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机动车辆发动机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控制空气进入发动机舱的装置的领域,特别是在车辆的前端。
背景技术:
已知的前端格栅配备有移动瓣片和相关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通过定位该移动瓣片组件,能够打开或关闭进入发动机舱的空气入口。这些装置可以用缩写ags(主动格栅百叶窗)表示。为此,格栅包括至少一个框架,可枢转地安装的瓣片插入该框架中。
当瓣片处于关闭位置时,它们阻塞在格栅中形成的通道开口,并且空气不会穿透到发动机舱的内部,这降低了阻力系数(dragcoefficient),因此能够减少燃料消耗和co2排放。
当瓣片调节到打开位置时,空气能够通过空气入口连通并有助于冷却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因此,当发动机不需要通过来自外部的空气冷却时,ags装置能够减少燃料消耗和污染。
ags装置通常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控制至少一个瓣片及其在格栅中的位置,以便控制空气入口的打开和关闭。致动器通常设置在瓣片附近,特别是在ags装置的框架的边缘处。已知通过实际设置在框架和致动器之间的中间支撑件将致动器固定到框架上。中间支撑件和致动器最初在距框架一定距离处组装,然后组件安装在框架上并拧紧至框架。
中间支撑件的存在并通过将其拧至框架而将其固定到框架上使得ags装置的组装变得复杂,因为一方面是安装和固定致动器所需的多个步骤,另一方面是固定螺钉的使用,这延长了组装操作周期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属于这种情况,并且旨在提出一种空气入口控制装置,其以较低的成本快速组装,从而能够将致动器简单地安装和有效地保持在格栅中。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前端模块的空气入口的装置,包括支撑多个瓣片的框架,所述瓣片可围绕枢转轴线旋转,以及另一方面是致动器,其设置在形成于框架的区域中的壳体中,所述致动器配置成驱动至少一个瓣片的旋转。根据本实用新型,致动器通过组装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卡扣组件,其一个部件与框架一体形成。
直接组装意味着在框架和致动器之间没有中间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特征,单独地或组合地:
-致动器直接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在框架和致动器之间没有中间板;
-用于将致动器直接组装到框架上的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定位组件和至少一个弹性卡扣组件;
-每个所述组件包括在框架上形成的部件和在致动器上形成的具有互补形状和尺寸的部件;
-每个所述部件与框架和/或致动器一体制成;
-在框架上形成的部件是阴部件,在致动器上形成的部件是阳部件。
定位组件和弹性卡扣组件可以配置成通过相同的平移移动起作用。平移移动可以沿着垂直于框架中的壳体的后壁的平移轴线定向。
在这种情况下,定位组件可以特别地包括框架上的部件,采用沿着平移轴线定向的滑道的形式,以及致动器上的部件,采用钩的形式。弹性卡扣组件可以包括框架上的部件,采用可弹性变形销的形式,以及致动器上的部件,采用穿孔指状物的形式。
此外,定位组件和弹性卡扣组件可以配置成通过两个不同的平移移动相继地起作用。两个平移移动可以是垂直的,第一移动垂直于框架的后壁定向,第二移动平行于该后壁。
在这种情况下,定位组件可以特别地包括框架的第一定位部件,采用从后壁突出的壁的形式并形成朝向第一壳体的引导路径,在第一壳体的顶部上是覆盖壁,以及致动器上的部件,采用肋的形式,其配置成处于第一孔和相应的覆盖壁之间的位置并且布置在致动器的横向面上。弹性卡扣组件可以包括框架上的部件,采用朝向第二孔引导的进入部分的形式,在第二孔的顶部上是覆盖壁,以及致动器上的部件,采用肋的形式,其配置成处于第二孔和相应的覆盖壁之间的位置并且布置在致动器的横向面上,所述肋包括可弹性变形舌部,该舌部配置成当致动器组装到框架上时处于第二孔中的位置。
