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换气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7650发布日期:2020-08-11 21:5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车辆换气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使用者下车之后的车内的换气进行控制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在使用者乘车之前对车内进行换气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在使用者携带的便携设备靠近车辆并进入到规定的检测区域时,使车辆的点火开关接通并使使用者靠近的一侧的窗打开,并且使送风机工作。由此,在乘车之前降低车内温度,并且通过打开使用者靠近的一侧的窗,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目视的安全性。

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基于使用者携带的便携设备的gps信息和车辆的gps信息来对预先空调运转模式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根据gps信息计算使用者的乘车所需时间,并且对空调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车内温度能够在该乘车所需时间内到达目标温度。由此,能够在乘车之前使车内温度最佳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882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17327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在便携设备进入到规定的检测区域之后才使送风机工作并打开窗,因此在换气不充分且需要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上存在改良的余地。

另外,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基于gps信息来对预先空调运转模式进行控制,因此车辆需要始终接收车辆本身的gps信息和便携设备的gps信息,从电池的电力消耗来看存在改良的余地。另外,即使能够实现乘车之前的车内温度的最佳化,例如,在生鲜食品被放置在车内的状态下,在使用者离开车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由于生鲜食品会变质,因此无法应对所有的情况。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且自由度较高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的特征结构在于,具备:接收部,该接收部通过无线通信接收使用者输入的指示信号;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所述指示信号来对车辆的内部的换气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基于从所述使用者下车之后到下一次乘车为止的期间内输入的所述指示信号来执行对所述换气进行控制的换气控制。

在本结构中,基于下车之后使用者输入的指示信号来进行换气控制,以使得使用者下一次乘车时的车内温度为舒适的温度。因此,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始终获取gps信息,另外,不管使用者是否靠近车辆,都能够在任意的时间点对车内进行换气。例如,在使用者在将生鲜食品放置于车内的状态下离开车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若使用者在下车之后的任意的时间点输入指示信息的话,则能够防止生鲜食品的变质。并且,由于使用者在下一次乘车时的车内温度也下降,因此也维持了车室空间的舒适性。像这样,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且自由度较高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

其他的特征结构在于,作为所述换气控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工作并且使空调装置的制冷功能工作,并且使门打开。

若像本结构那样打开门的话,则与仅打开窗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换气速度。因此,即使是在乘车之前接收到使用者的指示信号,也能够促进换气,并且进一步降低车内温度。

其他的特征结构在于,还具备对雨量进行检测的雨滴传感器,作为所述换气控制,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雨滴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对所述车辆的窗以及门中的至少一方的开闭进行控制。

在打开窗或/及门以进行换气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雨滴浸入车内并被水淹的情况。因此,若如本结构那样,基于雨滴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对窗以及门中的至少一方的开闭进行控制的话,则能够抑制雨滴向车内的浸入并且进行换气。

其他的特征结构在于,还具备对所述车辆的内部温度进行测量的温度传感器,作为所述换气控制,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为第一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打开所述车辆的窗至人的手无法插入的程度。

若如本结构那样,一边通过温度传感器监视车内温度,一边在车内温度为第一规定温度以上时打开窗至人的手无法插入的程度的话,则能够一边抑制车内温度的上升一边防止不正当侵入。

其他的特征结构在于,作为所述换气控制,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为比所述第一规定温度高的第二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一步使空调装置的送风功能工作。

若如本结构那样,在车内温度为比第一规定温度高的第二规定温度以上时,使空调装置的送风功能工作的话,则能够促进换气,并且降低车内温度。

其他的特征结构在于,作为所述换气控制,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为比所述第一规定温度高的第三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一步使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工作,并且使空调装置的制冷功能工作。

若如本结构那样,在车内温度为第三规定温度以上时,使发动机工作并且使空调装置的制冷功能工作的话,则能够在短时间内急速地降低车内温度,而不会减少电池余量。因此,例如,即使是在使用者将生鲜食品放置在车内的状态下并离开车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车内温度急剧变高而生鲜食品变质的这样的不良情况。

