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组合开关的短轴距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7640发布日期:2020-04-17 22:1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组合开关的短轴距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组合开关的短轴距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组合开关安装于汽车方向盘下的转向管柱上,其主要作用是汽车灯光控制和雨刮喷水控制等,用手指轻轻地左右上下拨动开关手柄并配合旋钮旋转以达到转向、变光、刮水等多种功能控制。

常规组合开关通过手柄连接设于壳体内的转向结构实现开关的拨动,其转向和回位结构合二为一,使得转向结构轴距较长。但由于部分车型的转向管柱护罩偏小,其内部空间不足,导致长轴距的转向结构无法安装于转向管柱的护罩内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组合开关的短轴距转向结构,本转向结构克服传统组合开关转向结构无法在转向管柱护罩狭小空间内安装的缺陷,节省转向结构安装空间,提高组合开关安装操作的简便和可靠性,确保组合开关的使用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用于汽车组合开关的短轴距转向结构包括组合开关手柄、pcb板、壳体、y形拨块、转向拨块、转向滑块、转向回位拨块、转向回位拉簧、变光拨块、变光滑块和变光顶销,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pcb板设于所述下壳体内腔底面,所述转向滑块和变光滑块分别间隔设于所述下壳体内腔底面并且沿转向轨道和变光轨道滑移,所述转向滑块和变光滑块滑移分别接触所述pcb板相应触点实现转向和变光功能,所述下壳体内腔底面和上壳体内腔顶面同轴设有第一定位销孔,所述转向回位拉簧两端固定于所述上壳体内腔顶面,所述y形拨块顶面和底面同轴设有第一定位销轴、两侧壁间隔设有第二定位销孔和第三定位销孔、顶面设有槽口,所述y形拨块设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腔并且第一定位销轴插入第一定位销孔内,所述组合开关手柄前端两侧设有第二定位销轴,所述组合开关手柄前端伸入所述y形拨块内腔并且第二定位销轴插入第二定位销孔内,所述转向拨块设于所述y形拨块的分支段底面并且活动连接所述转向滑块,所述转向回位拨块铰接于所述y形拨块顶面并且位于所述槽口内,所述转向回位拨块连接所述转向回位拉簧中部,所述变光拨块两侧设有第三定位销轴,所述变光拨块设于所述y形拨块内腔并且第三定位销轴插入所述第三定位销孔内,所述变光拨块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变光滑块,所述变光顶销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变光拨块与所述y形拨块内腔前壁之间。

进一步,本转向结构还包括转向限位块和两块转向定位挡板,所述转向限位块设于所述y形拨块的分支段端面,所述两块转向定位挡板分别设于所述下壳体内腔前后侧壁,所述组合开关手柄带动所述y形拨块转动时,所述限位块分别抵靠至所述两块转向定位挡板。

进一步,本转向结构还包括m形导槽和转向顶销,所述m形导槽设于所述下壳体邻近所述转向轨道的侧壁,所述转向顶销设于所述y形拨块的分支段端部,所述组合开关手柄带动所述y形拨块转动时,所述转向顶销端部沿所述m形导槽滑移。

进一步,所述y形拨块内腔前壁设有变光导槽,所述变光顶销的端部沿所述变光导槽滑移。

进一步,所述变光滑块和变光轨道分别为匹配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叠合并且分别采用螺栓和/或卡扣紧固。