而且,定位组件和弹性卡扣组件可以配置成通过平移移动和旋转移动相继地起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定位组件可以特别地包括框架上的部件,采用护套的形式,以及致动器上的部件,采用引导凸耳的形式。弹性卡扣组件可以包括致动器上的第一部件,采用围绕着瓣片驱动机构的出口孔的凸缘的形式,所述凸缘相对于其所布置在的致动器的面形成过厚度,以及框架上的部件,采用至少一个孔眼的形式,其以基本垂直于框架中的壳体的后壁的叶片的形式,所述叶片包括环形或基本环形部分,其配置成在凸缘通过时的弹性变形之后接收该凸缘。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机动车辆前端模块,其中诸如刚刚描述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设置在至少一个散热器的上游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存在弹性卡扣装置,空气入口控制装置包括最少数量的中间部件且没有或很少有螺纹元件,从而在车辆遭受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如果致动器和容纳致动器的格栅变形并被推向散热器,则存在硬点的可能性降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通过说明并参考附图给出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配备有空气入口控制装置的机动车辆的前部的侧视图,其中示意性地呈现设置在车辆格栅中的可见活动瓣片、布置在这些瓣片附近以控制其打开或关闭位置的致动器以及从格栅后移的散热器;
-图2是从车辆外部看到的配备有活动瓣片的格栅的透视图,在左右两组瓣片之间形成中心区域;
-图3是从车辆内部看到的图2的格栅的透视图,中心区域配备有控制左右两组瓣片的致动器;
-图4是图3的中心区域的详细视图,其中致动器已被移除,以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由框架承载的致动器固定装置;
-图5和6是表示在框架的中心区域中组装致动器的步骤的视图,其中限定中心区域的框架的壁已被隐藏,以使图更容易阅读;
-图7和8是根据图4至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变型的在框架的中心区域中的致动器的固定元件的详细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型的致动器和相关固定装置的整体视图;
-图10a、10b和10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装置、致动器和所得组件的视图;以及
-图11a、11b、11c和11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装置、致动器和所得组件的视图以及后者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形成在机动车辆前端1中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如图1所示,该装置优选地安装在机动车辆4的格栅上并且能够控制通过车辆前端的空气流,以特别到达设置在车辆发动机舱(这里未示出)上游侧的散热器5的区域中。
更具体地在图2中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布置在框架6中,框架6包括由垂直壁和纵向壁界定的两个开口区域,每个开口区域设置有包括多个瓣片8的组件。在一特定布置中,并且如图中特别示出,框架6包括在两个开口区域之间的中心壁,每个开口区域设置有由多个瓣片8组成的组件,瓣片可以平行且在彼此上方布置。每个瓣片围绕基本上横向的枢转轴线旋转可动,以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在打开位置,瓣片允许来自外部的空气朝向发动机舱和散热器5传递,在关闭位置,空气不能进入。
控制装置包括致动器10,其配置成控制瓣片8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移动,即至少一个瓣片围绕其枢转轴线的旋转。致动器10布置在框架6的中心区域11中并且配置成控制瓣片8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打开或关闭,以控制空气流进入车辆4的前端。
框架6的中心区域11尤其在图3和4中示出。该中心区域特别包括后壁12,后壁12基本上与框架的前面对齐,以便形成壳体以接收致动器10。此外,壳体由两个侧壁13(图4中可见)闭合,左右两组瓣片中每组的瓣片8分别固定到侧壁中。
