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设备的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1654发布日期:2019-07-17 05:3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设备的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设备的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概有3%的小型汽车及更大体量的大型货车都装备的是常电车机。这类汽车熄火后不会自动切断点烟器接口的通电,会导致连接在点烟器接口的车充持续给连接在车充上的车载设备充电,如果是耗电设备极可能导致把电池电量耗光而导致无法点火。

尤其是针对于行车记录仪,长时间的通电会导致以下问题:行车记录仪会在用户停车后持续工作,反复循环录制,按32G卡能录6到7小时算,用户原本录制的影像会被停车后完全刷掉,失去记录仪的使用效能。进一步的,行车记录仪持续耗电直到耗光车机电池的电量,容易导致车机无法正常点火。此外,由于行车记录仪使用的高速TF存储卡在多次反复刷写后会导致TF存储卡坏块,提前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设备的供电装置,通过智能终端控制车载设备的供电装置的开启或关闭,能降低车载设备的能耗,提高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设备的供电装置,该供电装置包括电源电路以及与所述电源电路耦接的通信电路、控制电路、开关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用于给所述通信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供电;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车载设备,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用于连接智能终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通信电路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连接状态控制所述开关电路的通断,以实现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车载设备间电连接的通断。

其中,所述通信电路为蓝牙电路。

其中,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耦接点烟器接口及所述电源电路,通过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点烟器接口给所述电源电路供电。

其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MOS管,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电路耦接,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车载设备耦接;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电路耦接,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MOS管的栅极耦接。

其中,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耦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耦接;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及所述MOS管的源极耦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及所述MOS管的栅极耦接;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及所述晶体管的基极耦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及所述晶体管的基极耦接,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传输线,所述MOS管的源极通过所述传输线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通过所述传输线与所述车载设备连接。

其中,车载设备包括行车记录仪、USB接口、车载电脑和车载充电器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通信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集成在同一电路板中。

其中,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电路通过通用输入/输出GPIO接口耦接。

其中,所述通信电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一特定应用与所述智能终端耦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供电装置包括电源电路以及与电源电路耦接的通信电路、控制电路、开关电路,通信电路用于连接智能终端,控制电路根据通信电路与智能终端的连接状态控制开关电路的通断,以实现电源电路与车载设备间电连接的通断。即通过本申请的供电装置能实现智能终端对车载设备的开启或关闭,从而能降低车载设备的能耗,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车载设备的供电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车载设备的供电装置中开关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车载设备的供电装置一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由于部分汽车在熄火后不会自动切断点烟器接口的通电,从而与点烟器接口连接的车载设备会持续充电,车载设备长时间耗电极可能把电池电量耗尽而导致汽车无法正常点火,且当车载设备为行车记录仪时,行车记录仪会在用户停车后持续工作,反复循环录制而失去记录仪的使用效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供电装置的通信电路与外接智能终端建立连接,控制电路根据通信电路与外接智能终端的连接状态控制开关电路的通断,以实现电源电路与车载设备间电连接的通断。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车载设备的供电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供电装置10包括电源电路103以及与电源电路103耦接的通信电路101、控制电路102、开关电路104,电源电路103用于给通信电路101、控制电路102、开关电路104供电。开关电路104的控制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电路102和车载设备105,控制电路102的输入端连接通信电路101;通信电路101用于连接智能终端,控制电路102根据通信电路101与智能终端的连接状态控制开关电路104的通断,以实现电源电路103与车载设备105间电连接的通断。

本实施例中,通信电路101为蓝牙电路,通过蓝牙电路与外接智能终端建立连接,具体地,蓝牙电路通过外接智能终端的一特定应用与外接智能终端建立连接。开关电路104的控制端与控制电路102通过通用输入/输出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通用输入输出)接口耦接。车载设备105包括行车记录仪、USB接口、车载电脑和车载充电器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电路101为蓝牙电路,其他实施例中的通信电路101还可通过无线宽带、超宽带或其他通信方式与智能终端建立远程控制连接。外接智能终端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笔记本中的至少一种,仅需智能终端能与供电装置10中的通信电路101建立连接,即可实现对供电装置10的控制。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开启车载设备105时,通过智能终端的一特定应用与供电装置10的通信电路101建立连接,通信电路101与外接智能终端连接成功后将连接成功的信息传输至控制电路102的输入端,控制电路102根据连接成功的信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至开关电路104的控制端,开关电路104在第一电压信号的控制下闭合,从而电源电路103与车载设备105连接,并对车载设备105供电,车载设备105正常工作;当用户离开车需要关闭车载设备105时,智能终端的一特定应用与供电装置10的通信电路101连接失败,通信电路101将连接失败的信息传输至控制电路102的输入端,控制电路102根据连接失败的信息输出第二电压信号至开关电路104的控制端,开关电路104在第二电压信号的控制下断开,从而电源电路103与车载设备105断开连接,车载设备105停止工作。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形设置第一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二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例如,本实施例中的通信电路101与控制电路102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单元,其他实施例中的通信电路101与控制电路102也可以集成在同一电路板中,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供电装置10还包括输入接口,输入接口耦接电源电路103及点烟器接口,通过该输入接口和点烟器接口给电源电路103供电。