其他的特征结构在于,还具备对除与所述车辆接触的所述使用者之外的人物进行检测的检测传感器,在所述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到除所述使用者之外的人物的持续时间经过规定时间以上之后,所述控制部才执行所述换气控制。

若如本结构那样,虽然不正当侵入者未接触车辆,但控制部在警戒不正当侵入者的状态下进行换气控制的话,则即使打开窗也能够确保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车辆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车辆换气控制系统的自动换气模式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车辆换气控制系统的强制换气模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车辆换气控制系统的预约换气模式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2b:接收部

6:控制部

51:温度传感器

54:安全传感器(检测传感器)

55:雨滴传感器

74:动力装置(发动机)

75:空调装置

c:汽车(车辆)

d:门

t:车内温度

t1:第一规定温度

t2:第二规定温度

t3:第三规定温度

w:窗

x:车辆换气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能够使用可进行双向无线通信的远程钥匙1来对门d进行锁定、解锁的汽车c(车辆的一例)中所具备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x作为车辆换气控制系统的一例进行说明。可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汽车c构成为能够经由通信部2而与远程钥匙1进行双向无线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另外,远程钥匙1构成为能够通过互联网而与汽车c进行远距离无线通信。远程钥匙1具有门锁定按钮、门解锁按钮、后门打开工作按钮和换气按钮等。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使用未图示的智能手机等并通过互联网与汽车c进行通信。

汽车c具备通信部2、核对部3、存储部4、测量部5、控制部6、操作部71和驱动机构7。通信部2以规定的频率与远程钥匙1进行双向无线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并且通过互联网接收来自远程钥匙1的指示信号、气相信息等(进行远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接口。

核对部3和控制部6作为ecu(电子控制单元)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通过以执行各种处理的cpu、存储器为核心的软件、或者硬件和软件的协作而构成。存储部4由ram、hdd这样的硬件构成。测量部5由对汽车c的驱动状态、周边信息进行检测的各种传感器构成。驱动机构7由接收来自ecu的控制信号,并对汽车c的各种功能进行驱动的装置构成。核对部3、存储部4、测量部5、控制部6、操作部71和驱动机构7通过can(注册商标、控制器局域网)、lin(局域互联网)等而电连接。

通信部2具有发送部2a和接收部2b,并且构成为包括设置于前门等的天线(未图示)。发送部2a从汽车c的天线向远程钥匙1间歇性地发送要求信号。接收部2b从远程钥匙1经由天线接收相对于要求信号的应答信号。另外,接收部2b通过互联网、近距离无线通信并经由远程钥匙1的各种按钮而接收使用者输入的指示信号,或者通过互联网接收气象信息、位置信息等各种信息。

当在检测区域内接收到来自远程钥匙1的应答信号时,核对部3对该应答信号和认证用信号进行核对。并且,在由核对部3进行核对的结果、该应答信号和认证用信号一致的情况下,后述的门控制部64使门驱动部73执行汽车c的门d的锁定、解锁。在此,作为通信部2能够发送、接收远程钥匙1的应答信号的区域,检测区域被设定在使用者能够目视汽车c的区域(例如,距汽车c5m左右的近距离)中。

存储部4存储有执行控制部6的各功能的各种程序,并且各种程序被暂时地读取到ecu的存储器。另外,存储部4存储有测量部5的测量结果,并且存储有后述的换气控制部62执行的换气模式。

测量部5具有温度传感器51、窗传感器52、门传感器53、安全传感器54(检测传感器的一例)、雨滴传感器55、电池传感器56等。测量部5的测量结果被存储在存储部4中,并且根据来自控制部6的要求将测量结果从存储部4发送给控制部6。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不将测量部5的测量结果存储在存储部4中,而根据控制部6的要求而将测量结果从测量部5发送给控制部6。

