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推进无轮农用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7680发布日期:2019-02-19 19:0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推进无轮农用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推进无轮农用拖拉机。



背景技术:

目前,拖拉机上的散热器都安装在发动机的后部方向盘的一侧,不仅占据了驾驶空间,而且散热器靠近驾驶人员,安全性较低,此外,散热器不可控制,只要发动机工作散热器就工作,效率较低。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757343A,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农用拖拉机,包括车底盘、发电机、发动机与散热器,所述车底盘的底部设置有前车轮与后车轮,车底盘的顶部设置有发电机、发动机、散热器,且散热器近发动机设置。但是现有的农用拖拉机还存在着无法适用于不同地形行走,无法进行多种作业和行进困难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螺旋推进无轮农用拖拉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推进无轮农用拖拉机,以解决现有的农用拖拉机存在着无法适用于不同地形行走,无法进行多种作业和行进困难的问题。一种螺旋推进无轮农用拖拉机,包括座椅撑杆,主座椅,A级发动机,拖拉机机架,A级主动带轮,A级带轴承固定座,A级离合器,A级主轴,A级从动带轮,A级万向节,A级操作杆,A级传送带,连接横杆,固定前板,可调节转轮结构,水泥路面可调节行走轮结构,螺旋行进滚筒结构,A级挠性联轴器,B级发动机,B级主动带轮,B级带轴承固定座,B级离合器, B级操作杆,B级主轴,B级万向节,B级从动带轮,B级传送带和B 级挠性联轴器,所述的座椅撑杆分别纵向螺纹连接在主座椅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座椅撑杆的下部分别纵向焊接在拖拉机机架的上表面右上部位置;所述的A级发动机螺栓安装在拖拉机机架的上表面前部左侧;所述的A级主动带轮键连接在A级发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 A级带轴承固定座安装在A级发动机的右部十厘米处;所述的A级带轴承固定座和拖拉机机架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A级离合器螺栓安装在拖拉机机架的上表面前部右侧;所述的A级主轴横向一端贯穿A级带轴承固定座的内侧中间位置键连接A级从动带轮,另一端通过A级万向节连接A级离合器;所述的A级操作杆连接在A级离合器的上部;所述的A级主动带轮通过A级传送带和A级从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横杆分别横向螺栓安装在拖拉机机架的右端前后两部;所述的固定前板螺栓安装在连接横杆和连接横杆之间的右端位置;所述的可调节转轮结构纵向安装在固定前板的右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水泥路面可调节行走轮结构分别纵向安装在拖拉机机架的前部中间位置以及后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旋行进滚筒结构分别横向安装在拖拉机机架的底部前后两侧位置;所述的A级离合器通过A级挠性联轴器和螺旋行进滚筒结构连接;所述的B级发动机螺栓安装在主座椅和A级发动机之间;所述的B级发动机和拖拉机机架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B级主动带轮键连接在B级发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B级带轴承固定座设置在B级发动机的右部;所述的B级带轴承固定座和拖拉机机架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B级离合器螺栓安装在拖拉机机架的上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B级操作杆连接在B级离合器的上部;所述的B级主轴一端通过B级万向节和B级离合器连接,另一端贯穿B级带轴承固定座的内侧中间位置键连接B级从动带轮;所述的B级主动带轮通过 B级传送带和B级从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的B级离合器通过B级挠性联轴器和螺旋行进滚筒结构连接;所述的水泥路面可调节行走轮结构包括调节杆,固定套管,调节螺栓,轮座,行走轮主体和轮轴,所述的调节杆纵向活动插接在固定套管的内侧;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套管和调节杆的连接处;所述的轮座螺纹连接在调节杆的下端;所述的行走轮主体通过轮轴安装在轮座的内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套管和拖拉机机架之间螺栓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行走轮主体具体采用橡胶轮;所述的行走轮主体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转轮结构包括前杆,紧固套管,锁紧螺栓和转向轮,所述的前杆纵向插接在紧固套管的内侧;所述的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在紧固套管和前杆的连接处;所述的转向轮螺栓连接在前杆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紧固套管和固定前板之间抱箍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转向轮具体采用不锈钢万向脚轮。

