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6228发布日期:2020-08-18 18:2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低附路面上(例如积雨积雪路面、砂石路面和泥水路面等),因路面摩擦系数较低,轮胎滑移率增大,极易发生侧滑。同时,车辆在积雨积雪路面行驶时,如遇紧急情况需要制动,但因路面与轮胎摩擦系数低,导致制动距离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可防止车辆侧滑,减小制动距离的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包括:轮毂;轮胎,所述轮胎套设在所述轮毂外;其中,所述轮毂的外周面与所述轮胎的内周面中的一个设有凸出于对应面的防滑钉,且在所述轮胎内的气压降低到第一设定值时,所述防滑钉向外挤压所述轮胎,以使轮胎的胎面形成向外凸出的凸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通过设置防滑钉,从而可以在车辆在低附着路面行驶时,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可防止车辆的侧滑,减小车辆的制动距离,且操作方便,在不需要增加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时可方便地恢复轮胎的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轮,还包括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轮胎的内周面相连,且所述密封胶层设于所述防滑钉的外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轮,还包括充气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充气装置安装于所述轮毂,所述充气装置用于向所述轮胎内充气,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化学制剂和激发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激发装置电连接,所述激发装置与所述化学制剂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激发装置,以使所述激发装置激发所述化学制剂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轮,还包括放气装置,所述放气装置用于将所述轮胎内的气体放出,所述放气装置包括放气阀,所述放气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放气阀,以在所述轮胎内气压不高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所述放气阀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轮,所述防滑钉与所述轮毂的外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滑钉沿所述车轮的径向向外凸出于所述轮毂,所述防滑钉的尖端朝向所述轮胎的内周面,在所述车轮充满气时,所述轮胎的内周面与所述轮毂外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防滑钉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轮,所述防滑钉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滑钉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轮,还包括安装层,所述安装层的周沿与所述轮胎的内周面密封相连,以在所述安装层与所述轮胎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防滑钉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安装层的朝向所述轮胎的一侧相连,所述防滑钉的尖端朝向所述轮胎的内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轮,所述安装层和所述防滑钉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层沿所述轮胎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安装层与多个所述防滑钉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车轮。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车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识别所述轮胎的滑移率;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放气装置,所述放气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在所述轮胎的滑移率大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放气装置打开,在所述轮胎内气压不高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所述放气阀关闭;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在所述轮胎的滑移率小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充气装置向所述轮胎内充气。

所述与上述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状态下);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钉面”状态下);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状态下);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钉面”状态下)。

附图标记:

车轮100;

轮毂1;轮胎2;防滑钉3;安装层4,充气装置5,放气阀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100及具有其的车辆。

如无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外”为远离车轮中心的方向,“内”为靠近车轮中心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100包括:轮毂1、轮胎2和防滑钉3。

其中,轮胎2套设在轮毂1外,轮毂1的外周面与轮胎2的内周面中的一个设有凸出于对应面的防滑钉3,例如轮毂1的外周面设有凸出于轮毂1外周面的防滑钉3,或者轮胎2的内周面设有凸出于轮胎2内周面的防滑钉3,其中,轮毂1的外周面为轮毂1的朝向轮胎的一面,轮胎2的内周面为轮胎2的朝向轮毂的一面。

如图2和图4所示,在轮胎2内的气压降低到第一设定值时,轮胎2因气压降低轮胎2收缩,防滑钉3可以向外挤压轮胎2,以使轮胎2的胎面形成向外凸出的凸点,从而形成由多个凸点向外凸出的“钉面”的轮胎2,在车辆行驶在积雪及结冰等低附着路面时,可提高地面的摩擦系数,从而防止车辆侧滑,减小制动距离。

由于防滑钉3设置在轮毂1与轮胎2外周面之间,即车轮100的内部,在驶离低附着路面后,向轮胎2内充气,使轮胎2扩张,防滑钉3远离轮胎2的内周面,即可使轮胎2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使车轮100的上述防滑功能可重复使用,且操作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100,通过设置防滑钉3,从而可以在车辆在低附着路面行驶时,增大车轮100与地面的摩擦,可防止车辆的侧滑,减小车辆的制动距离,且操作方便,在不需要增加车轮100与路面的摩擦力时可方便地恢复轮胎2的形状。

下面参照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100的一些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轮100还包括密封胶层,密封胶层与轮胎2的内周面相连,且密封胶层设于防滑钉3的外端(即防滑钉3朝向轮胎2的一端)与轮胎2的内周面之间,密封胶层可以起到保护轮胎2内周面的作用,可避免防滑钉3刺破轮胎2,防止轮胎2漏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车轮100还包括充气装置5和控制器,充气装置5安装于轮毂1,充气装置5用于向轮胎2内充气,充气装置5包括化学制剂和激发装置,控制器与激发装置电连接,激发装置与化学制剂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激发装置,以使激发装置激发化学制剂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由此,当车辆行驶在底附着路面,且轮胎2放气以使防滑钉3向外挤压轮胎2形成”钉面”的轮胎2后,轮胎2需要充气以恢复正常状态时,操作人员可以操作控制器,使控制器控制激发装置,激发装置激发化学制剂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化学制剂产生的气体填充在轮胎2内,以使轮胎2内胎压升高,轮胎2扩张,进而使轮胎2恢复到正常状态。