温度传感器51由对汽车c的内部温度(以下,称为“车内温度t”)进行测量的热敏电阻等构成。窗传感器52是安装于窗w以对汽车c的窗w的开度进行检测的位置传感器。门传感器53是对门d的开度进行检测,或者对门d的锁定、解锁进行检测的位置传感器。

安全传感器54是用于对向汽车c的内部(以下,称为“车内”)的不正当侵入等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并且由对车内、车外进行摄像的摄像机、对车身的振动进行检测的振动传感器等构成,对除与汽车c接触的使用者之外的人物进行检测。例如,在窗w被打碎的情况下,通过振动传感器检测到不正当侵入,并且在可疑人物在规定时间存在于车外的情况下,车外摄像机对存在不正当侵入的可能性的人物进行检测。雨滴传感器55是对雨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并且安装于刮雨器的固定部等。电池传感器56是对电池的电池余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并且由对从电池输出的电压值进行测量的电压传感器等构成。

控制部6具有判定部61、换气控制部62、窗控制部63、门控制部64、动力控制部65、空调控制部66等。另外,驱动机构7具有窗驱动部72、门驱动部73、动力装置74(发动机的一例)、空调装置75等。操作部71是使用者能够操作以使驱动机构7工作的接口,并且由点火开关、触摸面板以及各种操作按钮等构成。

判定部61基于点火开关的接通、断开信号来对动力装置74的工作的有无进行判定。另外,判定部61基于来自远程钥匙1的应答信号(检测区域内外)以及由使用者按下远程钥匙1的门解锁按钮、门锁定按钮而输入的指示信号(锁定、解锁)等来对门驱动部73的工作状态进行判定。进一步,详细内容将后述,但判定部61基于由使用者按下远程钥匙1的换气按钮而输入的指示信号来对车内的换气模式进行判定。换气控制部62接收判定部61的判定结果并执行所选择的换气模式。

窗控制部63对通过电机等驱动源而使窗w(前窗、后窗、天窗等)开闭的窗驱动部72的工作进行控制。门控制部64对通过电机等驱动源而使门d(后滑动门、后门等)开闭的门驱动部73的工作进行控制。动力控制部65对通过发动机、混合动力电机等驱动源而使汽车c产生驱动力的动力装置74的工作进行控制。空调控制部66对进行车内的空气调节(送风、制冷、制热)的空调装置75的工作进行控制。

[车辆换气控制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x具备上述的通信部2、核对部3、存储部4、测量部5和控制部6。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的换气控制部62基于从下车后到下一次乘车为止的使用者的指示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远程钥匙1的换气按钮操作的信号)来对车内的换气进行控制。来自该使用者的指示信号通过无线通信而由接收部2b接收,并且被传递至判定部61。并且,换气控制部62根据由判定部61判定的换气模式而对车内的换气进行控制。像这样,换气控制部62基于下车之后使用者输入的指示信号而进行换气控制,以使得使用者下一次乘车时的车内温度t达到舒适的温度。因此,能够在任意的时间点对车内进行换气。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判定部61以及换气控制部62的具体的内容进行说明。

作为汽车c的安全状态,存在“无警戒状态”、“警戒准备状态”、“警戒状态”、“警报状态”这四个状态。“无警戒状态”是指使用者处于乘车状态或靠近车辆至小于规定距离而存在乘车意愿的状况,并且安全传感器54处于待机状态。“警戒准备状态”是指使用者存在下车意愿的状况,并且是接下来所述的“警戒状态”的准备状态。“警戒状态”是指使用者下车并从车辆离开的状况,并且安全传感器54处于待机状态。在该“警戒状态”下,安全传感器54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未检测到除使用者之外的人物的状态。“警报状态”是指在“警戒状态”下通过安全传感器54检测到不正当侵入的状况,并且警报声响,向使用者通知警报状态的情况。

