9092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舱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前舱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舱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乘用车在国内日益普及,各大主机厂的竞争日趋陷入白热化,对外观造型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作为主要外观造型面的发盖外观质量成为焦点。布置在发盖前端与前保险杠之间,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条,其外观表现已成为影响发盖整体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

现有乘用车前舱密封结构大致有三种:一、密封条用卡扣卡接在发动机盖内板上,其位置位于发动机盖的前端向后三分之一处,发动机盖关闭后,密封条与水箱上横梁配合密封,密封条外观不可见;二、密封条用卡扣卡接在发动机盖内板上,其位置位于发动机盖的最前端,发动机盖关闭后,密封条与前保险杠蒙皮配合密封,密封条在前保险杠与发盖之间,故外观可见;三、密封条用卡扣卡接在前保险杠蒙皮上,其位置位于发动机盖与前保险杠之间,发动机盖关闭后,密封条与发动机盖配合密封,外观可见。其中,第一种对前舱进水密封、引导效果不理想;后两种尽管密封效果理想但由于密封条外露不均匀,容易引起外观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舱密封结构,目的是避免密封条外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前舱密封结构,包括设于发动机盖下的密封条总成,所述密封条总成包括密封条本体和卡接于密封条本体平直面上的卡扣,所述密封条总成设于前保险杠蒙皮上,且在避开发动机盖和前保险杠之间缝隙位置的横向方向与发动机盖底端面平齐。

所述密封条本体为P型等截面件。

所述卡扣设于P型等截面件的平直面上。

所述密封条本体的材质为橡胶材料。

所述卡扣的材质为聚甲醛材料。

所述卡扣的卡接端设有止退结构。

所述止退结构包括多个倒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结构相比,该前舱密封机构满足密封功能,导水功能优良,外观表现优异。此外,密封条本体避开前保险杠与发动机盖之间的间隙,发动机盖与前保险杠之间沿X方向间隙配合,隐藏在发盖之下不可见位置,在外观表现上,规避了外露的风险,从而规避了外观不良的风险,适用于对外观要求比较高的车型。在防水方面,密封条封住水箱上横梁位置,把水导向两边,达到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条本体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条总成截面示意图;

图5是密封条本体装配在前保险杠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发动机盖、密封条总成和前保险杠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密封条本体,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前舱密封结构,包括设于发动机盖下的密封条总成,密封条总成包括密封条本体1和卡接于密封条本体1平直面上的卡扣2,密封条总成设于前保险杠蒙皮上,且在避开发动机盖和前保险杠之间缝隙位置的横向方向与发动机盖底端面平齐。在位置选择上躲避开前保险杠与发动机盖之间的缝隙位置,在X方向与发动机盖平齐,规避外露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其并不把密封条总成装配在前保险杠蒙皮最前端,而是避开前保险杠与发动机盖之间的间隙一段距离,隐藏在发动机盖之下不可见位置。在与发动机盖配合后外观上无法看到密封条,即不会出现外观不良问题。

优选的,密封条本体1为P型等截面件。具有良好的水引导效果。密封条本体采用橡胶材质,其主要材料为密实橡胶以及海绵橡胶,通过挤出工艺实现密实橡胶、海绵橡胶等截面复合挤出。其截面呈“P”形状,在与发动机盖底端面弧形接触,密封效果更好。密封条本体1的平直面开有孔,卡扣装配在孔上,构成密封条总成。卡扣的材质为聚甲醛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其颜色与橡胶同色。卡扣2装配在“P”型密封条本体的平直面上。密封条本体通过卡扣固定在前保险杠蒙皮上,与发动机盖边沿配合。在防水方面,密封条总成封住水箱上横梁位置,把水导向两边,达到密封效果。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前舱密封结构在满足其密封作用以维护温度场、阻水导水功能的同时,规避外观不良的风险。

为了避免卡扣脱离前保险杠蒙皮,卡扣2的卡接端设有止退结构。止退结构优选采用多个倒刺结构。当密封条本体通过卡扣固定在前保险杠蒙皮上时,倒刺结构抵触在前保险杠蒙皮底端面,避免两者脱离,固定效果更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