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车门及其伞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1522发布日期:2020-05-08 17:2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车辆、车门及其伞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车门及其伞盒。



背景技术:

车辆的日益普及,对车辆的多样化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晴雨伞作为日常使用较为频繁的一个用具;同时,兼具破窗和割带功能的安全伞也成为了车辆上常备的用具。考虑到取用的便利性,在车门上设置用于容纳晴雨伞或安全伞等伞具的伞盒。由于伞具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残留有雨水,传统的方式为在伞盒的底部设置排水管或排水孔,排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车辆、车门及其伞盒,所述伞盒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残留的雨水排出;如此,采用所述伞盒的车门不会残留雨水;如此,采用所述车门的车辆能够方便的对伞具进行取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伞盒,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包括能够靠近门扶手设置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的第二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三侧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形成排水部,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第三侧壁围设成用于容纳伞具的容纳腔,且所述第二侧壁相对水平面朝向第一侧壁倾斜设置。

上述实施例的伞盒,使用时,第一侧壁相对第二侧壁靠近门扶手设置,第二侧壁设置于第一侧壁的下方。能够简单、方便的将晴雨伞或安全伞等伞具放置于容纳腔内,便于日常对伞具进行取用。同时,将伞具放置于容纳腔内的第二侧壁上后,由于第二侧壁相对水平面朝向第一侧壁倾斜设置,从而能够形成排水斜面,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水引导至排水部,进而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水从容纳腔内排出,不会出现伞盒内雨水残留的问题。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伞盒还包括排水件,所述排水件的进水端与所述排水部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件包括第一排水段和第二排水段,所述第一排水段的一端与所述排水部导通,所述第一排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水段导通,所述第二排水段设置车门内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二排水段竖直或近似竖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段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倾斜方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壁的另一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端设有朝向所述容纳腔内折弯的折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壁相对水平面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伞盒还包括杀菌器件,所述杀菌器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伞盒还包括烘干元件,所述烘干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包括门本体及所述的伞盒,所述伞盒与所述门本体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车门,能够简单、方便的将晴雨伞或安全伞等伞具放置于伞盒的容纳腔内,便于日常对伞具进行取用。同时,将伞具放置于伞盒的容纳腔内的第二侧壁上后,由于第二侧壁相对水平面朝向第一侧壁倾斜设置,从而能够形成排水斜面,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水引导至排水部,进而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水从容纳腔内排出,不会出现伞盒内雨水残留的问题。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门。

上述实施例的车辆,能够简单、方便的将晴雨伞或安全伞等伞具放置于车门上的伞盒内,便于日常对伞具进行取用。同时,将伞具放置于伞盒的容纳腔内的第二侧壁上后,由于第二侧壁相对水平面朝向第一侧壁倾斜设置,从而能够形成排水斜面,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水引导至排水部,进而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水从容纳腔内排出,不会出现伞盒内雨水残留的问题,避免车辆内产生异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车门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盒本体,110、第一侧壁,120、第二侧壁,121、折弯部,130、第三侧壁,140、排水部,150、容纳腔,200、排水件,210、第一排水段,220、第二排水段,300、车门内板,400、门本体,500、车门扶手,600、地图袋,1000、伞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伞盒,包括盒本体100,盒本体100包括能够靠近车门扶手500设置的第一侧壁110、与第一侧壁110间隔设置的第二侧壁120、及设置于第一侧壁110与第二侧壁120之间的第三侧壁130,第三侧壁130的一端与第一侧壁110连接,第三侧壁130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20间隔设置形成排水部140,第一侧壁110、第二侧壁120及第三侧壁130围设成用于容纳伞具1000的容纳腔150,且第二侧壁120相对水平面朝向第一侧壁110倾斜设置(如图1的α所示)。

上述实施例的伞盒,使用时,第一侧壁110相对第二侧壁120靠近门扶手设置,第二侧壁120设置于第一侧壁110的下方。能够简单、方便的将晴雨伞或安全伞等伞具1000放置于容纳腔150内,便于日常对伞具1000进行取用。同时,将伞具1000放置于容纳腔150内的第二侧壁120上后,由于第二侧壁120相对水平面朝向第一侧壁110倾斜设置,从而能够形成排水斜面,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水引导至排水部140,进而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水从容纳腔150内排出,不会出现伞盒内雨水残留的问题。