判定部61基于有无动力装置74的工作(点火开关接通、断开)、来自远程钥匙1的应答信号(检测区域内外)以及指示信号(锁定、解锁)、来自安全传感器54的检测信号来对汽车c的安全状态(“无警戒状态”、“警戒准备状态”、“警戒状态”、“警报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进行判定。

另外,在判定为处于“警戒状态”或“无警戒状态”,并且存在使用者输入的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判定部61判定、选择对车内进行换气。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换气模式,存在“自动换气模式”、“强制换气模式”、“预约换气模式”至少三个模式。作为使用者输入的指示信息,若按下远程钥匙1的换气按钮一次的话,则预先设定为“自动换气模式”,若按下两次的话,则预先设定为“强制换气模式”、长按的情况下的“预约换气模式”。

“自动换气模式”是指进行换气、制冷以使得在使用者下车后到下一次乘车为止的期间内车内温度t不会在规定温度以上的模式。“强制换气模式”是指在使用者的指示下,使用者在乘车之前或到下一次乘车为止的期间内,在短时间内使车内温度t急剧下降的模式。“预约换气模式”是指在存在换气预约的状况下并且在成为“无警戒状态”(远程钥匙1在检测区域内)时,在短时间内使车内温度t急剧下降的模式。

在通过判定部61判定为“警戒状态”且“自动换气模式”的情况下,换气控制部62基于温度传感器51、雨滴传感器55以及电池传感器56的测量值而向窗控制部63、动力控制部65以及空调控制部66发送控制信号。

作为“自动换气模式”的具体的控制例,在由温度传感器51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以下,也称为“车内温度t”)为第一规定温度t1(例如,25℃)以上且小于比第一规定温度t1高的第二规定温度t2(例如,30℃)的情况下,打开窗w至人的手无法插入的程度(例如,小于3cm)。另外,在车内温度t为第二规定温度t2(例如,30℃)以上且小于比第二规定温度t2高的第三规定温度t3(例如,35℃)的情况下,打开窗w至人的手无法插入的程度(例如,小于3cm),并且使空调装置75的送风功能工作。在该送风功能的工作过程中,在通过电池传感器56检测到电池余量为规定值以下时,使空调装置75的送风功能停止。进一步,在车内温度t为第三规定温度t3(例如,35℃)以上的情况下,打开窗w至人的手无法插入的程度(例如,小于3cm),并且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工作且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工作。此外,换气控制部62也可以基于温度传感器51的测量值来对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另外,在“自动换气模式”的工作过程中,在通过雨滴传感器55检测到雨时,关闭所有的窗w。并且,在通过判定部61判定为从“警戒状态”转变为“无警戒状态”的情况下解除“自动换气模式”并关闭窗w,并且停止或将空调装置75的工作设定得较弱。换气控制部62基于温度传感器51的测量值来对窗w的开闭量、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的工作温度、工作风量或空调装置75的送风功能的工作风量进行控制。

在通过判定部61判定为“强制换气模式”的情况下,换气控制部62基于雨滴传感器55的测量值向窗控制部63、门控制部64、动力控制部65以及空调控制部66发送控制信号。作为“强制换气模式”的具体的控制例,在通过雨滴传感器55未检测到雨时,使窗w全开并且使门d全开,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工作且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工作。此时,考虑到安全性,优选使全开的门d为存在通过车外摄像机、远程钥匙1等检测到的使用者一侧的门d(后滑动门等)。另外,考虑到换气效率,优选使全开的门d为处于对角线上的一对门d(例如,由电机等驱动的右前门和左后滑动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对角线上的一对门d中的、存在使用者一侧的门d为全开,不存在使用者一侧的门d的开度变小等的、一对门的开度不同。另一方面,在通过雨滴传感器55检测到雨时,在使窗w以及门d为全开的状态下,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工作且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工作。并且,在通过车内摄像机等检测到驾驶员乘车并已落座的情况下,解除“强制换气模式”并锁定门d,并且停止或将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的工作设定得较弱。换气控制部62基于温度传感器51的测量值来对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的工作温度、工作风量或者空调装置75的送风功能的工作风量进行控制。

