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混凝土移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5476发布日期:2020-02-07 23:4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混凝土移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移动车。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在建筑上混凝土使用最多,大面积使用混凝土会通过搅拌站进行转运,对于小面积使用,会通过搅拌车进行搅拌使用,现有的混凝土转运车为两轮,不仅不具有防水和防晒功能,而且转运车减震效果差,在路况差的地方不便与移动,如果搅拌好的混凝土在转运车内经过太阳暴晒会凝固,下雨天进入雨水会稀释混凝土,使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移动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混凝土移动车,包括折叠布、支撑板、基板、支杆、滑块、滑槽、移动装置、拖钩及防水层,所述在基板顶面四周设置有支撑板,且在左右两侧支撑板顶面设置有滑槽,折叠布一端固定在基板顶面后端支撑板顶面,且折叠布另一端与支杆后端连接固定,并在支杆底面两侧设置有滑块,滑块嵌入进滑槽内,从而实现支杆和左右两侧支撑板连接与移动,在支撑板和基板表面设置有防水层,且在基板底面四角位置设置有移动装置,并在基板前端设置有拖钩。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移动装置由液压支撑杆、减震弹簧及轮子组成,所述在减震弹簧套在液压支撑杆底端表面,且在液压支撑杆底部设置有轮子,基板底面前端两个移动装置上的轮子为导向轮,且基板底面后端两个移动装置上的轮子为固定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滑块为t型滑块,滑槽为t型滑槽,折叠布采用防水、防晒及耐用材料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设置有折叠布,采用防水、防晒及耐用材料制作,能够在雨天遮盖住混凝土,避免水淋、晴天避免暴晒及耐磨耐用效果,解决了搅拌好的混凝土在转运车内经过太阳暴晒会凝固,下雨天进入雨水会稀释混凝土,使质量降低情况,在基板底面四角位置设置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由液压支撑杆、减震弹簧及轮子组成,具有减震效果,能够在路况差的地方进行移动转运,设置有拖钩,便于托运,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一种建筑混凝土移动车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折叠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支撑板和基板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移动装置示意图。

图中:1-折叠布、2-支撑板、3-基板、4-支杆、5-滑块、6-滑槽、7-移动装置、8-拖钩、9-防水层、10-液压支撑杆、11-减震弹簧、12-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建筑混凝土移动车,包括折叠布1、支撑板2、基板3、支杆4、滑块5、滑槽6、移动装置7、拖钩8及防水层9,所述在基板3顶面四周设置有支撑板2,且在左右两侧支撑板2顶面设置有滑槽6,折叠布1一端固定在基板3顶面后端支撑板2顶面,且折叠布1另一端与支杆4后端连接固定,并在支杆4底面两侧设置有滑块5,滑块5嵌入进滑槽6内,从而实现支杆4和左右两侧支撑板2连接与移动,在支撑板2和基板3表面设置有防水层9,且在基板3底面四角位置设置有移动装置7,并在基板3前端设置有拖钩8。

所述移动装置7由液压支撑杆10、减震弹簧11及轮子12组成,所述在减震弹簧11套在液压支撑杆10底端表面,且在液压支撑杆10底部设置有轮子12,基板3底面前端两个移动装置7上的轮子12为导向轮,且基板3底面后端两个移动装置7上的轮子12为固定轮。

所述滑块5为t型滑块,滑槽6为t型滑槽,折叠布1采用防水、防晒及耐用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移动车,设置有折叠布,采用防水、防晒及耐用材料制作,能够在雨天遮盖住混凝土,避免水淋、晴天避免暴晒及耐磨耐用效果,解决了搅拌好的混凝土在转运车内经过太阳暴晒会凝固,下雨天进入雨水会稀释混凝土,使质量降低情况,在基板底面四角位置设置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由液压支撑杆、减震弹簧及轮子组成,具有减震效果,能够在路况差的地方进行移动转运,设置有拖钩,便于托运,使用原理: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进基板顶面四周的支撑板之间,然后拉动支杆,支杆底面两侧滑块并顺着滑槽移动,从而使折叠布完全盖住支撑板顶面为止,将拖车与基板前端拖钩连接,即可进行转运。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