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扶手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家庭用车越来越多,驾驶员技能差次不齐,交通事故频发,顾客对汽车安全性能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为了在侧面碰撞中更好的保护乘员头部,整车安全对侧气帘的配备在中低端车型上已趋于普遍化。侧气帘为实现对前后排乘员头部区域的保护作用,布置覆盖于A柱至C/D柱之间,位于顶棚内,与车身板金、内饰及电器关联件较多,从整车安全角度,要求侧气帘起爆时不得有硬质飞溅物伤害到乘员,因此侧气帘跨系统集成的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
其中,扶手穿过顶棚固定在车身上,布置于侧气帘上方且距离近,侧气帘起爆时扶手基座受冲击较大,扶手是否牢靠对系统的安全性能影响颇大。为避免在侧气帘起爆时的扶手失效,通常有以下方法:对扶手自身材料及结构进行强化,在扶手区域增加独立的导向支架,调整扶手布置位置及角度等。这些方案也同步带来一些问题,扶手材料的一致性控制不当会直接影响系统安全性,增加独立导向支架不仅成本高、且不利于整车轻量化,扶手布置的不断调整则会影响内饰造型的发挥和进度。因此,设计一种结构布置合理,可减轻侧气帘起爆时对扶手基座的冲击,而且结构简单、满足轻量化要求的扶手安装支架,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扶手安装支架,主要解决了现有的扶手安装支架结构不合理使侧气帘起爆时扶手基座受冲击较大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现有的扶手安装支架结构复杂、重量大的问题,目的在于,通过设计一种汽车扶手安装支架,使其满足系统布置及强度要求,对侧气帘起爆起到导向作用,可减轻侧气帘起爆时对扶手基座的冲击,而且整体结构简单、满足了整车轻量化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汽车扶手安装支架,包括连接在侧围内板和顶棚之间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与侧围内板、顶棚围成的空间内设置侧气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与侧围内板连接的第一板体、与顶棚上的扶手基座连接的第二板体以及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沿其板面的延长平面低于扶手基座的安装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设置为一体成型件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本体分别通过第二板体与顶棚上的两个扶手基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体内设置有凸焊螺母,凸焊螺母内设置有与扶手基座连接的螺栓紧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内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板体配合连接的安装凹面,所述安装凹面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漏液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安装凹面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导向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和第二板体的外侧设置有向支架本体中部翻折的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的底部圆滑过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棚的内侧沿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弱化槽,所述条形弱化槽设置在所述导向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汽车扶手安装支架包括由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导向板构成支架本体,该支架本体通过第一板体与侧围内板连接,通过第二板体与顶棚上的扶手基座连接,通过延长平面低于扶手基座的导向板对侧气帘的起爆进行导向,使导向板的底部端面在有效阻挡侧气帘冲击的同时,也卸载了侧气帘展开对扶手基座的直接冲击,则减轻了侧气帘起爆时对扶手基座的冲击,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2、其中的导向板和第二板体的外侧设置有向支架本体中部翻折的翻边结构,翻边结构的底部圆滑过渡设置,当侧气帘起爆时,侧气帘充气膨胀达到导向板底部时,导向板和第二板体外侧的翻边结构则预防了侧气帘充气展开过程中划伤,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顶棚内侧的条形弱化槽位于导向板的下方,即位于扶手基座的下方,当侧气帘滑过导向板推向顶棚时,将以两个导向板的底部端面为导向面冲出,此时侧气帘起爆影响区域的顶棚将以条形弱化槽为旋转轴被顺势推开,侧气帘向车内顺利展开,再次避开了侧气帘起爆对扶手基座的冲击力,使扶手得到有效的保护,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3、该支架本体设置为一体成型件且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架本体分别通过第二板体与顶棚上的两个扶手基座相连,与现有的整体式的扶手安装支架相比,本方案中的两个支架本体分体设置,则大大减轻了扶手安装支架的整体重量,满足了轻量化的需求;而且第一板体与导向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第一板体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侧围内板上的安装凹面固定相连,第二板体通过螺栓紧固件、凸焊螺母与扶手基座连接,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结构强度高,满足了系统的强度要求,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综上,该汽车扶手安装支架满足了系统布置及强度要求,对侧气帘起爆起到导向作用,减轻了侧气帘起爆时对扶手基座的冲击,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而且整体结构简单、满足了整车轻量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在侧围内板和顶棚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侧围内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侧围内板,11.安装凹面,12.漏液槽,2.顶棚,21. 条形弱化槽,3.支架本体,31.第一板体,32.第二板体,321.凸焊螺母,33.导向板,34.加强筋,35.翻边结构,4.侧气帘,5.扶手基座,6.螺栓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如图1~图3所示,一种汽车扶手安装支架,包括连接在侧围内板1和顶棚2之间的支架本体3,支架本体3与侧围内板1、顶棚2围成的空间内设置侧气帘4,支架本体3包括与侧围内板1连接的第一板体31、与顶棚2上的扶手基座5连接的第二板体32以及第一板体31和第二板体32之间的导向板33,导向板33沿其板面的延长平面低于扶手基座5的安装面。该支架本体3通过第一板体31与侧围内板1连接,通过第二板体32与顶棚2上的扶手基座5连接,通过延长平面低于扶手基座5的导向板33对侧气帘 4的起爆进行导向,使导向板33的底部端面在有效阻挡侧气帘4冲击的同时,也卸载了侧气帘4展开对扶手基座5的直接冲击,则减轻了侧气帘4起爆时对扶手基座5的冲击,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而且该支架本体3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优化地,如图3所示,支架本体3设置为一体成型件且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架本体3分别通过第二板体32与顶棚2上的两个扶手基座5相连,与现有的整体式的扶手安装支架相比,本方案中的两个支架本体3分体设置,则大大减轻了扶手安装支架的整体重量,满足了轻量化的需求。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二板体32内设置有凸焊螺母321,凸焊螺母321 内设置有与扶手基座5连接的螺栓紧固件6,通过螺栓紧固件6安装在凸焊螺母 321内并与扶手基座5相连,不仅安装方便而且连接牢固,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优化地,如图3所示,侧围内板1上设置有与第一板体31配合连接的安装凹面11,起到了安装定位的作用,而且还增加了侧围内板1与第一板体3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强度,第一板体31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安装凹面11固定相连,也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凹面1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漏液槽12,优化地,第一板体31与导向板33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34,提高了第一板体31与导向板33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优化地,如图2和图3所示,导向板33和第二板体32的外侧设置有向支架本体3中部翻折的翻边结构35,翻边结构35的底部圆滑过渡设置,当侧气帘 4起爆时,侧气帘4充气膨胀达到导向板33底部时,导向板33和第二板体32 外侧的翻边结构35则预防了侧气帘4充气展开过程中的划伤,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优化地,顶棚2的内侧沿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弱化槽21,条形弱化槽21设置在导向板33的下方,即位于扶手基座5的下方,条形弱化槽21的截面形状设置成梯形,便于顶棚2以条形弱化槽21的底部为中心转动,当侧气帘4滑过导向板33推向顶棚2时,将以两个导向板33的底部端面为导向面冲出,此时侧气帘4起爆影响区域的顶棚2将以条形弱化槽21为旋转轴被顺势推开,侧气帘4向车内顺利展开,再次避开了侧气帘4起爆对扶手基座5 的冲击力,使扶手得到有效的保护,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综上,该汽车扶手安装支架满足了系统布置及强度要求,对侧气帘起爆起到导向作用,减轻了侧气帘起爆时对扶手基座的冲击,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而且整体结构简单、满足了整车轻量化的要求。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