在通过判定部61判定为“无警戒状态”且“预约换气模式”的情况下,换气控制部62基于雨滴传感器55的测量值向窗控制部63、门控制部64、动力控制部65以及空调控制部66发送控制信号。作为“预约换气模式”的具体的控制例,在通过通信部2在检测区域检测到远程钥匙1,并且通过雨滴传感器55未检测到雨时,使窗w全开,并且使门d全开,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工作且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工作。此时,考虑到安全性,优选使全开的门d为存在通过车外摄像机、远程钥匙1等检测到的使用者一侧的门d(后滑动门等)。另外,考虑到换气效率,优选使全开的门d为处于对角线上的一对门d(例如,由电机等驱动的情况下的右前门和左后滑动门)。另一方面,在通过通信部2在检测区域内检测到远程钥匙1,并且通过雨滴传感器55检测到雨时,在使窗w以及门d全闭的状态下,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工作且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工作。并且,在通过车内摄像机等检测到驾驶员乘车并已落座的情况下,解除“预约换气模式”并锁定门d,并且停止或将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的工作设定得较弱。换气控制部62基于温度传感器51的测量值来对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的工作温度、工作风量或空调装置75的送风功能的工作风量进行控制。

接着,使用图2~图4对具体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2中示出了“自动换气模式”的流程图。首先,使用者在使点火开关断开并下车之后,按下一次远程钥匙1的换气按钮而选择“自动换气模式”(#21)。此时,判定部61判定为处于使用者存在下车意愿的状态,并且为“警戒准备状态”的安全等级。然后,判定部61经由接收部2b而判定已选择“自动换气模式”,并且对安全等级是否为“警戒状态”进行判定(#22)。判定部61的判定的结果是,在安全等级为“警戒状态”的情况下(#22:是),判定部61向换气控制部62传递执行“自动换气模式”的信号。此外,例如在使用者下车并按下远程钥匙1的换气按钮后,经过规定时间之后从“警戒准备状态”转变为“警戒状态”。

在由温度传感器51测量到的车内温度t为第三规定温度t3(例如,35℃)以上的情况下(#23:是),换气控制部62执行如下控制(#24):打开侧方的窗w(左右前窗、左右后窗)以及天窗w(天窗),并且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工作且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工作。此时,对于侧方的窗w,考虑到安全性,打开窗w至人的手无法插入的程度(例如,小于3cm)。若像这样在车内温度t为第三规定温度t3以上时使发动机工作并且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工作的话,则能够在短时间内急速地降低车内温度t,而不会减少电池余量。因此,例如,即使是在使用者将生鲜食品放置在车内的状态下并离开汽车c一定时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车内温度t急剧变高而生鲜食品变质的这样的不良情况。

在由温度传感器51测量到的车内温度t为第二规定温度t2(例如,30℃)以上且小于第三规定温度t3(例如,35℃)的情况下(#23:否,#25:是),换气控制部62执行如下控制(#26):打开侧方的窗w(左右前窗、左右后窗)以及天窗w(天窗),并且在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断开的状态下使空调装置75的送风功能工作。此时,对于侧方的窗w,考虑到安全性,打开窗w至人的手无法插入的程度(例如,小于3cm)。像这样,若在车内温度t为第二规定温度t2以上时使空调装置75的送风功能工作的话,则能够促进换气并且降低车内温度t。

在由温度传感器51测量到的车内温度t为第一规定温度t1(例如,25℃)以上且小于第二规定温度t2(例如,30℃)的情况下(#25:否,#27:是),换气控制部62执行如下控制(#28):在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以及空调装置75的送风功能断开的状态下,打开侧方的窗w(左右前窗、左右后窗)以及天窗w(天窗)。此时,对于侧方的窗w,考虑到安全性,打开窗w至人的手无法插入的程度(例如,小于3cm)。像这样,若打开窗w至人的手无法插入的程度的话,则能够一边抑制车内温度t的上升一边防止不正当侵入。