控制装置还包括布置在致动器10和用于驱动瓣片8的驱动指状物80(图4中可见)之间的移动传递板14。显然,通过致动器特别是通过图3中可见的驱动装置140驱动传递板14使得安装在该板上的瓣片能够协调且同时移动。此外,板14在中心区域11中形成致动器的壳体的闭合壁。
致动器10包括外壳,其内容纳控制装置和至少一个齿轮电动机组件,用于传递用于使瓣片枢转的驱动扭矩。外壳包括入口面15,齿轮电动机组件的供电电缆通过该入口面15进入,以及两个相对的侧面16,其垂直于其入口面并且当致动器10安装在框架6上时面向框架6的侧壁13设置。这些侧面16通过垂直于侧面和入口面15的横向面17连接。在每个侧面16上开有孔18,该孔18配置成接收驱动轴,从而能够通过驱动装置140控制瓣片。可以在每个侧面上限定用于接收电动机的第一部分20和用于接收瓣片驱动组件的第二部分21,上述孔18打开到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致动器10通过直接组装过程安装在框架6上,特别是安装在形成在框架的中心区域11中的壳体中,即在致动器和框架之间没有在致动器首先固定到板上之后须固定到框架上的中间板。换句话说,框架和致动器包括相应和互补的固定装置,其能够在不采用中间固定板的情况下直接组装,接触的部件的形状特别是框架6和致动器10的形状足以实现此。
通过至少一个定位组件22和至少一个弹性卡扣组件24实现致动器直接组装到框架上,所述定位组件22和弹性卡扣组件24分别包括由致动器10承载的第一部件22a、24a,它们在形状上与由框架6承载的第二部件22b、24b互补,更具体地由框架6的后壁12承载。定位组件22的第一部件22a和第二部件22b具有将致动器10正确定位在框架6上的主要功能,以实现固定组件24的互补部件的后续配合,并且可以注意到,一旦组装了固定组件的部件,定位组件还可以具有保持和固定功能,防止致动器10具有一定的移动自由度。
在变型实施例中,直接组件可以有利地是可拆卸的,特别是替换和/或修理致动器10。弹性卡扣组件设计成在不严重损坏致动器10和/或框架6的情况下拆卸,使得它们特别是框架6可以再次用于制造另一组件。
在下文通过示例描述的实施例中并且其描述将随后进行,可以注意到,定位组件22和固定组件24中的每一个的第一和第二部件使得致动器承载的第一部件大部分是阳类型的,其容纳在由框架6承载的阴类型的第二部件中。
在这些情况中的每一种情况下,特别是为了限制组装操作的数量,有利的是第二部件22b和24b与框架6特别是与其后壁12一体形成,框架优选地由塑料材料制成,更优选的是聚丙烯,和/或第一部件22a和24a与致动器10一体制成,致动器本身也优选地由塑料材料制成,或优选的是聚丙烯。
接下来是参考图4至10给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描述,图8至10示出了该第一实施例的变型。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在致动器10上(特别是在图5和6中看到)找到定位组件22的第一部件22a和固定组件24的第一部件24a,它们与该定位组件22的第二部件22b和该固定组件24的第二部件24b一起从框架6的后壁12突出。
如将更详细地描述,致动器10通过至少一个定位组件22和一个弹性卡扣组件24固定到框架6的后壁12,这些组件配置成通过第一平移移动和第二旋转移动相继地起作用。
框架6更具体地包括从后壁12突出的布置成彼此面对的两个孔眼26和开口面向孔眼的护套28。与此平行,致动器10包括从两个侧面16中的每一个突出的凸缘30,凸缘30位于相应的孔口18的侧面,以及凸台32,其从凸缘30的周缘延伸至横向面17。凸台32有利地包括倾斜平面,使得凸台的厚度在远离横向面17的方向上增加。致动器10还包括从入口面15突出的引导凸耳34。
形成在框架上的孔眼26采用垂直于后壁12延伸的叶片的形式,其中基部35设置有凹槽36,凹槽36的形状和尺寸基本上等于形成在致动器上的凸台32的形状和尺寸,每个孔眼还包括作为该基部35的延伸的环38,其内径基本上等于形成在致动器上的凸缘30的外径。此外,孔眼26在轴线之间间隔开的距离基本上等于在致动器10的第二部分21的水平处在两个侧面16之间截取的致动器10的厚度。
现在将描述致动器在框架上的安装,特别是参考图5和6,以便更详细地解释定位组件的部件和固定组件的部件的配合。
致动器10设置在形成壳体以接收致动器的框架的中心区域11中,其具有面向框架6的后壁12的横向面17(在图5中可见)。致动器10是倾斜的,以使引导凸耳34穿入护套28而孔眼26不会干扰致动器的第二部分21。接下来是沿着第一平移轴线的第一平移移动,如上所述并且如图5中的箭头t1所示。当引导凸耳已经插入护套28中时,操作者以如上所述并且如图5中的箭头r1所示的第二旋转移动沿后壁的方向围绕穿过在引导凸耳和护套之间限定的接触点或线的横向枢转轴线倾斜致动器。然后凸台32与孔眼的环38接触:由于其从后壁突出的叶片形状,在凸台32的端部处形成的倾斜平面和孔眼26的弹性便于打开孔眼以允许致动器10特别是该第二部分21朝向后壁通过。致动器的倾斜继续,直到凸台32插入形成在孔眼的基部35中的凹槽36中,并且直到形成在致动器上的凸缘30面向环38。在该位置,孔眼不再受到应力并且返回其原始位置,孔眼的环围绕凸缘接合。