由上述可知,供电装置10中的通信电路101用于与外接智能终端建立连接,并将连接成功或失败的信息传输至控制电路102的输入端,控制电路102根据该连接成功或失败的信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或第二电压信号至开关电路104的控制端,开关电路104在该第一电压信号或第二电压信号的控制下闭合或断开,以使电源电路103对车载设备105供电或不供电,从而能在不需使用车载设备105时及时将其关闭。即本申请通过智能终端控制车载设备105的供电装置10的开启或关闭,能降低车载设备105的能耗,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图2是图1车载设备的供电装置中开关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开关电路104包括:MOS管Q1、晶体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滤波电容C1。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MOS管Q1的源极与电源电路103耦接,MOS管Q1的漏极与车载设备105耦接。具体地,开关电路104中设置有多根传输线L1至L7,其中MOS管Q1的源极通过三根传输线L1、L2、L3与电源电路103耦接,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数量的传输线与电源电路103耦接,MOS管Q1的漏极通过四根传输线L4、L5、L6、L7与车载设备105耦接,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数量的传输线与车载设备105耦接。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MOS管Q1为P沟道MOS管,MOS管Q1的栅极与晶体管Q2的集电极连接,晶体管Q2的基极与控制电路102耦接,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地。当晶体管Q2的基极接收到控制电路102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后,晶体管Q2的集电极向MOS管Q1的栅极发出低电平信号,此时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电连通,从而电源电路103与车载设备105电连通,车载设备105正常工作;当晶体管Q2的基极接收到控制电路102输出的低电平信号后,晶体管Q2的集电极向MOS管Q1的栅极发出高电平信号,此时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断开电连接,从而电源电路103与车载设备105断开电连接,车载设备105停止工作。

进一步地,开关电路104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电源电路103耦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102耦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电源电路103及MOS管Q1的源极耦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晶体管Q2的集电极及MOS管Q1的栅极耦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控制电路102及晶体管Q2的基极耦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滤波电容C1的一端与控制电路102及晶体管Q2的基极耦接,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为对本申请中如何通过供电装置10实现对车载设备105的开启或关闭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车载设备的供电装置一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该供电装置的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打开智能终端中的特定应用。

步骤302:智能终端与供电装置中的通信电路尝试连接。

本实施例中,供电装置中的通信电路通过外接智能终端的一特定应用与外接智能终端进行连接。

步骤303:若连接成功,控制电路接收通信电路发出的开启信号,并发送第一电压信号给开关电路。

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2,智能终端打开与供电装置10对应的特定应用后,智能终端与供电装置10中的通信电路101尝试连接。若在预设时间内,例如1min,智能终端与供电装置10中的通信电路101连接成功,供电装置10中的控制电路102接收通信电路101发出的开启信号,并发送第一电压信号给开关电路104,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步骤304:若开关电路已经开启,则开关电路保持开启;若开关电路未开启,则开启开关电路。若连接失败则进入步骤306。

步骤305:车载设备通电。

开关电路104开启后,电源电路103与车载设备105电连接,从而车载设备105通电能正常工作。

步骤309:结束流程。

结合图1和图2,该供电装置具体地工作流程如下:晶体管Q2的基极接收到控制电路102发出的高电平的第一电压信号,晶体管Q2的集电极向MOS管Q1的栅极发出低电平信号,此时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电连通,电源电路103对车载设备105供电。此外,若此时开关电路104中的MOS管Q1已经电连通,则开关电路104保持开启,若开关电路104未开启,则开启开关电路104,车载设备105通电,通电后即结束流程。

此外,如果在预设时间内,例如1min,智能终端与供电装置中的通信电路101连接失败,则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306:若连接失败,控制电路接收通信电路发出的关闭信号,并发送第二电压信号给开关电路。

步骤307:若开关电路已经关闭,则开关电路保持关闭;若开关电路未关闭,则关闭开关电路。

步骤308:车载设备停止通电。

步骤309:结束流程。

结合图1和图2,该供电装置具体地工作流程如下:晶体管Q2的基极接收到控制电路102发出的低电平的第二电压信号,晶体管Q2集电极向MOS管Q1的栅极发出高电平信号,此时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断开。此外,若此时开关电路104中的MOS管Q1已经断开,则开关电路104保持断开,若开关电路104未断开,则断开该开关电路104,车载设备停止通电,停止通电后即结束流程。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终端中的定位功能,还能实现对供电装置10的定位。具体地,当供电装置10中的通信电路101与智能终端连接或断开后,智能终端中的定位装置即获取当前的时间点和位置信息,结合智能终端中的地图应用,将上述信息发送至用于控制供电装置10的特定应用中,即可实现对搭载供电装置10的汽车的定位。进一步的,在确定位置后,结合智能终端中的地图应用,本实施例中的供电装置10还能实现找车路线的展示和导航。除此之外,再结合通信电路连接或断开的时间,还能记录停车时间点。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供电装置包括电源电路以及与电源电路耦接的通信电路、控制电路、开关电路,通信电路用于连接智能终端,控制电路根据通信电路与智能终端的连接状态控制开关电路的通断,以实现电源电路与车载设备间电连接的通断。即通过本申请的供电装置能实现智能终端对车载设备的开启或关闭,从而能降低车载设备的能耗,提高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均属于同一发明构思,各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在个别实施例中描述未详尽之处,可参考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