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棚布自动遮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4988发布日期:2019-11-25 21:36阅读:1076来源:国知局
货车棚布自动遮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车车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货车棚布自动遮盖结构。



背景技术:

货车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货车内装有的货物如果为粉尘类物质,比如泥土等,在货车高速行走的过程中,货车内的尘土受到货车行走过程中气流的影响将会向周围的空气中飘浮,从而影响周围的环境。

现有技术中的货车在运输过程中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在货车的车顶设置一层棚布,而遮盖布通常采用多个绳子将遮盖布的两侧均匀系在货车的两侧,从而使货车行走的过程中防止货车车箱内的气流运动,从而减少货车内的尘土飞出。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棚布在进行遮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进行多点固定,从而当棚布打开或关闭时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车棚布自动遮盖结构,其具有方便工作人员打开或关闭棚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货车棚布自动遮盖结构,包括车箱,车箱的顶部盖有棚布,所述车箱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滑槽沿着车箱的长度方向,滑槽内设置有多个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棚布固定在滑块上,所述车箱的两侧均安装有一传送带,传送带为环形,位于车箱的尾部的两侧设置有传送轮一,位于车箱前部设置有传送轮二,传送带连接在传送轮一和传送轮二上,传送轮二上连接有驱动装置,传送带中部安装在车箱前部转角位置设置有转向轮,转向轮支撑在传送带转角的位置;靠近车箱尾部的滑块固定在传送带上,靠近车箱前部的滑块固定在车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驱动装置带着传送轮二转动,传送轮二上的传送带经过转向轮,使用传送轮二带动传送轮一,传送轮一与传送轮二形成的运动带着滑块移动,并且靠近车箱尾部的滑块固定在传送带上,靠近车箱前部的滑块固定在车箱上,从而传送带能够带着靠近车箱尾部的滑块使位于车箱顶的棚布伸开或折叠,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打开或关闭棚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传送带所对应的传送轮二同轴固定,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传送轮二同轴固定,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在减速器的输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传送轮二同轴固定在一起,从而工作人员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带着减速器,减速器带着传送轮二转动,使结构比较简单,使用的驱动电机的数量较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的上设置有滚轮,滚轮支撑在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上设置滚轮,滚轮使滑块在滑槽内移动的过程中,减少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安装在车箱两侧的滑块对称设置,位于车箱相对位置的两个滑块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支撑在棚布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在车箱两侧的滑块对称设置,设置在车箱相对的两个滑块之间设置支撑杆,通过支撑杆能够对棚布位于车箱中部的部分进行支撑,防止棚布中部下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块上开设有导向孔,滑块通过导向孔套在导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内设置导向杆,滑块上的导向孔与导向杆配合,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滑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从而在滑块沿着滑槽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套在导向杆上,从而使滑块的沿着滑槽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轮一连接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固定架、移动架和张紧螺栓,固定架上开设有导向槽,移动架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滑槽的长度方向,张紧螺栓转动连接在车箱上,并且张紧螺栓螺纹连接在移动架上,张紧螺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导向槽的长度方向,所述传送轮一回转支撑在移动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轮一回转支撑在移动架上,移动架通过导向槽滑动连接在固定架上,张紧螺栓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相同,张紧螺栓螺纹连接在移动架上,张紧螺栓旋转,张紧螺栓带着移动架在导向槽内滑移,从而使传送带张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棚布位于车箱的尾部设置有裙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棚布的尾部设置裙边,棚布通过裙边盖着车箱的后部,进一步减少尘土飘浮到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箱位于滑槽的下部设置有方管,传送带的下侧位于方管的内部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箱位置滑槽的下部设置有方管,传送带的下侧位于方管的内部,减少传送带在外侧的部分,从而减少传送带上落有颗粒物损坏传送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驱动装置带着传送轮二转动,传送轮二上的传送带经过转向轮,使用传送轮二带动传送轮一,传送轮一与传送轮二形成的运动带着滑块移动,并且靠近车箱尾部的滑块固定在传送带上,靠近车箱前部的滑块固定在车箱上,从而传送带能够带着靠近车箱尾部的滑块使位于车箱顶的棚布伸开或折叠,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打开或关闭棚布;