优选的,所述的螺旋行进滚筒结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螺旋行进滚筒结构的旋转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的螺旋行进滚筒结构包括一级轴承,一级衔接座,二级轴承,二级衔接座,螺旋叶,螺旋轴,套筒联轴器,蜗轮减速器和减速器输出传动轴,所述的一级轴承镶嵌在一级衔接座的内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二级轴承镶嵌在二级衔接座的内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旋叶分别焊接在螺旋轴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螺旋轴横向插接在一级轴承和二级轴承之间;所述的螺旋轴的右端贯穿二级轴承的内侧通过套筒联轴器和蜗轮减速器的下部输出轴连接设置;所述的减速器输出传动轴联轴器连接在蜗轮减速器的上部输出轴。

优选的,所述的一级衔接座和二级衔接座分别与拖拉机机架螺栓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螺旋轴分别与一级轴承的内圈和二级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蜗轮减速器与拖拉机机架螺栓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A级离合器通过A级挠性联轴器和前部设置的减速器输出传动轴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B级主动带轮通过B级挠性联轴器和后部设置的减速器输出传动轴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主座椅具体采用上表面胶接有橡胶垫的皮座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A级发动机,A级主动带轮,A 级带轴承固定座,A级离合器,A级主轴,A级从动带轮,A级万向节,A级操作杆,A级挠性联轴器和A级传送带的设置,有利于该拖拉机在农田作业时实现前进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B级发动机,B级主动带轮,B级带轴承固定座,B级离合器,B级操作杆,B级主轴,B 级万向节,B级从动带轮,B级挠性联轴器和B级挠性联轴器的设置,有利于该拖拉机在农田作业时实现后退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级轴承,一级衔接座,二级轴承,二级衔接座,螺旋叶,螺旋轴,套筒联轴器,蜗轮减速器和减速器输出传动轴的设置,有利于进行多种方式的农田作业,可进行扒地、碎块工作,可适用于不同地形。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杆,固定套管,调节螺栓,轮座,行走轮主体和轮轴的设置,有利于适用于水泥路面行走。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杆,紧固套管,锁紧螺栓和转向轮的设置,有利于调节转移方向。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座椅撑杆和主座椅的设置,有利于农田作业者驾驶该拖拉机进行农耕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拉机机架的上侧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泥路面可调节行走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转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行进滚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座椅撑杆;2、主座椅;3、A级发动机;4、拖拉机机架; 5、A级主动带轮;6、A级带轴承固定座;7、A级离合器;8、A级主轴;9、A级从动带轮;10、A级万向节;11、A级操作杆;12、A级传送带;13、连接横杆;14、固定前板;15、可调节转轮结构;151、前杆;152、紧固套管;153、锁紧螺栓;154、转向轮;16、水泥路面可调节行走轮结构;161、调节杆;162、固定套管;163、调节螺栓;164、轮座;165、行走轮主体;166、轮轴;17、螺旋行进滚筒结构;171、一级轴承;172、一级衔接座;173、二级轴承;174、二级衔接座;175、螺旋叶;176、螺旋轴;177、套筒联轴器;178、蜗轮减速器;179、减速器输出传动轴;18、A级挠性联轴器;19、B级发动机;20、B级主动带轮;21、B级带轴承固定座;22、B级离合器;23、B级操作杆;24、B级主轴;25、B级万向节;26、B级从动带轮;27、B级传送带;28、B级挠性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推进无轮农用拖拉机,包括座椅撑杆1,主座椅2,A级发动机3,拖拉机机架4,A级主动带轮5,A级带轴承固定座6,A级离合器7,A级主轴8,A级从动带轮9,A级万向节10,A级操作杆11,A级传送带12,连接横杆13,固定前板14,可调节转轮结构15,水泥路面可调节行走轮结构16,螺旋行进滚筒结构17,A级挠性联轴器18,B级发动机19,B级主动带轮20,B级带轴承固定座21,B级离合器22,B级操作杆23,B级主轴24,B级万向节25,B级从动带轮26,B级传送带27和B级挠性联轴器28,所述的座椅撑杆1分别纵向螺纹连接在主座椅2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座椅撑杆1的下部分别纵向焊接在拖拉机机架4的上表面右上部位置;所述的A级发动机3螺栓安装在拖拉机机架4的上表面前部左侧;所述的A级主动带轮5键连接在A级发动机3的输出轴上;所述的A 级带轴承固定座6安装在A级发动机3的右部十厘米处;所述的A级带轴承固定座6和拖拉机机架4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A级离合器7 螺栓安装在拖拉机机架4的上表面前部右侧;所述的A级主轴8横向一端贯穿A级带轴承固定座6的内侧中间位置键连接A级从动带轮9,另一端通过A级万向节10连接A级离合器7;所述的A级操作杆11 连接在A级离合器7的上部;所述的A级主动带轮5通过A级传送带 12和A级从动带轮9传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横杆13分别横向螺栓安装在拖拉机机架4的右端前后两部;所述的固定前板14螺栓安装在连接横杆13和连接横杆13之间的右端位置;所述的可调节转轮结构 15纵向安装在固定前板14的右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水泥路面可调节行走轮结构16分别纵向安装在拖拉机机架4的前部中间位置以及后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旋行进滚筒结构17分别横向安装在拖拉机机架4的底部前后两侧位置;所述的A级离合器7通过A级挠性联轴器18和螺旋行进滚筒结构17连接;所述的B级发动机19螺栓安装在主座椅2和A级发动机3之间;所述的B级发动机19和拖拉机机架 