另一方面,在由温度传感器51测量到的车内温度t小于第一规定温度t1(例如,25℃)的情况下(#27:否),换气控制部62执行如下控制(#29):在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空调装置75的送风功能以及制冷功能断开的状态下,关闭侧方的窗w(左右前窗、左右后窗)以及天窗w(天窗)。

换气控制部62反复进行从#22至#29的控制直到判定部61判定为“无警戒状态”(使用者处于乘车状态或靠近车辆至小于规定距离的存在乘车意愿的状况)(#30:否)。此外,虽未图示,但在从#22至#29的控制中,在通过雨滴传感器55检测到雨时,换气控制部62至少执行关闭天窗的控制。其结果是,即使在打开窗w至人的手无法插入到侧方的窗w的程度(例如,小于3cm),通过关闭天窗,雨滴也不会浸入车内而被水淹。

在判定部61判定为“无警戒状态”的情况下(#30:是),换气控制部62解除“自动换气模式”的控制(#31)。此时,换气控制部62可以使窗w全闭并使空调装置75停止,也可以使窗w全闭并将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设定得较弱。

在图3中示出了“强制换气模式”的流程图。首先,使用者在使点火开关断开并下车之后,在下一次乘车之前(在下一次乘车之前或直到下一次乘车为止的期间),按下两次远程钥匙1的换气按钮而选择“强制换气模式”(#32)。然后,核对部3在检测区域内接收来自远程钥匙1的应答信号,并且对该应答信号与认证用信号进行核对(#33)。在该应答信号与认证用信号一致的情况下(#33:是)、判定部61对由远程钥匙1的按钮操作而导致的门驱动部73的工作状态进行判定(#34)。在门驱动部73的工作状态为门解锁状态的情况下,或者,在门驱动部73的工作状态为后门打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34:是),判定部61判定为安全等级处于“无警戒状态”,并且通过雨滴传感器55对雨量进行检测(#35)。

在通过雨滴传感器55为检测到雨的情况下,或者在雨量极少的情况下(#35:否),换气控制部62执行如下控制(#36):完全打开窗w(左右前窗、左右后窗、天窗)并且使存在使用者一侧的后滑动门d(门的一例)全开,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工作且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工作。在该门d全开时,在通过安全传感器54已确保周围安全的状态下执行。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急剧降低车内温度t而不会减少电池余量。此外,不仅可以打开存在使用者一侧的后滑动门d,而且也可以打开与存在使用者一侧的后滑动门d处于对角线上的一对前门d(门的一例),也可以打开所有的门d(前门、后滑动门、后门)。

在通过雨滴传感器55检测到雨的情况下(#35:是),换气控制部62执行如下控制(#37):使窗w以及门d全闭,并且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工作且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工作。由此,能够防止雨滴浸入车内而被水淹,并且使车内温度t下降。

接下来,在判定部61通过车内摄像机等而判定为驾驶员乘车并已落座的情况下(#38:是),换气控制部62执行如下控制(#39):使窗w全闭,并停止或将空调装置75设定得较弱。此时,在温度传感器51的测量值未到达目标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窗w全开并维持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工作的状态。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打开门d的话,则与仅打开窗w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换气速度。因此,即使是在乘车之前(下一次乘车之前或直到下一次乘车为止的期间内)接收到使用者的指示信号,也能够促进换气,并且在短时间内进一步降低车内温度t

在图4中示出了“预约换气模式”的流程图。首先,使用者在使点火开关断开并下车之后,长按远程钥匙1的换气按钮而选择“预约换气模式”(#40)。然后,在使用者下一次乘车时,核对部3在检测区域内接收来自远程钥匙1的应答信号,并且对该应答信号与认证用信号进行核对(#41)。在该应答信号与认证用信号一致的情况下(#41:是),判定部61对由远程钥匙1的按钮操作而导致的门驱动部73的工作状态进行判定(#42)。在门驱动部73的工作状态为解锁状态的情况下(#42:是),判定部61判定为安全等级处于“无警戒状态”,并且通过雨滴传感器55对雨量进行检测(#43)。

