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温大巴汽车及其智能调温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44147发布日期:2021-06-08 10:5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调温大巴汽车及其智能调温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调温大巴汽车及其智能调温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巴汽车的空调多采用一体式设计,置于大巴汽车的顶部。大巴汽车空调机组的运行通常由大巴汽车管理员控制,很少考虑乘客的个性化需求,其一般会使环境的温度保持在一个较低值,不会考虑因昼夜交替、天气变化等带来的影响,也不会考虑车厢内乘客数量和乘客个性化需求等因素,很难给乘客提供一个始终舒适的旅途环境,影响乘客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儿身体健康。这样既不利于节能,也不能为每个乘客提供一个始终舒适的旅途环境,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根据亟需设计一种智能调温大巴汽车,使乘客能个根据需求控制空调,既能够满足乘客个性化需求,也能够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调温大巴汽车及其智能调温控制方法,能够满足每一位乘客的温度个性化需求,提升乘坐体验感。
4.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调温大巴汽车,每个乘客座位上方的空调出风口处均设置有温度控制单元和制冷制热辅助装置,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连接制冷制热辅助装置,以根据下方乘客需要控制所需温度。
5.优选地,所述大巴汽车还安装有新风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受中央空调的控制器控制。
6.优选地,所述新风系统的出风口与空调出风口一体设计或分开设计。
7.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连接中央空调的控制器,所述中央空调的控制器接收所有温度控制单元的温度信号,调整中央空调的控制温度。
8.优选地,所述中央空调的控制器接收所有温度控制单元的温度信号,调整中央空调的控制温度具体包括:
9.(1)当数量小于等于a1的乘客需要比设定温度更低的温度时,分别控制对应需要温度调整的乘客上方的空调出风口处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制冷制热辅助装置工作,进行辅助制冷;
10.(2)当数量大于a1的乘客需要比设定温度更低的温度时,调整中央空调的压缩机运行功率,降低车内温度;
11.(3)当数量小于等于a2的乘客需要比设定温度更高的温度时,分别控制对应需要温度调整的乘客上方的空调出风口处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制冷制热辅助装置工作,进行辅助制热;
12.(4)当数量大于等于a2的乘客需要比设定温度更高的温度时,调整中央空调的压缩机运行功率,提高车内温度。
13.优选地,所述(2)和(4)中判断室内外温度,通过中央空调控制器控制新风系统,通过内外换气辅助调整大巴汽车内的温度,当新风系统开启后不满足温度需求时,调整中央空调的压缩机公里,调整车内温度。
14.优选地,所述大巴汽车为纯电动大巴汽车。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调温大巴汽车的智能调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6.步骤一:中央空调的总控室的控制器设定一定的温度,开启中央空调系统;
17.步骤二:乘客于各空调出风口位置的温度控制模块设置各自所需要的温度;
18.步骤三:总控制模块接收到各个出风口的温度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对信号进行判断;
19.步骤四:根据判断结果操作执行温度调整:
20.a:当数量小于等于a1的乘客需要比设定温度更低的温度时,打开半导体制冷装置,进行辅助制冷;
21.b:当数量大于a1的乘客需要比设定温度更低的温度时,调整压缩机功率,降低车内温度;
22.c:当数量小于等于a2的乘客需要比设定温度更高的温度时,对应在需要的乘客的上方相应位置加入新风,提高相应位置的温度;
23.d:当数量大于a2的乘客需要比设定温度更高的温度时,调整压缩机功率,提高车内温度。
24.优选地,所述步骤(a)、(c)进行辅助制冷、制热过程中,中央空调的控制器还判断室外温度,并结合车内温度,判断是否可以通过新风系统换气达到辅助制冷、制热,如可以,则可以开启新风系统进行辅助制冷、制热。
25.优选地,所述智能调温控制方法适用于纯电动大巴汽车。
26.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
27.1、本发明通过在空调出风口安装温度控制单元,乘客根据自身需要调整空调出风口送风温度,可以实现不同人员对车内温度的控制,即实现分区控温,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旅途环境。
28.2、中央空调的控制器能够根据各温度控制单元的温度设定,判断是否及时调整大巴空调的运行功率,本发明通过循环控制,反馈制热、制冷需求量,调节空调的运行功率,有利于整车的节能从而提供电车的续航里程,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和整车的能量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调温大巴汽车及其智能调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31.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33.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
3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6.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调温大巴汽车,于每个座位上方的空调出风口处分别设置温度控制单元、制冷制热辅助装置等,所述制冷制热辅助装置可以为一体设备,也可以为独立的制冷辅助装置(半导体制冷器)与制热辅助装置。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能够接受下方座位上的乘客的控制,接收到乘客的温度需求,并能够将该温度需求反馈给大巴汽车的中央空调的控制器,以便控制器接收、汇总、分析各乘客的温度需求,根据各乘客的温度需求来控制制冷制热辅助装置的启动或调整中央空调的温度。当乘客通过温度控制单元输入的温度较车内设定的温度低时,经中央空调控制器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半导体制冷辅助装置辅助制冷或调整压缩机运行功率;当乘客通过温度控制单元输入的温度较车内设定的温度高时,经中央空调控制器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制热辅助装置辅助制热或调整压缩机运行功率。
37.所述大巴汽车上还安装有新风系统,新风系统的出风口可以与空调出风口整合,也可以单独设计。中央空调的控制器根据时下大巴汽车外部气温的高低,对应控制新风装置换气来辅助进行车内升温或降温,通过结合新风系统的换气来对应调整车内温度。
3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调温大巴汽车的智能调温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9.步骤一:中央空调的总控室的控制器设定一定的温度,开启中央空调系统;
40.步骤二:乘客于各空调出风口位置的温度控制模块设置各自所需要的温度;
41.步骤三:总控制模块接收到各个出风口的温度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对信号进行判断;
42.步骤四:根据判断结果操作执行温度调整:
43.a:当较少乘客(一般规定数量小于等于a1)需要比设定温度更低的温度时,打开半导体制冷装置,进行辅助制冷;
44.b:当较多乘客(一般规定数量大于a1)需要比设定温度更低的温度时,调整压缩机功率,降低车内温度;
45.c:当较少乘客(一般规定数量小于等于a2)需要比设定温度更高的温度时,对应在需要的乘客的上方相应位置加入新风,提高相应位置的温度;
46.d:当较多乘客(一般规定数量大于a2)需要比设定温度更高的温度时,调整压缩机功率,提高车内温度。
47.其中a1和a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二者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定。
48.所述(a)、(c)进行辅助制冷、制热过程两个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中央空调的控制器判断室外温度,并结合车内温度,判断是否可以通过新风系统换气达到辅助制冷、制热,如可以,则可以开启新风系统进行辅助制冷、制热。中央空调的控制器在判断过程中需要判断是否可以单独开启新风系统即可以满足辅助制冷、制热温度需求,或者开启新风系统并结合制冷制热辅助装置达到制冷、制热温度需求。通过中央空调控制器控制新风系统,通过内外换气辅助调整大巴汽车内的局部空间的温度。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5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