结果显然,形成在致动器上的引导凸耳和形成在框架上的护套用作定位组件22的部件,因为正是这种初始分度随后使得固定组件24的互补部件即形成在框架上的孔眼26和形成在致动器上的凸缘30能够使得彼此面对。
一旦就位,驱动装置140通过相应孔眼的环插入形成在致动器的侧面16中的孔18中。
在图7和8中,示出了第一和第二变型,其与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孔眼的形状。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并且如图7中可见,可以提供的孔眼的自由端部分即与框架的后壁12相距一定距离设置的部分不再具有环形形状但是部分环形形状,在与基部相对的一侧开口。这导致固定组件的部件具有彼此面对的两个分支40,每个分支在其自由端具有在朝向另一个分支的方向上延伸的附接边缘42。形成在致动器的侧面16上的凸缘30然后在由孔眼的该变型的基部限定的平面中变形,使得孔眼的分支彼此远离地移动。由此不再需要先前由上述孔眼中的凸台的倾斜平面形成的引导斜面,并且基部不需要包括用于接收该凸台的凹槽。
在图8中,示出了类似于实施例的第二变型,其中孔眼包括凹槽,并且致动器包括相应的凸台。事实上,在该第二变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致动器上形成的凸台(此处不可见)具有比上面所示的凸台更小的厚度,因此基部不包括凹槽,而仅是凹口44,其适于在致动器抵靠着后壁倾斜时接收这种较薄的凸台。
在图9中,示出了第三变型实施例,其中,相对于最初描述的实施例,添加了螺钉固定装置以巩固致动器相对于框架的位置,特别是如果孔眼例如断裂的话。柱46形成为从框架的后壁12突出,柱包括螺纹孔以接收夹紧螺钉48,并且在固定凸耳50的水平处将致动器夹紧在该柱上。柱、夹紧螺钉以及形成固定组件的一部分的固定凸耳有利地与形成定位组件的部件的引导凸耳相对设置。
在这些变型中的每一个中,致动器通过连续执行通过第一平移移动的第一定位动作和通过第二旋转移动的弹性卡扣的第二固定动作而固定到框架。
现在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其他示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当致动器直接组装在围绕机动车辆的前隔室中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的活动瓣片的框架上时,即没有中间板。
在图10a、10b和10c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致动器210通过如上所述的直接组装并借助于至少一个定位组件222和一个弹性卡扣组件224固定到框架206的后壁212,所述定位组件和弹性卡扣组件配置成通过相同的平移移动相继地起作用,即沿垂直于后壁的第二平移轴线的平移移动,如图10c中的箭头t2所示。
框架206更具体地包括从后壁12突出的引导部件52和夹持销54。引导部件52从后壁212突出,基本垂直于其,并且具有适于接收和引导滑块的形状,即它在自由端处具有与后壁相对的开口、中心开口以及开口到面向夹持销的引导部件的面上的凹槽53。这产生了滑道,其用于引导致动器沿第二平移轴线t2的直线平移移动。
夹持销54包括连接到后壁12的脚部和垂直延伸脚部的支承区域的头部56。夹持销被分开,使得槽58为头部56提供变形自由度,头部56的两个半部可以朝向彼此轴向移动。
与此平行,致动器210包括在此从入口面215突出的钩60,其配置成在由框架206的引导部件52连同在致动器的与钩所布置在的面相对的面上的穿孔指状物61一起限定的滑道内滑动。特别地,钩60具有带有边沿62的t形,边沿62可以通过开放的自由端插入引导部件中,并且通过抵靠着限定凹槽53的边缘来防止其所容纳在其中的指状物在引导部件中脱离。因此,钩60用作滑块,其配置成在引导部件中形成的滑道中移动。
穿孔指状物61基本平行于后壁112,具有的孔63配置成当头部56的两个半部朝向彼此移动时允许夹持销54穿过它。可以看出,头部56在其周边上具有由斜面形成的倾斜平面,并且该倾斜平面的存在有利于与限定穿孔指状物的孔的边缘接触的头部的连续和轻松变形。
