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灯的组合式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0689发布日期:2019-08-23 22:4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灯的组合式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车灯的组合式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是由一组金属线和电缆绑在一起,用于运载设备之间来往的信号和电源的连接,是汽车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导线及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车灯用线束安装拆卸不便,实用性及灵活性较差,且使用过程中通过借助胶带实现不同线束的组合固定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同时现有线束防水、绝缘、耐腐蚀、阻燃等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车灯的组合式线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灯的组合式线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车灯用线束安装拆卸不便,实用性及灵活性较差,且使用过程中通过借助胶带实现不同线束的组合固定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同时现有线束防水、绝缘、耐腐蚀、阻燃等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灯的组合式线束,包括线束本体,所述线束本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接线端子,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接线端子,且线束本体的外侧安装有保护壳,所述线束本体与第一接线端子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块,且线束本体与第二接线端子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前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的顶部设置有上壳体,且保护壳的底部安装有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嵌入安装有固定组件,且上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上凹槽,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磁铁,且上壳体与下壳体材质相同,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磁铁,且两者磁性相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且防水层的内侧安装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增强层,所述增强层的内侧安装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内部设置有屏蔽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层是一种防水透气膜材质的构件,且防水层的厚度为0.02mm,所述绝缘层是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且绝缘层的厚度为0.5mm,所述增强层是一种纤维材质的构件,且增强层的厚度为0.2 mm,所述阻燃层是一种防火阻燃布材质的构件,且阻燃层的厚度为0.3mm,所述屏蔽层一种由半导电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构件,且屏蔽层的厚度为0.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的顶部安装有螺旋杆,且固定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紧固片,所述紧固片的底部开设有紧固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固片与上壳体通过螺旋杆固定连接,且紧固片的半径小于上壳体的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孔与固定杆,能够实现多个线束的组合及固定工作,克服传统线束通过胶带固定的缺陷,便于线束安装工作的进行,同时为其后续维修工作提供便利,提高其灵活性及实用性,使用过程中,将线束A的固定杆插入线束B的固定孔中,同时将线束B的固定杆插入线束A的固定孔中即可。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边缘设置的磁铁,便于进行保护壳的安装及拆卸工作,其安装拆卸省时省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便于线束维修工作的进行。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防水层,能够提高线束的防水能力,且不影响其散热效果,通过设置的绝缘层能够提高线束的绝缘效果,提高其安全性,通过设置的增强层能够增加线束的耐腐蚀性,延长线束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的阻燃层能够提高线束的防火阻燃性能,提高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的屏蔽层能够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防止线束受外界强电或其他因素干扰,保证其正常工作。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能够对保护壳内部的线束进行固定工作,使其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线束,提高其实用性及灵活性,扩大其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车灯的组合式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车灯的组合式线束中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车灯的组合式线束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车灯的组合式线束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束本体;2、第一接线端子;3、第二接线端子;4、保护壳;41、上壳体;42、下壳体;421、防水层;422、绝缘层;423、增强层;424、阻燃层;425、屏蔽层;43、固定组件;431、螺旋杆;432、紧固片;433、紧固槽;44、上凹槽;45、下凹槽;5、第一连接块;6、第二连接块;7、固定孔;8、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车灯的组合式线束,包括线束本体1,线束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接线端子2,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接线端子3,且线束本体1的外侧安装有保护壳4,线束本体1与第一接线端子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块5,且线束本体1与第二接线端子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块6,第一连接块5的前侧开设有固定孔7,第二连接块6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杆8,固定孔7与固定杆8相适配,通过设置的固定孔7与固定杆8能够实现多个线束的组合及固定工作,克服传统线束通过胶带固定的缺陷,便于线束安装工作的进行,同时为其后续维修工作提供便利,提高其灵活性及实用性,使用过程中,将线束A的固定杆8插入线束B的固定孔7中,同时将线束B的固定杆8插入线束A的固定孔7中即可。

保护壳4的顶部设置有上壳体41,且保护壳4的底部安装有下壳体42,上壳体41的顶部嵌入安装有固定组件43,且上壳体41的底部开设有上凹槽44,下壳体42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45,上壳体41的底部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磁铁,且上壳体41与下壳体42材质相同,下壳体42的顶部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磁铁,且两者磁性相斥,通过上壳体41与下壳体42边缘设置的磁铁,便于进行保护壳4的安装及拆卸工作,其安装拆卸省时省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便于线束维修工作的进行。

下壳体42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421,且防水层421的内侧安装有绝缘层422,绝缘层422的内部设置有增强层423,增强层423的内侧安装有阻燃层424,阻燃层424的内部设置有屏蔽层425,防水层421是一种防水透气膜材质的构件,且防水层421的厚度为0.02mm,绝缘层422是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且绝缘层422的厚度为0.5mm,增强层423是一种纤维材质的构件,且增强层423的厚度为0.2 mm,阻燃层424是一种防火阻燃布材质的构件,且阻燃层424的厚度为0.3mm,屏蔽层425一种由半导电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构件,且屏蔽层425的厚度为0.3mm,通过设置的防水层421能够提高线束的防水能力,且不影响其散热效果,通过设置的绝缘层422能够提高线束的绝缘效果,提高其安全性,通过设置的增强层423能够增加线束的耐腐蚀性,延长线束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的阻燃层424能够提高线束的防火阻燃性能,提高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的屏蔽层425能够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防止线束受外界强电或其他因素干扰,保证其正常工作。

固定组件43的顶部安装有螺旋杆431,且固定组件4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紧固片432,紧固片432的底部开设有紧固槽433,紧固片432与上壳体41通过螺旋杆431固定连接,且紧固片432的半径小于上壳体41的半径,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43能够对保护壳4内部的线束进行固定工作,使其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线束,提高其实用性及灵活性,扩大其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上壳体41与下壳体42边缘设置的磁铁,进行保护壳4的安装工作,其安装拆卸省时省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便于线束维修工作的进行,然后,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43对保护壳4内部的线束进行固定工作,使其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线束,提高其实用性及灵活性,扩大其使用范围,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防水层421能够提高线束的防水能力,且不影响其散热效果,通过设置的绝缘层422能够提高线束的绝缘效果,提高其安全性,通过设置的增强层423能够增加线束的耐腐蚀性,延长线束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的阻燃层424能够提高线束的防火阻燃性能,提高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的屏蔽层425能够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防止线束受外界强电或其他因素干扰,保证其正常工作,更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固定孔7与固定杆8能够实现多个线束的组合及固定工作,克服传统线束通过胶带固定的缺陷,便于线束安装工作的进行,同时为其后续维修工作提供便利,提高其灵活性及实用性,使用过程中,将线束A的固定杆8插入线束B的固定孔7中,同时将线束B的固定杆8插入线束A的固定孔7中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