在通过雨滴传感器55未检测到雨的情况下,或者雨量极少的情况下(#43:否),换气控制部62执行如下控制(#44):完全打开窗w(左右前窗、左右后窗、天窗)并且使存在使用者一侧的后滑动门d全开,并且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工作且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工作。在该后滑动门d全开时,在通过安全传感器54已确保周围安全的状态下执行。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急剧降低车内温度t而不会减少电池余量。此外,不仅可以打开存在使用者一侧的后滑动门d,而且也可以打开与存在使用者一侧的后滑动门d处于对角线上的前门d,也可以打开所有的门d(前门、后滑动门、后门)。

在通过雨滴传感器55检测到雨的情况下(#43:是),换气控制部62执行如下控制(#45):使窗w以及门d全闭,并且使动力装置74的发动机工作且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由此,能够防止雨滴浸入车内而被水淹,并且使车内温度t下降。

接下来,在判定部61通过车内摄像机等而判定为驾驶员乘车并已落座的情况下(#46:是),换气控制部62执行如下控制(#47):使窗w全闭,并停止或将空调装置75设定得较弱。此时,在温度传感器51的测量值未到达目标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窗w全开并维持使空调装置75的制冷功能工作的状态。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打开门d的话,则与仅打开窗w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换气速度。因此,即使是在乘车之前(下车时)接收到使用者的指示信号,也能够促进换气,并且进一步降低车内温度t。

[其他实施方式]

(1)在远程钥匙1设置换气按钮来作为“强制换气模式”、“预约换气模式”的设定用,代替于此,也可以长按解锁按钮等。另外,在远程钥匙1中存在指定换气的门d的换气门指定按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换气门指定按钮一侧的门d设为全开。

(2)在远程钥匙1设置换气按钮来作为“自动换气模式”设定用的,代替于此,也可以长按锁定按钮。另外,“自动换气模式”的选择也可以通过接收部2b经由互联网而接收来自处于远程位置的使用者的指示信息。在该情况下,即使是在使用者例如购物过程中也能够任意地输入指示信息,因此便利性提高。另外,在远程钥匙1中,也可以使换气按钮中具有“自动换气模式”取消功能。

(3)也可以是若远程钥匙1进入检测区域内的话则自动地解锁,若离开至检测区域外的话则自动地锁定的智能钥匙系统。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远程钥匙1的门锁定按钮以及门解锁按钮。

(4)也可以通过操作部71的触摸面板、操作按钮等预先设定“自动换气模式”、“预约换气模式”。在该情况下,一旦输入了指示信号的使用者不需要在每次反复进行乘车下车时选择换气模式,进而便利性提高。

(5)在“自动换气模式”下,判定部61基于由温度传感器51测量到的车内温度t来对换气方法进行判定,但也可以通过定期地(例如,每隔一分钟)基于气象信息、车内外的温度传感器51的温度信息等来预测温度上升率,从而来对换气模式进行判定。

(6)在“自动换气模式”下,对于天窗,考虑到安全性,也可以打开窗w至人的手无法插入的程度(例如,小于3cm)。

(7)在“强制换气模式”、“预约换气模式”下,也可以不使窗w、门d全开而仅打开门d规定的量。

(8)通过门驱动部73进行开闭的门d除了后滑动门、后门之外,也可以由自动拉门构成的前门,只要是由电机等驱动源驱动的门d的话则没有特别的限定。

(9)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通信部2的接收部2b作为接收部进行了说明,但在判定部61中使用了使用者输入的指示信号,因此也可以将判定部61视作接收部。

(10)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x也可以应用于除汽车c之外的车辆。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使用于对使用者下车之后的车内的换气进行控制的车辆换气控制系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