以下列方式进行组装:致动器压靠在框架的后壁上,在适当的壳体中,通过滑块与滑道一起操作来确保致动器的正确定位。平移移动仍沿着初始第二平移轴线t2继续,直到穿孔指状物61遇到夹持销的头部。操作者施加轻微的压力以促进销头部的弹性变形,这由头部周边的倾斜平面促进。当指状物充分地压靠在后壁112上时,锁定头部越过指状物并恢复到其初始形状,从而头部防止指状物的脱离而无需操作者的介入。因此,该穿孔指状物61与夹持销54配合,以通过弹性卡扣将致动器固定到框架上。这种固定可通过头部56的动作而拆卸,以使头部的半部朝向彼此移动并使穿孔指状物能够穿过孔。
结果显然,形成在致动器上的滑块和形成在框架上的引导部件用作定位组件222的部件,并且正是该初始定位随后使得固定组件224的互补部件即形成在框架上的夹持销54和形成在致动器上的穿孔指状物61能够彼此面对。
在图11a、11b和11c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致动器310借助于至少一个定位组件322和一个弹性卡扣组件324固定到框架306的后壁312,所述定位组件和弹性卡扣组件配置为通过沿两个不同轴线的两个不同的平移移动而相继地起作用。
第一平移移动沿垂直于后壁312的第三平移轴线t3实现,并且包括移动致动器310抵靠着框架的后壁312,然后是沿第四平移轴线t4的第二平移移动,第四平移轴线t4平行于后壁12并垂直于第三平移轴线t3,第二平移移动包括使一方面的定位组件322的部件和另一方面的固定组件的部件通过它们之间的弹性卡扣324而彼此配合。
在图11a中,已经看到框架306承载的部件从后壁312突出,即串联布置在后壁312上的第一或定位构件64和第二或固定构件66。
第一或定位构件64包括形成在后壁312的厚度中的第一孔,形成第一壳体68,以及从后壁312突出的第一壁70,其形成朝向第一壳体68的引导路径。第一壁70通过覆盖第一孔的覆盖壁72连接在它们的近端,即第一壳体68附近的端部。该覆盖壁72开槽并且从后壁312在特定距离延伸以留下用于由致动器承载的定位构件的通道。第一壁70在其自由端具有喇叭形状,使得能够在引导路径的入口处加宽。
第二或固定构件66包括形成在后壁312的厚度中的第二孔,形成第二壳体74,以及从后壁312突出的第二壁76。这些第二壁76通过覆盖第二孔的第二覆盖壁78连接。该第二覆盖壁72开槽并且从后壁312在特定距离延伸以留下用于由致动器承载的固定部件的通道。此外,第二或固定部件66在第二孔的上游更精确地在第一或定位构件与第二或固定构件之间包括接收部分80,其凹进后壁的厚度中以形成通向第二壳体74的进入斜坡。进入斜坡定向成使得后壁在接近第二壳体74时越来越少地凹进。
由致动器310承载的部件在图11b中可见,即在后壁312上串联布置的第一或定位部件82和第二或固定部件84。
这些部件从致动器310的横向面317突出并采用肋的形式,这里呈t形,具有垂直延伸横向面17的基部86和垂直于该基部设置的杆88,基本上位于横向面的平面内。
这些t形肋串联布置,彼此间隔开,具有与形成在框架306的后壁312中产生的第一和第二壳体的孔相同的间隔。
第二或固定构件84的不同之处在于,杆88在其与基部相对的面上包括弹性舌部90。
以下列方式进行组装:致动器310压靠着框架306的后壁312,在适当的壳体中,第一或定位构件64定位在第一壁70和接收部分80中的第二或固定构件66之间。将致动器放置在接收部分的水平处的后壁上产生舌部90的弹性变形,舌部90压靠在杆88上。然后操作者进行垂直于先前平移移动和沿着第四平移轴线t4的第二平移移动,以便在第一壳体68中滑动框架承载的第一或定位部件64以及在第二壳体74中滑动第二或固定部件66。在该位置,如图11c所示,弹性舌部90不再受到后壁312的应力,因为它面向第二孔并且可以展开到该第二孔中,形成止动件以防止在与由组装目的进行的第二平移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脱离。然后,t形肋通过它们的基部与形成在覆盖壁中的凹槽的配合以及该弹性舌部的动作而有助于致动器的固定,头部的形状由相应的覆盖壁保持。显然,操作者可以通过在弹性舌部上的手动动作使得该固定可逆,然后是在与组装目的所描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进行平移移动。
上述变型实施例都包括弹性卡扣组件,有利地没有螺钉。根据某些制造商的要求,可以添加如图9中的示例所示的安全螺钉。
前面的描述清楚地解释了本实用新型如何实现为其设定的目标,并且特别是提出一种空气入口控制装置,其容易且快速地组装而不必使用螺钉。在任何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不应被视为限于本文件中具体描述的实施例及相关变型,并且特别地包括所有等同装置和这些装置彼此的任何技术上可操作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