4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B级主动带轮20键连接在B级发动机19的输出轴上;所述的B级带轴承固定座21设置在B级发动机19的右部;所述的B级带轴承固定座21和拖拉机机架4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 B级离合器22螺栓安装在拖拉机机架4的上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B级操作杆23连接在B级离合器22的上部;所述的B级主轴24 一端通过B级万向节25和B级离合器22连接,另一端贯穿B级带轴承固定座21的内侧中间位置键连接B级从动带轮26;所述的B级主动带轮20通过B级传送带27和B级从动带轮26传动连接;所述的 B级离合器22通过B级挠性联轴器28和螺旋行进滚筒结构17连接;所述的水泥路面可调节行走轮结构16包括调节杆161,固定套管162,调节螺栓163,轮座164,行走轮主体165和轮轴166,所述的调节杆161纵向活动插接在固定套管162的内侧;所述的调节螺栓163螺纹连接在固定套管162和调节杆161的连接处;所述的轮座164螺纹连接在调节杆161的下端;所述的行走轮主体165通过轮轴166安装在轮座164的内侧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套管162和拖拉机机架4之间螺栓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行走轮主体165具体采用橡胶轮;所述的行走轮主体165设置有两个。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转轮结构15包括前杆151,紧固套管152,锁紧螺栓153和转向轮154,所述的前杆151纵向插接在紧固套管152的内侧;所述的锁紧螺栓153螺纹连接在紧固套管 152和前杆151的连接处;所述的转向轮154螺栓连接在前杆151的下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紧固套管152和固定前板14之间抱箍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转向轮154具体采用不锈钢万向脚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螺旋行进滚筒结构17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螺旋行进滚筒结构17的旋转方向相反。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螺旋行进滚筒结构17包括一级轴承171,一级衔接座172,二级轴承173,二级衔接座174,螺旋叶 175,螺旋轴176,套筒联轴器177,蜗轮减速器178和减速器输出传动轴179,所述的一级轴承171镶嵌在一级衔接座172的内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二级轴承173镶嵌在二级衔接座174的内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旋叶175分别焊接在螺旋轴176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螺旋轴176横向插接在一级轴承171和二级轴承173之间;所述的螺旋轴176的右端贯穿二级轴承173的内侧通过套筒联轴器177和蜗轮减速器178的下部输出轴连接设置;所述的减速器输出传动轴 179联轴器连接在蜗轮减速器178的上部输出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一级衔接座172和二级衔接座 174分别与拖拉机机架4螺栓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螺旋轴176分别与一级轴承171 的内圈和二级轴承173的内圈过盈配合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蜗轮减速器178与拖拉机机架4 螺栓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A级离合器7通过A级挠性联轴器18和前部设置的减速器输出传动轴179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B级主动带轮20通过B级挠性联轴器28和后部设置的减速器输出传动轴179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主座椅2具体采用上表面胶接有橡胶垫的皮座椅。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在水泥路面上行走时,可以通过行走轮主体165 配合转向轮154即可在水泥路面上进行行走,可进行手动推动或者借助其他机械进行牵引,便于使用操作;该拖拉机进行农田作业时,可以通过启动A级发动机3,以使A级主动带轮5通过A级传送带12 带动A级从动带轮9旋转,以使A级主轴8驱动A级万向节10旋转,通过A级操作杆11控制A级离合器7的离合状态,即可实现该拖拉机的行进或者停止,A级离合器7处于闭合状态时,A级离合器7通过A级挠性联轴器18带动前部设置的减速器输出传动轴179旋转,进而使得前部设置的蜗轮减速器178动作,通过套筒联轴器177带动螺旋轴176高速旋转,通过螺旋叶175不断扒地,即可实现该拖拉机的前进;若A级离合器7处于离开状态,B级离合器22处于闭合状态,B级发动机19启动时,通过B级主动带轮20经由B级传送带27 带动B级从动带轮26旋转,此时B级主轴24驱动B级万向节25带动B级离合器22动作,经由B级挠性联轴器28带动后部设置的减速器输出传动轴179动作,以使蜗轮减速器178驱动套筒联轴器177带动螺旋轴176旋转,经由螺旋叶175扒地工作,即可实现该拖拉机的后退工作;若A级发动机3和B级发动机19同时动作,A级离合器7 和B级离合器22均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前后两部分别设置的螺旋行进滚筒结构17被A级发动机3和B级发动机19同时驱动,顺转或者逆转即可实现该拖拉机的横向移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