由于本发明用于汽车组合开关的短轴距转向结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结构中pcb板设于下壳体,转向滑块和变光滑块设于下壳体内腔底面并且沿转向轨道和变光轨道滑移接触pcb板相应触点实现转向和变光功能,上下壳体同轴设有第一定位销孔,转向回位拉簧两端固定于上壳体顶面,y形拨块设于上下壳体内腔并且通过销轴插入第一定位销孔内定位,组合开关手柄前端伸入y形拨块内腔并通过销轴和销孔定位,转向拨块设于y形拨块的分支段底面并且活动连接转向滑块,转向回位拨块铰接于y形拨块顶面并且位于顶面槽口内,转向回位拨块连接转向回位拉簧中部,变光拨块设于y形拨块内腔并通过销轴和销孔定位,变光拨块底端活动连接变光滑块,变光顶销两端抵靠于变光拨块与y形拨块内腔前壁之间。本转向结构克服传统组合开关转向结构无法在转向管柱护罩狭小空间内安装的缺陷,节省转向结构安装空间,提高组合开关安装操作的简便和可靠性,确保组合开关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汽车组合开关的短轴距转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结构中组合开关手柄与y形拨块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结构中拆除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结构中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结构中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用于汽车组合开关的短轴距转向结构包括组合开关手柄1、pcb板2、壳体3、y形拨块4、转向拨块5、转向滑块6、转向回位拨块7、转向回位拉簧8、变光拨块9、变光滑块10和变光顶销11,所述壳体3包括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所述pcb板2设于所述下壳体32内腔底面,所述转向滑块6和变光滑块10分别间隔设于所述下壳体32内腔底面并且沿转向轨道61和变光轨道12滑移,所述转向滑块6和变光滑块10滑移分别接触所述pcb板2相应触点实现转向和变光功能,所述下壳体32内腔底面和上壳体31内腔顶面同轴设有第一定位销孔33、34,所述转向回位拉簧8两端固定于所述上壳体31内腔顶面,所述y形拨块4顶面和底面同轴设有第一定位销轴41、42、两侧壁间隔设有第二定位销孔43和第三定位销孔44、顶面设有槽口45,所述y形拨块4设于所述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内腔并且第一定位销轴41、42插入第一定位销孔33、34内,所述组合开关手柄1前端两侧设有第二定位销轴13,所述组合开关手柄1前端伸入所述y形拨块4内腔并且第二定位销轴13插入第二定位销孔43内,所述转向拨块5设于所述y形拨块4的分支段46底面并且活动连接所述转向滑块6,所述转向回位拨块7铰接于所述y形拨块4顶面并且位于所述槽口45内,所述转向回位拨块7连接所述转向回位拉簧8中部,所述变光拨块9两侧设有第三定位销轴91,所述变光拨块9设于所述y形拨块4内腔并且第三定位销轴91插入所述第三定位销孔44内,所述变光拨块9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变光滑块10,所述变光顶销11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变光拨块9与所述y形拨块4内腔前壁之间。

优选的,本转向结构还包括转向限位块47和两块转向定位挡板35、36,所述转向限位块47设于所述y形拨块4的分支段46端面,所述两块转向定位挡板35、36分别设于所述下壳体32内腔前后侧壁,所述组合开关手柄1带动所述y形拨块4转动时,所述限位块47分别抵靠至所述两块转向定位挡板35、36。通过限位块和转向定位挡板对组合开关手柄的转动实现限位,确保转向滑块在限定的区间滑移,提高转向滑块与pcb板触点接触的可靠性。

优选的,本转向结构还包括m形导槽37和转向顶销48,所述m形导槽37设于所述下壳体32邻近所述转向轨道61的侧壁,所述转向顶销48设于所述y形拨块4的分支段46端部,所述组合开关手柄1带动所述y形拨块4转动时,所述转向顶销48端部沿所述m形导槽37滑移。m形导槽与转向顶销配合提高组合开关手柄拨动的手感,避免转动过度用力导致部件损坏,确保组合开关手柄操作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y形拨块4内腔前壁设有变光导槽49,所述变光顶销11的端部沿所述变光导槽49滑移。

本结构中转向顶销和变光顶销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以控制顶销的伸缩,从而使得转向顶销和变光顶销在各自的导槽内柔性滑移,提高组合开关在转向和变光操作时的手感。

优选的,所述变光滑块10和变光轨道12分别为匹配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确保变光滑块在组合开关手柄和y形拨块带动下滑移顺畅,无卡滞感,同样提高变光滑块与pcb板触点接触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叠合并且分别采用螺栓和/或卡扣38紧固。以方便拆装作业,提高结构的合理性。

本转向结构中,组合开关手柄伸入y形拨块内腔并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带动y形拨块左右转动,y形拨块转动通过转向拨块和变光拨块带动转向滑块和变光滑块在pcb板上滑移,从而实现转向和变光功能;其中,组合开关手柄在转向操作时通过转向回位拨块和转向回位拉簧使得组合开关手柄回位,变光顶销对变光拨块提供定位的作用力,避免变光拨块脱出变光滑块,确保变光滑块在变光轨道滑移;上壳体和下壳体形状基本为狭长的椭圆形,本转向结构各部件装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构成的空腔内,从而有效缩短组合开关整体的轴距,应用本转向结构组合开关整体的轴距可缩小至38mm,实现组合开关在转向管柱护罩狭小空间内的安装,并确保组合开关各项功能的可靠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