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激光测距仪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测距仪是利用调制激光的某个参数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脉冲式激光测距仪是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或一序列短暂的脉冲激光束,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测距仪到目标的距离。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它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现有的激光测距仪防护装置防护性能差,当无人驾驶汽车遇到颠簸或者急转弯时,设置在汽车顶部的激光测距仪容易震动造成数据偏差影响驾驶,甚至容易因容易震动造成激光测距仪损坏;并且现有的防护装置通常采用螺栓螺母配合方式相连接,在汽车形式过程中容易因颠簸而发生松动,采用螺栓螺母配合方式,在维修时还需依次拧下,操作繁琐,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激光测距仪的保护装置,能够避免松动情况的发生,便于维修,并且能够避免遇到颠簸或者急转弯时,对激光测距仪造成数据产生偏差和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激光测距仪的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箱体、防护上盖、激光测距仪、防护机构和卡扣机构,所述防护箱体内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激光测距仪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所述激光测距仪的一侧,所述防护上盖一端铰接在所述防护箱体上,另一端通过所述卡扣机构与所述防护箱体相连接;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卡块、扣合板和拉杆,所述防护上盖上开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防护箱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相互连通,所述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拉杆的上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拉杆的下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拉杆的下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相配合设置,所述拉杆一端设置在所述防护上盖外部,另一端贯穿所述防护上盖与拉杆相连接;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推板、滑动杆和防护弹簧,所述放置腔的下表面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滑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所述放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护腔,所述推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的外侧壁上,另一端通过所述防护弹簧与所述防护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防护腔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杆设置在所述推板上,所述推板通过所述滑动杆和所述滑槽的配合滑动设置在所述防护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腔内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活塞、第一缓冲连杆和第二缓冲连杆,所述防护腔呈t字型,所述缓冲活塞位于所述推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缓冲连杆铰接在所述推板上,所述第二缓冲连杆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活塞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连杆相铰接,所述缓冲活塞与所述缓冲活塞与所述防护腔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扣合板和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置在所述拉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箱体的一面为玻璃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缓冲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推板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护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激光测距仪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卡块、扣合板、拉杆、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卡槽和复位弹簧,能够让防护上盖和防护箱体之间的紧密连接,避免由于采用螺栓螺母配合方式在行驶过程导致螺栓螺母容易松动的情况,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并且能够方便激光测距仪的取出,便于维修,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的防护板、推板、滑动杆和防护弹簧,能够保证激光测距仪被夹持在防护箱体内,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位移;通过设置的缓冲活塞、第一缓冲连杆和第二缓冲连杆,能够提高防护性能,避免遇到颠簸或者急转弯时,激光测距仪因剧烈晃动造成数据产生偏差和损坏,提高防护性能,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箱体;2-卡扣机构;3-放置腔;4-防护上盖;5-激光测距仪;6-防护机构;7-扣合板;8-拉杆;9-复位弹簧;10-转轴;11-卡块;12-卡槽;13-第二安装腔;14-第一安装腔;15-防护板;16-缓冲弹簧;17-缓冲活塞;18-第二缓冲连杆;19-防护腔;20-防护弹簧;21-推板;22-第一缓冲连杆;23-滑动杆;24-滑槽;25-移动块;26-移动槽;27-玻璃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激光测距仪的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箱体1、防护上盖4、激光测距仪5、防护机构6和卡扣机构2,防护箱体1内设置有放置腔3,激光测距仪5放置在放置腔3内,防护机构6设置在激光测距仪5的一侧,防护上盖4一端铰接在防护箱体1上,另一端通过卡扣机构2与防护箱体1相连接;防护箱体1的一面为玻璃面板27。
卡扣机构2包括卡块11、扣合板7和拉杆8,防护上盖4上开设有第一安装腔14,防护箱体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腔13,第一安装腔14和第二安装腔13相互连通,卡块11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腔13内,拉杆8的上端部通过转轴10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腔14内,拉杆8的下端部设置在第二安装腔13内,拉杆8的下端部设置有卡槽12,卡槽12与卡块11相配合设置,拉杆8一端设置在防护上盖4外部,另一端贯穿防护上盖4与拉杆8相连接;扣合板7和第一安装腔14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套设置在拉杆8上。
防护机构6包括防护板15、推板21、滑动杆23和防护弹簧20,放置腔3的下表面设置有移动槽26,移动槽26内滑动设置有移动块25,防护板15设置在移动块25上,放置腔3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护腔19,推板21一端固定设置在推板21的外侧壁上,另一端通过防护弹簧20与防护腔19的内壁相连接,防护腔19上设置有滑槽24,滑动杆23设置在推板21上,推板21通过滑动杆23和滑槽24的配合滑动设置在防护腔19内。防护腔19内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活塞17、第一缓冲连杆22和第二缓冲连杆18,防护腔19呈t字型,缓冲活塞17位于推板21的一侧,第一缓冲连杆22铰接在推板21上,第二缓冲连杆18一端固定设置在缓冲活塞17上,另一端与第一缓冲连杆22相铰接,缓冲活塞17与缓冲活塞17与防护腔19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6。缓冲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缓冲机构对称设置在推板21的两侧。防护机构6设置有两个,两个防护机构6对称设置在激光测距仪5的两侧。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工作时将激光测距仪5放置在两个防护板15内侧壁之间,激光测距仪5被两个防护板15夹持,透过玻璃面板27壳测量车距等数值,当遇到颠簸或者急转弯时,激光测距仪5推动防护板15。当激光测距仪5向左移动时,左侧防护机构6中的防护板15沿移动槽26向左移动,使得推板21沿滑槽24向左移动,压缩防护弹簧20,并使得第一缓冲连杆22转动并推动第二缓冲连杆18,使得缓冲活塞17沿远离推板21的方向移动,压缩缓冲弹簧16;右侧防护机构6中的防护板15沿移动槽26向右移动,使得推板21沿滑槽24向右移动,拉伸防护弹簧20,并使得第一缓冲连杆22转动并拉动第二缓冲连杆18,使得缓冲活塞17沿靠近推板21的方向移动,拉伸缓冲弹簧16。
当需要维修或取出激光测距仪5时,拉动拉杆8,在拉杆8的拉动下扣合板7的上端部逆时针转动,并压缩复位弹簧9,在转轴10的作用下,扣合板7的下端部同时逆时针转动,与卡槽12卡合的卡块11此时逐渐与卡槽12分离,使得扣合板7第二安装腔13中分离,使得防护上盖4打开,方便维修和取出。当防护上盖4需要盖上时,拉动拉杆8,在拉杆8的拉动下扣合板7的上端部逆时针转动,并压缩复位弹簧9,在转轴10的作用下,扣合板7的下端部同时逆时针转动,将扣合板7的下端部放置到第二安装腔13内,松开拉杆8,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扣合板7顺时针转动,使得卡块11卡合到卡槽12内,防护上盖4与防护箱体1相扣合。
通过设置的卡块11、扣合板7、拉杆8、第一安装腔14、第二安装腔13、卡槽12和复位弹簧9,能够让防护上盖4和防护箱体1之间的紧密连接,避免由于采用螺栓螺母配合方式在行驶过程导致螺栓螺母容易松动的情况,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并且能够方便激光测距仪5的取出,便于维修,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防护板15、推板21、滑动杆23和防护弹簧20,能够保证激光测距仪5被夹持在防护箱体1内,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位移;通过设置的缓冲活塞17、第一缓冲连杆22和第二缓冲连杆18,能够提高防护性能,避免遇到颠簸或者急转弯时,激光测距仪5因剧烈晃动造成数据产生偏差和损坏,提高防护性能,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