化学制剂可以布置在轮毂1的外周面上,且位于轮胎2与轮毂1之间,当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同时,气体产生在车轮100内部,可直接使轮胎2膨胀,以使轮胎2快速恢复正常形状。在一些示例中,化学制剂可以填充在轮胎2与轮毂1之间,当化学制剂全部消耗后,维修人员等可以在轮胎2与轮毂1之间填充化学制剂,填充方便,且可以使车轮100的使用寿命较长,只需及时填充化学制剂即可使车轮继续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轮100还包括放气装置,放气装置用于将轮胎2内的气体放出,放气装置包括放气阀6,放气阀6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放气阀6,以在轮胎2内气压不高于第一设定值时(即防滑钉3向外挤压轮胎2,以使轮胎2的胎面形成向外凸出的凸点时),放气阀6关闭。

由此,当车辆行驶在低附着的路面时,操作人员可以操作控制器,以使控制器控制放气阀6打开,降低轮胎2内气压,以使轮胎2收缩,防滑钉3向外挤压轮胎2形成”钉面”的轮胎2,当放出适量气体以使车轮100与路面的摩擦力足以满足行驶需求时,放气阀6关闭,从而使轮胎2保持该胎压,进而使轮胎2保持“钉面”形状。

轮胎2的放气量与所需的摩擦系数相关,当车轮100与路面所需摩擦系数越大时,放气装置可以放出越多的气体,以使防滑钉3将胎面挤压出越大的凸点,使车轮100与轮面间具有更大的摩擦力。

如图1和图3所示,放气阀6可以安装于轮毂,在一些示例中,放气阀6的内端贯穿轮毂1并伸入到轮毂1与轮胎2之间,使外界大气与轮胎内部可选择性地连通,以使放气阀6可选择性地对轮胎2进行放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防滑钉3与轮毂1的外周面固定连接,且防滑钉3沿车轮100的径向向外凸出于轮毂1,防滑钉3的尖端朝向轮胎2的内周面,由此,当轮胎2放气后,防滑钉3可以向外挤压轮胎2,以在轮胎2的胎面形成向外凸出的凸点,且防滑钉3支撑在轮毂1与轮胎2之间,进而增强防滑钉3的支撑能力;在车轮100充满气时,轮胎2的内周面与轮毂1外周面的距离大于防滑钉3的长度,由此,当车轮100内气压在足够大(轮胎2的胎压可以满足车辆的正常行驶)时,防滑钉3的外端可以与轮胎2的内周面间隔开,使轮胎2可以保持正常的形状。

在一些示例中,防滑钉3为多个(图1和图2中只示出一个防滑钉3,其他防滑钉3在图中省略),多个防滑钉3沿轮毂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从而满足车轮100的动平衡需求,且在车轮100在路面上转动时,有较多的凸点与路面接触,保证车轮100转动过程中,车轮100与路面的摩擦系数稳定且具有较大的摩擦力。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车轮100还包括安装层4,安装层4的周沿与轮胎2的内周面密封相连,以在安装层4与轮胎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安装腔,防滑钉3安装于安装腔内,且与安装层4的朝向轮胎2的一侧相连,防滑钉3的尖端朝向轮胎2的内周面,由此,在轮胎2放气收缩后,防滑钉3可以向外挤压轮胎2的内周面,以在轮胎2的胎面形成向外凸出的凸点,防滑钉3安装于安装腔内,可以防止气体泄漏,既使防滑钉3刺破轮胎2的内周面,安装层4的设置也可以实现安装层4与轮毂1之间密闭,使车轮100不会漏气,进一步增强了轮胎2的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中,安装层4和防滑钉3均为多个(图3和图4中只示出一个安装层4和一个防滑钉3,其他安装层4和防滑钉3在图中省略),多个安装层4沿轮胎2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多个安装层4与多个防滑钉3一一对应设置,由此,在轮胎2与轮毂1之间形成多个容纳腔,多个防滑钉3一一布置在多个容纳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100从而具有相应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还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放气装置和充气装置5。

传感器用于识别车辆的滑移率来判断车辆是否行使在低附着路面,车辆还可以通过检测车辆的加速度,或通过车辆的雷达、车辆的摄像头等判断车辆的行驶路面情况。

传感器可以将轮胎2滑移率等数据转化为代表路面状况的电信号,控制器用于处理上述电信号,以判断车辆是否行驶在低附着路面。

例如设定当轮胎2滑移率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则控制器判断为车辆行驶的路面为低附着路面,或控制器根据其他信号判断车辆行驶在低附着路面时,控制器便控制放气装置放气,以使防滑钉3向外挤压所述轮胎2,以使轮胎2的胎面形成向外凸出的凸点,形成“钉面”的轮胎2,且当轮胎2放气,轮胎2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满足车辆平稳行驶时,控制器控制放气装置关闭,使车轮100保持“钉面”的轮胎2状态,进而保证车辆平稳地行驶过该低附着路面;当驶离低附着路面后,控制器控制放气装置放气,以向轮胎2内充气,使轮胎2膨胀恢复到正常状态,放气装置关闭,轮胎2完成充气,以使车辆可以在正常路面上行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