第二侧壁120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只需满足能够及时、快速将雨水导向排水部140即可。同时,为了提高伞盒的防水性能,在第一侧壁110、第二侧壁120和第三侧壁130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防水垫或防水膜。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伞盒还包括排水件200,排水件200的进水端与排水部140导通。如此,利用排水件200能够将及时、快速的将从排水部140流出的水排出至车门外,保证伞盒内的水不会出现聚集。排水件200可以设置为排水管,排水部140可以设置为排水口,排水管通过插接或热压等形式与排水口的侧壁相连接。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排水件200包括第一排水段210和第二排水段220,第一排水段210的一端与排水部140导通,第一排水段210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水段220导通,第二排水段220设置车门内板300的外侧,且第二排水段220竖直或近似竖直设置。如此,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雨水能够更加及时、快速的通过第二排水段220排出至车门内板300的外侧,避免雨水在伞盒内聚集。还可以在第二排水段220与车门内板300之间加设防水膜以提高防水效果。

更进一步地,第一排水段210沿第一侧壁110的倾斜方向设置。如此,能够使得从排水部140流出的雨水及时、快速的流经第一排水段210后进入第二排水段220内,流通顺畅,不会出现残留。

第一排水段210和第二排水段220均可以设置为管状,第一排水段210和第二排水段220优选为圆弧过渡连接的形式,排水更加顺畅和高效。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侧壁120的一端与第三侧壁130的另一端间隔设置,第二侧壁120的另一端设有朝向容纳腔150内折弯的折弯部121。如此,利用折弯部121能够对放置于容纳腔150内的伞具1000进行限位与阻挡,避免伞具1000发生晃动乃至从伞盒内掉落;同时,伞具1000在折弯部121的限位作用下保持稳定的放置,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使得伞具1000上残留的雨水能够更好的脱落而通过排水部140排出,避免雨水聚焦。折弯部121还可以采用橡胶或软质塑料等弹性材质,对伞具1000受到的碰撞力进行缓冲。折弯部121可以设置为折弯条或折弯板。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三侧壁130相对水平面朝向容纳腔150内倾斜设置(如图2的β所示)。如此,伞具1000放置与容纳腔150内后,伞具1000与第三侧壁130之间发生接触而使得第三侧壁130上残留有雨水,倾斜设置的第三侧壁130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残留在上面的雨水引导至排水部140,进而能够减少雨水残留。第三侧壁130的倾斜角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只需满足能够将第三侧壁130上残留的雨水导向排水部140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伞盒还包括杀菌器件(未图示),杀菌器件设置于容纳腔150的内壁。如此,利用杀菌器件对容纳腔150内的伞具1000进行杀菌处理,避免因容纳腔150内较为潮湿而滋生细菌。杀菌器件可以设置为紫外线杀菌灯,将紫外线杀菌灯设置于第三侧壁130或第一侧壁110上,能够有效对伞具1000进行杀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烘干元件(未图示),烘干元件设置于容纳腔150的内壁。如此,利用烘干元件能够快速对伞具1000或容纳腔150内残留的雨水进行烘干,保证容纳腔150内的干燥。烘干元件可以设置为电热丝,电热丝可以设置在第二侧壁120或第三侧壁130上,能够及时、快速的对容纳腔150内残留的雨水进行烘干处理。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门,包括门本体400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伞盒,伞盒与门本体400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车门,能够简单、方便的将晴雨伞或安全伞等伞具1000放置于伞盒的容纳腔150内,便于日常对伞具1000进行取用。同时,将伞具1000放置于伞盒的容纳腔150内的第二侧壁120上后,由于第二侧壁120相对水平面朝向第一侧壁110倾斜设置,从而能够形成排水斜面,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水引导至排水部140,进而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水从容纳腔150内排出,不会出现伞盒内雨水残留的问题。

可以将伞盒设置于门本体400上的车门扶手500与地图袋600之间,便于使用。伞盒与门本体400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等固定连接的形式实现,例如将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均采用热熔焊接的形式与门本体400连接;也可以采用卡接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实现,例如,在第一侧壁110设置卡钩,在门本体400上相应设置卡扣,利用卡钩与卡扣的卡接配合实现装配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车门。

上述实施例的车辆,能够简单、方便的将晴雨伞或安全伞等伞具1000放置于车门上的伞盒内,便于日常对伞具1000进行取用。同时,将伞具1000放置于伞盒的容纳腔150内的第二侧壁120上后,由于第二侧壁120相对水平面朝向第一侧壁110倾斜设置,从而能够形成排水斜面,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水引导至排水部140,进而能够及时、快速的将水从容纳腔150内排出,不会出现伞盒内雨水残留的问题,避免车辆内产生异味。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