2.通过滑槽内设置导向杆,滑块上的导向孔与导向杆配合,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滑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从而在滑块沿着滑槽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套在导向杆上,从而使滑块的沿着滑槽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3.通过传送轮一回转支撑在移动架上,移动架通过导向槽滑动连接在固定架上,张紧螺栓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相同,张紧螺栓螺纹连接在移动架上,张紧螺栓旋转,张紧螺栓带着移动架在导向槽内滑移,从而使传送带张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省略棚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车箱;11、滑槽;2、滑块;21、导向孔;22、滚轮;23、支撑杆;3、棚布;31、裙边;41、传送带;42、传送轮一;43、传送轮二;44、转向轮;5、张紧装置;51、固定架;52、移动架;53、张紧螺栓;54、导向槽;6、驱动装置;61、驱动电机;62、减速器;7、导向杆;8、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货车棚布自动遮盖结构,包括车箱1,车箱1的两侧沿着车箱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11,滑槽11内设置有多个滑块2,多个滑块2沿着滑槽1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车箱1的顶部盖有棚布3,棚布3搭在车箱1的两侧,棚布3两侧向滑槽11的位置延伸,使棚布3与滑块2相叠的位置固定在一起,棚布3位于车箱1的尾部设置有裙边31,裙边31用于搭设在车箱1的后方,防止车箱1的尾部流出尘土。在两侧的两个滑槽11内分别设置有一条传送带41,位于车箱1尾部的滑块2固定在传送带41上,位于车箱1前部的滑块2固定在车箱1上,在传送带41运动的过程中,位于车箱1尾部的滑块2在传送带41的作用下沿着滑槽11移动,并推着位于其前侧的滑块2向车箱1的前部靠拢;相反,当传送带41带着靠近车箱1尾部的滑块2向车箱1尾部运动时,滑块2可沿着滑槽11移动并通过棚布3带着滑块2分布在滑槽11内,使棚布3张开,从而方便棚布3的打开和关闭。

参考图3和图4,在每个传送带41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传送轮一42、传送轮二43和转向轮44,传送轮一42位于车箱1的尾部,且传送轮上设置有张紧装置5,张紧装置5固定在车箱1上,转向轮44回转支撑在车箱1的前部转角的位置,转向轮44有两个分别位于传送带41的上下两段位置上,转向轮44使传送带41呈90度向车箱1的前部中间位置传送,传送轮二43安装在车前的前部中间位置,传送带41依次传动连接在传送轮一42、转向轮44和传送轮二43上。两个传送带41对应的两个传送轮二43同轴固定在一起,并且传送轮二43连接有一个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61和减速器62,驱动电机61固定在车箱1上,减速器62的输入端同轴固定在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减速器62的输出端同轴固定在传送轮二43上,通过驱动电机61带着减速器62工作,减速器62带着传送轮二43转动,从而使传送带41传送。

参考图4,在滑槽11内设置有导向杆7,导向杆7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1的长度方向相同,滑块2上开设有导向孔21,导向孔21与导向杆7配合使滑块2套在导向杆7上,增加滑块2的连接稳定性,并且在滑块2的下部转动连接有滚轮22,滚轮22支撑在滑槽11内,通过滚轮22减小滑块2与滑槽11的摩擦力。

参考图2,安装在车箱1两侧滑槽11内的滑块2对称设置,并且位于车箱1相对位置的两个滑块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23,通过支撑杆23使两侧的两个滑块2同步移动,并且支撑杆23支撑在棚布3的下方,防止棚布3在车箱1中部的位置下凹。

参考图4,张紧装置5包括固定架51、移动架52和张紧螺栓53,固定架51焊接固定设置在车箱1上,固定架51上开设有导向槽54,移动架52滑动连接在导向槽54内,导向槽5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滑槽11的长度方向,张紧螺栓53转动连接在车箱1上,并且张紧螺栓53螺纹连接在移动架52上,张紧螺栓5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导向槽54的长度方向,传送轮一42回转支撑在移动架52上,张紧螺栓53旋转时,张紧螺栓53带着移动架52沿着导向槽54的方向移动,从而合传送轮一42沿着滑槽1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传送带41张紧。

参考图3和图4,车箱1位于滑槽11的下部设置有方管8,方管8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1的长度方向相同,传送带41的下侧穿设到方管8的内,传送带41传送的过程中,传送带41的下侧段沿着方管8的长度方向在方管8内部运动,避免在车箱1装入货物的过程中,颗粒物落入到传送带41的下侧段上,造成传送带41的损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